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课件(1)
第二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第七课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一、学习目标1.知道民族区域自治是基本民族政策,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2.明确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以及内涵,尤其对自治权的理解。3.理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国情的必然选择,具有显著的优越性。二、重难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涵和优越性1、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三项原则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发展,又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知识回顾2、三原则之间的关系是:你知道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那些地区?这些地方与其他省市有什么不同?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民族自治地方: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实行自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其总人口的75%,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区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4%。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P75重点)2、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设置与自治机关是什么?(P75)3、民族区或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及其含义是什么?(P76重点)4、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P76)5、实行民族区或域自治制度有哪些优越性?(P78__P79)自学指导(P76-P79)1949195419842001年份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被载入宪法颁布民族区域自治法修改民族区域自治法,正式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的地位,扩大了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自治权一、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化进程1947年5月1日,我国成立了第一个省级的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新中国成立前夕,在北京召开了有多个少数民族代表参加的政治协商会议,正式确定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解放后,我国先后建立了5个省级自治区。名称成立时间首府驻地内蒙古自治区1947、5、1呼和浩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5、10、1乌鲁木齐广西壮族自治区1958、3、15南宁市宁夏回族自治区1958、10、25银川市西藏自治区1965、9、1拉萨市西藏新疆广西宁夏内蒙古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自治地方:自治内容:少数民族聚居区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坚持国家的统一领导”前提:这说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是国家不可分割的部分,与国家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注意:不能理解为少数民族自己管理自己这是不科学的。二、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地位:是我国基本民族政策,一项基本政治制度。2、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1)三级自治区(5个)省一级自治州(30个)设区的市一级自治县(旗)(120个)县一级(2)双重地位既是国家统一领导下的地方行政区域,又是国家统一领导下享有自治权的自治地方。二、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思考: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1100多个民族乡,这些民族乡也是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吗?不是。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民族乡作为民族区域自治的一种补充形式,是与乡、镇平级的行政单位,不属于民族自治地方。3、自治机关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不包括党的机关和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既是地方国家机关,又是民族自治机关。(2)双重地位:(3)双重职权:(1)含义:既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又行使自治权二、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及自治机关: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自治区省一级自治州设立区市的市级自治县(旗)县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注意:自治机关具有双重地位:在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享有和行使自治权。民族自治机关既是国家的地方机关,又是民族自治机关。三级管理(不包括党的机关、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注意:民族乡(镇)是与乡、镇平级的行政单位,不属于民族自治地方。4、自治权的地位、含义、内容(1)地位: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2)含义:自治权是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政策,自主地管理本民族自治地方内部事务的权力。(4)内容:立法自治权、经济自治权、文化管理自治权、变通执行权、其他自治权。(3)自治权是有法律保障的。二、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A、立法自治权据统计,自1965年以来,西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共制定了220件地方性法规和单性条例.其中包括《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管理条例》《西藏自治区环境管理条例》《西藏自治区对外国人来藏登山管理条例》《西藏自治区信访条例》《西藏自治区学习,使用和发展藏语文的决定》《关于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反对分裂活动的决议》《关于严厉打击“赔命金”违法犯罪行为的决定》等。据统计,自1965年以来,西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共制定了220件地方性法规和单行条例。其中包括《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管理条例》《西藏自治区环境管理条例》《西藏自治区对外国人来藏登山管理条例》《西藏自治区信访条例》《西藏自治区学习、使用和发展藏语文的决定》《关于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反对分裂活动的决议》《关于严厉打击“赔命金”违法犯罪行为的决定》等。立法自治权B、经济自治权在税收方面,全国只有西藏一直执行比全国低3个百分点的税收优惠政策,而且对农牧民一直免收各种税费;在金融方面,西藏一直实行比全国低两个百分点的优惠贷款利率和低保险费率政策.eg:在税收方面,全国只有西藏一直执行比全国低3个百分点的税收优惠政策,而且对农牧民一直免收各种税费;eg:在金融方面,西藏一直实行比全国低两个百分点的优惠贷款利率和低保险费率政策。经济自治权C、变通执行权例1.在执行全国性法定节假日的基础上,西藏自治区还将“藏历新年”,“雪顿节”等藏民族的传统节日列入自治区的节假日。例2.