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初中地理知识点归纳大全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第⼀章让我们⾛进地理⼀、地图的分类⾃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地图的三要素:⽅向、⽐例尺、图例和注记。⑴、⽅向①、平⾯上的⼋个⽅向: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②、地图上⽅向的表⽰法:a、有指向标的地图,应根椐指向标所标⽅向去辨认(箭头指向北⽅);b、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向;c、在经纬⽹上应根椐经纬⽹所指的⽅向确定⽅向,同⼀条纬线上⽅向是东和西,同⼀条经线上的⽅向是南和北。图上距离⑵、⽐例尺:①、⽐例尺=————实地距离②、⽐例尺的⽅式:数字式1/1000或1:1000;⽂字式图上1厘⽶等于实地距离100千⽶;线段式0123③、⽐例尺的选择:⽐例尺越⼤,表⽰的范围越⼩,内容越详细;⽐例尺越⼩,表⽰的范围越⼤,内容越简单。如:学校平⾯图应选择较⼤⽐例尺;画中国政区图应选择较⼩的⽐例尺。⑶、图例和注记:识记⼀些常⽤的图例(见世界地理(上册)P10⾯上的表格)。第⼆章地球的⾯貌⼀、地球的形状和⼤⼩1、地球是⼀个两极稍扁、⾚道略⿎的不规则的球体。依据:麦哲伦环球航⾏、卫星照⽚、⽇⾷、远航归来的的帆船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体。2、地球的表⾯积是5.1亿平⽅千⽶,平均半径6371千⽶,⾚道周长约4万千⽶。⼆、地球仪在地球仪上识记以下内容。南、北极,⾚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三、纬线和纬度⑴、纬线:在地球仪上,⾚道和与⾚道平⾏的的圆圈叫纬线。纬线有三个特点:①、纬线指⽰东西⽅向;②、纬线的长度不相等(⾚道最长,从⾚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最后成⼀个点);③、⾃成⼀个圆。⑵、纬度:①、⾚道为0°,⾚道以北为北纬(0°—90°N),⾚道以南为南纬(0°—90°S)。⾚道将地球平分南、北两个半球。纬度数从⾚道向北、向南逐渐增⼤。纬度最⼤值90°。②、⼈们规定: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纬度。第!页1在北极的上空看,地球⾃转⽅向是逆时针(顺时针、逆时针),在南极的上空看地球⾃转⽅向是顺时针(顺时针、逆时针),站在北极其前后左右都是_南______,站在南极其前后左右都是__北____。四、经线和经度1、经线:在地球仪上,连结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经线有三个特点:⑴、指⽰南北⽅向;⑵、长度都相等;⑶、⾃成半圆。2、经度:⑴、经度的起点是0°经线,也称“本初⼦午线”。0°经线以东为东经(0°—180°E);以西为西经(0°—180°W),所以东西经最⼤度数为180°。经度数从0°经线向东、向西逐渐增⼤。⑵、180°经线:180°E和180°W重合的经线。⑶、任何⼀个经线圈,都把地球分成相等的两个半球。