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美学导论一、名词解释:1.美感经验:所谓美感经验,从心理感受上说,就是审美活动发生时所产生的一种独特的心醉神迷的瞬间经验状态。在这一刻,你的整个生命仿佛被一种神奇的光所照澈,你的身心仿佛被凝结、聚集在这种瞬间状态中,你仿佛被眼前的景象、形象所震慑、吸引,这使你暂时忘记了此外的一切,既包括你的俗常生活和操劳,也包括利益的计算和得失的考虑,整个地凝神关注于此情此景之中,在那里流连忘返。2.表现:所谓表现,通常是指把不可见的、隐秘的或内在的东西呈现为可见的、外在的。3.优美:美处于矛盾的相对统一和平衡状态,在形式上的特征表现为柔媚、和谐、安静与秀雅,美感上给人以轻松、愉快和心旷神怡的审美感受。4.移情说:是西方现代美学中影响最大的流派之一,是心理学美学流派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理论,认为移情是把人的情感外射到事物身上去,使它变成事物的属性,达到物我同一的境界。它抓住了审美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特征,缺陷是否定审美对象的客观性。5.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其任务是提高和培养人们对现实世界以及整个文学艺术的鉴赏和创造能力,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们的生活趣味,使人们变得更高尚、积极,在思想感情上得到健康成长。6.巫术直观:是原始人类通过生命活力的普遍可沟通性而与周围世界直接的、前理性的交流方式,它把世界万物都变成了充盈着生命力的活的形象,而人也与这些充盈着生命活力的活的形象一样,受普遍的生命活力的支配。7.赋形活动:就是作为存在性境域的显现活动,审美活动具有一种符号化的能力,赋予事物、纷繁复杂的感性材料以及人自身的存在性境域以符号形式的活动。8.喜剧:作为一种美的形态,是指那些体现了一定社会意义,体现了先进美好的事物与落后丑恶事物的冲突,在倒错、自相矛盾、背理等形式中表现本质的可笑现象。9.直觉说:也称表现说,代表人物是克罗齐,认为直觉是抒情的表现,直觉就是艺术,也就是美,把艺术从周围的事物中孤立出来,认为艺术不是物理的事实,没有功利,没有概念和逻辑,不是道德活动等,这种观点是唯心主义的和形式主义的。10.有意味的形式:所谓有意味的形式,就是人自身的存在性境遇自身凝聚、孕育而成的显现形式。在这种存在性境遇向符号形式的凝聚的过程中,既不是借用已经有的形式以便把存在境遇的内容装进去,也不是脱离存在性境遇本身而概括为另外的符号形式,而是就把存在性境遇的显现本身向符号形式突变和生成。11.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是在情景交融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美的境界。12.悲剧:是崇高的集中形态,是一种崇高的美,通过社会上新旧力量的矛盾冲突,显示新生力量与旧势力的抗争,表现为在一定的时期内,还具有强大的实际力量的旧势力对新生力量暂时的压倒,以及带有一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的失败或挫折。13.美感:是接触到美的事物时所引起的一种感动,是一种赏心悦目、怡情悦性的心理状态,是对美的认识、评价和欣赏。14.时间样式:就是显现形式的展开是按照时间方式展开方式进行的,而时间的展开方式就是在一个一维的向度上进行,按前后的序列以线性的方式展开;同时,它会把本来在空间上分布的对各形式元素压缩和组织为按照前后序列来排列的形式。15.康德:康德是德国18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美学家。他是西方近代哲学理论课题的规范者,是近代学术范式的奠定者,其地位相当于古代的亚里士多德。康德的主要著作是著名的“三大批判”:《纯粹理性批评》、《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其中《判断力批判》研究人如何进行趣味判断和目的判断,趣味判断就是他的美学,目的判断就是他的目的论。16.形式美:是指自然、生活、艺术中各种形式因素(色彩、线条、形体、声音等)及其有规律的组合所具有的美。17.崇高:又可称为崇高感,或阳刚之美壮美等。崇高作为一种美的形态,是指一种庄严,宏大,使人惊心动魄的美。18.社会美:是指社会生活与社会事物的美,如劳动的美、革命斗争的美、劳动产品的美、社会风尚的美、人的美。19.空间样式:符号形式的构成和展开采用的空间展开的样式,并且把一切属于在时间中展开的东西都压缩在空间范围内来实现。20.