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阿莫西林分散片简介通用名:阿莫西林分散片英文名:AMOXICILLINDISPERSIBLETABLETS拼音名:AMOXILINFENSANPIAN主要成分阿莫西林药品类别:青霉素类性状:白色或类白色片。禁忌症:对青霉素类药物过敏者禁用。规格:(1)0.125g(按C16H19N3O5S计算);(2)0.25g(按C16H19N3O5S计算)。贮藏:遮光,密闭,在阴凉干燥处保有效期暂定一年。处方阿莫西林6.25g乳糖0.25g,L—HPC3g甘露醇0.2gMCC4.5g预胶化淀粉0.5g十二烷基硫酸钠0.15g硬脂酸镁0.05g1%羟丙甲基纤维素乙醇溶液适量。各成分作用片剂崩解剂的作用:分散片处方主要由药物与至少一种崩解剂和遇水能形成具有一定黏性溶液的溶胀辅料组成。L—HPC和MCC是常用的崩解剂,L—HPC有强吸湿性,遇水能明显溶胀,产生较大的扩张力,促进片剂崩解。MCC具有海绵状的多孔管状结构,受压时MCC的多孔结构由杂乱无章变成线性排列,使MCC遇水后水分子进入片剂内部,破坏微晶之间的氢键,促进片剂崩解。MCC可压性较好,适于直接压片,但溶胀性差,片剂崩解后颗粒较大,所以结合MCC的良好可压性和L—HPC的明显吸湿性,两者合用作为崩解剂,比例为2∶3时效果最好。溶胀辅料的作用:预胶化淀粉遇水能迅速溶胀,加速片剂崩解,并使溶液具有一定黏性,使分散片分散后形成的细小颗粒不致下沉,保持混悬液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预胶化淀粉用量过大时会阻止水分子的进一步渗入,使崩解时间延长。乳糖与甘露醇作用:处方中的乳糖和甘露醇易溶于水,有吸湿作用,作为填充剂释放药物较快,使药片迅速崩解。且可作为甜味剂,当在水中崩解形成均匀的混悬液时,可直接饮用,或咀嚼,适合老幼及吞咽困难的患者。处方的预胶化淀粉性质稳定,有良好的流动性、可压性及润滑性,制成片剂具有较好的硬度,崩解性好,释药速度快,有利于生物利用度的提高,缓解MCC的颗粒较大现象。表面活性剂的作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能改善片剂表面的润滑性,使水分易透入片剂内部,加速分散片的崩解和溶出,但十二烷基硫酸钠的用量不可过多,超过临界值时用量增加对分散片的崩解并无显著促进作用。片剂硬度的影响:分散片硬度逐渐增大,崩解时间也会随之延长,硬度不能过小,虽然崩解时间短,但脆碎度不合格,难于贮存和运输,通过实验,分散片硬度在4kg时较为适宜。生产工艺将阿莫西林和辅料分别研磨,过100目筛后混合均匀,按处方量称取阿莫西林和辅料。崩解剂采用内外加法:即半数的崩解剂和主药以及其他辅料采用湿法制粒,用羟丙甲基纤维素20%乙醇溶液作为黏合剂制软材,过20目筛制粒,50℃~60℃,干燥2~3h,用24目筛整粒后,加入另一半的崩解剂和硬脂酸镁,混合均匀后压片,每片含阿莫西林0.125g.对阿莫西林分散片制备过程中影响较大的因素,如崩解剂,黏合剂浓度等阿莫西林分散片崩解迅速,溶出度高,制备工艺简单,适合于工业化生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适应症阿莫西林适用于敏感菌(不产β内酰胺酶菌株)所致的下列感染:1.溶血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或流感嗜血杆菌所致中耳炎、鼻窦炎、咽炎、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2.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或粪肠球菌所致的泌尿生殖道感染。3.溶血链球菌、葡萄球菌或大肠埃希菌所致的皮肤软组织感染。4.溶血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或流感嗜血杆菌所致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5.急性单纯性淋病。6.本品尚可用于治疗伤寒、伤寒带菌者及钩端螺旋体病;阿莫西林亦可与克拉霉素、兰索拉唑三联用药根除胃、十二指肠幽门螺杆菌,降低消化道溃疡复发率。临床应用1抗菌作用其抗菌谱和对绝大多数细菌的体外抗菌作用基本与氨芐青霉素相同。但对肠球菌和沙门氏菌的作用较后者强2倍,另外,体外杀菌实验和感染动物保护实验显示,本品对多种细菌的杀菌作用较氨芐迅速而强。这可能因为:它穿透细胞壁的能力较强:它作用于细菌细胞壁,使细胞壁的合成受到抑制。2.吸收、分布和排泄本品在人和非反刍动物胃肠道的良好吸收(吸收率为74-94%)和在组织体液中的浓度高,使其在体内抗菌作用明显优于氨芐青霉素。