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国音乐史教学幻灯片天津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副教授麻丽冰中国音乐史中国古代音乐史部分(远古—1840年)教材:《中国音乐通史简编》孙继南周柱铨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教材:《中国近现代音乐史》(1840—1949年)汪毓和编著人民音乐出版社第一章远古、夏、商时期(约8000年前—公元前11世纪)第一节概述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欧洲音乐晚于亚洲、非洲,古希腊音乐文化发展最早。第二节古今中外关于音乐起源的说法1.异性求爱说:(英)达尔文2.劳动起源说:(奥地利音乐学者)瓦勒谢克《原始音乐》(西德经济学者)布赫《劳动与节奏》3.语言抑扬说:法国哲学家卢梭英国哲学家史宾塞4.模仿自然说:英国音乐出版家克罗威斯特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5.信号说:德国音乐学者修顿普佛《音乐的起源》6.巫术起源说:法国音乐学家孔百流;王国维音乐起源于劳动劳动创造了人类自身,也创造了音乐之所以产生并赖以存在的一切必要条件。劳动创造了音乐艺术本身。音乐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第三节古歌与乐舞歌、舞、乐三位一体皇帝时《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肉)。”《吕氏春秋•古乐篇》“八阕”:“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鸟兽之极》。”《礼记•郊特牲》:“土返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原始社会夏商时期打击乐器鼓(陶土)磬钟(陶土)铃鼓磬钟镛编铙缶吹奏乐器骨笛骨哨陶埙陶角埙(多音孔)竽第一节概述社会制度变更西周(前11世纪,镐京)东周(前770年,洛邑)礼乐制度百家争鸣音乐文化成就(西周----战国末)一、专业化二、歌唱三、器乐1.乐器2.器乐合奏3.独奏乐器4.音乐理论5.音乐教育6.音乐哲学、美学第二节西周的礼乐和音乐教育周公制礼作乐,严格的等级制度,表现:乐队:王宫县(悬)诸侯轩县大夫判县士特县歌舞队:八佾、六佾、四佾、二佾春官第三节乐舞与歌唱、歌唱理论歌舞1.六代乐舞2.小舞3.散乐、夷乐4.四夷之乐5.宗教性歌舞歌唱1.《诗经》2.《楚辞》3.《成相篇》(可诵、可歌、可奏、可舞)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的《成相篇》《成相篇》的音乐形式取材于民间说唱和歌谣,共分三个段落。“相”是一种由舂米或筑堤的劳动工具发展而成的打击乐器,用以击节说唱。“成相”是当时民间流传的一种说唱、歌谣形式,后来发展成诗歌形式。全篇四句一韵(ang韵),按一定节奏56次反复,无固定的曲调,其节奏类似快板。作品大多宣传为君治国之道,间杂有历史故事,对当时的现实也有所批判。(类似RAP)第四节乐器与器乐的发展八音分类法定义:分类:金、石、土、革、丝、木、匏、竹特点:意义:1.第一次乐器分类法2.器乐艺术发展成熟的标志3.音乐文化较高层次的反映曾侯乙墓的乐器群编钟65个编磬32个十弦琴1件五弦琴1件二十五弦瑟12件鼓4件篪2件排箫2件笙6件古琴曲《流水》曾侯乙编钟乐器音域出土意义曾侯乙编钟出土的意义青铜铸造工艺和音律科学达到一定高度,体现聪明才智和高超的音乐才能。用实物驳倒“中国音乐就是五声音阶”的说法宣告“在公元前五世纪,中国人就已经制造出令现代人震惊、符合近代音乐音响学、乐律理论的一整套乐器了”。音乐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标志当时高度发展水平第五节古乐理、乐律学概念的形成三分损益法:又叫五度相生法,是我国古代最早记载的、采用数学求律的方法。是按振动体长度来计算的。见于距今两千六百余年的春秋时期的《管子•地员篇》。十二律:将一个八度分成十二个半音叫做十二律。十二律分为六律(阳律)和六吕(阴律)十二律应钟无射南吕夷则林钟蕤宾仲吕姑冼夹钟太簇大吕黄钟第六节音乐思想倡乐派孔子:儒家学派创始者。注重音乐的教化作用,“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不系统。孟子:荀子:儒家学派集大成者。