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中考数学解题方法技巧
中考数学选择题的五种常用解法在中考数学试题中,选择题占相当大的比例,因此,解答选择题对考试成绩影响很大。解数学选择题,常可以从选择支出发进行思考,充分利用选择支所提供的信息与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的方向,改变解题策略,充分发挥直观的作用,发现其特殊的数量关系和图形位置特征,迅速解题。下面举例谈谈解数学选择题的五种常用方法,供大家复习时参考。一.直接法例1.若有意义,则()。解:根据题设,注意到a0,直接化简原式,可得。选C。点拨:直接法就是直接从条件出发,通过合理运算和严密推理,最后推出正确的结果,再对照选择支解答的一种解题思路。二.特例法例2.若a0,-1b0,则()解:取a=-1,b=-1/2,很容易得到答案为D。点拨:特例法就是用符合已知条件的特例或考虑特殊情况、特殊位置,检验选择支或化简已知条件,得出答案。当已知条件中有范围时可考虑使用特例法。三.检验法例3.方程的解是()A.3B.2C.1D.3/7解:把四个选择支的数值代入方程中,很快就可知道答案为C。点拨:检验法就是将选择支分别代入题设中或将题设代入选择支中检验,从而确定答案。解答本题时若直接解方程,要浪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当结论为具体值时可考虑使用检验法。四.排除法例4.在同一坐标平面内,函数与的图象只可能是()解:选择支A中抛物线肯定错误,B中直线肯定错误(若为抛物线也错误),C中直线和抛物线不是同时正确的,故选D。点拨:排除法就是利用一些基本概念、定理和简单的运算,通过排除容易发现错误的选择支,从而推断正确答案的方法。五.图解法例5.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情况是()A.x、y均为正数B.x、y均为负数C.x、y异号D.无解解:将两个二元一次方程分别看作两个一次函数和,在直角坐标平面内画出图象,由于直线与平行,所以选D。点拨:图解法就是根据数形结合的原理,先画出示意图,再通过观察图象的特征作出选择的方法。在解数学选择题时,直接法是最基本和使用率最高的一种方法。当题目具备一定的条件和特征时,可考虑采用其他四种方法。有时解一个选择题需要几种方法配合使用。另外还要注意充分利用题干和选择支两方面所提供的信息,全面审题。不但要审清题干给出的条件,还要考察四个选项所提供的信息(它们之间的异同点及关系、选项与题干的关系等),通过审题对可能存在的各种解法(直接的、间接的)进行比较,包括其思维的难易程度、运算量大小等,初步确定解题的切入点。思考题:在△ABC中,,ABAC,则()。中考数学填空题的四大常用方法数学填空题是一种只要求写出结果,不要求写出解答过程的客观性试题,是中考数学中的三种常考题型之一。它和选择题同属客观性试题,它们有许多共同特点:其形态短小精悍、跨度大、知识覆盖面广、考查目标集中,形式灵活,答案简短、明确、具体,评分客观、公正、准确等。填空题的类型一般可分为:完形填空题、多选填空题、条件与结论开放的填空题.这说明了填空题是数学中考命题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约占了整张试卷的三分之一。因此,我们在备考时,既要关注这一新动向,又要做好应试的技能准备.解题时,要有合理的分析和判断,要求推理、运算的每一步骤都正确无误,还要求将答案表达得准确、完整.合情推理、优化思路、少算多思将是快速、准确地解答填空题的基本要求。解答填空题的基本策略是准确、迅速、整洁。准确是解答填空题的先决条件,填空题不设中间分,一步失误,全题无分,所以应仔细审题、深入分析、正确推演、谨防疏漏,确保准确;迅速是赢得时间获取高分的必要条件,对于填空题的答题时间,应该控制在不超过20分钟左右,速度越快越好,要避免超时失分现象的发生;整洁是保住得分的充分条件,只有把正确的答案整洁的书写在答题纸上才能保证阅卷教师正确的批改,在网上阅卷时整洁显得尤为重要。中考中的数学填空题一般是容易题或中档题,数学填空题,绝大多数是计算型(尤其是推理计算型)和概念(性质)判断型的试题,应答时必须按规则进行切实的计算或者合乎逻辑的推演和判断。求解填空题的基本策略是要在准、巧、快上下功夫。常用的方法有直接法、特殊化法、数行结合法、等价转化法等。一、直接法这是解填空题的基本方法,它是直接从题设条件出发、利用定义、定理、性质、公式等知识,通过变形、推理、运算等过程,直接得到结果。它是解填空题的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使用直接法解填空题,要善于通过现象看本质,熟练应用解方程和解不等式的方法,自觉地、有意识地采取灵活、简捷的解法。例1、如果是线段AB的两个黄金分割点,且=1,则AB=_________.解:设AB=x,则x-2(1-)x=1,解得x=,所以AB=.例2、函数的定义域是___________________.解:由函数成立的条件得解得-1<x≤1,所以定义域为-1<x≤1的一切实数.例3、如图,现有线段AB=2,MN=3,若在线段MN上随机取一点P,恰能使线段AB、MP、NP组成一个三角形三边的概率是____________.解:设MP=x,则NP=3-x,由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得,解得1/2<x<5/2,直接得出P点在线段MN大于1/2和小于5/2之间,占线段MN=3的2/3,所以恰能使线段AB、MP、NP组成一个三角形三边的概率为2/3.