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 第15章--居民点用地规划
1第十五章居民点用地规划第一节居民点和居民点分类第二节城镇化问题第三节城镇体系规划第四节居民点规模第五节居民点布局第六节居民点用地的总体布局2第一节居民点和居民点分类一、居民点的形成二、居民点的分类3一、居民点的形成人类聚居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起点,也是人类生产活动的最终目的和人类文明成果的集中体现。人类历史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从事农业耕作的人逐渐从游猎活动中分离出来定居于土地上,历史上出现人类居住的村落。当人类社会有了剩余的粮食,农民中产生了专业的手工匠人,他们从土地上解脱出来,出现了人类历史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与农业的分工为城市的产生提供了重要条件。4二、居民点的分类目前,居民点分类世界上没有统一的标准。1、以人口数量划分1887年国际统计协会就曾建议,人口在2000人以上为市,2000人以下为镇,结果未被各国所采用。联合国则以2万人作为城市人口规模的下限。乌干达和丹麦规定100人的聚居地都可称城市。加拿大规定1000人,美国规定2500人,日本是10万人称为城市。2、以人口结构划分前苏联规定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70%以上的居民点方可设市。3、以人口密度划分日本规定人口密度为4000人/km2方可为城市,澳大利亚则提出人口密度为500人/km2等。5二、居民点的分类我国1993年国务院对1986年的设市标准又作了调整,采取了分类指导的原则和增加了考察指标:6二、居民点的分类我国居民点体系由城市、城镇、乡村三层组成。城市分特大城市(100万人)、大城市(50万~100万人)、中等城市(20万~50万人)和小城市(20万人)。城镇分县城和集镇(建制镇和乡(场)镇)。乡村分中心村、基层村和村落。我国集镇包括建制镇和场(乡)镇,是指县城以下一定区域内工商业比较发达,具有一定的市政工程设施和服务设施的农村小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服务中心。我国政府文件中常将集镇划归小城镇范畴。小城镇包括的范围很广,大到设市以下几万人口的县城和建制镇,小到丘陵山区几百人口的最低层次的乡镇。《城市规划法》把建制镇定义为城市。1989年中国城市规划学术委员会小城镇学科组界定3万人以上的尚未设市建制的县城和镇为小城镇,县域和县属镇属于城市型城镇。7第二节城镇化问题一、城镇化的概念二、世界城市化三、我国城镇化8一、城镇化的概念城镇化(urbanization),在我国有“城镇化”、“城市化”、“都市化”等多种译法,相比之下,“城镇化”或“城市化”较为贴切,两者完全同义。所谓城镇化,包含三层意思:一是反映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或全世界居住在大小城市中的人口占城乡总人口的比例日益增加;二是集聚程度达到称为“城市”的居民点的数目日益增加;三是单个城市的人口和用地规模日益增大9二、世界城市化城市化开始形成世界规模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产生的,由发达的工业国向发展中国家扩展。1950年世界城市化水平为29.2%,1980年上升至39.6%,增加10.4个百分点。预计2010年达到51.8%。其中发达国家为76.6%,发展中国家为46.2%。10二、世界城市化当今世界城市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大城市化趋势明显,出现了超级城市(suppercity)、巨型城市(megacity)、城市集聚区(cityagglomeration)、大都市带(megalopolis)等新的城市空间组织形式。百万人以上的特大城市1960年时世界上有114个,其中发达国家62个,发展中国家52个,特大城市人口占城市总人口29.5%;1980年增至222个,其中发达国家103个,发展中国家有119个,特大城市人口占城市总人口34.0%;2000年增至408个,其中发达国家129个,发展中国家279个,特大城市人口占城市总人口40.8%。11三、我国城镇化1、1949年以后我国步入城市化进程。50年代末,我国城市化进程出现了第一个高峰,全国城市数量曾达到208个。同时,我国出现了城市粮食需求增长、农村粮食供给不足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家实行了粮食统购统销和农业生产合作化的决策。结果由于人民公社吃大锅饭和三年连续自然灾害等原因,农村粮食供给能力根本无法满足城市粮食需求。为此,国家把2000万城市人口迁移农村生活,让其自给自足,以减轻粮食缺口的问题压力,将城市建制压缩至150多个。