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高段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能力迁移的有效方法
高段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能力迁移的有效方法彭家坪中心校课题组王朝华我们都知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由于学生生活经历不同,针对相同文章的同一人物,活在学生心灵的人物形象也是不同的。我认为语文阅读课上,倾听学生心灵的回声,让他们真正融入课堂非常重要,这就意味着我们教师要走下象征高高在上的讲台神坛,走到学生中去,成为他们中的一员,让馨香之花绽放在课堂。学生在进入小学高年级后,阅读的训练也由低、中段的基础性、自主性阅读向高段的拓展性、迁移性阅读演变,这种慢慢的演变是基于低中年级对阅读的积累而来的。学生的迁移性阅读是指学生在阅读时表现出的回忆、联想、想象的思维状态。要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人物的情感变化,要自己表达自己的观点就要进行有条理的阅读。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熏陶的感染作用,注重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这实际上是在要求我们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语文教学中的正确导向,并把它贯穿于日常的语文教学当中。而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有着她先天的优势。因为语文阅读材料本身就为“阅读者”展现了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一个绚丽灿烂的天地,所以我们在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的时候,应充分挖掘语言中所蕴含的情感因素,使语文教学的过程成为学生情感体验的过程。一、逻辑分析法这是指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主体通过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进而获得概念,形成判断,进行合乎逻辑推理的思维活动过程。在人类的学习活动过程中,这是一种最常用的思维方法。概括地讲,它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步骤来实现。第一,确定思维方向,理解问题实质。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中的课文《人物描写一组》,要理解这篇课文首先就要搞清楚文章所写的是什么内容,其次文章的结构如何,文章的构成要素、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等。对诸如此类问题的深入思考,都有助于把握问题的实质。第二,拟订解决问题计划。即思考如何更好地运用这些有用资料以达到问题的解决,制订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比如思考:在以往学习过程中,遇到过同类型或相类似的文章吗?这类型文章具有怎样的结构?文章是采用总分总的方式还是分总的方式,或者还有其他的方法?对这些问题的逐个思考,将有助于制订和选择阅读的最佳方案。第三,具体执行计划。即要尝试性地运用各种方法来解决问题。这既是具体地检查和验证每一个步骤,保证它们正确无误,又要回到原来的问题,检查解题的结果,弄清结论是否真正同问题切合,是否还可能派生出其它结果。至此,一个思维过程才算结束。二、顺向求同法顺向思维,是指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思维循着课文内容的指向去思考。在语文学习中,循着课文内容的指向思考,并从正面考虑问题的答案,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同性。例如,学《人物描写一组》在分析课文中《临死前的严监生》一段时,根据课文中对其他人对话的描写和严监生的动作描写中,从正面去思考得出答案:严监生伸着两个指头的目的只为让家人挑掉一根灯芯,从而反映出严监生吝啬、爱财如命的性格特点。这样学习,为学生能力迁移奠定了基础。三、联想展开法这是根据事物之间某些方面的相似,由此而推测出它们在其它方面相似的一种思维方式。它在帮助人们记忆和理解知识、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形成具有一定结构的知识网络,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等方面,都具有十分广泛的用途。人们在学习过程中常用的联想方式有相似联想、对比联想、接近联想、关系联想等。如在阅读中,要不断丰富知识、扩大知识面,一旦遇到有通感的事物,联想就会很快展开。要有联想意识,对于要解决的问题,有意识地从它的正、反面,以及与它相近、相似的关联事物和经验中,多角度地进行思考,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线索。最后有意识地进行联想训练,使自己联想技巧得以提高。例如:《人物描写一组》中的《“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一段中,有对王熙凤外貌描写“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起笑先闻。”这段描写充分的写出了王熙凤与众不同的装扮,学生可以尽情的联想王熙凤的穿着打扮,这样的打扮再加上对王熙凤的侧面和语言描写,学生可以很快理解王熙凤这个人物的个性特点。四、全方位思考法运用这种方法观察事物、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使主体思路不仅仅局限于某一个点或某一个面,而是从点到面、从面到体、点面体并存;既思前因,又想后果;既可从空间方位、时间顺序上来考虑,又可从逻辑上来分析;既要考虑整个系统内各要素间的各种关系,考虑本系统与它系统的关系,又要考虑大系统对子系统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多路互补的结构,克服思维片面性,真实地把握事物的实质。这种思维方法在学习过程中的具体运用,首先,对问题的思考,除了采用从时间、空间、逻辑等上考虑具体方式外,还可采用要素分析的方式,即把事物或问题的构成要素一一列举出来,然后再综合。其次,通过纵横定点,点面织网、顺逆互变、同异对比、链条沟通、面体延伸等方法来建立自己合理的知识结构。只有把问题放在自己的知识体系之中,才会更好地理解。再次,要有目的、有条理、有步骤、有秩序地从多方面来扩大思路,避免思维的片面性,进而达到“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境界。五、发散思维法达·芬奇曾说过:即使是一个鸡蛋,只要换一个角度来看它,形状就立即不同了。在解决一个问题时应尽量发散出多种设想,以便多中选好,好中选优。例如:学《小英雄雨来》,根据每一段内容,用一个词语或句子做小标题。要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去列小标题。结果,列出了三种不同的小标题。同样在教学《将相和》这篇课文时,亦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标出三个小标题,从故事的发展和内容入手,学生很容易得会找到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再通过这三个故事进行教学,学生容易理解。这样训练发散思维,对于提高学生能力迁移大有裨益。六、纵横连动法连动思维,是根据事物的纵向横向联系,进行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此及彼的思考,从而提出新的设想,得出新的答案。语文学习中的扩写、缩写、补写、改写等训练形式,就是训练学生思维连动性的好方法。例如:学了《景阳冈》以后,缩写故事内容,这种情况下,学生首先要对课文有深入的了解,理清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找出文章的主干,然后再删减不重要的内容,这样训练,不再孤立地分析问题,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迁移的发展。阅读教学中学生的能力迁移是复杂的、多层次和多角度的,但其迁移的过程和方式是有规律可循的。一般来说,阅读能力迁移由阅读积累——阅读感悟——阅读迁移三个阶段组成,而这三个阶段与阅读理解一篇文章的认知过程本质上是一致的。文与道,情与理,语言和思维这三者的和谐统一,是我们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也是我们为之努力的方向。
本文标题:高段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能力迁移的有效方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384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