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天津中新生态城环境资料
1、研究区现状1.1概况研究区地理位置在北纬38°34′-40°15′之间,东经116°43′-118°194′之间,位于华北平原东部,海河下游,濒临渤海,处于国际时区的东八区,在京津冀发展主轴和环渤海产业带的交汇处,位于天津滨海新区总体规划确定的八个功能区(见图)之一的海滨休闲旅游区内。地处蓟运河与永定新河交汇处至入海口的区段,包括汉沽区和塘沽区两部分用地。图2.3研究区在天津滨海新区的位置(摘自中新生态城天津滨海新区选址工作情况的汇报,天津人民政府PPT,2007年11月)其四至范围是:东至汉北公路,距北洋舰船游乐港约1.4km。南至规划的中央大道,距渤海海岸线不足1km,西至蓟运河及永定新河至入海口,北至规划的津汉快速公路的区域,总面积约为30平方公里。见图2-3。图2.3研究区位置图(摘自中新生态城天津滨海新区选址工作情况的汇报,天津人民政府PPT,2007年11月)研究区位于天津东部沿海,规划海滨休闲旅游区的中西部。其中规划区北部约21km2位于汉沽区,南部约9km2位于塘沽区。距天津中心城区45公里,距北京150公里,距唐山50公里,距滨海新区核心区15公里,距天津滨海国际机场40公里,距天津港20公里,距曹妃甸工业区30公里。东临正在建设的北疆电厂循环经济示范区,北接汉沽老城,西南为滨海新区核心区(包括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港、天津港保税区和正在规划建设的滨海中心商务商业区)。区内有营城水库和高尔夫球场两个主要实体。目前该区域用水主要依靠地下水,在汉沽区有汉沽水厂。该地区供电电源来自汉沽220KV变电站、塘沽区孟港后220KV变电站、营城110KV变电站、茶店110KV变电站。通讯由汉沽区网通公司提供。现状汉北路上有一条Φ600高压天然气管道。位于区域东北侧的北疆热电厂正在建设中。图2.3研究区设施图(摘自中新生态城天津滨海新区选址工作情况的汇报,天津人民政府PPT,2007年11月)1.2大气环境天津中新生态城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位于中纬度欧亚大陆东岸,主要受季风环流的支配,是东亚季风盛行的地区。主要气候特征是,四季分明,春季多风,干旱少雨;夏季炎热,雨水集中;秋季气爽,冷暖适中;冬季寒冷,干燥少雪。据塘沽站资料,该区年平均气温在10.9~12.3℃,平均气温10.9~12.3℃。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份,为-18.3℃,最冷月(1月)月平均气温为-4.0~-4.5℃;极端最高温度出现在7月份,为39.9℃,最热月(7月)平均,月平均气温为26.3℃。春季日平均气温回升迅速,可由3月的5℃左右逐渐升至5月的近20℃;秋季气温下降明显,至11月平均气温可降至4.5℃。区内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76.9~598.6mm,年内降水量分配不均,7—8月的降水量约占全年的50%以上。多年平均蒸发量1760.1~1914.8mm,全年以5月份蒸发量最大。区内年平均风速为4.5m/s,由于受季风影响,风随季节变化明显。冬季盛行偏北风,夏季盛行偏南风,春秋两季偏南风也占很大比例。年日照时数2998.9小时,全年以5月份日照最长,总辐射量也最大。一年中7、8月平均相对湿度最大,可达79%。规划区的灾害性天气主要有暴雨、大风、冰雹、雷电、大雪、大雾、寒潮、干旱、沙尘暴等。天津滨海新区是海河平原向渤海的自然延伸,区内外无高大山体阻隔,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夏)西北风(冬),年平均风速4m/s(图3一1一2,天津滨海新区平均风速分布图)。滨海新区大气扩散条上较好,加上海陆风交替作用,降水淋洗与大气扩散稀释综合作用,大气净化能力较强。据1996年塘沽大气质量检测表明,本区大气环境质量基本属于国家二级,局部地区由于化工厂废气和汽车尾气排放,大气环境质量已超过国家三级。同年,塘沽站测得硫酸盐化速率污染浓度各季均值范围为0.5-0.78SO3/100cm2,碱片日均超过评价标准,超标率为50-81.6%。。大气环境呈下降趋势。