根据西藏特殊的自然地理因素,西藏自治区将职工的周工作时间规定为35小时,比全国法定工作时间少5小时。eg:1981年,西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从西藏少数民族历史婚俗等实际情况出发,通过了《西藏自治区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变通条例》,将《婚姻法》规定的男女法定婚姻年龄分别降低两岁,并规定对执行变通条例之前已经形成一妻多夫或一夫多妻婚姻关系,凡不主动提出解除婚姻关系者,准以维持。变通执行权D.文化管理自治权第七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银川举行农牧民子女上学实行免费吃住。对农牧民实行免费医疗等政策西藏地区的学校除了教授汉语外,还要开设民族语言课。这体现了西藏自治区有什么权力?文化管理自治权1、据统计,自1965年以来,西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共制定了220件地方性法规和单性条例。其中包括《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管理条例》《西藏自治区学习、使用和发展藏语言的决定》《关于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反对分裂活动的决议》等等。2、在执行全国性法定节假日的基础上,西藏自治区还将“藏历新年”、“雪顿节”等藏民族的传统节日列入自治区的节假日。3、根据西藏特殊的自然地理因素,西藏自治区将职工的周工作时间规定为35小时,比全国法定工作时间少5小时。4、1984年后,在西藏农牧区实行“土地归户使用,自主经营,长期不变”、“牲畜归户,私有私养,自主经营,长期不变”的政策。极大调动了农牧民的生产积极性,使西藏农牧区生产和人民群众生活得到持续发展和提高。立法自治权文化管理自治权变通执行权经济自治权探究:西藏自治区政府所做出的这一系列措施体现了自治机关的何种自治权?根据所述内容,用线条把两边的方框连接起来立法自主权变通执行权经济自主权文化管理自主权其他自治权①自主安排和管理地方性的经济建设,管理地方财政⑤组织本地维护社会治安的公安部队,制定管理流动人口办法④不合本地方实际情况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可变通执行或停止执行。②自治地方人大有权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③自主管理本地方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自治机关的自治权:立法自治权1变通执行权经济自治权文化管理自治权234自治机关在国家计划指导下,自主安排和管理地方性的经济建设事业;有管理地方财政的自治权。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如果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的实际情况,自治机关可报上级国家机关批准,变通执行或停止执行。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上级批准后生效。自治机关自主地管理本地方的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保护和整理民族文化遗产,发展和繁荣民族文化事业。连连看5、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它是由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的。②它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有着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历史特点:现实情况: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各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社会基础——政治基础适合国情的必然选择深圳经济特区西藏民族自治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比较三者有何不同?知识拓展:项目民族自治区特别行政区经济特区不同点目的制度权限范围相同点(1)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地方行政区域(非主权实体)(2)与中央都是中央和地方关系(3)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稳定社会,解决民族问题祖国和平统一发展经济,促进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可根据本地区、本民族的实际,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令、政策的自治区拥有除外交、国防外的高度自治权实行特殊的经济管理政策5个民族自治区港、澳、台5个经济特区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阅读教材81页最后一段——82页,探究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1、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2、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3、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4、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体现了中央统一领导和民族区域自治有机结合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西藏人民与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组成了同甘共苦、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大家庭。西藏作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数百年来与祖国同命运、共发展。历史事实说明,没有国家的统一、富强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互助,就没有西藏社会的新生和跨越式发展;同样,没有西藏的繁荣发展,就不可能实现国家的完全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人民当家作主和西藏地方自治的有机结合,使得西藏更加自觉地担负起捍卫国家统一、保卫边疆的光荣职责。1.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以下材料体现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哪项优越性?1、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解决民族问题,中国采取的不是民族共和国联邦的制度,而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我们认为这个制度比较好,适合中国的情况。我们有很多优越的东西,这是我们社会制度的优势,不能放弃。”——邓小平1984年2、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少数民族代表数示意图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宪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应当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主任或者副主任;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西藏自治区成立以来,先后6任(含现任在内)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和7任(含现任在内)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均为藏族公民。此外,还有一批西藏的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公民直接参与管理国家事务,有的还在中央国家机关担任领导职务。2.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3、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地处四川省西北部。总人口84.7万,其中:藏族占52.3%,羌族占17.7%,回族占3.2%,汉族占26.6%,其他民族占0.2%。是四川省第二大藏区和我国羌族的主要聚居区。在抗震救灾中各族人民,亲密团结、和睦相处,建立了水乳交融、同甘共苦、同舟共济的深厚情谊。5.12三周年纪念三
本文标题:《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课件(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398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