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实施指南
1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实施指南(试用版)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2016年7月2目录1目的.......................................................12范围.......................................................1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14工作流程和分级的方式频次...................................35资料搜集和现场调查.........................................55.1用人单位概况调查.......................................55.2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55.2.1工程分析...........................................55.2.2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55.2.3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护设施调查.........................65.2.4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调查.......................65.2.5职业卫生管理情况...................................65.3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76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86.1用人单位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分级.........................86.1.1作业场所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确定...................86.1.2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分级指数(G)....................8(1)接触生产性粉尘作业..................................8(2)接触化学物作业.....................................11(3)接触高温作业.......................................143(4)接触噪声作业.......................................15(5)接触电离辐射作业...................................176.1.3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总分级指数(T).................18(1)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分级权重数(Ci)的确定.............18(2)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接触人数权重(P)的确定............19(3)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总分级指数(T)计算..............196.1.4用人单位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分级指数(Z).............20(1)用人单位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分级指数(Z)的计算......20(2)用人单位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风险等级判定.............206.2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质量分级指数(Q).................206.2.1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质量情况......................206.2.2职业卫生管理质量分级指数(Q)......................306.3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综合风险等级(R)判定.................307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措施................................317.1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措施....................317.2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措施....................348引用的标准依据............................................3411目的在对用人单位作业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全面辨识和检测的基础上,综合考虑风险分类、危害因素的危害性、暴露强度、接触时间、接触人数、防护水平、健康效应、管理措施等因素,通过合适的风险模型,进行风险评估分级,并据此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2范围本指南适用山东省境内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3.1职业病危害occupationalhazard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性健康损害的各种危害,本规范所称职业危害不包括工业外伤。3.2职业病危害因素occupationalhazardfactors职业活动中影响劳动者健康的、存在于生产工艺过程以及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中的各种危害因素的统称。3.3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Occupationalhazardclassification在对用人单位作业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全面辨识和检测的基础上,综合考虑风险分类、危害因素的危害性、暴露强度、接触时间、接触人数、防护水平、健康效应、管理措施等因素,通过合适的风险模型,进行风险评估分级。3.4职业病危害管控controltoworkaction为防止、降低或消除职业危害而采取的工艺技术、工程技术和组织管理等措施。23.5接触比值occupationaIexposureratio接触每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实际测量值与相应的接触限值的比值。3.6生产性粉尘industrialdust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并能长时间漂浮在作业场所空气中的固体微粒的总称。3.7呼吸性粉尘rsepirabledust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5µm的粒子可以达到呼吸道深部和肺泡区,进入气体交换区域的粉尘。3.8生产性粉尘作业occupationalexposuretoindustrialdustatworkplace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可能接触到生产性粉尘的作业。3.9有毒作业exposuretoindustriaItoxicant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可能接触到各种化学性有害因素的作业。3.10生产性噪声industrialnoise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按噪声的时间分布分为连续声和间断声。声级波动3dB(A)的噪声为稳态噪声,声级波动≥3dB(A)的噪声为非稳态噪声;持续时间≤0.5s,间隔时间1s,声压有效值变化≥40dB(A)的噪声为脉冲噪声。3.11噪声作业work(job)exposedtonoise存在有损听力、有害健康或有其他危害的声音,且8h/d或40h/w噪声暴露等效声级≥80dB(A)的作业。3.12高温作业work(job)underheatstress3有高气温、或有强烈的热辐射、或伴有高气湿相结合的异常气象条件,WBGT指数超过规定限值的作业。3.13湿球黑球温度指数we-buIbgIobetemperatureindex又称WBGT指数,指综合评价人体接触作业环境热负荷的一个基本参量。4工作流程和分级的方式、频次4.1工作流程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一般分4个阶段进行。(一)准备阶段收集和研读相关资料,熟悉分级方法和工作步骤,开展初步现场调查,了解工艺流程和工作场所概况,编制风险分级评估方案。(二)实施阶段依据风险分级评估方案开展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和工程分析,并测定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三)资料整理分析阶段汇总、分析准备和实施阶段所得的资料、数据,通过计算、分析得出岗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职业卫生管理质量分级结论。(四)编制分级报告阶段在前期量化分析的基础上写出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报告,根据职业病危害情况和风险程度提出有针对性的管控措施建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流程见图1。4图1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工作流程图4.2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的方式、频次《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47号)第20条规定: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用人单位,除遵守前款规定外,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三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可结合每年的检测或三年一次的现状评价资料进行。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分级管控的实施是以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为基础的,用人单位年度检测或现状评价检测数据能够满足分级要求的可据此进行评估分级,否则需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编制分级报告阶段综合考虑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等级及职业卫生管理质量等级,确定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综合风险等级。用人单位针对不同风险等级的作业岗位和作业场所,制定相应的岗位管控措施和综合管理措施。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量化分级资料整理分析阶段职业卫生管理质量分级准备阶段开展初步现场调查编制风险分级评估方案熟悉分级方法和步骤实施阶段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情况调查岗位接触情况及频次调查劳动强度分级情况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卫生管理情况调查5服务机构进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从第一个阶段开始实施。当发生以下情形之一,应重新进行分级:(1)颁布实施有关新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或原有适用法律法规、标准规范重新修订的;(2)组织机构和劳动定员、工作制度等发生重大调整的;(3)装置工艺、原辅料、设备发生重大改变的。5资料搜集和现场调查5.1用人单位概况调查包括用人单位性质、规模、地点、自然环境概况、社会环境条件、生产工艺及主要工程内容、生产制度、岗位设置、劳动定员、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等内容。5.2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5.2.1工程分析(1)调查使用的原辅料、催化剂、助剂、产品、联产品、副产品、中间品等化学物质的名称、主要成分、形态、纯度、理化性质、年用量、运输方式、储存方式及投料方式等;(2)总平面布置及竖向布置调查,搜集相关图纸:(3)生产工艺和设备布局调查:包括工艺技术及其来源,生产装置和辅助装置的生产工艺流程、生产装置的化学原理及主要化学反应,生产设备的先进性及布局调查,搜集相关图纸;5.2.2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1)对生产工艺过程、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来源、时空分布,对作业工人进行6工作日写实并对其作业方式、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接触方式、接触时间和时段等情况进行调查。(2)搜集各种职业危害因素的理化性质、职业接触限值、对作业人员的健康影响、法定职业病及职业禁忌证等资料,搜集有毒化学物的急性毒性、扩散性、蓄积性、致癌性、生殖毒性、致敏性、刺激及腐蚀性、实际危害后果与预后等资料;(3)以往职业病发病情况调查。5.2.3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护设施调查对作业场所设置的防尘、防毒、防噪声与振动、防暑降温、防潮防寒、防辐射、事故通风等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的种类、数量、位置、形式、运行及其维护情况进行调查。5.2.4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调查调查各接害作业工种(岗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接触水平,所配备的防护用品的种类、数量、性能参数、适用条件以及佩戴使用情况等。5.2.5职业卫生管理情况对职业卫生管理组织机构及职业病防治规划、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及执行情况、职业卫生培训及职业病危害的告知情况、职业健康监护情况、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设施及演练情况、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及中文警示说明的设置状况、职业危害申报情况、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职业病危害防治经费等进行调查。75.3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1)在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全面调查和辨识的基础上,严格按照《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管理规范》(安监总厅安健〔2015〕16号)、《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检测工作规范》(安监总厅安健〔2016〕9号)等开展检测工作。(2)按照《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GBZ
本文标题: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实施指南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178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