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图忆English——一种值得尝试的学习方法
1图忆English——一种值得尝试的学习方法一、新东方俞敏洪校长致辞…………接下来我要讲一讲英语学习的问题。在英语学习中做任何事情都不要太广泛,特别是在英语水平不很高的情况下。我们做事情“精深超过博大”。什么叫“精深”?“精深”就是学通了,学透了。英语学习特别简单,假如说您现在下决心找出几十篇文章,您把它们背得很熟的话,说不定您会变成英语专家。我举个例子您就明白了。有个学员现在在Duke大学,这个学生之所以我认识,就是因为他背过新概念英语的第三、四册。他从高一开始背第三册,背到高三就背完了,高考考进了北大,进北大后,他本来不想再背了,但是当他背给同学听的时候,其他同学都露出了羡慕的眼光,于是,为了这种虚荣心,他就坚持背第四册,把第三、四册背得滚瓜烂熟,他熟到什么地步呢?我把其中任何一句说出来,他能把上一句和下一句说接下去,而且语音非常标准,因为他是模仿着磁带来背。后来去了美国Duke大学,他给我写信,他写来的英文信,我不敢回,我对他的英文有畏惧感,因为他的英文学得太好,所以我给他写中文信,并告诉他不是我不会写英文,而是想让他温习温习中文,不要忘记祖国语言(大笑)。他告诉我到了美国第一个星期写文章,教授把他叫过去说您这个文章是剽窃的,因为您的文章写得太好,教授说我20年教书没有教出这么漂亮的文章来,这个学生说,我没有剽窃,教授说,您怎么证明您没有剽窃,这个学生说,我没法证明我能写这么优秀的文章,但我告诉您,我能背108篇文章,而且背得非常熟练,您想不想听,教授说,您背背看。这个学生就开始背给他听,结果,他没背完两篇,教授就哭了起来,为什么?因为这个教授想一想自己教了三十年了,居然一篇文章也没有背过,被中国学生背掉了,所以很难过(全场大笑)。…………二、从一个实例开始先看一个简单的实例,再来探讨为什么图忆是有效的。先看《新概念英语》第二册第一课开始的两个句子LastweekIwenttothetheatre.Ihadaverygoodseat.Theplaywas……(汉语意思是:上周我去了戏院。我有一个很好的座位。戏很……)。如果用图忆来表示,就是这样的:这幅图(图一)就是上面那两句英语的图忆表示。首先从图中左上角的实心圆点开始念。曲线从实心圆点出发后,遇到了时钟图符(就是椭圆中有两个指针的图符),表示这里有一个与时间有关的单词。对照那两个句子,得知这个单词是“lastweek”。然后,曲线又遇到人形图符(红色图符。中间粗重的一竖表示“I”),表示这里有一个与人有关的单词。对照句子,这个单词是“I”。继续沿曲线走,就会发现“goto”(用一双脚表示“去”)和“theatre”(用舞台来表示“戏院”)。于是,上述的这几个单词就组成了课文的第一个句子:LastweekIwenttothetheatre。再往下,您已经明白了!当曲线遇到粗重的短横(或竖)线,表示课文结束。如果您想记住这个图像的话,可以把自己想象成图像中的那个人。2注意需要把图形中的goto变为正确的时态wentto,而且theatre前的冠词“the”也被省略了。所以,在图中出现的单词,被称为课文的关键词。这幅图,就叫课文的“思维导图”。当熟悉这个图形后,即使不给出关键词,也能很快看图复述整篇课文。没有关键词的思维导图,称为“纯思维导图”。上面那幅思维导图对应的纯思维导图(图二)如左:不少初学者一定有如下问题:1、学习英语有必要背课文吗?2、就算要背课文,有必要这样背诵课文吗?3、图像占用的空间位置比纯粹的文字材料多,转换为图很麻烦,而且还需要背图形,简直是多此一举……4、就算前面的问题不是问题,这样背有什么好处?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吗?想知道的话一定要看懂用图忆背诵课文的过程。这个过程如下图(图三)所示:这幅图的意思是:左边的文字材料在记忆过程中被转化为了图像。然后,大脑中储存图像(还有部分文字)。然后,在回忆的时候,图像又还原为文字了。在非常熟悉后,文字和图像一起在大脑中储存,相互呼应,确保能回忆起课文。在文字转换为图像和图像转换为文字的过程中,都要用到图忆的符号系统。