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年度安规考试复习要点1.电气工作人员对本规程应每年考试一次。因故间断电气工作连续三个月以上者,应重新温习本规程,并经考试合格后,方能恢复工作。任何工作人员发现有违反本规程,并足以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者,应立即制止。2.安全生产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2002年11月1日正式实施,其立法宗旨是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3.《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4.发电企业每年度应编制年度的反事故措施计划和安全技术劳动保护措施计划(简称双措),反事故措施计划的编制以生产技术部门为主,各有关部门参加制定,应纳入年度检修、技改计划内;安全技术劳动保护措施计划的编制以安监或劳动人事部门为主,各有关部门参加。5.所谓运用中的电气设备,系指全部带有电压或一部分带有电压及一经操作即带有电压的电气设备。6.电气设备分为高压和低压两种高压:电压等级在1000V及以上者;低压电压等级在1000V以下者。7.不论高压设备带电与否,值班人员不得单独移开或越过遮栏进行工作;若有必要移开遮栏时,必须有监护人在场,并符合设备不停电时的安全距离(220KV为3米、)。8.工作票制度和操作票制度是电力生产保证安全的重要组织措施。各生产单位必须高度重视,做到严格要求、严格执行、严格考核。9.电气设备停电后,即使是事故停电,在未拉开有关隔离开关(刀闸)和做好安全措施以前,不得触及设备或进入遮栏,以防突然来电。10.在运用中的高压设备上工作,分为三类。①全部停电的工作;②部分停电的工作;③不停电的工作。11.在电气设备上工作,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为:工作票制度;工作许可制度;工作监护制度;工作间断、转移和终结制度。12.在高压设备上工作,必须遵守下列各项:1)填用工作票或口头、电话命令;2)至少应有两人在一起工作;3)完成保证工作人员安全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13.一张工作票中,工作票签发人、工作负责人、和工作许可人三者不得互相兼任。14.高压验电必须戴绝缘手套,验电时应使用相应电压等级而且合格的接触式验电器,在装设接地线或合接地刀闸处对各相分别验电。15.值班人员不得变更有关检修设备的运行接线方式。工作负责人、工作许可人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安全措施,工作中如有特殊情况需要变更时,应先取得对方的同意。变更情况及时记录在值班日志内。16.在全部停电或部分停电的电气设备上工作,必须完成下列措施(技术措施):停电;验电;接地;悬挂标示牌和装设遮栏。任何运用中的星形接线设备中性点,必须视为带电设备。17.在国家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中,预警级别依据突发公共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势态,一般划分为四级:Ⅰ级(特别严重)、Ⅱ级(严重)、Ⅲ级(较重)和Ⅳ级(一般),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表示。18.使用摇表测量高压设备绝缘,应由两人担任。测量绝缘时,必须将被测设备从各方面断开,验明无电压,确实证明设备无人工作后,方可进行。在测量中禁止他人接近被测设备。在测量绝缘前后,必须将被测设备对地放电。19.遇有电气设备着火时,应立即将有关设备的电源切断,然后进行救火。对可能带电的电气设备以及发电机、电动机等应使用干式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或1211灭火器;对油开关、变压器(已隔绝电源)可使用干式灭火器、1211灭火器灭火,不能扑灭时再用泡沬灭火器灭火,不得已时可用干沙灭火;地面上的绝缘油着火,应用干沙灭火。20.绝缘手套、橡胶绝缘靴交流耐压实验每六个月一次,时间为一分钟。21.填写操作任务时,应简明扼要地反映倒闸操作任务,并使用设备双重称号。