在人医临床上,口服本品0.5g的高峰血清浓度于1小时达到,为10.0μg/ml,约为口服同剂量氨芐的2.5倍。肌注给药的血清浓度与口服给药相似,也与肌肉注射同量氨芐青霉素的相仿。快速静脉推注0.5g本品后5分钟的血清浓度为42.6μg/ml,5小时后为1μg/ml,消除半衰期为1.08小时。本品广泛分布于肝、肺、肾、肌肉、前列腺、胆汁、腹水,而乳汁、唾液中含量较少。当脑(脊)膜发炎时,阿莫西林可进入脑脊液,浓度为血清浓度浓度的10%~60%,可通过胎盘,但在怀孕期间用药是安全的。与血清蛋白结合率为17%,服药后6小时内尿中排出量为给药量的45%~68%;部分药物经胆汁排泄,胆汁中浓度也高于氨芐青霉素。3临床应用阿莫西林胶囊或悬液治疗各种感染的痊愈或显效达90%以上。对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不产青霉素酶金黄葡萄球菌或流感杆菌所致的咽炎、扁桃体炎、鼻窦炎、中耳炎、支气管炎、肺炎的治愈率为80%-94%。本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优于氨芐青霉素。无并发症的淋病,经过本品单次口服3g的治愈率达97%。阿莫西林对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的治愈率可达96%。以本品和庆大霉素合用治疗心脏内膜炎获愈者也有报告。临床上也用于治疗对链霉素耐药的伤寒杆菌菌引起的伤寒,或因骨髓抑制而不能使用氯霉素的病人。4阿莫西林与其他一些药物的联合应用.4.1阿莫西林与与洁霉素和红霉素联合用药治疗预防心内膜炎研究发现口服阿莫西林3g与洁霉素600mg和红霉素2g血高峰浓度分别可达27μg/ml、5.5μg/ml和3.1μg/ml超过了链球菌和金黄葡萄球菌等引起的内膜炎的常见致病菌的MIC。经单用红霉素治疗失败的患者,应用阿莫西林等三种药物联合治疗后,获得了良好的疗效。4.2阿莫西林与与奥美拉唑清除幽门螺杆菌使用奥美拉唑20mg与阿莫西林500mg合用,57例患者细菌清除率为82.5%。刘氏报道,经胃镜证实胃溃疡病85例,两药合用2周,停药4周后复查,治愈率达85%,副反应轻微。4.3阿莫西林与与雷尼替丁治疗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的持续感染与活动性胃炎、复发性消化性溃疡密切相关。Hentschel等在使用雷尼替丁的基础上使用阿莫西林效果很好。4.4阿莫西林与梭甲半肤氨酸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合理的抗感染治疗是控制发作的关键。阿莫西林与甲半胱氨酸联合用药后阿莫西林在支气管分泌物中的浓度比单用阿莫西林要高。这两种药物在药代动力学上具有协同作用,羧甲半胱氨酸能使阿莫西林更易透过血气屏障,使阿莫西林呼吸道分泌物中的药物浓度增加,有利于短期内消灭细菌。4.5阿莫西林与克拉维酸复合物治疗泌尿道感染Senior等用阿莫西林与克拉维酸复合物治疗实验性膀胱炎的有效率为87%。联合用药能增加阿莫西林对大肠杆菌克雷伯肺炎普通变形流感嗜血杆菌的抗菌活性。5各种反应应用本品副作用的发生率为5-6%。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较为多见,占3.1%;次为皮疹,占2%,易发生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者。此外尚有药物热、哮喘等。尿常规和肾功能均正常,少数病人的血清转氨酶升高,偶有嗜酸粒细胞增多和白细胞降低。由念珠菌或耐药菌引起的二重感染也可见到。药理毒理广谱半合成青霉素,对于溶血性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肺炎球菌、青霉素G敏感金黄色葡萄菌、淋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肠球菌、沙门氏菌、伤寒杆菌及变形杆菌等均有抗菌作用。对产生青霉素酶的金黄色葡萄菌无作用。细菌对本品和氨苄青霉素有完全交叉耐药性。药代动力学阿莫西林口服给药后,75%~90%由胃肠道迅速吸收,胃内食物的存在不会明显地影响药物的吸收。本品0.5g口服血药浓度的达峰时间(tmax)约为(1.28±0.17)小时,血药浓度峰值(Cmax)约为(7.07±1.26)μg/ml。本品吸收后能很好地渗入脑脊液、中耳液、唾液、支气管分泌液、扁桃体、增殖腺、胆汁、骨髓及羊水等,并能迅速分布到肾、肺、肝等重要器官。本品在组织体液中的浓度大大超过了其在体内的最低抑菌浓度。本品主要通过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分泌以原形自尿中排出,8小时尿中排泄可达50%~70%,另有20%以青霉噻唑酸自尿中排泄。