这个符号系统实际上是一些最常用图像(如人物、地名的图像表示)的集合,相当于是文字和图像之间的一座桥梁。相当多的学习者看到这里就着急,于是就开始问上面的那些问题,或者表现出对自我判断很自信的样子。不过,尖端技术很多是出乎意料却又是在情理之中的。往下看,前面是一片前所未有的新天地。三、图忆Fans答疑看了上一篇文章的实例,不少初学者会问如下问题:1、学习英语有必要背课文吗?2、就算要背课文,有必要这样背诵课文吗?3、图像占用的空间位置比纯粹的文字材料多,转换为图很麻烦,而且还需要背图形,简3直是多此一举……4、就算前面的问题不是问题,这样背有什么好处?以下是对应问题的回答:1、在缺乏语言环境的条件下,大量背诵课文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之一”这两个字,实际上是一种保守的说法,我想说的是,背诵课文其实就是最有效的方法。很多英语好的人不一定背诵过大量课文,但他们常年累月的坚持学习,实际上等同于背诵了大量的语言材料。图忆只不过揭露了这一隐藏在事实背后的真理,并要求学习者直指事物的本质。在图忆原理→新手上路→成功故事中,那个学生通过背诵获得了成功。当然这只是一个例子,尚不足以推导出这个结论。但是,我这样说是有较为严密的逻辑推理过程的,具体的推理请阅读本栏目相关的文章。2、背诵大量课文,是一项耗时耗力的巨大工程,使用传统的机械记忆法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那几乎是记忆力和毅力都出色的人的专利。而图忆是利用右半脑记忆图像的优势,把课文转化为图像来记忆。要理解其中奥妙,请再看一下图三:在这里要打一个比方。比方说,您必须在贫瘠的左岸把劳动果实(要背诵的课文)上交给您的上级,当然这是一件苦差事。不过,河的右岸有肥沃的土地和现成的果实(思维导图)。那个果实和您要交给上司的果实看起来不一样,不过把皮一剥或做点什么小小的加工就一样了(思维导图转换为文字)。河上有一座桥(图忆的符号系统),它已经造好了,不过还需要您熟悉一下。如果仅仅是为了一个果实您可能不愿意跑到远处,还要熟悉什么桥,但如果是大量的果实呢?3、图像的记忆机理和文字的记忆机理是不一样的,在所占面积上讨论这个问题不科学。比方说,亲眼见过一个人和读过他的一小块文章,这样进行比较就很明显了。后面的问题,首先,图忆的思维导图,是不需要学习者自己画的,我已经画好了;其次,图忆的思维导图,是不需要背诵的,一般只需要看着图复述就行。为什么这样说?实际上读者需要记忆的是课文中的句子而不是课文框架(情节、结构、顺序等),所以不需要记忆课文框架。但是不知道课文的框架就难以记住大量零散的单句。思维导图解决了这个矛盾。一方面它直观表现了课文的框架,使读者无需记忆框架却又能复述课文。另一方面,在使用思维导图复述课文时就背诵了课文中的句子;最后,多次看图复述和稍微留意一下,思维导图会被不自觉地记住,也就是说背诵图形是相对容易的。4、使用图忆背诵课文有很多优势:①摆脱了母语的干扰。上面那个例子可以使学习者在学习时“忘记”母语,沉浸入虚拟的场景。比方说,您可以想象自己就是图中的那个“我”(就是图中的人)。②直观地表示了课文的框架结构和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十分容易看图复述。③读者易于从整体上直观地把握课文,达到深刻记忆的目的。更多的好处需要学习者自己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四、完整事例下面以新概念英语第二册第一课来讲解图忆方法。这篇文章的原文是:LastweekIwenttothetheatre.Ihadaverygoodseat.Theplaywasveryinteresting.Ididnotenjoyit.Ayoungmanandayoungwomanweresittingbehindme.Theyweretalkingloudly.Igotveryangry.Icouldnotheartheactors.Iturnedround.Ilookedatthemanandthewomanangrily.Theydidnotpayanyattention.Intheend,Icouldnotbearit.Iturnedroundagain.