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复习课件: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上课用)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单元概述近代中国:1840—1949、9;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两对主要矛盾: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矛盾2、两个阶段: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3、单元内容的两条主线:1)、西方列强在工业革命影响和资本主义发展的推动下不断发动对中国的侵略。2)、近代中国人民掀起反侵略、求民主的运动,推动中国近代政治文明的开端和发展1)19世纪40~60年代:列强侵华开始的阶段,主要侵华国家是英、法,其次是美、俄;主要以武力侵略,通过不平等条约攫取各种特权,加紧商品输出,掠夺原料。2)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列强在继续发动军事侵略的同时,加紧资本输出;政治侵略从“中外和好”到“瓜分”再到“以华治华”。4、近代列强侵华的阶段性特点:3)一战至二战后初期:美日成为侵略中国的主要国家。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一、外国资本主义侵华史(一)鸦片战争(二)第二次鸦片战争(三)甲午中日战争(四)八国联军侵华(五)日本大举侵华二、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一)农民阶级的抗争与探索——太平天国运动(二)农民阶级的反帝爱国运动——义和团运动(三)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高潮—辛亥革命(四)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一)鸦片战争1、背景及原因:1)背景: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发展,清朝封建统治腐朽没落2)根本原因:打开中国大门,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原料3)直接原因:林则徐领导的虎门硝烟2、过程:1840年6月——1841年初——1842年8月3、结果:清政府战败,被迫签《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1)政治:社会性质变化,社会主要矛盾和革命任务也发生变化。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2)经济:A、冲击了中国的自然经济,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B、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3)思想上:一些有识之士开始萌生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4)对外关系上:打破了闭关锁国的政策,被迫开放。4、影响:(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原因:2、过程:①1856—1858年广州——大沽口、进逼天津(1)国家:英法是主凶,俄美是帮凶(2)两个阶段:结果:《天津条约》(1)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2)直接原因:列强企图修约扩大权益被拒绝3、影响:结果:《北京条约》②1859—1860年大沽口——天津——北京(三)甲午中日战争1.爆发的背景:(1)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后,制定“大陆政策”,蓄谋已久(2)朝鲜:1894年朝鲜东学党起义(3)中国:清政府腐败无能,不积极备战(根本原因)(导火线)平壤战役黄海海战辽东战役丰岛海战威海卫战役签订《马关条约》不宣而战2.过程:1894年7月——1895年4月项目内容影响和危害(设)一厂(赔)二亿(割)三地(通)四口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军费2亿两可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内地免收内地税严重破坏中国领土完整,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使清政府财政不堪重负,不得不大举外债,便利了列强通过贷款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使侵略势力深入内地拓展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途径,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3.《马关条约》的内容与影响:总之,甲午战争使中国的领土和主权进一步遭受严重损失,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四)八国联军侵华1、背景: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义和团运动兴起,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2、直接原因(借口):镇压义和团运动3、根本原因:列强为了进一步侵略中国4、时间:1900年6月——1901年9月6、战争影响:迫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堕落为“洋人的朝廷”,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5、结果:八国联军占领北京,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1.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合计9.8亿两2.在东交民巷设使馆界,各国派兵保护,禁止中国人居住3.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的要地4.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组织5.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辛丑条约》的内容和危害内容危害列强通过外交途径加强对清政府的控制加重了人民的负担,税收受列强控制列强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京津地区置于列强控制之下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洋人的朝廷”)近代前期列强四次侵华战争的实质和影响以及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2、影响:1、实质:西方国家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征服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1)对西方:既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也影响了列强之间的相互关系,各国在侵华的过程中既相互勾结有相互矛盾。2)对中国:①破坏了中国领土完整和主权3、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落后腐朽的封建主义无法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②把西方先进的技术、思想带到中国,给中国的旧制度、旧观念以前所未有的冲击,也促进了中国封建自然经济的解体,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的进程。A、政治上,破坏了中国的领土、领海和司法等主权的完整B、经济上,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把中国变成它们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是造成中国近代日益贫穷和落后的根源。(一)农民阶级的抗争与探索——太平天国运动1、背景和原因:阶级矛盾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加剧外国侵略激化自然灾害2、经过:开始:初步建权:正式建权:军事全盛:转折点:失败标志:金田起义(1851年)永安建制定都天京(1853年)通过北伐、东征和西征(1853-1856年)天京变乱(1856年)天京陷落(1864年)3、纲领:(1)《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②内容:③评价:①性质:是以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为中心的社会改革方案和建国纲领C、实施目标:A、土地分配的原则和方法:B、产品分配的原则和方法: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实行绝对平均主义。无法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是违背社会发展规律,因此具有落后性、空想性。