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全册教案word版251页
《生活与哲学》教案教材:《思想政治》4—《生活与哲学》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目录《生活与哲学》学习要求2预习要求3《生活与哲学》的课程性质、内容目标、内在逻辑关系4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5—67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5—13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14—25第一课、第二课课后练习试卷及答案26—44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45—55综合探究走向哲学问辩人生56—57第三课课后练习试卷及答案58—67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68—136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68—81第四课课后练习试卷及答案82—95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96—107第五课课后练习试卷及答案108—115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116—126综合探究求真务实与时俱进127—128第六课课后练习试卷及答案129—136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137—206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137—150第七课课后练习试卷及答案151—158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159—166第八课课后练习试卷及答案167—172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173—185第九课课后练习试卷及答案186—193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194—201综合探究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202第十课课后练习试卷及答案203—206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207—243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207—216第十一课课后练习试卷及答案217—224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225—234综合探究坚定理想铸就辉煌235第十二课课后练习试卷及答案236—243《生活与哲学》学习要求一、做好课前准备工作1、提前两分钟到班2、提前准备好书本、文具(课堂笔记本)3、做到桌面整洁无杂物4、复习上节课主要内容,迎接检查提问二、认真预习1、以框为单位,标上小节数,通读预习内容(包括辅助文)2、不懂的地方做记号三、上课认真思考,踊跃发言,提高课堂效率1、遵守纪律,尽快适应老师的教学风格(1)注重师生交流互动,增强信息反馈(2)把握好老师的语速、语调,以便把握重点、难点(3)多思考,敢于发言,善于表现2、记好笔记书写认真、条理清楚、内容全面,重点难点突出(定期抽查笔记、教材)3、每堂课提问,作为平时成绩四、按时认真完成作业(两种形式相结合)五、及时复习,迎接测验,做到课课清、单元清预习要求:1、预习P1—8,用铅笔划出各框题重要知识点,课上检查2、准备好教材《生活与哲学》、课堂笔记本、文具3、提前两分钟进入教室,桌面整洁无杂物预习要求:1、预习P1—8,用铅笔划出各框题重要知识点,课上检查2、准备好教材《生活与哲学》、课堂笔记本、文具3、提前两分钟进入教室,桌面整洁无杂物预习要求:1、预习P1—8,用铅笔划出各框题重要知识点,课上检查2、准备好教材《生活与哲学》、课堂笔记本、文具3、提前两分钟进入教室,桌面整洁无杂物预习要求:1、预习P1—8,用铅笔划出各框题重要知识点,课上检查2、准备好教材《生活与哲学》、课堂笔记本、文具3、提前两分钟进入教室,桌面整洁无杂物《生活与哲学》的课程性质、内容目标一、课程的基本性质《生活与哲学》课程的基本性质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的教育。即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二、课程的内容目标和总的要求《生活与哲学》的内容目标是: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正确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发展,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能够社会生活中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树立和追求崇高的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三、课程总课时:36课时《生活与哲学》的内在逻辑关系第一单元:生活、实践的观点(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二单元:如何认识世界: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物质、意识、实践)《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矛盾分析方法(联系、发展、矛盾、创新)第四单元: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社会历史的真谛、价值的创造和实现)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本单元基本结构:哲学(第一课)哲学的基本问题(第二课)第一单元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三课)哲学的功能(综合探究)教学课时:9课时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什么是哲学)教育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哲学的概念、哲学和世界观、具体科学的关系。2、联系生活和实践,说明哲学并不神秘。3、运用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原理,说明哲学可以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二、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思维层次,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2、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具有用理性和智慧的眼光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和发展的能力。3、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统一的角度,让学生认识到世界观决定着人的思想方法和行动方法,增强学生主动运用科学的世界观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的意识和能力。三、德育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喜欢哲学,热爱哲学,切实体会到生活需要智慧,生活需要哲学。2、使学生认同哲学对于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认同哲学是一门艺术,它可以指导人们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人们要想生活得有意义和有价值,就不能没有哲学。教学重点难点:1、什么是哲学?2、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产生于人们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3、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4、世界观与哲学的关系5、学好哲学与掌握好其他学科知识的关系教学课时安排:2课时【导入新课】从今天起,我们来共同学习一门可以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哲学”这个词是个西方术语,在近代被翻译为汉语,其含义是“爱智慧”或“启发智慧”等。