‘Ican'thearaword!’Isaidangrily.‘It'snoneofyourbusiness,’theyoungmansaidrudely.‘Thisisaprivateconversation!’图标释义:一个椭圆加上下面的两只腿表示人。人头中的字母I表示“我”,M和W上下相对表示课文中的那对男女,时钟图符表示与时间有关的单词,叉表示“否定”,耳朵表示“听”,嘴巴表示“说、吵”,两口相对表示“谈话”。4首先从图中左上角的实心圆点开始念。曲线从实心圆点出发后,遇到了时钟图符,表示这里有一个与时间有关的单词。对照图形下面的课文,得知这个单词是“lastweek”。然后,曲线又遇到人形图符,表示这里有一个与人有关的单词。对照课文,这个单词是“I”。继续沿曲线走,就会发现“goto”和“theatre”。于是,上述的这几个单词就组成了课文的第一个句子:LastweekIwenttothetheatre。注意需要把图形中的goto变为正确的时态wentto,而且theatre前的冠词“the”也被省略了。所以,在图中出现的单词,被称为课文的关键词。当熟悉这个图形后,即使不给出关键词,也能很快看图复述整篇课文。没有关键词的思维导图,称为“纯思维导图”。以下为纯思维导图,不信你试一试:5五、背诵步骤有的学习者来电咨询背诵课文时遇到“瓶颈”的问题,自诉背到几十课之后背不动了,或者根本就是背了后面忘了前面。作者详问缘由,得知其在“假背”,即看着图复述完课文就过去了。这样“背”得确实很快,记忆力好的人甚至不知怎么回事就背下来了,但很快就会遇到刚才说的“瓶颈”。其实,这样做基本忽略了“忆图”这一关键步骤,放弃了图忆的精髓——开发右脑,无法形成长久的记忆。欲得真知,必看此文并按此操作!用图忆背课文,可分为四个步骤:识图、复述、忆图和背诵课文。在识图时,第一步是结合课文,从整体上把握该思维导图的布局,弄清图像的每个区域和课文段落之间的对应关系。然后,观察图像中的关键图符(关键图符一般是用粗线画的)。最后才是跟着曲线移动视线,逐句逐词复现课文的全貌。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背诵者可以把自己想象成课文中的某个关键图符,即课文中的人或物。在识图之后即可开始复述课文。刚开始时,请用带有文字的思维导图,以便熟悉文字和图形的对应关系,尽快形成左右脑并用的态势。当这种对应关系较为熟悉后,再根据不带文字的纯思维导图复述。可以在纯思维导图上加一些自己认为需要的关键词,也可以修改图标或图形(例如,改变线条或图标的颜色),使其更符合自己的思维习惯。经过识图和若干次复述后,思维导图的布局和路径的走向就比较清楚和熟悉了。此时,就可以忆图了。首先,要从整幅图中剥离出图像的框架(即图像的关键图符及其位置和大概关系),要在脑海中浮现这个框架并逐渐细化,要从整体上把握这个图像。要训练自己想像:没有曲线这个图会怎么样,只有关键图符这个图又怎么样,逐渐加入文字又怎么样。当您闭上眼睛,能够比较清晰地浮现出此图像时,忆图就完成了。注意:这就是在训练右脑了!对于复杂的课文,可以把图形分成几个局部的小图进行分析。第四步是背诵课文。一边回想图像,一边口中念念有词地背诵,背不下来又看看图像。要注意图中文字的时态、语态和单复数等问题。图忆给出的,一般是动词原形和名词的单数(这是故意的)。当背得一字不差时,就大功告成了!以上四个步骤往往是有重叠的、交叉的、反复的。短课文一般几个来回就能搞定。对特别长的课文,更需要遵从“总体把握,局部突破”的原则。当多次复述课文后,对思维导图6较为熟悉后,记忆它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也可以把各个局部先背下来,然后贯通背诵。研读过的思维导图需要经常复习。精细的复习就是按照思维导图对课文进行完全复述或背诵。粗略的复习就是回忆思维导图,回想图标的形状位置和曲线的走向。两者都不可偏废。一般说来,经过数十
本文标题:图忆English——一种值得尝试的学习方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262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