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永乐大帝—朱棣明成祖朱棣(1360年-1424年),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生于应天,时事征伐,并受封燕王,后发动靖难之役,起兵攻打侄儿建文帝。1402年夺位登基,改元永乐。他五次亲征蒙古,巩固了北部边防,维护了中国版图的统一与完整。多次派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外友好往来。并编修《永乐大典》,疏浚大运河。1421年迁都北京,使北京正式成为汉族王朝的首都。在位期间经济发展迅速,国力强盛,史称“永乐盛世”。他一生文治武功赫赫,是一位伟大的英雄人物。庙号成祖,谥号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葬于十三陵之长陵。个人功绩第一,靖难之役夺取皇位虽然在传统思想来说有篡位的说法,但是如果真的把明朝叫给建文帝估计明朝肯定要走向败亡,因为地方藩亡势力不是软弱的建文能控制的。其次,北征蒙古,使明朝的北部边境得到几十年的安宁。再次,远征南安(就是现在的越南),奠定了明朝在东南亚的领导地位。第四,派遣郑和下西洋,虽然是为了寻找建文帝,但是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文化传播。第五,组织编撰《永乐大典》,使得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了将各类学科总集的典籍。是为中华文化之盛事。靖难之役建文帝的削藩政策燕王的造反准备靖难前期——朱棣的忧虑用错一人,误判两次,打错三战。气节,疑团,暴行建文帝的削藩政策朱元璋建立明王朝后,通过一系列政治改革,集军政大权于一身,除了长子朱标立为太子,留守京城,其余二十三个儿子都被封为亲王。诸王在自己的封地建立王府,设置官属,拥有护卫兵,享有监督地方官吏和军队的权力。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撒手西归,皇太孙即位,改第二年为建文元年。建文帝深感诸王对自己的威慑,实行削藩,颁布藩王不得指挥和管辖文武官员的禁令,翦除燕王的羽翼。但是,上述行动不但给燕王以口实,而且还让他有时间进行准备。1.削藩是为了降低地方的独立程度,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掌控。2.削藩的对象是皇族,同时也要达到皇帝血统传承不受强大藩王的干涉3.明初的藩王不仅有军队还有驻地和任免官吏的权力,消除了藩王,扩大了中央的统治地区和基础。燕王的造反准备靖难之役,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死后不久爆发的一场统治阶级内部争夺皇位的战争。起于建文元年(1399年)因建文帝因削藩引起燕王朱棣的不满,以“清君侧之恶”的名义联合各个藩王举兵反抗朝廷。朱元璋当国时,恐权臣篡权,规定藩王有移文中央索取奸臣和举兵清君侧的权利,他在《皇明祖训》中说:“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朱棣以此为理由,指齐泰、黄子澄为奸臣,须加诛讨,并称自己的举动为“靖难”,即靖祸难之意。因此,历史上称这场朱明皇室内部的争夺战争为“靖难之役”。靖难前期——朱棣的忧虑第一,他的兵力有限。只能集中起来猛攻一点,一旦士气受挫,失败,军心就不稳,一很容易被集中歼灭。第二,路线单一。从北京到南京,进军的路线一直是从河北、山东、南直隶这样过来。结果只要路上被阻止,粮草供应不上就必须得退回老家。一座座的坚城不是那么容易就破掉的。第三,不得人心。纵然以“清君侧”为名,还是不得人心的。连他的将士都知道朱棣乱臣贼子而已。用错一人——李景隆李景隆(?-1424年),朱元璋外甥李文忠之子,袭父爵封曹国公。喜读兵书,多次赴湖广、陕西河南练兵。李景隆本是纨绔子弟,素不知兵,“寡谋而骄,色厉而馁”。靖难之役时,李景隆奉命讨伐朱棣,结果屡战屡败,直至朱棣逼近南京,李景隆开金川门迎敌,致使南京失守。靖难之役前期,朱棣正在与名称最有名的防御天才耿炳文对峙,这让朱棣很是头疼。