在汉语中,“哲”具有“聪明”和“贤明”的意义。从词义上概括地讲,哲学就是给人以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在座的各位聪明否?一个人聪明不聪明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故事:我早料到雷声过后一定是倾盆大雨)。当然,严格地说,并非所有的哲学都会使人聪明(人是无毛两足动物)。实践证明,在眼花缭乱的哲学学说中,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是唯一科学的哲学,因此,我们要学的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少同学认为,哲学是比较玄妙的、深奥的学问,一定很难学。从教材的封面《生活与哲学》来看,我们不难发现,哲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哲学作为对智慧的爱和追求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它来自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也从来没有离开人们的实践活动。生活中处处有哲学,哲学就在我们身边。【讲授新课】一、生活处处有哲学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探究交流】P2排名问题—是为了说明一切哲学智慧和思想都来源于人们的生活和实践。A在排名问题上,人们的看法各不相同,这是为什么?人的认识要受到主、客体等条件的限制,因而使得在排名问题上,大家的意见各不一致。B为什么应看到排名的“二重性”?事物具有两面性,人的看法也应该全面,应看到排名的“二重性”。全面地看问题是唯物辩证法的观点。(1)哲学智慧和思想产生于人类的生活和实践活动【相关衔接】A人类的两项基本活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实践B每个人要处理的三个关系:一是自己与自然界的关系;二是自己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三是自己与自己的关系人们的生活需要智慧、需要哲学。哲学与智慧息息相关。哲学的智慧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来自于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中。【举例】A实践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奴役(奴隶)、战胜(敌人)、和谐(朋友)B两会:和谐社会、和谐世界;C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是历史的推动者、社会形态的更替规律;D事物的发展需要一个过程、需要遵循规律(拔苗助长、《童梦奇缘》);E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赫拉克里特: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运动);F塞瓮失马(对立统一);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联系)(2)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在实践中,我们总会追问许多为什么,总会思考各种各样的问题。在这些思考中,会触及许多具有哲学性质的问题。【举例】刚出生的婴儿总是用好奇的眼光观察世界,当会说话时,总是会问许多大人认为不可思议的问题,如为什么会下雨?为什么会有白天和黑夜?人为什么会死?人在地球上为什么不会飞?为什么有上下、前后、左右之分(十万个为什么、蓝猫淘气3000问);长大后,我们会思考:人为什么要活着?怎样活着才有意义?什么是幸福?为什么要终身学习?为什么同样的境遇,同样的条件,有的人生命历程中欢笑和成功常伴,有的人却总是身陷泥泞和坎坷;同样面临艰难和困苦,有的人总是笑对人生。应付自如,有的人却是唉声叹气,怨天尤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探究交流】P3杞人忧天的故事—为了说明哲学源于人们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A杞人忧天的故事能够给我们什么启示?任何事物都不是永恒不变的,都有一个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B你现在经常思考哪些问题?为什么?(提问)只要肯动脑筋,思考,就会在思考中体悟哲学并不神秘。生活中,人们会形成许多关于世界、人生的思考,并且依据自己的思考结果来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在人们日常的思考中,涉及到许多具有哲学性质的问题,甚至有一些根本上就是哲学思考。所以说,哲学来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思维拓展】如何才能得到智慧?可以通过学习知识而接近智慧。但知识只不过是追求智慧过程中的阶段性产品,还不是智慧本身。理性知识固然是追求智慧的重要工具,但不是唯一的,要获得智慧,就要敞开胸怀,运用整个身心去感受、去倾听、去探索。智慧是超越的,智慧也在人间。每个人都可以进入智慧之中,都可以掌握生活的艺术。哲学正是开启幸福生活之门的钥匙。生活之路在身后不尽地绵延,也在面前无穷地展开,如果想得到幸福生活,就要自觉地运用智慧审视自己的生活。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迄今为止最为科学的哲学。总之,哲学并不神秘,也不是高高悬浮于空中的思想楼阁,它来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来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只要我们留心思考,就会发现它与我们的生活、自然、社会密切相关,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一句话,哲学并不神秘莫测,它就在我们身边。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1)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自然界变化万千,人类社会错综复杂,使得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充满艰辛。正确的前行的路在何方?这时需要一盏照亮前进方向的理性的智慧的明灯,帮助我们排除疑虑与困惑哲学就是一盏明灯。哲学一词在古希腊文、英文、俄文、德文、法文中都有爱智慧的意思。所以,从字义上看,哲学是一门使人聪明、启发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实践证明,哲学能够给人智慧,使人类获得了实践中不可或缺的聪明才智。【举例】教参P73、74《两个乡下人》——(人生观和思维方式不同,不仅影响人生道路,而且影响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举例】教参P74《观虫》——联系实际,从不同角度看问题【举例】海岛推销鞋子【探究交流】P4——说明了哲学可以给人以智慧,可以提高人的所谓层次,锻炼人的思维能力。A两个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有何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说明不同的人往往会有不同的思维方法,人们的思维方法和世界观具有密切的关系,哲学对于人们思想方法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B思维方法在人们生活中起着什么作用?说明思维方法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2)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课堂探究】P4—引文的名言说明了哲学具有指导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功能。A为什么不知道宇宙的性质、没有对自然和社会的正确认识,就不能享受快乐?B伊壁鸠鲁为什么把学习哲学和灵魂的健康、人生的幸福联系在一起?【探究提示】A不知道宇宙的性质、没有对自然和社会的正确认识,就意味着没有正确的世界现。世界观不正确,就不会有幸福的生活。B哲学是解决世界观问题的,因此伊壁鸠鲁把学习哲学和人生的幸福联系在一起。【举例】法轮功【名言】没有哲学我就不能前进—马克思每
本文标题: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全册教案word版251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0195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