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期中测试题选择题
1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卷高一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农业与官营手工业相结合,使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成为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B.精耕细作是我国传统农业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C.小农经济出现的最主要条件是铁制农具的出现和逐步普及D.农业是古代中国最基本的经济形式2.《汉书》上记载,西汉时每年农田亩产约一石半,而《昌言》上说,东汉时的农田平均亩产约为“亩收三斛”,亩产量有了较大的增长。你认为造成当时粮食产量增长的最主要原因是()A.农民更加勤劳B.牛耕犁具等劳动工具的进步和推广C.农作物品种的改良D.更加合理利用了土地资源3.在重农抑商政策推行的古代中国,商品经济一直在潜滋暗长,在繁华的城市出现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机构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这一现象开始于()A.战国时期B.南北朝时期C.隋唐时期D.明清时期4.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中内在的和人为的原因在于()A.“重农抑商”和“闭关禁海”政策的压制B.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发展C.由于鸦片大量流入导致白银的大量外流D.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的商品输出5.世纪中期英国政府颁布《航海条例》,而中国政府却多次颁布禁海令,造成这种不同政策的最主要原因是()A.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制度B.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因素C.对国外市场的依赖程度D.所面临的国际环境6.从西周“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到“废井田,开阡陌”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分封制的瓦解B.封建王权的强化C.土地所有制的变化D.上层建筑的变化7.自宋代始,租佃经营已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农民乐于接受这种经营方式B.土地兼并造成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民C.封建人身依附关系的彻底废除D.商品经济的发展8.《清文献通考》卷33载,“(顺治四年)户部议复两广总督佟养甲疏言:‘佛朗西国人寓居濠2镜澳……今督臣以通商裕国为请,然前事可鉴,应请仍照前明崇祯十三年禁其入省之例,止令商载货下澳贸易可也。’上从之”。这段记载充分说明()A.明末对外封闭政策在清初得到延续B.清朝认识到开放澳门市场可以“裕国”C.清廷中开放派的主张得到暂时推行D.清朝前期只准许在澳门与外商贸易9.当哥伦布伟大发现的消息传到威尼斯时,当地出现了极度的恐慌,证券、债券下跌了40%到50%。威尼斯商人恐慌的原因是()A.金银价值下降导致物价波动B.地中海传统商路中心地位即将丧失C.东方世界将成为西班牙的殖民地D.世界金融中心将向亚洲转移10.下列现象在新航路开辟后出现的是()①马可•波罗来到中国②中国开始种植玉米.烟草③人们第一次把美洲画在地图上④郑和出行西洋⑤葡萄牙在印度建立殖民据点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②③⑤11.“英国的社会结构不像欧洲大陆那样僵硬不变。没有因袭的社会风尚去阻挠拥有土地的士绅经营工业或做买卖;没有法律上的障碍会阻止一个工匠的社会地位上升”此段材料表明工业革命最早从英国开始是因为A.完成社会革命,建立资产阶级政权B.海外扩张奴隶贸易完成了资本积累C.圈地运动改造了英国的传统农业D.工场手工业时期技术和经验的积累12.1851年5月1日,万国博览会在伦敦开幕,前来剪彩的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反复使用一个词语,来表达自己的兴奋情绪:荣光、荣光、无尽的荣光。在当时能让英国女王感到“荣光”的参展产品是()A.火车机车、水力纺纱机B.电灯泡、电动机C.汽车、汽轮D.电话机、内燃机13.某中学开展了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过程中社会的变迁”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学生们可以通过以下哪些事实证明他们的观点()①艾克斯穿着人造纤维的衣服去拜访亲戚②爱丽丝与鲍勃谈恋爱不用面对面地进行③李克尔梅在远洋轮船包厢里订了上海的旅馆④摩尔根家族开始投资石油工业,获利丰厚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14.根据1801年首次普查,该郡(英国的约克郡)只有15个城镇,其人口总共2万多人;而到1891年,已经有63个城镇。从1820年到1830年,利兹、曼彻斯特、设菲尔德以及伯明翰的人口增长率达40%,这是增长最快的10年。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A.圈地运动使农民流入城市B.大量吸引外来移民C.大量人口不断迁往殖民地D.工业革命改变了人口布局15.英国的煤炭消费量从1800年的1000万吨,猛增到1856年的6000万吨。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3A.蒸汽机的推广B.相对论的提出C.内燃机的出现D.发电机的发明16.近代国学大师、“新史学”革命首倡者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写道:“夫成绩者,今所现之果也,然必有昔之成绩以为因;而今之成绩又自为因,以孕产将来之果;因果相续,如环无端,必寻出因果关系,然后活动之继续性可得而悬解也。”