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内容提要随着商品交流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在购买或欣赏某产品时,首先看到不是真正的产品,而是根据产品的结构特点制作模型。通过产品的模型可以使广大消费者和客户初步了解产品的外观、结构、性能等方面的情况。在国外很多企业现在已不再强调预想图的绘制,而注重模型制作,并在企业的设计部门,增设有关模型设计制作工作室。因此,处于客户了解最终产品的重要环节的模型,已被生产企业或公司越来越广泛采用。关键词:模型价值性能室内设计模型制作是把二维的平面图形转化为立体空间的过程,模型具有直观准确的特点,在室内设计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模型的制作,设计师可以对设计方案进行反复的推敲和修改,从而使得设计方案更加完美。同时,模型也是设计师向非专业人士展示自己创意的重要手段。四.模型制作的意义1.在工业设计中对创新意识的培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兴起了真正意义上的工业设计这一边缘学科,而远远落后于西方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国家。历史证明我们只有加速培养掌握方法论的创造型人才,纠正知识技巧型、摹仿型人才培养的误导,才能真正从理论上提高设计教育水平。所谓创新意识是对创新价值的一种认知水平、以及认知程度,并由此形成的对待创新态度,唯由此态度用以规范和调整自己的活动方向,并产生一种稳定的精神态势,它代表着一定社会主体奋斗的明确目标和价值指向性,从而成为一定主体产生稳定、持久创新需,t要、价值追求和思维定势以及理性自觉的推动力量,创新意识能够唤醒、激励和发挥人所蕴涵的潜在本质力量的重要精神力量。我们要在二维平面上表现三维形态存在着一定的表现局限性,因为它不能全方位地真实表现出设计内容,所以只有通过模型制作才可以弥补二维设计表现的不足,这种方法建立的产品模型具有立体、全方位的展示效果便于进行综台设计分析与研究,找出设计中存在的缺点与不足,从而不断补充和完善设计。通过产品模型制作能够使设计师逐渐具备空间形体塑造能力,直接以空间形态表达设计构思。在设计表现中经过对形态、尺度、结构、色彩材料等因素的反复推敲与调整过程,不断获得各种直观感受,由此引发设计联想。通过模型的反复检验与推敲,才能产生对设计问题的发想,从而进一步产生创新意识的萌动。任何设计都是在发现问题并进一步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中产生的。创新意识或是为了满足新的社会需求,或是用新的方式更好的地满足原来的社会需求,创新意识就是求新意识。2.模型在设计思维中所起的作用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和概括的反映,是人类智力活动的主要表现形式。设计思维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它贯穿于整个设计活动的始终。对结构设计阶段验证方案合理性的模型制作展示其独特的设计思维,能够培养人的设计创造性思维,使其具有主动性、目的性、预见性、求异性、发散性、独创性、突变性、灵活性等特征,创造性思维的本质是高于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人类高级思维活动,是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发散思维、收敛思维、直觉思维、灵感思维、逆向思维、联想思维等多种思维形式的高效综合运用及反复辩证发展的过程。设计思维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它贯穿于整个设计活动的始终。创造的意义在于突破已有事物的约束,以独创性、新颖性的崭新观念或形式体现人类主动地改造客观世界、开拓新的价值体系和生活方式的有目的的活动。而模型既构思模型,是处在产品造型设计发展初期阶段,对形态进行初步推敲,或对设计局部的结构、工艺等设计进行制作的初步实体形态。在设计过程中只有把设计构思用立体模型简单抽象的表现出来,这种快速立体的表现出作品的曲面、大小、比例等,有利于持续保持设计思维的鲜活性,便于方案构思的形象观察和研究,使之能更进一步熟悉并理解立体形态的意义。五.模型制作对创造思维的意义模型是设计灵感的产物,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带有一定感性因素,而理解感性塑造的意义体现在人与形态的关系、形态语意的创造方面,形成感性形态的主要因素一人的生理及心理因素是感性形态产生的主要原因、时尚与形态美、文化观念与形态美、科学技术与形态美,掌握感性塑造的方法,包括创造富有生命力的形态、使用感性设计的形象语言、塑造形态的指示性、象征性。工业设计研究的是“人”,创造的是“物”,只有全新的产品造型设计,严密合理的工程结构设计,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的需要,只有在模型制作过程中才会对设计的创新性有更深入的认知。六.总结综上所述,经常利用模型进行思考,会逐渐脱离比较简单、肤浅的视觉设计,走向更加综合、深入的触觉设计,从而更加准确敏锐地加强创造思维和动手能力,因此模型的制做在当今社会智能光起着重要的作用。参考文献【1】《21世纪学校科技活动创新设计与探索全书》作者:朴哲松,内蒙古出版社1999年【2】《产品模型制作》作者:谢大康,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年【3】《中国科技活动资料第三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4】《模型制作与实训》作者李斌、李虹坪,东方出版社2008年
本文标题:模型制作的意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135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