例4、(扑克牌游戏)小明背对小亮按下列四个步骤操作:第一步分发左、中、右三堆牌,每堆牌不少于两张,且各堆牌的张数相同;第二步从左边一堆拿出两张,放入中间一堆;第三步从右边一堆拿出一张,放入中间一堆;第四步左边一堆有几张牌,就从中间一堆拿几张牌放入左边一堆。这时,小明准确说出了中间一堆牌现有的张数,你认为中间一堆牌现有的张数是____________.解:不妨设分发左、中、右三堆牌均为a张,且a2,经过第二、三步后,左堆牌为(a-2)张,中间一堆牌有(a+3)张,操作第四步,则中间一堆剩下的张数为(a+3)-(a-2)=5.二、特殊化法当填空题的结论唯一或题设条件中提供的信息暗示答案是一个定值时,而已知条件中含有某些不确定的量,可以将题中变化的不定量选取一些符合条件的恰当特殊值(或特殊函数,或特殊角,图形特殊位置,特殊点,特殊方程,特殊模型等)进行处理,从而得出探求的结论。这样可大大地简化推理、论证的过程。例5、填空题:已知a<0,那么,点P(-a^2-2,2-a)关于x轴的对称点是在第_______象限.解:设a=-1,则P{-3,3}关于x轴的对称点是{-3,-3}在第三象限,所以点P(-a^2-2,2-a)关于x轴的对称点是在第三象限.例6、无论m为任何实数,二次函数y=x^2+(2-m)x+m的图像都经过的点是_______.解:因为m可以为任何实数,所以不妨设m=2,则y=x^2+2,再设m=0,则y=x^2+2x解方程组解得所以二次函数y=x^2+(2-m)x+m的图像都经过的点是(1,3).三、数形结合法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数学中大量数的问题后面都隐含着形的信息,图形的特征上也体现着数的关系。我们要将抽象、复杂的数量关系,通过形的形象、直观揭示出来,以达到形帮数的目的;同时我们又要运用数的规律、数值的计算,来寻找处理形的方法,来达到数促形的目的。对于一些含有几何背景的填空题,若能数中思形,以形助数,则往往可以简捷地解决问题,得出正确的结果。例7、在直线l上依次摆放着七个正方形(如图所示)。已知斜放置的三个正方形的面积分别是1、2、3,正放置的四个正方形的面积依次是S1、S2、S3、S4,,则S1+S2+S3+S4=_______。解:四个正方形的面积依次是S1、S2、S3、S4,可设它们的边长分别为a、b、c、d,由直角三角形全等可得,解得a^2+b^2+c^2+d^2=4,则S1+S2+S3+S4=4.例8、如图,由10块相同的长方形地砖拼成的一块长方形地面图案(地砖间隙不计),如果图案的宽为75cm,那么图案的长为_______cm.解:设小长方形是宽为xcm,长为ycm,由图可得,解得,则图案的长为2y=90cm.四、等价转化法通过化复杂为简单、化陌生为熟悉,将问题等价地转化成便于解决的问题,从而得出正确的结果。例9、若是方程x^2-3x-5=0的两个根,则的值是________.解:这里的不是关于根的对称式,不能直接用韦达定理求解,但利用方程根的概念,将降次,转化为两根的对称式,就可以使问题迎刃而解.因为,所以,从而.例10、如图,在△ABC中,AB=7,AC=11,点M是BC的中点,AD是∠BAC的平分线,MF∥AD,则FC的长为_________.解:如图,设点N是AC的中点,连接MN,则MN∥AB.又MF∥AD,所以,所以.因此例11、如图,矩形内两相邻正方形的面积分别是和,那么矩形内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__(结果可用根号表示)解:把小阴影部分的图形向上平移,组合成阴影部分的一个矩形,它的长是,宽为,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例12、如图6,在中,E为斜边AB上一点,AE=2,EB=1,四边形DEFC为正方形,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___.解:将直角三角形EFB绕E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因为CDEF是正方形,所以EF和ED重合,B点落在CD上,阴影部分的面积转化为直角三角形ABE的面积,因为AE=2,EB=1,所以阴影部分的面积为1/2*2*1=1.由以上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数学思想方法是处理数学填空题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策略,是数学的灵魂,它能够帮助我们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灵活选择方法,是快速准确地解数学填空题的关键。因此,我们首先要对初中数学知识和技能做到透彻理解,牢固掌握,融会贯通进而领悟和掌握以数学知识为载体的数学思想方法,来提高思维水平,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达到举一反三,熟练运用,提升素养的目的。
本文标题:中考数学解题方法技巧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378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