也就在此时,他的情报人员告诉他,耿炳文被撤换,由李景隆接任指挥职务。朱棣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想什么来什么,他跳了起来,兴高采烈的发表了一番演讲。如果要给这个演讲取个名字的话,可以命名为《论李景隆是军事白痴及其失败之必然性》。演讲共有五点,这里就不列举了,总之推出的结论就是李景隆必败!一个统帅刚走马上任,还未打一仗,居然会让对方主帅高兴的手舞足蹈!黄子澄的两次误判第一次致命错误四月,朱棣回到北平后,就向朝廷告病,过了一段时间,病越生越重,居然成了病危。这场病并不是突发的,而是酝酿了相当长的时间。因为在即将到来的五月,朱棣有一件不想做却又不得不做的事情。五月,是太祖朱元璋的忌日,按照礼制朱棣应该自己前来,但朱棣敏锐地感觉到如果这次再去京城,可能就回不来了。可是老爹的忌日不去也是不行的,于是他派长子朱高炽及另外两个儿子朱高煦、朱高燧取代他祭拜。朱棣这次可算是打错了算盘,当时的形势已经很明了,朱允炆摆明了就是要搞掉藩王,此时把自己的儿子派入京城,简直就是送去的人质。果然,朱高炽三兄弟一入京,兵部尚书齐泰就劝建文帝立刻将此三人扣为人质。建文帝本也表示同意,谁知黄子澄竟然认为这样会打草惊蛇,应该把这三个人送还燕王,表明朝廷并无削藩之意,以麻痹燕王。真正是岂有此理!五六个藩王已经被处理掉,事情闹得沸沸扬扬,连路上的叫化子都知道朝廷要向燕王动手,黄子澄的脸上简直已经写上了削藩两个字,居然还要掩耳盗铃!书生办事,真正是不知所谓。黄子澄的第二次误判当耿炳文战败的消息传到朝廷后,朱允炆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终于慌了,此时黄子澄又出了一个馊主意,他提议由李景隆担任主帅。关键时刻,齐泰坚决反对这一提议,但遗憾的是,他的意见并没有被采纳。黄子澄又一次误判了形势,一个人做一件蠢事并不难,难的是一直做蠢事。只要回顾一下此人以往提出的各种天才意见,就会发现他确实完成了这个高难度的任务。如果此人后来不是尽忠而死,恐怕逃脱不了燕王间谍的嫌疑。打错三战郑村坝之战白沟河之战灵璧之战郑村坝之战建文元年十一月,大将军李景隆攻北平(今北京)不克,退屯郑村坝。初四日,燕王朱棣自大宁(今内蒙古宁城)返回孤山(今北京通县东40里),获悉建文帝军队列阵于白河(即北运河)西,遂乘河水结冰,挥师而西,击败李景隆军前哨都督陈晖所部万余人。初五日,与李景隆军战于郑村坝。朱棣见其兵动,遂以奇兵左右夹击,连破7营。燕将张玉等列阵而进,抵达城下,城中留守部队出城参战,内外夹攻,大败建文帝军;李景隆南逃德州。次日,燕师续攻,破其4垒。诸军闻李景隆已逃,乃弃兵粮,日夜南逃。此战,燕师共毙伤建文帝军队数万人,获马2万余匹。意义郑村坝之战的胜利,是朱棣第一次大规模作战的胜利。这一战,使朱棣终于在战场上争得了一点主动,摆脱了完全被动挨打的处境。白沟河之战战役经过是年四月,建文帝军大将军李景隆率军60万人,号称百万人,进抵白沟河,谋攻燕王朱棣官邸所在地北平(今北京)。燕王闻讯,率马步军10余万人迎战。二十四日,燕师自苏家桥(今河北保定东北)循河而进,遭到建文帝将平安所部万余人伏击,平安及瞿能父子督师奋战,所向披靡。燕师死伤惨重,引军而退。次日,朱棣复率军渡河求战,平安所部击败燕后军将领房宽部,降将陈亨中伤而逃。朱棣率精锐数干人冒矢突入阵中,杀伤建文帝军队甚众。是时,李景隆突然挥师绕出燕师背后,实施前后夹击。燕王三易其马,矢尽挥剑作战,几被瞿能所获。傍晚,瞿能复率兵搏战,俞通渊、指挥滕聚也领兵赴战,燕师惊惧。时适旋风骤起,吹折李景隆将旗,军中为之相视而动。遂乘机以精骑突出绕其后乘风纵火,挥师猛攻,斩杀瞿能父子及俞通渊、滕聚等将领,平安为朱能所败,建文帝军队溃散,死伤10余万人。燕师追至月样桥,再败其军,杀溺蹂躏死者数万人。李景隆率余众逃往济南。历史意义白沟河之战是决定性的战役。此后,建文帝再也组织不起来大规模的军事征讨。朱棣由此转守为攻,取得战事上的主动。灵璧之战朱棣准备去到山东,直扑南京。然而在济南却遭到了铁铉的坚决阻击,又在东昌为盛庸所败,建文三年(1401),朱棣选择了进军防守较为薄弱的河北,转战河北各地。十二月,朱棣得知南京守备空虚,可以乘虚而入,于是决定绕过山东,率军直取南京。燕均孤军南下,期间多有败绩。北方士兵不适应南方气候,很多人病倒了,许多将领也有请求撤军。朱棣很犹豫,一连数日擐甲不离身,最后在大将朱能的劝说下坚定了继续南下的决心。