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中职护理专业生理学第一章 绪论课件
LOGO山东省聊城市卫生职工中专刘彤生理学生理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本理论课程内、外、妇、儿等临床各学科人体解剖、组织学等人体生理学、生物化学等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免疫学等承前启后认真听讲做好笔记习题练习理解记忆重点补充课后测试40%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生理学的任务和研究方法第三节机体与环境第四节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第二节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掌握熟悉了解掌握【学习要求】※掌握:1、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兴奋性;阈值;兴奋性与阈值的关系。2、内环境、稳态的概念;三种调节方式的概念及特点。熟悉:正反馈和负反馈的概念及意义。了解: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及任务;生理学的三个研究水平。【重点与难点】※兴奋性与阈值的关系※反射及反射弧第一节生理学的任务和研究方法一、生理学的任务(一)研究内容研究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现象、规律和功能的一门科学。生命活动:功能活动如: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呼吸、血液循环等正常了解解剖形态、结构人体生理学是研究人体正常机能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过程、机制、影响因素及意义)生理学发展十七世纪之前,许多生理学的理论知识散在记述在其它医学的典籍中而未能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十六世纪末叶,英国哲学家培根(FrancisBacon,1516~1626)倡导只有观察和实验才是真正的科学方法。17世纪初,英国医生威廉·哈维经过十二年的努力,采用八十余种动物进行实验研究,最后,将他多年来的研究成果写成《论动物的心脏与血液运动的解剖学研究》(《心与血的运动》),于1628年公之于世。首次推断血液循环途径:心脏是循环系统的中心,血液由心脏射入动脉,再由静脉回流入心脏而不断循环。1660年和1668年,马尔比基(1628-1694,意大利生理学家、显微镜解剖术的先驱者)和荷兰人列文虎克。分别用显微镜看到了蛙的肺的毛细血管和蝌蚪尾部血液通过毛细血管的实际循环过程,证实了Harvery的推论。恩格斯对哈维的发现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哈维由于发现了血液循环而把生理学(人体生理学和动物生理学)确立为科学。”1628年视为近代生理学的起点。1822年,在一次偶然事故中,一名叫亚力西斯·圣马丁的加拿大人腹部被严重射伤。他的伤口由美国军医威廉·鲍芒治疗,枪伤虽然治愈,但腹部外面的弹孔却未愈合,胃上留下了一个洞!在1825-1833年的8年时间内,亚力西斯·圣马丁同意威廉·鲍芒通过这个弹孔在胃中置入试管和衬垫,以便采集胃液,并研究胃液对食物的作用。威廉·鲍芒于1933年发表了《胃液的实验与观察以及消化生理》,成为历史上第一个描述胃的运动、分泌和消化的科学家,被誉为美国生理学之父。为了表彰亚力西斯·圣马丁的功绩,加拿大生理学会于1962年在他的墓碑上镶了一块金属牌,用英、法两种文字写着:“通过他的痛苦,他为全人类做出贡献。”●二、生理学的研究方法WilliamHarvey在《论动物的心脏与血液运动的解剖学研究》一书的序言中呼吁:“无论学和教应当以实验为据,而不应当以书籍为据,应当以巧妙的自然为师,而不应当以知识的教条为师”。生理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急性实验(一)实验方法:1、动物实验蛙心搏动与心搏起源分析在体离体坐骨N-腓肠肌标本周期较短麻醉暴露动物慢性实验周期较长巴甫洛夫离体—脆性实验在体—膝跳反射2、人体实验动物实验结果用于人体时,要持慎重态度;以人体为实验对象时,应遵循自愿、知情和非创伤原则。目前主要进行人群资料调查:如:血压、心率、红细胞数量等正常值都是通过对大批人群采集,再进行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如:实验研究:测人体在高温、低温、低氧、失重和高压等特殊环境下,某些生理活动的变化。●(二)生理学研究的不同水平细胞和分子水平器官和系统水平整体水平(1)器官和系统水平的研究研究最早是从器官和系统水平开始,哈维《心与血的运动》,近代生理学的起点。