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2011化学中考复习课件专题13 燃烧、燃料与能源
专题13燃烧、燃料与能源1.认识燃烧、缓慢氧化和爆炸的条件及防火、灭火和防爆的措施。2.认识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了解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3.了解石油的主要组成和加工产物。4.了解我国能源与资源缺乏的现状,认识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的重大意义。考点一燃烧与灭火1.燃烧的概念通常所说的燃烧是指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注意】①可燃物燃烧时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伴随有发光、放热等现象。但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不一定是燃烧,如电灯泡通电后发光、放热,是物理变化。②燃烧是剧烈的氧化反应,有发光、放热现象。在缓慢氧化的过程中也有热量的放出,只是不易察觉,如铁生锈、食物腐烂等。2.燃烧的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缺一不可)3.灭火的原理隔绝氧气降低温度移走可燃物满足一条即可4.促进燃烧的方法.增大O2的浓度增大可燃物与O2的接触面积5.爆炸:燃烧引起的爆炸是由于可燃性气体或易燃物粉尘在有限空间内达到爆炸极限,遇到明火迅速燃烧,瞬间产生大量的热,气体体积急剧膨胀造成的。爆炸不一定(“一定”或“不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由燃烧引起的爆炸一定(“一定”或“不一定”)属于化学变化。6.几种消防安全标志考点二燃烧与能源3.新能源目前正在开发的新能源有太阳能、风能、核能、潮汐能、地热能、氢能等。其中,氢能是最理想的能源,原因是来源广、无污染、热值高,但亟待解决廉价制备和安全贮运的问题。4.能量变化各种形式的能量之间是可以转化的。如化学能可以转化为内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电能等。化学电池是一种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2010·株州)下图是一组用于研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对比实验,对有关实验现象和结论的判断错误的是()A.实验1中红磷未燃烧,说明红磷的着火点高于白磷B.实验2中白磷燃烧,说明实验2中的热水温度高于实验1C.实验2中如果停止通入氧气,燃着的白磷会熄灭D.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并达到着火点【解析】本题考查燃烧的条件。热水在实验中起到了提高温度和隔绝氧气(或空气)的作用。实验2中通入氧气白磷燃烧,实验1中铜片上的白磷也燃烧,说明二者都达到了着火点,不能判断出实验2中的热水温度高于实验1。【答案】B资料:白磷着火点为40℃,红磷着火点为240℃,五氧化二磷会污染空气,五氧化二磷易溶于水。(1)在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课堂上,老师用甲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时观察到的现象是:铜片上的红磷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2)小明同学设计了乙、丙两个对比实验,完成了探究过程,得到以下实验事实:①不通入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②通入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③不通入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入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该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的温度必须达到着火点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填序号)②④;能证明可燃物通常需要接触空气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③④。(3)结合老师与小明设计的实验,小强设计了实验装置丁,小明与小强的实验都比老师的实验有一个明显的优点。这个优点是产物不污染环境。(2010·玉溪)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A.为防止森林大火蔓延可开挖隔离带,其目的是隔绝可燃物B.房屋失火,消防队员用水扑灭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C.汽油放置在空气中没有燃烧是因为汽油不是可燃物D.用灯帽盖灭酒精灯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解析】本题考查灭火的原理。A项正确;B项较有迷惑性,失火时泼水是使可燃物的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可燃物的着火点是不会变化的;C项中汽油是重要燃料,在空气中不燃烧是因为温度未达到着火点;D项中灯帽盖灭酒精灯的原理是隔绝空气。