《天朝田亩制度》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斗争的思想结晶。1)、进步性——革命性2)、局限性——落后性、空想性④评价:(2)《资政新篇》(1859年)①性质:是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新方案,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③内容:②社会根源:C、洪仁玕各人经历使其对资本主义有了具体的了解和接触。A、太平天国政权全面衰退,急需改革内政,扭转形势B、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发展初步形成了世界体系《天》和《资》都未能实施的原因:前者是因其空想性和落后性;后者是因其缺乏实施的相应的社会基础(主观)和严峻的战争环境(客观)忽视土地问题,未能满足当时农民获得土地的迫切愿望;对外国侵略者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B、局限性:先进中国人最早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顺应世界潮流。A、进步性:一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二是战略上的失误失败原因主观客观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教训:由于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4、失败的原因和教训:5、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1)起义背景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起义原因新—外国侵略(3)起义形式新—利用外来基督思想;(4)治国方案新—提出了发资的方案;(5)担负任务新—反封同时反侵略;(6)失败原因新—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7)所属范畴新—旧民主主义革命.造成这些新特色的原因是因为太平天国发生在半殖半封环境下,世界已经进入资本主义时代。6、新的特色:(二)农民阶级的反帝爱国运动——义和团运动项目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不同点相同点兴起原因斗争矛头性质组织纲领时间革命的主力方式结果影响启示阶级矛盾激化清政府反侵略反封建有统一的组织领导和纲领1851~1864年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帝国主义反帝爱国运动无统一的组织领导和纲领1898~1900年暴力斗争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下失败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推动了民主革命的发展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农民意义: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巨大力量,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企图;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加速了它的灭亡;中国军民坚决抗御外敌,是列强未能把中国变为殖民地的主要原因。局限性:混淆外来侵略与外来文明的区别,盲目排外,愚昧迷信。(三)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高潮——辛亥革命1、背景与条件:⑴《辛丑条约》签订以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清政府变成“洋人的朝廷”,推翻清朝统治成为大势所趋。⑵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使各种矛盾进一步激化,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准备了条件。⑶经济和阶级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⑷思想基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P40第2段)⑸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革命政党的建立。⑹军事和群众条件:革命党人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黄花岗起义最壮烈),并深入新军中做了扎实的宣传组织工作。⑺有利时机:保路风潮。背景准备A、有正规的统一政党领导B、有明确的革命纲领C、有了公认的民主革命领袖时间:地点:领导人:性质:刊物:纲领:意义: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同盟会的成立1905年东京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是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民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2、革命的经过:1911.10.10武昌起义3、革命的结果:⑴初步胜利①建立中华民国②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总统、首都、国旗、纪元、公历1912.1.11912年春内容和意义(P42)⑵最终失败——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原因、过程(P43)4、意义、局限性和启示(P43)※比较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的异同相同点不同点⑴都以推翻清王朝的统治为主要斗争目标⑵都制定了革命纲领⑶都采取了武装斗争、暴力革命的方式⑷都在南京建立了革命政权⑸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领导经济革命性质斗争结果太:辛:太:辛:太:辛: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旧式农民战争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打击了封建王朝,但没有推翻清政府的统治消灭了君主专制制度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出席,出席员三分之二以上可决弹劾之。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产生,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临时大总统受参议院弹劾后,由最高法院全院审判官互选九人组织特别法庭审判之。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均称为国务员;国务员辅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法院以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之法官组织之;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以上材料摘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实行哪种政体形式?《临时约法》体现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哪些基本原则?(2)《临时约法》对临时大总统的权力作了哪些限定?其目的是什么?政体形式:责任内阁制。基本原则:主权在民,民族平等,三权分立。限定:参议院有权弹劾总统;最高法院有权审判总统;总统颁布命令须由国务总理副署。目的:限制袁世凯的权力,维护共和制度。(四)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2119241927193719451949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诞生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国共十年对峙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1923年中共三大1924年国民党一大1926年7月正式北伐1927年“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1927年10开始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34—1935年红军长征(遵义会议)全民族的抗
本文标题:复习课件: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上课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960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