填写设备双重称号的顺序:按设备的电压等级-设备名称-设备编号的顺序填写。22.在操作过程中,无论监护人和操作人对操作发生疑问或发现异常时,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向发令人报告。23.倒母线操作在拉开母联开关前,监护人和操作人要对此项前已操作的刀闸位置进行一次复查。31.在室内,设备充装SF6气体时,周围环境相对湿度应≤80%,同时必须开启通风系统,并避免SF6气体漏泄到工作区。工作区空气中SF6气体含量不得超过1000ppm(μL/L)。在气瓶内存放半年以上的SF6气体,使用前应先检验其水分和空气含量,符合标准后方准使用。32.工作人员进入SF6配电装置室,必须先通风15min,并用检漏仪测量SF6气体含量。尽量避免一人进入SF6配电装置室进行巡视,不准一人进入从事检修工作。33.进入SF6配电装置低位区或电缆沟进行工作应先检测含氧量(不低于18%)和SF6气体含量是否合格。34.设备解体检修前,必须对SF6气体进行检验。根据有毒气体的含量,采取安全防护措施。检修人员需着防护服并根据需要配戴防毒面具。打开设备封盖后,检修人员应暂离开现场30min。取出吸附剂和清除尘粉时,检修人员应戴防毒面具和防护手套。36.从SF6气体钢瓶引出的气体时,必须使用减压阀降压。当瓶内压力降至9.8*104Pa(1个大气压)时,即停止引出气体,并关紧气瓶阀门,戴上瓶帽,防止气体泄漏。37.电力系统中所说的“三违”是指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38.电力系统中所说的“四不伤害”指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保护他人不受伤害。39.工作人员在现场工作过程中,凡遇到异常情况(如直流系统接地等)或断路器(开关)跳闸时,不论与本身工作是否有关,应立即停止工作,保持现状,待查明原因,确定与本工作无关时方可继续工作;若异常情况或断路器跳闸是本身工作原因所引起,应保留现场并立即通知值班人员,以便及时处理。40.在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及自动化监控系统屏(柜)上或附近进行打眼等振动较大的工作时,应采取防止运行中设备误动作的措施,必要时向调度申请,经值班调度员或值班负责人同意,将保护暂时停用。41.在继电保护屏间的通道上搬运或安放试验设备时,要与运行设备保持一定距离,防止误碰运行设备,造成相关运行设备继电保护误动作。清扫运行设备和二次回路时,要防止振动,防止误碰,要使用绝缘工具。42.所有的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的二次绕组应有永久性的、可靠的保护接地。44.在带电的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上工作时,应采取下列安全措施:1)严格防止短路或接地。应使用绝缘工具,戴手套。必要时,工作前停用有关保护装置、安全自动装置或自动化监控系统;2)接临时负载,必须装有专用的隔离开关(刀闸)和熔断器。3)工作时应有专人监护,严禁将回路的安全接地点断开。45.所有升降口、大小孔洞、楼梯和平台,必须装设不低于1050毫米高栏杆和不低于100毫米高的护板。如在检修期间需将栏杆拆除时,必须装设临时遮栏,并在检修结束时将栏杆立即装回。46.发现有人触电,应立即切断电源,使触电人脱离电源,并进行急救。如在高空工作,抢救时必须注意防止高空坠落。47.不熟悉电气工具和用具使用方法的工作人员不准擅自使用。使用电钻等电气工具时须戴绝缘手套。48.工作票签发人应对下列事项负责:①工作是否必要和可能。②工作票上填写的安全措施是否正确和完善。③经常到现场检查工作是否安全地进行。49.装有氧气的气瓶不准与乙炔气瓶或其他可燃气体的气瓶储存于同一仓库。用汽车运输气瓶时,气瓶不准顺车厢纵向放置,应横向放置。在工作地点,最多只许有两个氧气瓶:一个工作,一个备用。使用中的氧气瓶和乙炔气瓶应垂直放置并固定起来,氧气瓶和乙炔气瓶的距离不得小于8米。50.凡在离地面2米及以上的地点进行的工作,都应视为高处作业。高处作业均须先搭建脚手架或采取防止坠落措施,方可进行。51.在梯子上工作时,梯与地面的斜角度为60度左右。工作人员必须登在距梯顶不少于1米的梯蹬上工作。52.使用行灯必须注意的事项有:A行灯电压不准超过36伏。在特别潮湿或周围均属金属导体的地方工作时,行灯的电压不准超过12伏。