国际上规定20°W和160°E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两个半球的分界线。如:15°W位于东半球;165°E位于西半球。五、经纬⽹1、利⽤经纬⽹确定地⾯上任何⼀点的位置。2、读经纬⽹图,能回答有关问题(举例说明)⑴、A点的经纬度:30°W,40°N B点的经纬度:10°W,10°N⑵、从东西半球看:A点位于西半球B点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A点位于北半球B点位于北半球。⑶、从低、中、⾼纬度来看:A点在中纬度地区B点在低纬度地区。⑷、从地球五带来看:A点在北温带B点在热带。(A地区有四季变化,B地区有阳光直射。)⑸、A点位于B点的西北⽅向。六、世界的海陆分布1、海洋与陆地:海洋占71%,陆地占29%。2、七⼤洲:⑴、识记七⼤洲的名称和基本轮廓(世界地理P23的图)。⑵、东半球的⼤洲:亚、欧、⾮、⼤洋洲;西半球的⼤洲:南、北美洲。南极洲位于南极圈内,地跨东、西半球。⑶、⾯积最⼤和最⼩的⼤洲:亚洲、⼤洋洲;海拔最⾼和最低的⼤洲:南极洲、欧洲。⾚道穿过的第!页2⼤洲:⾮洲、亚洲、⼤洋洲、南美洲。⾚道穿过的⼤陆:亚欧⼤陆、⾮洲⼤陆。⑷、亚、欧两洲分界线:乌拉尔⼭—乌拉尔河—⼤⾼加索⼭脉—⼟⽿其海峡。亚、⾮两洲分界线:苏伊⼠运河(属埃及)。南、北美洲分界线:巴拿马运河(属巴拿马)。亚、北美洲分界线:⽩令海峡。3、四⼤洋:⑴、⾯积最⼤、岛屿最多、⽔体最深、正在缩⼩的是太平洋;⾯积最⼩、纬度最⾼、跨经度最⼴、⽔体最浅的是北冰洋。⑵、⼤西洋轮廓呈“S”形,地跨南、北半球、正在扩张。⑶、全部在东半球、⼤部分在南半球的是印度洋。七、世界的地形1、五种基本地形的特征:2、在等⾼线地形图上,识记⼭顶、鞍部、陡崖、⼭脊、⼭⾕(如下图所⽰)。注:在等⾼线地形图上,等⾼线越密集,表⽰坡越陡;等⾼线越稀疏,表⽰坡越缓。等⾼线凸向⾼处的是⼭⾕;等⾼线凸向低处的是⼭脊;相邻两个⼭顶之间的部分是鞍部;⼭地海拔较⾼⼤于500⽶,坡度较陡,地⾯崎岖。如:喜马拉雅⼭(世界最⾼⼤);科迪勒拉⼭系(世界最长)安第斯⼭脉(世界最长)丘陵海拔较低,相对⾼度⼩于200⽶,地⾯较崎岖。如:中国的⼭东丘陵和东南丘陵。⾼原地⾯起伏较⼩,海拔较⾼,边缘较陡峻。青藏⾼原(世界最⾼),南极⾼原(世界⾯积最⼤)。平原地⾯起伏较⼩,海拔较低,⼩于200⽶。亚马孙平原(世界最⼤),东欧平原。盆地四周⾼,中间低。刚果盆地(世界最⼤)。第!页3⼏条等⾼线重合的地⽅是陡崖;⼋、海洋变迁1、地球表⾯形态处在永不停息的变化之中。如:地震、⽕⼭等(地中海⾯积的缩⼩,红海⾯积的扩⼤,东⾮⼤裂⾕的扩张等都说明地球内部在运动)。2、⼤陆漂移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1912年提出的。3、板块构造学说:a地球共分为六⼤板块(见世界地理(上册)P35图)。亚欧板块、⾮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乎全部在海洋。b板块在不断的运动。c板块内部⽐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较活跃,多⽕⼭、地震。4、⽕⼭与地震:世界上两⼤⽕⼭、地震带:⑴、环太平洋沿岸的⼭脉带;⑵、横贯亚欧⼤陆南部和⾮洲西北部的⼭脉带。世界最⾼的活⽕⼭是:阿根廷境内的尤耶亚科⽕⼭,世界上⽕⼭最多的国家是:印度尼西亚。