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文言文常见固定句式一、表示疑问1、何所……?表疑问的固定结构。是“所……者为何”的倒装和压缩。【译:“所……的(人、事、物)是什么”】例: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译:问姑娘所想的是什么,问姑娘思念的是什么。)例:卖炭得钱何所营?(白居易《卖炭翁》)(卖炭得来的钱所谋求的是什么?)2、奈何…?若何…?如何…?①【译:“…怎么办?”】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译:拿了我的玉璧,不给我城,怎么办?)②【译:“为什么…?”“怎么能”】非国家之利也,若何从之?《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译:(对楚国作战)不是从国家利益的角度来考虑,为什么要听从这种主张呢)3、何如---同义结构还有“何若”、“奚如”、“胡如”、“奚若”等。①代词性固定结构。常用于询问动作行为的方式或事物的性状。【译:“怎么样”】例: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樊哙说:“今天的情况怎么样?”②表示比较的固定结构。可译为“比…怎么样”。例:王以为何如其父?(译:大王认为(赵括)比他的父亲怎么样?)4、如…何?奈…何?【译:“拿…怎么样呢?”“对…怎么样”、“把…怎么样”】例:以残年之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例:如太行、王屋何?(译: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例:三老不来还,奈之何?(《西门豹治邺》)(译:三老不回来,拿他们怎么样呢?)5.何(奚)以…为、何(奚、曷)…为其中“何”是疑问代词,可用“安”、“奚”、“曷”等词来代替【译:“为什么(要)…呢”、“怎么…呢”】“以”是动词,“用”的意思;“为”是表示疑问的语气词。【译:“哪里用得着……呢”、“要…干什么呢”】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译:这是我们鲁国的臣国,为什么要攻打它呢?)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史记·项羽本纪》(项羽笑着说:上天要灭亡我,我还要渡江干什么呢?)6、孰与:与…孰①【译:“跟…比较,哪一个(谁)更…”】例:我孰与城北徐公美?(译:我跟城北的徐公比,谁更美?)例: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译:你们看廉将军和秦王比,哪一个更厉害呢?)②…哪里比得上…怎比得上…怎如…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译:惟坐待亡,孰与伐之)二、表示反问1、何……之有?【译:“有什么……呢?】”例:宋何罪之有?(宋国有什么罪呢?)2、如之何…?【译:“怎么能……呢?”】例: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我的丈夫还在外面服役,怎么能不想念呢?)3、不亦……乎?【译:“不是……吗?”不也是……吗?”】例: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像这样寻找剑,不是糊涂吗?)4不为……乎连用,表反问,【不算是……吗?】例: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这不算是远的小而近的大吗?)5、岂(其)……哉(乎、耶)?【译:“难道……吗?”】例: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伶官传序》(人生的)祸患常常是从细微的事情积累起来的,人的才智勇气往往被他溺爱的事物所困扰,难道只是伶人才如此吗?例: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伶官传序》(难道是得天下难而失天下容易吗)-2-6、安……哉(乎)?【译:“怎么……呢?“哪里……呢?”】例:然刘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但是刘豫州刚败之后,又怎么能抵抗得住曹操的攻势呢?)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燕雀哪里知道鸿鹄的远大志向呢?)7、……非……欤?【译:“……不是……吗?”】例:子非三闾大夫欤?(您不是三闾大夫吗?)8、宁……耶?【译:“哪里……呢?”】例:宁知此为归骨所耶?(哪里会想到这里是掩埋你骸骨的地方呢?)9、顾……哉?【译:“难道……吗?”】例: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人立了志向,难道就不如蜀国边境的僧人吗)10、独……哉(耶)?【译:“难道……吗?”】例:独不怜公子之姊耶?(难道公子你就不可怜您的姐姐吗?)例: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我虽然愚钝难道就怕廉将军吗?)11.“其……乎(也、耶)”表揣测:大概(恐怕)…吧;表希望:“还是…吧!”;表反问:“难道…吗?”例: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例:吾其还也。例: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12.“庸……乎”连用,【哪里(怎么)……呢?】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我学的是道理,哪里管他的年岁比我大还是小呢?)三、表示感叹1、何其……也!【译:“怎么那么……啊!”“多么……啊!】例:赐,汝来何其晚也?(赐[孔子弟子]你怎么来那么晚)2、特(直或止)……耳【译:“只不过……罢了”】例:止增笑耳。(蒲松龄《狼》)(只不过增加笑料罢了)例:嗟夫,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续孟尝君传》)例: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也》)例: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五人墓碑记》)3、惟……耳!【译:“只是……罢了!”】例:我亦无他,惟手熟耳!4、一何……!【译:“多么……啊!”】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四、表揣度1、无乃……乎(欤)!【译:“恐怕……吧!”】例: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崤之战》(远方的主人对我军作好了战斗的准备,这样去攻打郑国,恐怕不行吧?)例:无乃后乎?(《勾践灭吴》)(恐怕晚了吧)例:求,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我伐颛臾》)(求,恐怕要批评你了吧)2、得无……乎?表测度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该不会(恐怕、莫不是、只怕是、莫非)……吧”。例: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耶?例: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例: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例:得无谓我无钱耶?3、……庶几……欤?【译:“……或许……吧?”】例:寡人以为善,庶几息兵革。例:庶几可告慰先生也五、表示选择1、与其……孰若……?【译:“与其……哪如……?”】例: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与其坐着等死,哪如奋起抵抗拯救我们村庄。)2、……,抑……【译“是……,还是……”或“……,还是(或者)……”】-3-例: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还是(或者)说推究他成败的事迹,都是由于人事所决定的呢?)3、其……,其……也?【译:“是……呢,还是……呢?”】例: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还是传信的弄错了真实情况呢?)