要了解一个器官或系统的功能,它在机体中所起的作用,它的功能活动的内在机制,以及各种因素对它活动的影响,都需要从器官和系统的水平上进行观察和研究。在这个水平上的研究所获得的知识,就是器官生理学•方法:离体组织、器官实验法二十世纪50年代,随着显微镜以及生物技术发展,进入细胞及分子水平。(2)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研究研究对象是细胞和构成细胞的分子。在这个水平上进行研究和获取知识的学科称为细胞生理学或普通生理学。如:细胞的生物电现象:细胞膜通道蛋白通透性改变和离子的跨膜移动。如:骨骼肌收缩机制方法:离体细胞、分子实验法(3)整体水平的研究以完整的机体为研究对象,观察和分析在各种环境条件和生理情况下不同的器官、系统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协调,以及完整机体对环境变化发生各种反应的规律。所以整体水平上的研究比细胞水平和器官、系统水平上的研究更加复杂。方法:活体解剖实验法、慢性实验法(二)、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1、器官和系统水平的研究--最早方法:离体组织、器官实验法2、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研究方法:离体细胞、分子实验法3、整体水平的研究方法:活体解剖实验法、慢性实验法第二节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兴奋性生殖掌握一、新陈代谢机体与周围环境之间不断的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以实现自我更新的过程机体环境合成代谢分解代谢物质代谢能量代谢※概念二、兴奋性※概念机体或组织对刺激产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一).刺激与反应①刺激:可被机体或组织感受并引起产生反应的体内、外环境条件的变化。环境变化机体反应刺激分类: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社会心理性刺激等环境变化温度语言光线情绪电流病毒机械声、光线、电流、温度、机械等酸、碱、药物等。细菌、病毒等语言、文字、情绪等。电最常用:强度、时间、重复使用、不易损伤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社会心理性如:用电流作用于N、肌肉、唾液腺观察变化N—冲动肌肉—收缩腺体---分泌②反应:机体或组织接受刺激后所发生的一切变化。刺激反应机体条件结果反应表现形式兴奋抑制某种功能活动出现或加强(如肾上腺素—作用于心脏---心跳加快、加强。)某种功能活动减弱或停止。(如乙酰胆碱—作用于心脏—心跳减弱、减慢。)疼痛刺激---心跳加快,呼吸、血压升高(兴奋)剧烈疼痛—引起休克—呼吸、心跳、血压降低(抑制)兴奋抑制刺激:可被机体或组织感受并引起产生反应的体内、外环境条件的变化。反应:机体或组织接受刺激后所发生的一切变化※③刺激能否引起反应的三要素:1)、足够刺激强度1mv—肌肉—无2mv-肌肉—无4.5mv—肌肉-收缩5mv-肌肉-收缩电刺激反应阈强度引起组织发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阈强度,简称阈值※能引起组织兴奋分类阈刺激:强度=阈值阈上刺激:强度阈值阈下刺激:强度阈值单一不能引起组织兴奋2)、足够刺激持续时间高频电热理疗思考:注射的进针出针两快3)、一定的强度-时间变化率单位时间内强度增减的量。强度变化率越大,刺激作用越强。A›B温水煮青蛙强弱光线变化第一章绪论(一)【知识点一】生命的基本特征:生殖【知识点二】新陈代谢:机体不断地与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与能量交换,以实现自我更新的过程。复习新陈代谢●兴奋性新陈代谢是一切生物体最基本的生命特征。【知识点三】兴奋性:机体感受刺激并产生反应的能力。刺激:刺激环境变化机体反应可被机体或组织感受并引起产生反应的体内、外环境条件的变化。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社会心理性兴奋抑制刺激引起机体发生反应应具备的三个基本条件:足够刺激强度足够刺激持续时间一定的强度-时间变化率阈强度引起组织发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阈强度,简称阈值※阈刺激:强度=阈值阈上刺激:强度阈值阈下刺激:强度阈值刺激分类有效三个方面:1、刺激要产生反应的三个条件;思考:肌肉注射“两快一慢”?2、三个变量值越大,刺激作用越强,反之越弱。3、进出针_____刺激时间,推药慢_____强度时间变化率,均可减弱疼痛足够的强度足够的持续时间一定的强度-时间变化率缩短降低※(二)兴奋性的指标兴奋性:机体或组织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兴奋性∝1/阈值甲1mv-收缩乙3mv-收缩可兴奋组织:神经、肌肉和腺体(阈值较小,兴奋性较高,而且在实验中易观察,用仪器可准确记录到)兴奋性高衡量组织细胞兴奋性的指标:阈值刺激•条件兴奋性•基础反应•结果(三)刺激与反应、兴奋、兴奋性的关系兴奋阈值刺激是引起机体发生反应的条件,强度必须达到或大于阈值;反应是刺激引起的结果;兴奋性是有生命的机体对刺激产生反应的内在因素.