【答案】A将少量大豆油倒入一个小铁盒中点燃,用坩埚钳把小铁盒放在冰冷的水面上,可观察到火焰立即熄灭。该实验证明,达到灭火目的的方法之一是(C)A.清除可燃物B.隔绝空气C.降温至着火点以下D.降低着火点以下获取氢气的途径中,从绿色能源的角度看,较有发展前途的是()①电解水②利用太阳能分解水③使用高效催化剂分解水④水煤气法:C+H2O(气)=====高温CO+H2⑤热裂法:CH4=====高温2H2+CA.②③B.④⑤C.①②④D.③④⑤【解析】本题考查新能源问题。绿色能源的特点是无污染且尽量少消耗人类已有的能源。4个选项中,只有②和③符合这两项,故选A。【答案】A右图是一幅贴在汽车加油站的宣传广告。下列叙述错误的是(B)A.由玉米生产的乙醇可添加在汽油中作汽车燃料B.玉米汁可作汽车燃料C.推广玉米生产的燃料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前的能源危机D.推广乙醇汽油可适度减轻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专题训练13燃烧、燃料与能源(训练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2分)1.(2010·泰州)化石燃料资源将日趋枯竭,太阳能、风能、氢能和核能等新能源的使用范围将越来越广。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水力发电,符合“低碳经济”理念B.风力发电时,不会对大气造成污染C.太阳能发电时,太阳能直接转化为化学能D.煤和石油都是化石燃料【解析】此题考查化学与能源问题。太阳能发电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不是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化学能。答案为C。【答案】C2.(2010·常州)“蜂窝煤”比煤球更有利于煤的完全燃烧、提高燃烧效率,这主要是因为()A.降低了煤的着火点B.升高了煤的着火点C.提高了氧气的浓度D.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解析】“蜂窝煤”上有许多小孔,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答案】D3.(2010·哈尔滨)下列图标中属于消防安全标志的是()①②③④⑤A.①②B.③④⑤C.①③⑤D.②④【解析】准确理解图标的含义是解题的关键。①是禁止吸烟标志;②是节水标志;③是禁止放易燃物标志;④是废品回收标志;⑤是禁止烟火标志。【答案】C4.(2010·宜昌)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B.物质的缓慢氧化均放出热量C.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伴随着能量变化D.人们使用化石燃料是利用它燃烧产生的热量【解析】此题考查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关系。除了燃烧反应,其他反应如金属与酸的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等也会放出热量,A错。【答案】A5.(2010·泸州)下列关于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A.可燃物一定是气体B.可燃物一定是液体C.可燃物一定是固体D.可燃物的温度必须达到其自身的着火点才能燃烧【解析】可燃物可以是固体,如白磷,可以是液体,如乙醇,也可以是气体,如CO、H2等,故A、B、C错。【答案】D6.(2010·龙岩)燃烧反应是指一种物质快速结合氧气生成一种或多种氧化物的反应。下列关于燃烧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有些燃烧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有些燃烧反应属于分解反应C.有些燃烧反应属于置换反应D.有些燃烧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解析】如CO、H2的燃烧属于化合反应,A对,B、C、D错。【答案】A7.(2010·福州)英国科技人员研制出自动灭火陶瓷砖,砖里压入了一定量的氦气和二氧化碳。这种砖砌成的房屋发生火灾时,在高温烘烧下,砖会裂开并喷出氦气和二氧化碳,从而抑制和扑灭火焰。自动灭火陶瓷砖的灭火原理是()A.清除可燃物B.使燃烧物与氧气隔绝C.降低燃烧物的着火点D.使燃烧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解析】此题考查灭火原理。自动灭火陶瓷砖是利用高温时喷出的氦气和二氧化碳覆盖在燃烧物表面,从而隔绝氧气来灭火。【答案】B8.(2010·新疆)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现象①③说明白磷的着火点高于红磷的着火点B.现象①②说明可燃物燃烧温度一定要达到着火点C.现象②③说明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均高于80℃D.现象①②③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同时温度要达到着火点【解析】现象①③中,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低于红磷的着火点;现象②中白磷不接触氧气,①中白磷接触氧气,故①②说明燃烧需要氧气;现象②③没有对比性。