“十五”期间滨海新区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硫各年浓度平均值均达到国家年均值二级标准,但年际变化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004、2005年采暖期浓度均值超过国家平均值二级标准,超标幅度分别为11.7%和16.7%。2005年滨海新区全年环境空气质量有331天达到或优于二级良好水平,占总监测天数的90.7%。2006年滨海新区二氧化硫年均值为0.061毫克/立方米,较2005年上升25%,首次超过国家年均值二级标准的浓度限值,二氧化硫年均值呈逐年上升趋势。2006年空气综合污染指数为2.69,较去年同期上升0.57;全年达到或优于Ⅱ级良好水平的天数287天,占总监测天数的78.6%,较2005年同期减少44天。2006年滨海新区环境空气质量呈下降趋势。(陈秀丽,关于构建滨海新区生态安全预警系统的思考,中国科学院,2007)1.3水环境研究区属蓟运河水系。蓟运河从研究区西侧穿过,在研究区南侧与人工河道——永定新河交汇并流入渤海湾。区内蓟运河北起宝坻区九王庄,南至塘沽防潮闸,区内河道总长约189km,流量454~1188m3/s,河道宽约300m。永定新河、蓟运河不仅具有泄洪、蓄水、排灌的功能,更为中新生态城的建设提供了优越的景观资源,为建设宜居、生态的新城创造了条件。永定新河上起屈家店,下至北塘河口,全长66km,是海河流域北系永定河、潮白河、北运河和蓟运河的共同入海尾闾河道,是天津市防洪的北部防线,在海河流域防洪治理工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河道的淤积,严重地威胁着北京市、天津市的防洪安全。永定新河自1971年开挖以来,由于上游径流较少,河道长期受潮汐水流控制,泥沙不断淤积在河道内,使河道的行洪能力大幅度下降,对天津市的防洪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历史最高潮位塘沽海洋站为3.43m(黄海56高程系统,下同),历史最低潮位为-3.72m,汛期历年高高潮平均值为2.37m,低低潮平均为-1.83m,汛期历年平均潮位为0.35。永定新河为人工开挖河道,屈家店下泄及沿河汇入径流量完全由进洪闸和各汇入河流的尾闸根据上游来水与下游潮水情况人工来控制,根据30年资料统计,永定新河河口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6.03亿m3,最大为55.86亿m3,最小为0.06亿m3。永定河河口处洪水主要来自潮白新河和蓟运河,多年平均径流量分别为6.76亿m3和6.04亿m3。永定新河河口处最大过流量为3280m3/s。永定新河河口处河水悬移质泥沙主要来自潮白新河和蓟运河,其多年平均输沙量17.4万t,输沙量年际变化大,最大为61.9万t,最小为0。永定新河自1971年开挖并投入运行以来,上游来水逐渐减少,河道长期被潮汐水流控制,由于海潮受河岸影响及潮水涨落的挟沙特性,使河道发生了严重淤积。1971~1989年期间,永定新河冲淤形态具有长引河建闸河口的冲淤规律,即上游段严重淤积,中游段淤积减轻,下游河口段冲刷。1989年淤积末端为51+600,全河道淤积总量为2513.5万m3,年均淤积量为141万m3,淤积末端平均每年向下游推移2.9km。1989年在28+192断面筑挡潮埝后,埝下河道纳潮量减少,埝下河道冲淤速率加快,1989年3月~1999年9月,埝下河道34km河道总淤积量为2905.6万m3,年均淤积量为267.70万m3,淤积末端达63+000断面,原冲刷段已不复存在。2002年3月在53+000断面筑挡潮埝,埝下河道的淤积仍在发展。事实表明风暴潮对河道淤积的影响极为严重,1985年8月风暴潮过后,河道内共淤积909万m3;1992年8月一次强风暴潮过后,河道内共淤积1070万m3。根据永定新河冲淤变化规律,经分析预测,现状情况下永定新河淤积仍将继续发展下去,河床在2006年地形基础上每年还要淤积80~100万m3,在自然冲淤的条件下,不足6年河道主槽将被淤平。此时河道主槽将全被淤平,随之潮流消失,北四河入海尾闾也不复存在,对天津市及北四河下游防洪将构成严重的威胁。据1996年监测表明,滨海新区内主要河流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有13项指标超标,水质已超过国家地表水五级标准。该区水域面积目前占总面积大约1/3,但全区降雨集中分布在7一9月,河流入海距离短,水资源并不丰富,滨海新区地表水源与可用过境水量仅2亿m3/年,农业甚至生活用水紧张。水环境状况不容乐观,由于地处河流入海口,地势较低,使内河水体流速减慢,大量工业生活污染物滞留并影响地下水水质。