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宜宾学院中文系周世伟副教授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整体感知: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问题探究:几组观念关系的辨析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课程性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基本理念(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一、在当前我们十分强调学科整合的前提下,怎样保持和体现语文学科的个性课程整合,又叫课程一体化,是指把分门别类的课程或学习科目、以及特定的一系列学习活动紧密联结在一起,构成一种具有整体效应的课程结构。一般来说,课程整合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使不同的课程门类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二是使每门课程内部的内容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语文”是什么?语文课程究竟要干什么?语文学科的个性就是“语文性”,语是口头语言,文是书面语言。语文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材料,获得正确而丰富的语感,掌握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本领,同时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把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起来。语文学习要以语言文字为抓手,要通过培养语感进而努力提高对作品语言的感受力,通过品味语言进而深入感悟优秀作品的思想和艺术魅力。“咬定‘语言’不放松,立根原在‘文字’中,脚踏实地学语文,任尔东西南北风。”二、在当前十分强调语文课程人文性的前提下,怎样充分体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维度?人文?人文性?语文课程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学习语文就是学习文化。文化本身是中性(精华、糟粕)的,这就意味着“人文性”本身是中性的。语文教学在关注人文性的同时,不能只看人文的多元解读,不能无视人文的“消极”价值,不能不顾人文性的价值取向。三、在当前十分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怎样认识教师的地位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师、生的地位?在一个完整的、和谐的教学环境中,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教育中的师生是“交互主体”。而且,教师还是“平等中的首席”,整个教学活动成功的关键是教师而不是学生,教师的地位是不可替代,也是不可或缺的。师生是一种特殊的“人—人”关系,各自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师生主体性实现高度融合,结成为“学习共同体”;师生都以“双重角色”形成教学“互动”:教师主动,是为学生学习服务,如提供充足的课程资源,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学生主动,是积极参与学习,认真思考、踊跃表现、勤于动手、大胆创新;师生又以“双重角色”实现教学“互惠”:心灵沟通,心智碰撞,师生共享知识和经验,分享彼此的思考和见解,交流各自的情感和观念,既“发现自我”,又“互相发现”;教师体验到自己专业的进步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学生体验到学习进步的愉悦、自我成长的幸福;真正实现教学相长。教师发挥职业作用应该有所控制。既不能搞“话语霸权”,一切由老师说了算;也不能完全“失位”,全让学生做主宰。教师有必要实现角色转换。即由知识传授者转换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四、在当前我们十分强调语文教育的现代性的前提下,怎样继承和发扬传统语文教育的观念和方法?传统语文教育?现代语文教育都是古代语文教育与近代语文教育的继承和发展,改革与创新不能割断历史。语文教学要“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这规律里面就包含着数千年来语文教育的丰富积淀。其他在当前我们十分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强调过程与方法维度的前提下,怎样体现知识与技能维度的基础价值?在当前我们十分强调语文个性化教学方式的前提下,怎样对待和处理语文教学模式的建构、解构和重构?在当前我们十分强调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的前提下,怎样有效地利用多种语文材料实现课程目标?
本文标题: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244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