丙磺舒可延缓本品经肾排泄。注意事项1.用药前必须进行青霉素钠皮内敏感试验,阳性反应者禁用。2.伴有单核细胞增多和淋巴细胞增多的患者,出现皮疹的机会多一些。3.与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之间存在交叉过敏性和交叉耐药性。4.类似其它广谱抗生素,有可能发生由白念珠菌等非敏感微生物引起的二重感染,尤其是慢性病患者和自身免疫功能失调者。禁忌青霉素过敏及青霉素皮肤试验阳性患者禁用。不方便做皮肤试验的可以先服用一粒的三分之一,一小时后如无不良反应即可正常服用如果感到不适尽快到医院就医。1.对一种青霉素过敏者可能对其它青霉素过敏,也可能对青霉胺或头孢菌素过敏,用药前必须做青霉素皮肤试验,阳性者禁用。2.对此药或其它青霉素类药物过敏的患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巨细胞病毒感染、淋巴瘤等患者禁用。3.对头孢菌素类药过敏者;本品可经乳汁排出,乳母使用本品后可使婴儿致敏,哺乳期妇女;哮喘、湿疹、枯草热、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史者;疱疹病毒感染者,尤其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可增强皮肤不良反应的危险性);应慎用。晚期妊娠孕妇应用后,可使血浆中结合的雌激素浓度减少,但对游离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无影响。4.用含硫酸铜的片状试剂(R)、费林溶液测定尿糖时可能会导致假阳性反应;少数患者用药后可出现血清转氨酶升高、嗜酸粒细胞增多和白细胞减少。用法与用量本品既可直接用水吞服,也可放入牛奶或果汁中,搅拌至混悬状态后服用。口服:1.成人一次0.5~1g,一日3~4次;小儿每日按体重50~100mg/kg,分3~4次服用。2.治疗无并发症的急性尿路感染可予以单次口服3g即可,也可于10~12小时后再增加一次3g剂量。单次3g剂量也可用以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或治疗淋病,前者于口腔内手术(如拔牙)前1小时给予,后者常加用丙磺舒1g。动物生殖试验显示,10倍于人类剂量的阿莫西林未损害大鼠和小鼠的生育力和胎儿。但在人类尚缺乏足够的对照研究,鉴于动物生殖试验不能完全预测人体反应,孕妇应仅在确有必要时应用本品。由于乳汁中可分泌少量阿莫西林,乳母服用后可能导致婴儿过敏。药物相互作用1.丙磺舒可延缓阿莫西林经肾排泄,延长其血清半衰期,因而使本品的血药浓度升高。2.阿莫西林与氨基糖苷类药合用时,在亚抑菌浓度时可增强阿莫西林对粪链球菌体外杀菌作用。3.阿莫西林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如克拉维酸合用时,抗菌作用明显增强。克拉维酸不仅可以不同程度地增强产β-内酰胺酶菌株对阿莫西林的敏感性,还可增强阿莫西林对某些非敏感菌株的作用,这些菌株包括拟杆菌、军团菌、诺卡菌和假鼻疽杆菌。4.阿莫西林与避孕药合用时,可干扰避孕药的肠肝循环,从而降低其药效。5.别嘌呤类尿酸合成抑制剂可增加阿莫西林发生皮肤不良反应的危险性。6.阿莫西林与氨甲蝶呤合用时,本品可使氨甲蝶呤肾廓清率降低,从而增加氨甲蝶呤毒性。7.食物可延迟阿莫西林的吸收,但食物并不明显降低药物吸收的总量。给药说明1.为了防止严重过敏反应的发生,阿莫西林用药前必须详细询问过去病史,包括用药史、是否用过青霉素类药、有无易为病人忽略的反应症状,如胸闷、瘙痒、面部发麻、发热等,以及有无个人或家族有变态反应性疾病等。2.阿莫西林肌内注射或静脉给药时须作青霉素G皮试,皮试阳性反应者不能使用本药。3.用药中,一旦发生过敏反应,必须就地抢救。立即给病人肌注0.1%肾上腺素0.5-1mL,必要时以5%葡萄糖注射液或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后作静脉注射。临床表现无改善者,半小时后重复一次;心跳停止者,可作肾上腺素心内注射,同时静脉滴注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并补充血容量。血压持久不升者可给以多巴胺等血管活性药。同时可考虑采用抗组胺药,以减轻荨麻疹。有呼吸困难者应予以氧气吸入或人工呼吸,喉头水肿明显者,应及时作气管切开。5.
本文标题:阿莫西林简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275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