下列没有因果关系的历史现象是()A.铁器和牛耕——井田制瓦解B.明清资本主义萌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C.工业革命——鸦片战争D.民族工业短暂发展——无产阶级队伍壮大17.1895年6月,清政府以“电旨”方式“饬令招商,多设织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这项被迫采取的新措施以及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进一步扩大,为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清政府被迫采取新措施的原因是()A.接受维新变法思想B.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C.阻止民主革命潮流D.满足列强资本输出要求18.“1914年2月,农工商部公布了《维持工厂办法大纲七条》,规定糖类、棉毛织物等数十种制造厂家,均在维持之列„„此后,农工商部多次发出训令,要求所有公共机关的日用消耗品一律专购国货。”从中可获取的准确信息包括()①北洋政府倡导使用国货②当时民族工业发展的环境相对宽松③中国首次出现了抵制洋货的运动④政府实行了有利于民族经济发展的政策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9.有关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近代工业兴起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主要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②都由洋务派创办③采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④产生于中国自然经济瓦解的过程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0.民国初期实业蓬勃发展,这一时期()①民族工业发展迅速②工业体系比较完整③纺织和面粉业增长最快④张謇成为民族工商业的楷模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1.徐润是近代中国有名的买办,曾创办同文书局,影印过大量的中国古代典籍和西学图书,广为发行,并与买办唐廷枢一起成功经营洋务企业轮船招商局。下列对近代中国买办阶层的历史影响论述正确的是()A.近代中国的买办是西方侵略者的帮凶B.推动了中国工业的近代化C.避免了中国沦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D.延缓了中国殖民地化的进程22.19世纪中期,中国出现外资企业、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三种新的经济成分。它们同自然经济的关系是()A.互相依赖B.不同程度瓦解着自然经济4C.既互相依赖又互相瓦解D.继承发展23.中国历史上的某一时期,58%的翻译人员致力于工程技术,其中14%的人搞农业,24%的人搞纯科学,只有14%的人从事人文和社会科学的翻译„出版的中国书籍中译自俄文的书籍占了38%到45%,而其他语种的翻译只占3%到6%。这一状况最可能出现在()A.洋务运动时期B.戊戌变法时期C.五四运动时期D.“一五”计划时期2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共同点有()①改变管理模式②克服平均主义③解放生产力④改变所有制性质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25.我国农业总产值1979—1984年增长455.40%,粮食产量由1978年的3.04亿吨增加到1984年的4.07亿吨。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运动B.完成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6.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时指出: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的手段。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目的是()A.借鉴资本主义经验B.改变计划经济体制C.宏观调控资源配置D.解放和发展生产力27.根据中国现代国情,党和政府在某些地区实行了特殊的政策,特别行政区、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的共同点是()A.都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的社会制度B.都有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实行主权C.都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D.都有较大的自治权和行政主权28.1949~1956年我国农村经济所有制形式的变化趋势是()A.封建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C.封建剥削制度→个体小农经济→社会主义合作生产D.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29.“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生活先好起来。……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下列各项,不能体现这一理念的是()A.走人民公社化道路B.鼓励发展个体企业C.大力发展乡镇企业D.沿海设立经济特区30.歌曲《春天的故事》唱道:“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其中的“画了一个圈”是指()A.在广东、福建沿海设立经济特区B.把海南省划为新的经济特区C.促进深圳与香港经贸关系的发展D.设立香港和澳门为特别行政区
本文标题:人教版历史必修二期中测试题选择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999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