例:天之苍苍,其正色耶?其远而无所至极耶六、表示其他1、所以……【译:“…的原因”;“…的方法”;“用来…”;“…的依据”;“…的工具”;“…的作用”】例: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2、有……者【译:“有个……的人”】例: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3、然则……【译:“既然这样,那么……”】例: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这样做官也担忧,不做官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什么时候才能快乐呢?)4、有所……【译:“有……的(人、物、事)】;无所……【译:没有……的(人、物、事)】例: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鱼我所欲也》(我)厌恶的还有比死更严重的,所以祸患(也)有(我)不躲避的。例: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如今入了关,没有掠夺任何财物,也没有迷恋女色,看来他的志向不小5、……之谓也;其……之谓也①表示总结性判断的固定结构。其中“之”标志宾语前置的结构助词;“谓”是动词,“说”的意思;“也”是表判断的语气助词。【译“说的就是……啊”。“大概说的就是……吧”】例:夫子之谓也。(这话)说的就是您这样的人。例:谚所谓“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民谚中说的“嘴唇没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大概是说虞国与虢国的关系吧)②如果“之谓”位于句中,宾语在“谓”的后边,这是另一种固定结构。【译“……叫作……”、“……称作……”】例:此之谓失其本心(这叫作失去了他的羞耻之心。)6、若……者可译为:“(好)象……的(人)样子”例: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例:言之,貌若甚戚者。7、无以……【译:“没有……的……”。】有以……【译:“有用来……的……”】例:臣乃得有以报太子。(《荆轲刺秦王》)(我才能有用来报答太子的(机会)。)例:吾终当有以活汝。(《中山狼传》)(我总会有拿来使你活下去的方法。)例:军中无以为乐。(《鸿门宴》)(军营里没有用来作乐的东西)例: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因此不积累小步,就无法达到千里之外)8、非……则……【译:“不是……就是”】例:非死则徙尔。(柳宗元《捕蛇者说》)(不是死了就是迁走了)9、“非……而……”连用,表判断,【“不是……而是”】例:非字而画。《促织》(纸片上面)不是写的字,而是画的画。10.“以…为”连用,【表判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认为…”、“把…当作”、“凭借(依靠)……作为”等。】例: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庄子·秋水》)(认为天下最美丽壮观的东西都集中在自己身上)例: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可蔺相如仅仅只凭借一点说话的技巧作为功劳,职位却在我的上面)11.“非惟……抑亦”连用,表递进【“不只……而且”。】例: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陈寿《隆中对》)(不只是时机好,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啊。)12、(而)况……乎【译“何况……呢”或“又何况……呢”】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现在把钟和磬放入水中,即使有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又何况是石头呢?-4-13.何者,何则【译:为什么呢?】例:百仞之山,任负车登焉,何则?陵迟故也。《荀子》14.比及【译:等到…时候】例: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15.诚…则…【译:如果…那么(就)…】例: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则得虎符夺晋鄙军。16.否则【译:如果不…就…;不然的话…就…】例:否则不能继述先烈遗志且光大之。《〈黄花岗烈士事略〉序》17.向使【译:假如;如果】例: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六国论》18.自非【如果不是;除非是】例: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三峡》19.虽然【译:虽然如此(但);即使如此】例:虽然,犹有未树也。《逍遥游》20.得以【译:能够】例:人皆得以隶使之。《五人墓碑记》21.俄而【译:不久;一会儿】例:22.既而【译:随后;不久】例:23.无何【译:没有多久;不久;一会儿】例:无宁,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山市》24.而已【译:罢了】例: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25.何乃【译:何况是;为什么竟】例: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26.既…又…【译:又…又…】例: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离骚》27.可得【译:可以;可能】例:可得闻与?《庄暴见孟子》28.可以【译:可以用来;足以用来;可以;能够】例: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劝学》29.乃尔【译:竟然如此,这样】例:何其相似乃尔。30.且夫【再说;而且】例:且夫天下非小弱也《过秦论》31.是故【译:所以;因此】例: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师说》32.是以【译:所以;因此;因而】例:余是以记之《石钟山记》33.所谓【译:所说的;所认为】例: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34.往往【译:处处;到处;常常】例:35.未尝【译:从来没有,不曾】例:36.谓之【译:称他是;说他是;称为;叫做】-5-例:37.谓曰【译:对…说;告诉…说;把…叫作…】例:38.人道是【译:人们传说】例: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念奴娇·赤壁怀古》39.毋宁、无宁【译:宁肯,宁愿,莫不是,不是】例: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死《与妻书》40.无庸【译:不用;无须】例: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41.以为【译:认为他是;认为;用它来】例: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42.于是【译:对…;然后就…或‘于是’,相当于‘这时候,在这里,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这个原因’】例:43.①至于【译:到了,一直到,竟至于,结果,终究,到…结局】例: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六国论》②以至于【译:一直到;结果】例:一丝而累,以至于寸44.相与【译:互相,相互,彼此;同你,一起,共同,相处,相交】例: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45.一切【译:一律,一概,权宜,暂且】例: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
本文标题:固定句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264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