故A、B、C错,D正确。【答案】D9.(2010·綦江)下列灭火方法与隔绝氧气无关的是()A.森林大火时设置一条隔离带B.用CO2灭火器灭火C.用锅盖盖灭着火的油锅D.用灯帽盖灭酒精灯【解析】森林大火时设置隔离带是为了隔绝可燃物来防止大火蔓延。故A错。【答案】A10.(2011中考预测题)加油站必须张贴的标志是()ABCD【解析】本题考查图标含义。A项是禁止烟火,B项是当心有毒或有毒物质,C项是节约用水,D项是有腐蚀性物质,不可触碰。【答案】A11.(2011中考预测题)合理利用资源是当今世界所关注的话题,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设计雨水回收系统B.建立风力发电站C.使用太阳能路灯D.深埋废弃金属【解析】合理利用资源包括开发新的绿色可再生能源和珍惜使用不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节约资源和循环利用资源。A项是循环利用资源,B、C两项是开发使用新能源,D项不仅浪费资源还污染环境,故选D。【答案】D12.(2011中考预测题)某地发生了面粉厂车间爆炸事故,对爆炸原因的分析最不合理的是()A.车间内通风不良B.车间内面粉粉尘太多C.有人穿化纤衣服进了车间D.自然规律,无法解释【解析】面粉属于可燃性粉尘,车间内通风不良,使面粉粉尘达到一定浓度;化纤类衣服摩擦易起电,引燃空气中的浓度较高的面粉粉尘,引起爆炸。【答案】D13.(2011中考预测题)很多物质能在氧气中燃烧,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的FeOB.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SO2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C.图中白磷在空气中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低于红磷的着火点D.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CO2和H2O,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解析】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的Fe3O4;SO2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应该为+4;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物为CO2和H2O只能说明该物质中一定含有C、H两种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是否含有O元素,还需进一步定量确认。【答案】C14.(2011中考预测题)若高层楼房着火,下列求生措施不合理的是()A.打电话报警B.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匍匐前行找出口C.若楼梯火势大无法下楼,应转移到楼顶等待救援D.从阳台跳下,获取一线生机【解析】从高层楼房跳下,易造成生命危险,不可取。【答案】D二、填空题(共58分)1.(10分)(2010·大连)继汽车使用乙醇汽油之后,人们又在开发以植物油、动物脂肪为原理而制得的生物柴油。(1)通常汽车使用的汽油和柴油是石油加工后的产品。(2)生物柴油主要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生物柴油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两种主要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3)在普通柴油中添加20%的生物柴油,能减少约70%的二氧化硫排放,可减少酸雨的形成,但不能缓解日益加剧的温室效应;开发使用生物柴油还有利于节省化石燃料。2.(21分)(2010·厦门)结合下列材料填空。材料一:1703年,德国化学家施塔尔系统提出燃素学说,认为物质可以燃烧是因为它们含有燃素。如木炭和金属燃烧释放出“燃素”后,就剩下了失去“燃素”的死灰。但是,人们始终没有找到“燃素”。材料二:1774年,法国科学家拉瓦锡发现了氧气并研究其在燃烧中的作用。提出了氧化学说,认为燃烧是物质与空气中氧气发生发光放热的剧烈反应。初步揭开了燃烧的神秘面纱。(1)材料一中,金属铁在氧气中燃烧后失去“燃素”的“死灰”是Fe3O4(填化学式),木炭燃烧释放出“燃素”的化学方程式为C+O2=====点燃CO2。【解析】(1)根据题中信息知,铁在氧气中燃烧后失去“燃素”的死灰是Fe3O4,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2)燃烧条件是“氧化学说”的重要内容,翔安海底隧道采用了多种控制燃烧的措施。①确保良好的通风,除能保证人的安全外,还能使通过隧道的车内汽油充分燃烧,这是考虑到充分燃烧需要充足的氧气。②隧道使用了氢氧化铝阻燃材料,它在受热时分解成水蒸气和耐高温的氧化铝,化学方程式为2Al(OH)3=====△Al2O3+3H2O↑。氢氧化铝能阻燃的原因是分解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生成大
本文标题:2011化学中考复习课件专题13 燃烧、燃料与能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984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