他迫切需要一场胜利来鼓舞士气。这时南方防御的主要军事力量驻军灵壁,修建了大量工事,固守不出。朱棣想与之决战不得,就截断了他的粮草供给,将其围困起来,总兵何福无奈,准备突围,不想南军把燕军进攻的信炮当成突围的信号,纷乱涌出,结果大败。何福仅以身免,而南军的主要将领平安被俘获。平安是朱元璋的养子,原是朱棣的部下,文韬武略,成为朱棣的主要对手,多次击败他,还斩杀过他的几个得力战将。平安被俘,令朱棣兴奋异常,燕军上下都说这回可以平安了。朱棣舍不得杀他,将其押回北平。战役之后灵壁之战后,朱棣再也没有遇到过大的战斗,与建文四年(1402)六月十三日,兵临南京城下。李景隆,谷王打开金川门迎降,建文帝不知所终,朱棣取得了靖难之役的胜利。创造性思维胜利的朱棣并不轻松,因为他的地盘还是很小,他的军队仍然不多。在战胜吴杰之后他又多次出兵,虽然屡战屡胜,但毕竟无法彻底击败对手。在此时,一个消息改变了朱棣的命运,这个消息是朱棣潜伏在宫中的宦官提供的,他们派人给朱棣送信,表示京师兵力十分空虚,如趁虚而入,一定可以一战而定。而在通往京城的路上,最大的障碍就是山东,无论如何也是很难打过去的。但这个障碍真的存在吗?朱棣不会想到,自己在无意中已经陷入了一个思维的陷阱:去京城就一定要打山东吗?在我们的思维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盲点,而创造性思维就是专门来消灭这些盲点的。所谓创造性思维并不一定是提出多么高明的主意,很多时候,这种思维提出的解决方法是很多人都知道和了解的,但问题在于他们都没有意识到这些方法。我们用一个历史实例可以说明这个问题:这件事发生在美国,美国国家航天局发现,航天飞机上的一个零件总是出故障,不是这里坏就是那里坏,花费很多人力物力始终无法解决,最后一个工程师提出,是否可以不要这个零件。事实证明,这个零件确实是多余的。这个啼笑皆非的事件告诉我们,在我们的思维中,是存在着某些盲点的,而我们自己往往会陷入钻牛角尖的困境中。如果朱棣就这样钻下去,他将不可避免地走向失败,但关键时刻一个具备这种思维的人点醒了他,这个人就是道衍。朱棣就如同一个高明的小偷,想要入室盗窃,精通撬锁技术,但济南这把锁他却怎么也打不开,无论用什么万能钥匙费多少时间也无济于事。此时老偷道衍来到他的身边,告诉他,其实你的目的并不是打开那把锁,而是进入门内,现在在你眼前的只是一扇木门。于是朱棣放弃了撬锁的企图,抬起他的脚踢开了那扇门。门被打开了,通往京城的道路被打开了,朱棣终于看到了天子之路的终点--那闪闪发光的宝座。打了这么多年仗,什么时候才到头!此次出兵作战,当作最后之决断,有去无回,有生无死!不成功,便成仁!气节气节所谓气节这样东西,平日被很多人挂在嘴边,也经常被当作大棒来打别人,但真正的气节总是在危急关头表现出来的。而在这种时候,坚持气节的下场往往不会是鲜花和掌声。只有那些真正的英雄,才能在面对屠刀时体现出自己的气节。这种气节才是真正的勇气。齐泰在广德募兵,黄子澄在苏州募兵,练子宁、黄观在杭州募兵。这些书呆子们的行动虽然并不能真正挽救国家,但他们毕竟尽到了自己的努力,兑现了自己的诺言,所以在今天,我们可以说,他们是一群勇敢,有气节的人。齐泰和黄子澄先后被抓,并被处死,宁死不屈。黄观,他就是明朝的另一个连中三元者,当时他的职务是右侍中。当他走到安庆时,消息传来:京城沦陷了,新皇帝已经登基。黄观明白大势已去,但他却没有人们想象中的慌张,只是哀叹痛哭道:“我的妻子是有气节的人,她一定已经死了。”之后他为妻子招魂,办理完必要的仪式,便坐船沿江而下。到罗刹矶时,他穿戴整齐,向东而拜,投江自尽。黄观作为朱允炆的亲信和殉节者,遭到了朱棣的妒恨,他把黄观的名字从登科榜上划去,于是明朝的历史上只留下了一位连中三元者的记载。虽然之前我们曾经提到过这件事情,但在此我还是要为这位勇敢的人再次正名:黄观,洪武年间连中三元,其登科名为篡权者朱棣划去,尽忠而死。有气节的人并不只有以上的这几个人,与齐泰一同在广德募兵的翰林修撰黄岩、王叔英在听到齐泰被抓的消息后,知道大势已去,便沐浴更衣,写下了他们人生最后的遗言:生即已矣,未有补于当
本文标题:靖难之役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301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