1960~1964年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断,跌人低谷,城市人口比例从19.7%急剧下降至14.0%。之后数千万知识青年和城市无业人员上山下乡,城市化进程缓慢,直至1980年城市人口由于自然增长原因才回升到19%的历史最高水平。12三、我国城镇化2、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时期1998年底全国设市城市668座,城市人口3733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9824万人,占城市总人口的53%;城市面积813146.2km2,其中建成区面积21347km2;城市人口密度459人/km2,城市化水平30.4%。1998年底全国有建制镇17015个(不含县城关镇)。集镇29118个,村庄总数3557700个,村镇总人口9833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229万人,占村镇总人口8.37%。与世界城市化水平相比,目前我国城市化水平还很低,低于欧美发达国家的70%,也低于世界平均42%。我国城市化水平呈现区域差异性,1995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城市化水平达到52.8%,中部地区为37.54%,西部地区仅为28.66%。13第三节城镇体系规划一、城镇布局理论二、区域城镇体系规划14一、城镇布局理论(一)反磁力吸引体系理论(二)门槛理论(三)带形城市理论15一、城镇布局理论(一)反磁力吸引体系理论在英国把这个理论称做反磁力吸引体系,在日本称做广域城市理论,在前苏联称做组群式居民点分布系统,在法国称做平衡发展。这个理论把大城市对人口的吸引,称之为磁力吸引;而把为摆脱这种磁力吸引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称之为反磁力吸引体系。要使城镇群成为反磁力吸引体系,就要建立构成系统经济基础的地区性生产综合体,以此作为反磁力吸引体系的先决条件,组建行政、文化和科技服务中心体系,为所有的城镇综合安排便捷的交通路线、完善的生活服务设施网和群众性体育活动场所等。16一、城镇布局理论(二)门槛理论在英国把这个理论称做反磁力吸引体系,在日本称做广域城市理论,在前苏联称做组群式居民点分布系统,在法国称做平衡发展。门槛理论是波兰学者在讨论居民点规划经济问题的著作《城市建设经济》一书中提出的。门槛理论认为在居民点发展中,有三种限制门槛:一是地理环境条件;二是基本工程管网状况与铺设的技术限制;三是居民点结构改建上的限制。这些限制都是相对而言的,为了克服上述限制,必须增加基建投资。17一、城镇布局理论(三)带形城市理论带形城市规划理论起源于19世纪,当时西班牙的萨尔达及索利亚依·麦达两人于1882年发表了一篇论文,指出交通是城市形成的主要因素,并相应地提出了带形城市规划理论。这个理论认为,城市的公共交通路线和公用事业设施可以形成一个无限扩展的带形区域。18二、区域城镇体系规划(一)城镇体系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二)我国城镇体系结构(三)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内容19二、区域城镇体系规划(一)城镇体系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城镇体系(urbansystem)又称城市体系或城市系统,系指区域内一系列规模不等、职能各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城镇组成的有机整体。城镇体系规划系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妥善处理各城镇之间,单个或数个城镇与城镇群体之间以及群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以达到地域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最佳的发展总目标而进行的规划。城镇体系具有所有“系统”的共同特征:整体性、层次性、动态性。20二、区域城镇体系规划(二)我国城镇体系结构21二、区域城镇体系规划(二)我国城镇体系结构22二、区域城镇体系规划(三)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内容1.分析中心城市的吸引范围2.城镇体系的基础条件分析3.城镇发展条件的综合评价23二、区域城镇体系规划(三)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内容1.