第三章世界的居民第⼀节、世界的⼈⼜1、⽬前,世界上共有60多亿⼈⼜,世界⼈⼜仍以较快的速度持续增长。(地区差异)经济发展⽔平较⾼的国家⼈⼜增长慢,经济发展⽔平较低的国家⼈⼜增长快。2、⼈⼜⾃然增长率:出⽣率—死亡率(正数——⼈⼜在增长;负数——⼈⼜在减少)。⽬前,⼈⼜⾃然增长率最⾼和最低的⼤洲是:⾮洲和欧洲。3、世界上⼈⼜分布的四个稠密区和四个稀疏区: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南、北美洲的东部等。世界上绝⼤多数⼈⼜分布在中低纬度地区,⽓候温和降⽔较多的平原和盆地⼈⼜更为稠密。⽽⼲旱的荒漠、寒冷的极地、空⽓稀薄的⾼⼭⾼原、原始的热带⾬林,⼈⼜稀少。4、世界⼈⼜问题:A、⼈⼜过多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⑴、⼤⽓污染,环境恶化;⑵、⽔资源污染,淡⽔等缺;⑶、乱垦乱伐森林,导致⽔⼟流失,沙漠化严重;⑷、建筑⽤地过⼤,导致耕地减少等。B、⼈⼜过少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劳动⼒短缺、国防兵员不⾜、⼈⼜⽼龄化等。C、城市⼈⼜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交通拥挤、⼯业污染、噪声⼲扰、住房紧张、犯罪率上升等。5、正确的⼈⼜观:⼈⼜的增长应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第⼆节、世界的⼈种1、根据⼈类体质⽅⾯的特征(肤⾊、眼⾊、⽑发、头型、脸型),将世界居民分为黄⾊⼈种、⽩⾊⼈第!页4种、⿊⾊⼈种等。(肤⾊是划分⼈种重要的标志)2、黄⾊⼈种—亚洲东部(印第安⼈、因纽特⼈属黄种⼈)。⽩⾊⼈种—欧洲、北美洲、⾮洲北部、亚洲西部、⼤洋洲。⿊⾊⼈种—⾮洲的中部和南部,美国境内。第三节、世界语⾔和宗教1、语⾔(2000多种):⑴、汉语是世界上使⽤⼈数最多的语⾔;英语是世界上使⽤最⼴的语⾔。(母语:英国、美国、澳⼤利亚;官⽅语⾔:印度、菲律宾)⑵、联合国⼯作语⾔: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语、阿拉伯语。法语主要流⾏于法国、⽐利时、瑞⼠、加拿⼤和⾮洲的⼀些国家。西班⽛语和葡萄⽛语在拉丁美洲⼴为流⾏。俄语是俄罗斯⼈和各加盟共和国的共同语⾔。阿拉伯语是阿拉伯国家的官⽅语⾔,主要流⾏于西亚和北⾮地区。2、宗教:⑴、世界三⼤宗教:基督教(起源于亚洲的巴勒斯坦地区,是世界上教徒最多,流传最⼴的宗教。《圣经》为经典,典型建筑为教堂。);伊斯兰教(诞⽣在亚洲的沙特阿拉伯,《古兰经》为经典,典型建筑为清真寺。);佛教创建于亚洲的古印度,典型建筑为寺庙。⑵、道教是源于中国本⼟的宗教。第四节、世界的聚落1、聚落包括城市和乡村两种形式。乡村按规模⼤⼩又分为村庄和集镇。⼀般来说,先有乡村后有城市,⽬前全世界⼤约有⼀半以上的⼈居住在乡村。2、城市和乡村的差异:a⽣产活动:城市以⾮农业产业为主,乡村以农业⽣产为主。b⼈⼜分布:城市密集,乡村⼈⼜少稀疏。c建筑特点:城市多⾼层住宅,乡村房屋不⾼,经济实⽤。d交通特点:城市道路密集,相对便利。乡村道路简单,相对落后。3、聚落的分布与那些因素有关:⽔源、地形、⽓候、交通、资源、经济发展⽔平。4、聚落分布特点:⽬前,沿河;沿湖;铁路、公路沿线及交通发达的地区聚落分布较密集。5、什么是⽂化遗产:古代的城堡,宙宇和纪念性建筑物,皇家的宫殿、园林和陵墓,历代著名的雕塑、壁画和碑刻等。