B行灯电源应由携带式或固定式的降压变压器供给。C携带式行灯变压器的高压侧应戴插头,低压侧带插座,并采用两种不能互相插入的插头。D行灯变压器的外壳须有良好的接地线,高压侧最好使用三线插头。53.工作人员的工作服不应有可能被转动的机器绞住的部分,工作时必须穿着工作服,衣服和袖口必须扣好;禁止戴围巾和穿长衣服。工作人员进入生产现场禁止穿拖鞋、凉鞋,女工作人员禁止穿裙子、穿高跟鞋。辫子、长发必须盘在工作帽内。做接触高温物体的工作时,应戴手套和穿专用的防护工作服。54.动火工作中,监护人的职责是:检查防火措施的可靠性,并监督执行;在出现不安全情况时,有权制止动火;动火工作结束后检查现场,做到不遗留任何火源。55.电气工具和用具应由专人保管,每六个月须由电气试验单位进行定期检查;使用前必须检查电线是否完好,有无接地线;坏的或绝缘不良的不准使用;使用时应按有关规定接好漏电保护器和接地线;使用中发生故障,须立即找电工修理。56.使用行灯必须注意下列事项:1)行灯电压不准超过36伏,在特别潮湿或周围均属金属导体的地方工作时,如在汽鼓、凝汽器、蒸发器、除氧器以及其他金属容器或者水箱等内部,行灯的电压不准超过12伏;2)行灯电源应由携带式或固定式的降压变压器供给,变压器不准放在汽鼓、燃烧室及凝汽器等的内部;3)携带式行灯变压器的高压侧,应带插头,低压侧带插座,并采用两种不能互相插入的插4)行灯变压器的外壳须有良好的接地线,高压侧最好使用三线插头。57.油区的一切电气设备(如开关、刀闸、照明灯、电动机、电铃、自起动仪表接点等)均应为防爆型。电力线路必须是暗线或电缆。不准有架空线。58.在高压设备上工作需要全部停电或部分停电者或者高压电力电缆需要停电的工作以及其它工作需将高压设备停电或做安全措施者须填用第一种工作票。59.在蜗壳或尾水管内搭设脚手架或平台时,不准将绳索绑扎在导水叶与水轮之间。60.进入进水口钢管渐变段工作时,应使用安全带,并有足够照明。61.在密闭压力钢管、蜗壳、尾水管人孔前,检修工作负责人应先检查里面确无人员和物件遗留在内,在封闭蜗壳人孔时还需再进行一次检查后,立即封闭。62.不准在带有压力(液体压力和气体压力)的设备上或带电的设备上进行焊接。在特殊情况下需在带压和带电的设备上进行焊接时,必须采取安全措施,并经厂(局)主管生产的领导(总工程师)批准。对承重构架进行焊接,必须经过有关技术部门的许可。63.进行焊接工作时,必须设有防止金属溶渣飞溅、掉落引起火灾的措施以及防止烫伤、触电、爆炸等措施。焊接人员离开现场前,必须进行检查,现场应无火种留下。64.动火作业中,消防监护人应对下列事项负责A动火现场配备必要的、足够的消防设施B检查现场消防安全措施的完善和正确;C测定或指定专人测定动火部位或现场可燃性气体和可燃液体的可燃蒸气含量或尘粉浓度符合安全要求;D监视现场动火作业的动态,发现失火及时扑救;E动火工作间断、终结时检查现场无残留火种。65.在潮湿地方进行电焊工作,焊工必须站在干燥的木板上,或穿橡胶绝缘鞋。66.起重的重物,必须先用绳子或链子很牢固和平稳地绑着,绳子或链子不应有打结和扭劲的情况。所吊的物件若有棱角或特别光滑的部分,在棱角或滑面与绳子相接触处应加以包垫,防止绳子受伤或打滑。67.起吊重物前应由工作负责人检查悬吊情况及所吊物件的捆绑情况,认为可靠后方准试行起吊。起吊重物稍一离地(或支持物),就须再检查悬吊及捆绑情况,认为可靠后方准继续起吊。在起吊过程中如发现绳扣不良或重物有倾倒危险,应立即停止起吊。68.与工作无关人员禁止在起重工作区域内行走或停留。起重机正在吊物时,任何人不准在吊杆和吊物下停留或行走。69.双电源线路送电操作中,在用开关并列操作时,应经同期鉴定,严防非同期并列70.第二种工作票中“工作条件”栏,不能直接填写“停电”、“不停电”。71.事故调查必须实事求是,尊重科学,严肃认真,做到事故原因不清楚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应受教育者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采取防范措施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处罚不放过(简称“四不放过”)。72.凡事故原因分析中存在下列与事故有关的问题,确定为领导责任:A
本文标题:年安规考试复习提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163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