《乐论》六论点。非乐派墨子:否定音乐。老子:著《道德经》。“大音希声”。庄子:著《庄子》,否定人为造作的音乐。将音乐分为“天籁”、“地籁”、“人籁”。百家争鸣的意义学术文化空前繁荣光辉灿烂一页重要历史地位深刻影响重要遗产第三章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第一节概述秦统一中国,汉承秦制,发展封建制音乐:乐府鼓吹乐相和歌百戏乐器乐律学第二节乐府乐府定义:乐府的职能、作用:协律都尉——李延年:新声二十八解:乐府的历史意义:李延年(?—约公元前90年):汉武帝时造诣很高的音乐家,中山人(今河北定县一带),父母兄弟妹均通音乐,都是以乐舞为职业的艺人。李延年年轻时因犯法而被处腐刑,以“太监”名义在宫内管犬,其“性知音,善歌舞”,颇受武帝器重,被任为“乐府”音乐的最高负责人。李延年的歌唱得特棒,“每为新声变曲,围者莫不感动”,曾在武帝前演唱“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这位佳人就是他的妹妹,其妹因此歌得幸,被武帝立为夫人,李夫人所生之子便是昌邑哀王。因其妹受宠,其兄李广利被封为海西侯,他自己也被封做协律都尉,负责乐府的管理工作,每年二千石的俸禄,显赫一时。李延年不但善歌习舞,且长于音乐创作,他的作曲水平很高,技法新颖高超,且思维活跃,他曾为司马相如等文人所写的诗词配曲,又善于将旧曲翻新,他利用张骞从西域带回《摩诃兜勒》编为28首“鼓吹新声”,用来作为乐府仪仗之乐,是我国历史文献上最早明确标有作者姓名及乐曲曲名,用外来音乐进行加工创作的音乐家。他为汉武帝作《郊祀歌》19首,用于皇家祭祀乐舞。李延年把乐府所搜集的大量民间乐歌进行加工整理,并编配新曲,广为流传,对当时民间乐舞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可以说,李延年对汉代音乐风格的形成及我国后来音乐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后来,由于李夫人早卒,作为宠妃,汉武帝以皇后的礼仪安葬她,但李家还是渐渐失宠,更由于李广利降匈奴,李季奸乱后宫,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李氏家族包括延年在内都被汉武帝诛杀。第三节鼓吹北狄乐定义:鼓吹乐定义:鼓吹乐分类:鼓吹横吹短箫铙歌箫鼓鼓吹乐第四节相和歌相和歌定义:汉代北方各种民间歌曲的总称。相和歌分类:徒歌、但歌、相和歌相和歌的伴奏乐器相和大曲:艳、歌、解、趋、乱第五节百戏中的乐舞百戏:各种杂耍技艺的总称。包括角抵、杂技、魔术、歌舞等多种艺术形式。山东沂南县北塞村汉墓百戏画像(图)第六节乐器的发展排箫、笛、羌笛、笳、角、筑、箜篌、琵琶、琴琴琴的发展琴曲两特点琴曲介绍第七节音乐理论的成就鼓谱声曲折京房六十律相和三调(平、清、瑟三调)第四章三国、两晋、南北朝(公元220--589)第一节概述第二节音乐文化的交流歌舞伎乐乐器、乐曲第三节音乐思想第四节清商乐清商乐:特点:形式:吴歌:西曲:倚歌:送声、和声:第五节古琴音乐《酒狂》(李祥霆演奏版)《碣石调·幽兰》:中国古代琴曲。为现存最早的琴曲谱,亦是现保存于文字谱上的唯一所见乐谱。谱前解题说明此曲传自南朝梁代的丘明(494~590)。曲名之前冠以调名,此标题为琴曲中仅见,应是以碣石调表现《幽兰》的内容。南北朝时期流行碣石舞。现存琴谱有可能是当时碣石舞的曲调。原件东传日本数百年,系唐代手抄的卷子,仍保持早期文字谱的记写方式。清代末年,影印本传回国内,近代琴家杨时百等曾试行打谱。20世纪50年代以后,中国音乐家协会及民族音乐研究所组织琴家对此进行打谱,并有数位琴家可弹奏此曲。明清以来刊行的一些琴谱收有《幽兰》或《猗兰》,其曲调与《碣石调幽兰》不同,当为另外传谱。文字谱《碣石调•幽兰》第六节歌舞戏定义:特点:1.早期男扮女装2.帮腔伴唱节目:大面(代面)钵头踏谣娘第七节乐器打击类:方响.htm、锣、钹、星、鼓类乐器琵琶类:曲项琵琶、五弦琵琶吹管类:筚篥第八节乐律学成果钱乐之的三百六十律何承天的新律(三分损益均差律)(世界上最早关于十二平均律的探索)荀勖的笛律(管口校正法)纯律的实践第四节音乐理论书理论第五节记谱法两大系统1.古琴减字谱曹柔《梅花三弄》《离骚》2.燕乐半字谱第六节音乐机构太常寺大乐署鼓吹署卤薄教坊梨园梨园弟子第七节著名音乐家第八节音乐文化交流
本文标题:中国古代音乐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086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