6、保护⽂化遗产的意义:⽂化遗产是⼈类的宝贵财富,具有极⾼的历史、⽂化、经济、科研价值,保护世界⽂化遗产的重要意义在于:世界⽂化遗产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某个城市、某个民族、某个国家的⽂化精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制度、民风民情、宗教习俗、经济和科技发展⽔平。有利于开展⽂化旅游。有利于开展历史和科学研究,了解前⼈的⽂化和技术成就,并有助于现代科学⽂化的发展。7、我国列为世界⽂化遗产的传统聚落:云南的丽江古城、⼭西的平遥古城、北京四合院。第!页58、我国列为世界⽂化遗产的皇宫、园林、陵墓:北京故宫、秦陵兵马俑、苏州园林。第四章、世界的⽓候第⼀节、天⽓和⽓候1、天⽓指某⼀个地⽅短时间内的⼤⽓状况。特点是短时、多变。如:狂风暴⾬、风⼒⼤等。2、⽓候指⼀个地⽅多年的天⽓状况。特点是长年的、有相对的稳定性。如:炎热⼲燥,冬冷夏热等。3、天⽓和⽓候的共同点:都是指的⼤⽓状况。不同点:天⽓是短时的,不稳定;⽓候是多年的,稳定。4、天⽓状况包括:⽓温、阴天或睛天、降⽔的可能性、降⽔的强度、风⼒的⼤⼩、空⽓的能见度等。5、卫星云图上的蓝⾊表⽰海洋,绿⾊表⽰陆地,⽩⾊表⽰云⾬区;⽩⾊越浓表⽰⾬越⼤。6、识记常⽤的天⽓符号,会读简易天⽓预报图。第⼆节、⽓温和降⽔⽓温和降⽔是我们最为关注的⽓候要素。1、⽓温:⑴⽓温的测定:⼀天测四次,把2点、8点、14点、20点的⽓温数据相加除以四即为⽇平均⽓温。依次可求出⽉平均⽓温、年平均⽓温。⑵、⽓温的变化:a⽇变化:⼀天中正午过后(14点)⽓温最⾼,⽇出前后(2点)⽓温最低。b、年变化:⼀年当中(北半球)陆地⽓温最⾼值出现在七⽉,最低值出现在⼀⽉。海洋要晚⼀个⽉。南半球则相反。⽓温年较差:⽉平均⽓温最⾼值与最低值之差。c、影响⽓温变化的因素:A、纬度:纬度不同的地⽅⽓温的⾼低不同,从低纬度向⾼纬度⽓温逐渐降低,即⾼纬处⽓温低,低纬处⽓温⾼。最炎热的⼤陆是⾮洲⼤陆,最寒冷的⼤陆是南极⼤陆。B、海陆:同纬度的陆地和海洋⽓温不同:夏季(⽩天)陆⾼海低,冬季(夜晚)陆低海⾼。C、地势:同纬度的陆地,海拔⾼度不同⽓温也不相同。海拔⾼处⽓温低,海拔低处⽓温⾼。海拔每升⾼100⽶,⽓温降低0.6℃。2、降⽔:测量降⽔的⼯具叫⾬量器;单位是毫⽶。a、降⽔形成的两个条件:空⽓中含有⾜够的⽔汽和凝结核。空⽓温度下降到⽔汽能够凝结出来的程度。b、降⽔的三种形式:对流⾬地形⾬锋⾯⾬c、世界上年降⽔量的分布规律:⾚道地区降⽔多;两极地区降⽔少;南、北回归线两侧⼤陆东岸降⽔多,西岸降⽔少;中纬度地带沿海地区降⽔多,内陆地区降⽔少。世界⾬极:印度东北部的乞拉朋齐,夏威夷群岛的卡威⾦尼⼭。第!页63、⽓候资料的表⽰⽅法:⑴、⽓候资料⽤表格,坐标图和等值线图等表⽰。⑵、举例说明。第三节、影响⽓候的因素1、影响⽓候的因素有: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海陆分布、地形地势、⼈类活动等。2、地球形状影响⽓候:太阳垂直照射的地⽅,太阳⾼度最⼤,太阳辐射最强。当太阳光
本文标题:初中地理知识点归纳大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206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