巫术:是人类原始的活动方式,是人类按照自己的生命活动特征来建构世界的一种方式,,也是原始人类经验世界的方式和信仰的方式。21.多样统一:是形式美法则的高级形式,也叫和谐,是把多种因素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多样统一既使人感到丰富,又单纯;既活泼,又有秩序。22.赋形活动:就是作为存在性境域的显现活动,审美活动具有一种符号化的能力,赋予事物、纷繁复杂的感性材料以及人自身的存在性境域以符号形式的活动。二、辨析题:1.美学是以美的方式去思维的艺术,是美的艺术的理论。答:此观点片面,美学的研究领域虽然包括艺术,但不等同于艺术理论,除此之外,美学研究的对象还包括社会美和自然美等领域。2.美是生活。答:此观点片面,尽管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比艺术美更丰富生动,但艺术美是生活的能动反映,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比生活更集中、更有典型性,因此艺术高于生活。3.自然美在于自然事物本身,是自然事物本身固有的属性。答:此观点片面,自然美是社会性与自然性的统一,自然美的根源在于实践。从自然美的形成来看,它不决定于自然的感性形式本身,而取决于实践中自然和生活的客观联系。4.鉴赏是通过不带任何利害的愉悦或不悦而对一个对象或一个表象方式作评判的能力。答:此观点片面,鉴赏虽然没有直接的现实功利性,但具有潜在的功利性。5.悲剧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不可能实现。答:此观点正确,从历史发展中的矛盾冲突来揭示悲剧的本质,强调悲剧产生的历史条件,表现为在一定的时期内,还具有强大的实际力量的旧势力对新生力量的暂时压倒,表现为带有一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的失败或挫折。6.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研究美。答:此观点片面,美学不仅研究美,而且研究与美相对的丑,以及崇高、悲喜剧等其他美学范畴。7.美的快感是一种没有任何功利的自由的快感。答:此观点片面,美的快感虽然不产生直接的功利性,但具有潜伏的功利性。8.悲剧都具有一种崇高感。答:此观点正确,悲剧是崇高的集中形态,是一种崇高的美。9.自然美在自然事物本身。答:此观点片面,自然美是社会性与自然性的统一,它的社会性指自然美的根源在于实践,从自然美的形成来看,一些自然感性形式能成为美的对象,不决定于自然的感性形式本身,而决定于实践中自然和生活的客观联系。10.文学属于一种时间艺术。答:此观点片面,只看到文学存在的外部状貌,而根据艺术的再现与表现以及所用的物质手段的不同,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借助语言塑造典型的艺术形象或意境,反映生活和情感。11.美学是美的艺术的哲学。此观点片面,美学研究的对象不仅是艺术,还包括自然美和社会美。12.凡是描写了生活中丑的人和事的作品就是艺术丑。此观点片面,艺术可以化丑为美,可以将生活丑转化为艺术美。13.俗话说:“情人眼里出西施”,由此可见,美感的根源在于人的主观情感。此观点片面,美感不仅具有个体差异性,而且具有社会普遍的共性,美感的根源在于实践。14.社会美直接体现了人的自由创造。此观点正确,在人们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中具有美的理想,美的理想的形成根源于实践,体现了人自由创造活动。15.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尺度和需要来进行塑造,而人则懂得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进行生产,并且随时随地都能用内在固有尺度来衡量对象,所以,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此观点正确,美的规律体现了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16.美具有潜在的功利性。此观点正确,美虽然没有直接的功利性,但具有潜伏的功利性。17.艺术美是现实美的“代用品”。此观点片面,现实美虽然是艺术美的源泉,但艺术美并非现实美的代用品,因为艺术美是现实生活的能动反映,比现实生活更集中、更具典型性,因此艺术美是对现实美的提炼和升华。18.悲剧是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此观点正确,那些合乎历史必然性的人类进步要求和美好品质的东西,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会遭受到挫折、失败和牺牲。