分析中心城市的吸引范围城镇体系所在的区域应当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这个区域应当和中心城市的直接吸引范围大体一致。24二、区域城镇体系规划(三)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内容2.城镇体系的基础条件分析基础条件分析一般是分析城镇体系发展的历史背景、演变规律;分析城镇体系发展的区域基础,涉及到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环境生态结构、劳动力状况、经济技术基础、区域交通条件、地理位置等项内容;分析城镇体系发展的经济基础,深入分析各产业部门的现状及其特点、发展条件和方向,并落实到每个城镇。25二、区域城镇体系规划(三)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内容3.城镇发展条件的综合评价在市、县城镇体系规划中应以乡镇为基础单元,在省城镇体系规划中应以县为单元。多因素的综合评价必须采用定量方法进行,因素之间可以采用特尔菲法确定权重。最后应将评价结果落实到基本单元之上。26第四节居民点规模一、居民点规模的概念二、城市的合理规模和规模分布三、居民点用地规模的预测27一、居民点规模的概念居民点规模依据不同的目的可以有不同的衡量标准,一般来讲,居民点规模具有人口规模、用地规模、活动规模和辐射规模。因人口规模数据较为容易取得,居民点人口规模常常成为居民点极为重要的一种综合性特征。1、居民点人口规模存在三种计算标准:城市非农业人口数量(指城市内从事非农业活动的人口数量)、城市行政辖区人口数量(指市域内人口数量,包含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和城市建成区人口数量(城市建筑连片区内人口数量)。28一、居民点规模的概念2、居民点用地规模相应地划分为城市建成区用地规模、城市规划区用地规模和城市行政辖区用地规模。3、居民点活动规模系指城市的经济活动规模或产业活动规模,即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活动规模,常以工业生产总值、商品批发和零售总额、外贸出口总额、港口吞吐量等项指标加以表述。4、居民点辐射规模系指居民点的影响范围或吸引范围,取决于其经济实力和产业特点、政治实力和文化实力,以及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29二、城市的合理规模和规模分布(一)城市的合理规模决定城市规模的两个重要经济原因是规模经济效益和聚集经济效益。整个城市经营过程中,效益和费用随着规模的不同而发生变化,超过一定规模,则效益递减,费用递增。边际效益和边际成本在城市某一规模水平上相等,城市规模的增长超过此水平时,则导致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效益。平均生活费用曲线AC平均效益曲线AB边际效益MB边际成本MC30二、城市的合理规模和规模分布(二)城市规模分布城市规模分布是指一个国家或区域内,城市人口规模的层次分布。两种类型:序列式分布和首位式分布1、序列式分布:公式:Pi=K/Ri式中:Pi为序列i的城市人口;Ri为序列(1,2,3,…,n);K为最大城市即首位城市人口数。用K估算任意序列城市的人口规模。如K=100万人,Ri=4,Pi=100/4=25万人。31二、城市的合理规模和规模分布(二)城市规模分布2、首位式分布:首位式分布是将一个国家或区域的最大城市称首位城市,应用首位度(即第一大城市与第二大城市的人口比值)来衡量首位城市的地位。32三、居民点用地规模的预测依据《城市用地分类和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应用下列方法进行居民点用地规模的估算和预测:1、历史推断法根据居民点用地不同时期扩展数据加以分析确定未来每年用地扩展数量,据以确定规划期居民点用地规模。如某市按历史惯性推算,城市用地年均增加O.75~1.35km2,以2000年该市用地规模138.56km2。为基准,预计2000~2010年将增加7.5~13.5km2,2010年某市用地规模将为146.01~152.0km2。33三、居民点用地规模的预测2、规划指标法依据国家标准(GBJ137-90)对现有城市的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采取“双因子控制”,即以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和允许调整幅度来表示。预测中调整幅度限定在一定面积范围,设定人口预测数,从而预测某市预测年的建设用地规模。3、分区测算法方法与规划指标法的不同在于城市内分区
本文标题:第15章--居民点用地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158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