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54非财务人员的基本财务知识培训
非财务人员的基本财务知识培训•会计的概念:•会计是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一系列专门方法,对企事业单位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和综合的核算和监督并在此基础上对经济活动进行分析、预测和控制以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管理活动。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政府银行经理投资者会计信息企业会计六要素•财务状况三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经营成果三要素:•收入•费用•利润资产•资产的含义: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资产包括:1.流动资产:货币资金、应收利息、应收账款、存货等2.非流动资产:长期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负债•负债的含义: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负债包括: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流动负债: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付职工薪酬•长期负债:长期借款、长期应付款等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受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所有者权益包括:(1)实收资本(2)资本公积(3)盈余公积(4)未分配利润•实收资本:指企业的投资者按照企业章程或合同、协议的约定,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资本公积:企业收到的投资者的超出其在企业注册资本所占份额,以及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等。•盈余公积:指企业按照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各种积累资金。可以用于弥补亏损•未分配利润是企业未作分配的利润,它在以后年度可继续进行分配,从数量上来看,未分配利润是期初未分配利润加上本期实现的净利润,减去提取的各种盈余公积和分出的利润后的余额。收入•收入的含义: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例如:顾客购买商品所支付的货款就是我们的主要收入,称为主营业务收入;费用•费用的含义:费用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按经济内容分: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例如:日常报销差等支出就构成我们企业的费用。利润•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收入-费用会计等式•让我们看看会计六要素之间的关系:•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收入-费用会计假设•会计主体:界定会计核算与报告的“空间”范围,记录和反映企业本身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即会计的服务对象•持续经营:假定企业在可预见将来能持续经营,是会计计量的依据;•会计分期:界定会计核算与报告的“时间”范围;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货币计量:统一计量尺度,反映的是可货币化计量的经济业务。财务报表概述财务报表反映会计主体和的会计报表,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其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财务报告使用者通常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16-财务报表概述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收入•成本费用•利润•现金流入•现金流出资产负债表一.资产负债表概述资产负债表是指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的报表。它揭示了公司拥有什么,即公司的资产;公司欠什么人的债,即公司的负债;以及公司净资产价值,即股东的权益。资产负债表主要反映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方面的内容,并满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平衡式。(一)资产应当按照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两大类别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在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类别下进一步按性质分项列示。(二)负债应当按照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在资产负债表中进行列示,在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类别下再进一步按性质分项列示。(三)所有者权益一般按照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分项列示。三、资产的初步分析资产负债表的左方列示的企业资产,代表了该企业的投资规模。资产越多表明企业可以用来赚取收益的资源越多,可以用来偿还债务的财产越多。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资产总是越多越好。资产并不代表收益能力,也不代表偿债能力。资产规模只是代表企业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的多少。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1、货币资金资产负债表中的“货币资金”项目反映企业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的期末余额。企业持有货币资金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经营的需要、预防的需要和投资的需要。企业持有过多货币资金,会降低企业的获利能力;持有过少的货币资金,不能满足上述需要并且会降低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货币资金过多和过少,都会对扩大股东财富产生不利的影响。资产负债表2、应收账款应收账款该账户核算企业因销售商品、材料、提供劳务等,而向购货单位收取的款项。本账户按不同的购货或接受劳务的单位设置明细账户进行核算资产负债表3、存货在资产负债表上,“存货”项目反映企业期末在库、在途和在加工中的各项存货的实际成本,“存货跌价准备”项目反映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存货”项目减“存货跌价准备”项目的余额为“存货净额”项目,反映存货资产的可变现净值。存货资产分为原材料、库存商品、低值易耗品、包装物、在产品和产成品等。存货规模的变动取决于各类存货的规模和变动情况。资产负债表4、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使用期限超过1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在资产负债表上,固定资产价值是通过以下项目反映的:“固定资产”项目反映报告期末固定资产的原值。