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教材研读重难突破栏目索引课标版历史第33讲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与经济全球化的世界教材研读重难突破栏目索引教材研读题组一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1.二战使西欧国家普遍衰落;①美国的经济实力空前膨胀,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美国企图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2.1944年,美、英、中、法等44国签订②《布雷顿森林协定》,其规定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美元充当黄金的等价物或代表,官价为每盎司黄金等于35美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的汇率。3.1945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成立。美国取得了对这两个机构的绝对控制权,以③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正式建立。4.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为世界货币关系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有利于维持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教材研读重难突破栏目索引件,也加强了④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5.1947年,美国、中国等23个国家在日内瓦签署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其宗旨是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在实施互惠和非歧视的基础上实现国际贸易⑤自由化。6.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和“关贸总协定”这三大经济支柱,调整了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它们的建立标志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7.二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是20世纪初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延续。⑦(✕)教材研读重难突破栏目索引题组二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与经济全球化1.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统称⑧欧洲共同体;1993年,欧洲联盟的成立,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2.1999年,欧盟单一货币⑨欧元正式问世。欧盟成为当今世界合作程度最高的区域集团化组织;欧盟的建立符合欧洲的整体利益和欧洲各国的利益,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发展,提高了欧洲的国际地位。3.1992年,美国与⑩加拿大、墨西哥签订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它加强了三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和交往,促进了这一地区的经济增长。教材研读重难突破栏目索引4.1989年,澳大利亚等12国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行亚太经济合作会议首届部长级会议,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立。 1991年,中国正式加入,中国台北和中国香港以地区经济体名义加入。5.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的原因有: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加速了原材料、资本和劳动力的国际流动; 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强有力的推动者;两极格局的瓦解也为经济全球化扫清了障碍;绝大多数国家都实行了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6.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加速世界经济发展和繁荣,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发达国家凭借资金、技术、市场和经营管理方面的绝对优势,成为经济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教材研读重难突破栏目索引说,经济全球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7. 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其致力于促进各国市场的开放,调解贸易纠纷,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8.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一方面完善了中国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另一方面也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有利于建立完整的世界贸易体系。但是加入世贸组织也给中国带来压力和严峻的挑战,国内一些产品、企业和产业面临更强的竞争,有些产业会受到冲击。9.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之间是完全对立的关系。 (✕)教材研读重难突破栏目索引题组一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1.1944年,《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最后决议书》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1973年,美元贬值10%,各国放弃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美元地位变化反映的实质是 ()A.经济危机使货币贬值B.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C.国际贸易体系的变化D.美国经济实力的削弱 答案DA项是对1973年美元贬值现象的表述,不属于实质,故A项错误;B项在题中没有体现;题中体现的是货币金融领域的变化,故C项错误;美元贬值,地位下降,反映的是美国经济实力的变化,故D项正确。教材研读重难突破栏目索引2.下图是一则招标公告,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处应是 ()招标公告建设单位:贷款甘肃庆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办公室项目概况:综合交通走廊工程;老城区道路及雨污水管网系统改造;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B.亚太经合组织C.世界贸易组织D.世界银行 答案D当前的世界银行主要致力于全球性的发展援助,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促进可持续发展,故D项正确。教材研读重难突破栏目索引3.20世纪60年代后期,法国总统戴高乐称美国国际收支赤字是“不流眼泪的赤字”。美国财政部长康纳利说:“美元是我们的货币,你们的麻烦。”材料反映的是 ()A.美元的贬值B.美国军事实力强大C.美国经济实力膨胀D.法美两国贸易失衡 答案A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政府面临国际收支赤字、通货膨胀、财政赤字的巨大压力,其大量印刷美元,转嫁危机,故A项正确,C项错误;美国军事实力强大、法美两国贸易失衡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故B、D两项可排除。教材研读重难突破栏目索引4.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财政部长摩根索曾向参议院指出,美国要建立一种世界体系,以便让“企业家们可以按照商业原则进行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战争结束后,这一建议体现为 ()A.“冷战”秩序的建立B.《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签署C.世界贸易组织建立D.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 答案B从材料中的“企业家们可以按照商业原则进行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可知该世界体系旨在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关贸总协定的宗旨是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在实施互惠和非歧视的基础上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再结合时间信息“战争结束后”可知B项符合题意。