加上海水自然渗透,水质变差,影响整个滨海新区的生态环境。天津人均占有量仅156m3,远远低于世界公认的人均占有量1000m3的缺水警戒线,属重度缺水地区。该区地下水位高,排水不畅。闸址区濒临渤海,河道受潮汐水流控制,近岸地下水受潮水影响较大,地下水埋藏浅。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化学类型属于Cl——K++Na+型水,矿化度高。。地表水和近岸海域水环境有所改善。2004年滨海新区开始出现Ⅳ类水质断面,2005年Ⅳ类水质断面比例由2004年的28.5%增加至50.0%;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从2002年开始持续下降,到2005年降至5年来的最低点。滨海新区11条主要河流污染比较严重,河流水质主要以Ⅴ和劣Ⅴ类为主,但与“十五”初期相比,Ⅴ类水质断面比例增加了21.4%,而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由2001年的100%降至2005年的78.6%。2006年新区主要河流水质状况:潮白新河为Ⅳ类水质,蓟运河为Ⅴ类,其它7条河流为劣Ⅴ类水质,河流水质达标率为22.2%,比2005年提高了12.2%。天津市环境监测中心在临港工业区周围近岸海域设有四个监测点,依据评价功能区达标的化学需氧量、石油类、活性磷酸盐、无机氮四项污染指标,2005年和2006年的近岸海水水质污染程度与2004年相比有所减轻,总体水质状况有所改善1.4土地环境地形地貌上,研究区地势总体较平坦,地面标高一般在1.0~3.0m(大沽高程)之间。地貌形态属海积低平原区,形成时间距今约200~2000年。。地面起伏甚微,坡度为1/10000~1/5000。地质构造上,大部分被新生代沉积物覆盖。地势以平原和洼地为主。位于华北沉降带的东北部,属新华夏系第二沉降带北塘坳陷构造部内,具有基岩埋藏深,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厚度大,地震活动性强的特点。依据1:400万《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工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g,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Ⅷ度。(永定新河治理一期工程初步设计报告,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二○○六年九月)。由于该区地平的地势,较高的地下水位,蒸发量大,造成土壤盐碱化严重,植物成活率低。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该地带土壤形成过程中沉积了大量盐分,土类以滨海盐渍土为主,其上面发生发展着特殊的盐生植被。本区属于华北平原东部边缘的滨海平原,地势低平,经常受到海水和海潮的浸渍,故土壤表层含盐量很高。经过雨水淋洗和微生物作用而发育成海滨海盐土。土壤盐分以氯化物为主,含盐量常在1一3%左右,土层上下均有盐分分布。土壤表面常有盐皮盐霜,土壤为褐色粉壤土,局部为斑块状含氯化镁泡松盐十裸地。土壤直接或间接受到海水海潮的影响,发生发展为各种特殊的盐生植物。目前除盐场外,在北塘、塘沽、北大港一带还有大面积原生盐渍化荒地,其盐生植物群落呈一片艳丽的紫红色地毯状盐生植被。研究区北侧为汉沽区营城镇,南部主要为八一盐场的晒盐池,局部为养鱼、虾池,其中青坨子村位于八一盐场的中北部。晒盐池及养鱼、虾池大小不一,在盐池及养鱼池中局部分布少量低矮建筑物,青坨子村亦以单层低矮建筑物为主。规划区中北部为面积约2.6km2汉沽污水库及由蓟运河废弃段建成面积约8km2(数字需要进一步落实?)的营城水库区域。规划区北部主要为养蟹、虾池,局部为葡萄园,其中营城镇位于东北角处(图)。规划区河流、排灌渠道纵横交错;坑塘、水库、牛轭湖、汪子、鱼塘虾池众多,星罗棋布。现有绿地面积少,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不足4平方米,绿化覆盖率低于15%。相对而言
本文标题:天津中新生态城环境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261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