如果组织细胞已经死亡,没有了兴奋性,再大强度的刺激也不会引起反应火焰接触手,产生缩手反射刺激兴奋兴奋性钉子扎脚钉子物理刺激抱脚兴奋反应机体兴奋性基础X是非判断1、除“可兴奋组织”外,其它活组织也有兴奋性。√2、组织的刺激阈值越大,其兴奋性越高。3、组织接受刺激后活动增强,说明其兴奋性增高X4、组织接受刺激后,必然引起反应。X5、组织一旦发生反应,就出现兴奋活动。X三、生殖人体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时,男性和女性两种个体中发育成熟的生殖细胞相结合,形成与自己相似的子代个体,这种功能称为生殖。四、适应性机体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而调整体内各部分活动和关系的功能。行为适应:本能性行为适应生理适应:身体内部的协调性反应第三节机体与环境细胞直接接触和生活的环境。2.内环境:1.外环境:机体整体直接接触和生活的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细胞外液)自然环境温度气压光照气温降低—血管收缩寒战暗适应一、机体对外环境的适应社会环境医保制度居住条件医患关系健康阈值二、内环境与稳态血液在心血管系统中不断循环流动,是内环境中最活跃的部分,成为沟通各部分组织液以及和外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体液60%体重细胞外液占1/3细胞内液占2/3组织液:3/4血浆:约1/4淋巴液、脑脊液、房水等(一)内环境细胞外液是体内细胞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称为机体的内环境作用1、为细胞提供物质2、接受细胞排出物3.为细胞活动提供条件(稳态)※(二)稳态概念内环境的理、化因素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稳态细胞外液相对恒定理化因素温度酸碱度渗透压第四节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游戏规则:甲去打乙的手掌,乙迅速躲避。每位同学进行三次,看看谁被打到的次数最少?•思考:游戏主要是在什么系统参与下完成的?玩游戏•运动系统、神经系统(一)、神经调节※概念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机体功能进行调节。1、基本方式----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刺激产生的规律性反应。中枢神经脑脊髓中枢神经周围神经辨概念反射的概念:在_____________的参与下,机体对________产生的________叫做_____.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中枢神经系统刺激有规律的反应反射做实验:膝跳反射实验方法步骤:每两位同学一组,两人轮换进行实验。步骤:受试者坐在椅子上→橡皮棰迅速叩击膝盖下面的韧带→观察腿的反应→填表一参与膝跳反射的神经结构是什么?它由哪些部分组成?如果缺少某些环节,反射还能进行吗?要知道原因,接下来我们将会学习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右图所示反射弧模式图,据图回答标号所指的名称:1是指___________2是指____________3是指____________4是指____________5是指___________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结构基础分析膝跳反射发生过程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效应器(支配缩手的肌肉)传出神经实验:反射弧分析(视频)反射是由刺激引起的经反射弧完成的一种规律性反应,反射弧中任何一个部分被破坏,均会引起反射活动的丧失。桑兰的事迹介绍桑兰,浙江宁波人,原中国女子体操队队员,1998年7月22日,在第四届美国友好运动会的一次跳马练习中不慎受伤,造成颈椎骨折,胸部以下高位截瘫,从此,吃喝拉撒这些日常的小事,都成了桑兰的麻烦。但其表现出顽强意志,通过康复训练,生活自理能力有了很大提高.而且还从北京大学新闻系毕业,并成为2008年北京申奥大使之一。思考:桑兰的疾病主要是破坏了反射弧的什么结构?将标本放在任氏液中浸泡(任氏液:含Na+K+Ca2+Cl+等各种离子,其比例和溶液渗透压与蛙血浆相
本文标题:中职护理专业生理学第一章 绪论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025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