教材研读重难突破栏目索引题组二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与经济全球化5.哈贝马斯在《包容他者》一书中称,“欧盟条约承认成员国的独立和主权,因此,欧盟有义务尊重每一个成员国的民族认同”,同时指出,“未来欧洲联盟的合法性,在于所有成员国的共同利益,而不在于欧洲的民族自决意识,一个单一的欧洲民族在政治上是不存在的”。材料认为 ()A.欧盟既具有统一性又具有多样性B.民族利益成为欧洲一体化的主要障碍C.欧洲一体化进程艰难D.欧盟以尊重成员国利益为主要目标 答案A题干“欧盟有义务尊重每一个成员国的民族认同”体现了欧盟的多样性,“未来欧洲联盟的合法性,在于所有成员国的共同利益”体现了欧盟的统一性,故A项正确;B、C两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题干材料体现了欧盟尊重成员国的利益,但这不是其主要目标,故D项错误。教材研读重难突破栏目索引6.学者普遍认为,二战后德国的认罪态度,使得德国依靠自己的诚意消除了笼罩在法国及所有欧洲人心头的阴云,而法国则把德国作为值得信任的合作伙伴。下列表述中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A.法德两国相继加入北约组织B.欧洲联盟的轴心是法德两国C.在当今国际问题上,法德两国立场完全一致D.法德两国都是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 答案B材料强调德国反思历史,化解与法国的矛盾,二者成为合作的伙伴。两极格局下法德两国相继加入北约组织,主要体现了美国与法德两国合作,“遏制共产主义”的需要,故A项错误;欧洲联盟的轴心是法德两国,体现出法德合作,推动欧洲一体化的深入,故B项正确;法德两国都有自己的国家利益,在当今国际问题上立场不完全一致,故C项错误;德国是二战战败国,不是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故D项错误。教材研读重难突破栏目索引7.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一文中说:“全球经济一体化已经是人们无法否认和拒绝的现实,总的来说它有利于生产资源的合理配置,但是,仅仅依靠市场无法解决国家间消费和福利不平等加剧的问题。在一国范围内,是靠民主政治和福利国家来平衡和制约市场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现在还没有一个类似的机制。”这段材料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A.全球经济一体化已客观存在B.全球经济一体化利与弊并存C.强调全球政治合作的必要性D.加快推进政治一体化的进程 答案C材料有效信息“在一国范围内,是靠民主政治和福利国家来平衡和制约市场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现在还没有一个类似的机制”,表明目前需要这样一个体制。故选C项。教材研读重难突破栏目索引8.中国政府承诺:“关税总水平由2001年的14%降低到2005年的约10%,其中工业品由13%降至约9.3%。”这一承诺出现的背景是 ()A.中国开始城市经济体制改革B.中国加入世贸组织C.中国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D.邓小平的“南方谈话” 答案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1984年以后全面展开,且与关税水平没有关系,故A项错误;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市场进一步开放、关税大幅度减让,故B项正确;改革开放30周年是2008年,故C项错误;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是在1992年春,故D项错误。教材研读重难突破栏目索引一、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过程及影响1.形成过程(1)在金融方面:美国借安排战后世界经济秩序之机,取代英国,通过《布雷顿森林协定》确立了美元的霸权地位,建立了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新的世界货币金融体系。(2)在国际贸易方面:美国积极推动国际贸易的自由化,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迫使英国放弃大英帝国特惠制。美国打着相互减让关税的幌子,降低别国的关税,以扩大自己的商品输出,实际上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重难突破重难点一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教材研读重难突破栏目索引(3)在科技方面:战时美国经济的繁荣推动了科技的发展,使美国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处于领先地位,加强了它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导地位。2.影响(1)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客观上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2)将不同社会制度、经济实力悬殊的国家联系在一起,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3)以制度来规范国际经济活动,有利于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 教材研读重难突破栏目索引命题视角(1)布雷顿森林体系对二战后世界经济影响巨大,高考试题主要从“影响”的角度考查布雷顿森林体系,要求考生认识其在恢复经济、稳定国际贸易秩序、解决国际贸易争端等方面的积极影响。(2)近几年中国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反映了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所以对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及特点的考查也是高考的热点。(3)随着近几年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考查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的题目增多,复习时要注意。教材研读重难突破栏目索引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特点和作用1.特点美元获得“等同黄金”的地位,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保持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关系。2.作用(1)积极作用:①暂时结束了金融领域的混乱局面,维持了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②有利于世界贸易的发展和国际资本的流动,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2)消极影响:①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②美国由此建立起以美元为支柱的国际货币制度,加强了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控制。教材研读重难突破栏目索引典例1(2014广东文综,23,4分)美国试图通过某项协定,用新型的金本位来达到贸易自由化,把国际金融的大权集中到华盛顿。以此协定为基础所建立的是 ()A.北美自由贸易区B.世界贸易组织C.布雷顿森林体系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命题立意本题为概念型历史选择题,主要考查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同时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辨别历史事物的能力。 解题关键抓住材料的关键信息“把国际金融的大权集中到华盛顿”。 教材研读重难突破栏目索引解析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把国际金融的大权集中到华盛顿”,1945年,根据《布雷顿森林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成立且总部都设在华盛顿,美国取得了对这两个机构的绝对控制权。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建立起来,这就是布雷顿森林体系,故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均不是专门的国际金融组织,故均可排除。 答案C教材研读重难突破栏目索引1-11961年10月,美国联合英国、瑞士、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
本文标题: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二 第33讲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与经济全球化的世界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287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