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笔算》教学案例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笔算》教学案例一、案例背景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要涉及教学观念的改变和教学策略的更新。数学教学观是数学教师关于数学教学的本质以及学生数学学习认识过程的一种认识。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最有效的途径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使教师从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揭示提高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途径和方法,改变以往陈旧的课堂教学方法,从而引起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这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效性、提升教师自身的素质以及促进学校发展都具有很高的实践意义。二、案例:教学过程:(一)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学生课前准备一些儿童书籍:《科技世界》(15元)、《儿童读物》(16元)、《快乐童话》(28元)、《十万个为什么》(24元)、《蜡笔小新》(11元)、„„1.“买书”游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喜欢哪些书?想买哪些书?2.让学生根据活动过程,提出数学问题,有的学生可能会提:(1)我想买一本《科技世界》和一本《十万个为什么》,一共需要多少钱?(2)《快乐童话》比《蜡笔小新》贵多少元?……(教师选择有关加减法的问题写在黑板上。)师:同学们提出了很多数学问题,我们先来解决其中有关加法的问题。(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及鼓励算法的多样化1、买一本《科技世界》和一本《十万个为什么》,一共需要多少钱?(1)让学生根据问题先列算式(请一名学生到黑板前列式:15+12=)师:我们没有学过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现在请同学们试一试,看能不能算出结果。(2)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小组合作交流。(3)汇报自己的算法。①15里面有1个10和5个1,24里面有2个10和4个1,我先算1个10加2个10等于3个10,5个1加4个1等于9个1,3个10加9个1是39个1,也就是39。②我十位加十位,个位加个位的方法。十个位位15+24————————39师:你能说说为什么这样算吗?你是怎么想的?(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教师加以引导。)(4)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100以内的笔算加法。(5)让学生说说十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分别表示什么。(6)观察:第二种算法和第一种算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都是相同数位的数进行相加,不同的是第一种口算出来的,第二种是笔算出来的)。(7)多媒体出示小精灵说的话: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8)小组讨论:为什么小精灵说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学生自由回答)2、一本《快乐童话》比一本《蜡笔小新》贵多少元?师: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1)鼓励学生迎接挑战,独立思考解决,教师巡视指导。(2)请学生到黑板前板书,并说说算法。3、小结(课题板书: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笔算)(三)、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师:我们之前根据情境提了许多问题,现在你能不能利用刚才学过的知识,选择某个问题独立列式解答呢?1、在学习小组为单位,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2、小组内说说你解决的是什么问题。3、小组派代表上来汇报,其他同学评议,看小组同学能否全部做正确,拿到小红旗。三、案例反思1.新课程标准教学实施建议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愉快学习的乐学气氛,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探求知识。根据学生生活经验,买书的时候会遇到比较大的数,联系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产生了用数学思想去解决生活问题的欲望,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2.整个教学环节,体现了新课实施过程中课堂教学改革的两个方面:①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学生独立思维后的相互交流,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之间的共同进步。学生通过相互交流,更能体现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兴趣爱好,以及不同的发展潜能,不同的个性差异等。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更能培养他们的乐于参与、乐于思考、乐于合作精神;小组合作交流又能体现团队的力量,更能让学生有机会不断探索,不断进取,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既获取数学知识,又培养合作精神。②鼓励算法的多样化。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同时,教师应经常要求学生思考这样的问题:你是怎样想的?刚才你是怎么做的?你认为哪个办法更好?你还有什么想法?……以此来引导学生思考并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3.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因此,我们在数学生活化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本文标题:《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笔算》教学案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309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