“累计折旧”项目反映企业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累计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项目反映企业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资产负债表5、无形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中无形资产通过以下3个项目反映。(1)“无形资产”项目,反映无形资产的摊余价值。(2)“无形资产减值准备”项目,反映无形资产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3)“无形资产净额”项目,反映无形资产的可收回金额,是“无形资产”项目减“无形资产减值准备”项目的差额。无形资产是以净额计入资产总值的。资产负债表分析(一)如何阅读资产负债表•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在资产负债表上,企业有多少资产,是什么资产,有多少负债,是哪些负债,净资产是多少,其构成怎样,都反映得清清楚楚。•资产负债表描述了那一时点企业的财务状况,正如同我们拿一台相机在高速行进的车辆中按下快门,只不过这里的“车辆”是资金流。我们得到一幅静态的画面,它只描述了当时的状况,即信息具有时效性。资产负债表反映的财务信息•反映资产及其分布状况:资产总量有多少,资产是什么,流动资产多少、固定资产多少,长期投资多少,无形资产多少等。•表明企业所承担的债务及其偿还时间:流动负债,就必须在1年内偿还;如果是长期负债,偿还期限就可以超过1年。特定时点上欠了谁多少钱,该什么时候偿还。•反映净资产及其形成原因•反映企业财务发展状况趋势:比较资产负债表至少有期初、期末两期数据。如应收账款逐年上升的趋势可能表明两个方面:一是销售环节没有管好应收款;二也有可能说明企业做好了,市场扩大了,相应的应收账款也增加了。资产负债表分析(二)资产负债表的方法和技巧---总额观察法•总额观察:看大项,即企业资产总额的增减变化。资产是企业资源变化的一个结果,引起这种结果变化的根本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负债的变化;二是所有者权益的变化。•如期末的资产总额比期初减少了;期末负债总额与年初相比也减少了;而所有者权益总额的年末数比年初数大,说明所有者权益在增加。•从总额观察中可以找到一个方向性的问题:从年初到年末,该企业资产总量在减少,而负债在急速下降,所有者权益在增加。根据报表中关于资产的增减变化,就可以进一步探究这种变化的原因。资产总量减少只是个结果,而引起这种结果的原因就是负债的变化和股东所有权的变化。资产负债表分析(三)•具体项目浏览•具体项目浏览,即拿着报表从上往下看,左右对比看。从上往下是一个项目一个项目的观察;而左右对比就要看一看哪个数字发生的变化最大,哪个数字发生变化的速度最快,哪个就是主要原因。具体项目浏览的特点是有的放矢。•资产总量在减少,负债在减少,负债有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首先流动负债中有两个项目变化比较突出,一个是短期借款,另一个是应付票据。短期借款到期必须偿还,减少属正常现象;应付票据的减少是因为公司前期买商品时,使用的是商业汇票结算,而且已经做出承诺要在这个时候付款,减少也正常。•分析资产减少而所有者权益增加的原因: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增加说明投资者继续注入企业资金,而且还做了变更登记提高了注册资金;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两个项目增加是因为企业赚钱了,有盈利。利润表一.利润表的概念和结构利润表是指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的报表。我国企业的利润表采用多步式格式,主要编制步骤和内容如下:第一步,以营业收入为基础,减去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加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减去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和投资收益(减去投资损失),计算出营业利润;第二步,以营业利润为基础,加上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计算出利润总额;第三步,以利润总额为基础,减去所得税费用,计算净利润(或亏损)。•主营业务收入:指企业经常性的、主要业务所产生的收入,如制造业的销售产品、半成品和提供工业性劳务作业的收入;商品流通企业的销售商品收入;旅游服务业的门票收入、客户收入、餐饮收入等。•营业外收入:指企业发生的与其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包括固定资产盘盈、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非货币性交易收益、出售无形资产收益、罚款净收入等。•主营业务成本:指公司生产和销售与主营业务有关的产品或服务所必须投入的直接成本,主要包括原材料、人工成本(工资)和固定资产折旧等。•营业税金及附加是指经营主营业务而应由主营业务负担的税金及附加,包括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和教育费附加等。•销售费用:指企业在销售产品和提供劳务等日常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以及专设销售机构的各项经费。包括: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广告费、展览费、租赁费(不包括融资租赁费),以及为销售本公司商品而专设销售机构的职工工资、福利费、办公费、差旅费、折旧费、修理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的摊销等。•管理费用:是指企业的行政管理部门为管理和组织经营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管理人员工资和福利费、公司一级折旧费、修理费、技术转让费、无形资产摊销费及其他管理费用(办公费、差旅费、劳保费等)。•财务费用:是指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费用,包括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损失(减汇兑收益)以及相关的手续费等。利润表销售净收入=销售收入总额-销售退回与折让销售毛利1.销售毛利=销售净收入-销售成本2.销售毛利率=销售毛利/销售收入净额资产负债表分析(四)•借助财务比率透视财务状况(偿债能力分析)•资产负债率,是指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率。这个指标表明企业资产中有多少是债务,同时也可以用来检查企业的财务状况是否稳定。•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适度负债,因为负债率太高,风险就很大;负债率低,又显得太保守。从财务学的角度一般认为我国理想化的资产负债率是40%左右。从投资人角度来说,只要投资收益率大于借款利息率,就不怕负债率高。举例:投资某项目1000万元,投资收益率10%,收益额为100万元,利息率6%。如果借款500万元、投资者投入500万元,还款后投资者剩余净利70万元,投资者的投资回报率为14%;如果借款800万元、投资者投入200万元,还款后投资者剩余净利52万元,投资者的投资回报率为26%。•实际工作中••如果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小于50%,在企业盈利时,可以通过适度增加借款用以实施新的经营项目,或者进行新产品的推广,以获取额外的利润,但前提是新的项目要确保盈利,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合理稳健资产负债率55%—65%预警信号资产负债率70%以上资产负债表分析(五)•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表明的是企业
本文标题:54非财务人员的基本财务知识培训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288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