19.悲剧是人生中可怕的事物。此观点片面,悲剧的确与可怕的事物有关联,但不是所有可怕的事物都具有悲剧的美感,只有那些既能引起人们的恐惧和怜悯,又能使人的情感得到“陶冶”与“净化”,获得美感的可怕的事物,才具有悲剧美。20.美感是一种纯粹的情感愉悦,与功利没有什么关系。此观点片面,美感虽然在表面上看好像没有功利的考虑,但是只要细加分析,还是可以看到在审美喜悦的背后还是潜伏着功利的。这种功利就是审美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与娱乐作用。21.艺术美高于现实美。正确的。因为艺术美虽然来源于生活美,但是又不是对生活的机械照搬,而是在对其进行典型化的加工和融进了作家的审美理想与主观情感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因而比生活更集中、更理想、更典型。故艺术美高于生活美。22.悲剧是两种合理力量斗争的必然结果。此观点片面。这是黑格尔的悲剧冲突论,这种冲突论实际上是一种调和论,抹杀了悲剧冲突双方之间的正义与非正义、先进与落后、美与丑的区别。23.佛靠金装,人靠衣装。正确,它说明了服饰可以增加人的美。整洁、协调、适度的穿着,可以增加人的美。24.艺术美与现实美的关系,有如印画与原画的关系,印画不能比原画好。此观点是片面的。这是车尔尼雪夫斯基的观点。这一观点虽然承认了艺术美来源于生活,但却因没有看到想象在创作中的作用,而否定了艺术美高于现实美,从而走向了贬低和否定艺术的道路上去了。25.美感纯粹是对对象的一种情感体验,与理性思维活动无关。此观点是片面的。美感虽然主要表现为一种情感的愉悦,但并不意味着美感中不包含着理性思维活动,因为它就存在于对美的感性形象的品评与体验中,融合、渗透、沉淀在知觉、表象等感性认识因素之中,就像盐之溶解于水,虽有咸味,但却不见盐一样。26.一切荒唐可笑的事情和行为,都是喜剧。此观点是片面的。只有当可笑的现象体现了一定社会意义,体现了先进美好的事物与落后丑恶事物的冲突,在倒错、自相矛盾、背理等形式中表现本质的时候才具有喜剧性。27.艺术作品中反映丑的对象就等于艺术丑。此观点是片面的。这是把形象本身的丑与艺术品的美丑混淆在一起了。艺术作品的美丑取决于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水平的高低,而不在其所写的对象本身的性质是美的还是丑的。28.外形美是心灵美的表现形式。此观点是片面的。。我们应该注意外表美或外形美不是心灵美的表现形式。一个人的外形,身体只是他的心灵的载体,不是心灵的表现形式,而是生理器官的直接表现形式。如脸色白里透红,肌肉结实发达,反映一个人内脏的健康;脸腊黄、铁青则分别反映一个人的肝、心脏有毛病。29.形式美就是美的形式。此观点是片面的。形式美与美的形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美的形式与美的内容有着直接的密切的联系。而形式美则是指美的形式的某些共同特征,而且其所体现的内容是间接的、朦胧的。可见,形式美不是美的形式。30.凡是生活中任何不幸的、痛苦的、失败的、死亡的结局,都是悲剧。此观点是片面的。这种说法过于笼统。悲剧固然与不幸的,痛苦的,失败的,死亡的现象相关联,但这些现象本身并一一定就具有悲剧性,只有当这些不幸的、痛苦的、失败的、死亡的现象,表现出一种独特的“陶冶”与“净化”人的情感的作用时,这些现象才是具有悲剧性的。31.气质有美丑之别,但没有善恶之别。正确。气质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和外部行动的表现方式,是与生俱来的,因而对人的性格美丑有着重要的影响。比如,粘液质常被认为是美的,而抑郁质则常被认为是丑的,但气质没有善恶之别,因为各类气质的人都可以对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所以,也就没有善恶上的分别。32.在崇高的美感中隐含着一种痛感。正确。因为崇高的对象往往会以其形体和力量的巨大,引起人们的恐怖与敬畏,产生一种生命力暂时受到阻碍的感觉。这种感觉就是一种痛感。不过,崇高感并不只停留在此情绪上,否则就不能称得上是一种美感了,因为实际上在这种痛感产生之后,马上接着就有一种生命洋溢的崇敬感产生。这种崇敬感就是一种快感。可见,从整体上看,崇高感是一种由痛感与愉悦、不自由与自由、压抑与解放相混合的复杂情感。而痛感只不过是其中的一种而已。33.多样统一是形式美的基本法则
本文标题:美学导论复习提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373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