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广告经营 > 滨水区的更新与改造(巴尔的摩内港、巴黎塞纳河)
组员:唐燕20102335王卓琳20102336魏谦20102337徐逸然20102338滨水区的更新与改造指导老师:涂明一、滨水区相关概念1.1城市滨水区的概念及界定范围1.2滨水区的分类1.3城市滨水区的空间特征&景观特征1.4城市滨水区与城市的关系二、城市设计与滨水区的相关性2.1概述2.2滨水区规划中的城市设计原则三、滨水区的开发历程及趋势3.1滨水区的开发历程3.2滨水区的开发动因3.3滨水区的发展趋势目录四、案例分析4.1巴尔的摩内港区的改建开发4.2巴黎塞纳河沿岸地段五、小结目录一、滨水区相关概念滨水地区是城市中一个特定的空间地段,指“与河流、湖泊、海洋毗邻的土地或建筑,亦即城镇邻近水体的部分。”空间范围包括200~300m的水域空间及与之相邻的城市陆域空间,其对人的诱惑距离为l~2Km,相当于步行15~30分钟的距离范围。根据毗邻水体的不同可以分为滨江、滨海、滨湖等。1.1城市滨水区的概念及界定范围一、滨水区相关概念1.2滨水区的分类按照与水体紧密联系的城市用地类型来分:滨水商业金融区、滨水行政办公区、滨水文化娱乐区、滨水住宅区、滨水工业仓储区、滨水港口码头区、滨水公园区、滨水风景名胜区、滨水自然湿地。按照开发的方式来分:城市滨水地区可分为城市滨水保护区、城市滨水更新区、城市滨水开发区。1.3城市滨水区的空间特征&景观特征1.3.1城市滨水区的空间特征开放性:城市滨水区保持与城市中心景观通透与开敞,使其成为生活景观的延续及公共空间的组成部分。多样性:形成多样化的功能娱乐、休憩、赏景、贸易、码头等,提供丰富的连续印象,增强滨水区吸引力。可达性:提供通至滨水区的游憩步行系统,让市民真正享受到清新宜人的景观。识别性:滨水空间被认为是塑造城市形象的场所,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得以延续和拓展,增强了城市的可识别性。效益性:滨水岸边恰当的土地利用规划和道路规划能增加对资源的享用,从而提高地产价值,增强当地政府的财力,带给城市更多投资。一、滨水区相关概念1.3城市滨水区的空间特征&景观特征1.3.2城市滨水区的景观特征一、滨水区相关概念强烈的空间渗透性:滨水区是自然生态系统与人工建设系统交融的城市公共开敞空间。人—自然的二重性:人们在活动过程中,既能感受到人工设施的便利,又能感受大自然的清新;既能体察人工环境的精巧亲切,又能感受到大自然的雄浑广博。1.4城市滨水区与城市的关系从城市的发展来看,首先,都市聚落的形成往往与河流、海洋、湖泊有密切关系。中国古代的建城理论中就有“依山者甚多,亦须有水可通舟楫,而后可建。”,“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之说。亚历山大在《模式语言》中对于城市水体的描述“保持天然水池和河流,并让河流流经全市,两岸修筑小路,供游人散步,并修筑人行桥横跨河流,让河流成为市内的天然屏障,车辆只能在少量的桥梁上通过。”。1.4.1水与城市的发展一、滨水区相关概念1.4城市滨水区与城市的关系1.4.2滨水空间对于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首先,从大的区域来看,城市滨水区孕育着丰富的物种多样性,生物在水、陆之间生存、繁衍,形成一个互相依赖,互相共生的系统。其次,城市滨水区具有连续的特色,可以串连都市中的各个绿地,形成生态廊道。第三,城市滨水区的公共开放空间,是构成城市骨架的主导要素之一,增强了城市的可识别性,可作为城市特色的一种主题元素,为趋同的城市风貌提供个性化的发展的基础。一、滨水区相关概念1.4.2滨水空间对于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最后,从城市的构成来看,城市滨水区是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是公共开放空间中兼具自然景观河人工景观的区域。在生态层面上,城市滨水区的自然因素使得人与环境间达到和谐、平衡的发展。在经济层面上,滨水区具备提供高品质的娱乐、旅游资源的环境,为经济开发提供经济承载的基础。在社会层面上,城市滨水区提高了城市可居性,以水域为焦点,往往构成了城市最具有活力的开放性社区,具有丰富的城市性生活组织。在景观层面上,滨水区是城市最具识别性和整体感知的元素。一、滨水区相关概念1.4城市滨水区与城市的关系二、城市设计与滨水区的相关性理想的城市空间环境具有清晰的空间结构、生态优良的景观环境、方便迅速的交通系统、完善的公共设施。城市设计的目标是构建理想的城市空间环境、维护创造城市空间的特色和品质。纵观城市空间,可达性高的地区常表现为公共开敞空间,这也是城市设计的重中之重。滨水区是公共开敞空间的重要构成部分,在社会、经济、生态、景观等层面与城市设计息息相关。滨水区的规划需要有效合理的城市设计手段,通过利用水体特征、突出滨水空间特色得到高品质的滨水区空间形态,让滨水区中独特的自然资源得以充分的利用。成功的滨水区规划,在滨水城市的空间整合、景观塑造、提高城市整体质量等方面具有深刻的意义,并以此带动城市发展。2.1概述二、城市设计与滨水区的相关性2.2滨水区规划中的城市设计原则生态型原则:充分利用好诸如河流、江或者山脉丘陵等自然景观要素。根据实际情况和山水特色布局将这些自然要素与水体进行因地制宜的衔接。多样性原则:一方面,城市空间应充分向水体开放;另一方面,在距水体较远的区域保持视觉上的可达性,扩大滨水区的心理界限。二、城市设计与滨水区的相关性完整性原则:强化滨水地区与城市地区腹地的关系,可以通过道路、绿带、视线走廊等将水面与腹地开敞空间连接起来;建立通向水面的交通。特殊性原则:构建面向水面的视觉通廊,并且确保眺望水面的视线的连续,此外,还应创造和引导向水面眺望的视线。2.2滨水区规划中的城市设计原则三、滨水区的开发历程及趋势3.1滨水区的开发历程国外滨水地区大都经历了兴旺繁荣、停滞、衰落、再开发的历史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自然形态的发展、工业化形态的发展、现代滨水区开发。三、滨水区的开发历程及趋势3.1滨水区的开发历程城市发展初期:滨水区处于良性的发展阶段。十九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在欧洲兴起发展,植被遭破坏,生态恶化,造成水体污染,居住地和城市公共活动开始远离河道,滨水地区衰弱。七十年代中期:人们重新认识到传统城市空间的文化和审美价值,认识到滨水地区对城市环境和城市风貌特色形成的重大意义。滨水区的再开发的意图是重新利用滨水区的良好区位,把港口、仓储、工业区改造成以旅游、休闲、文化、居住、景观灯生活设施为主的高品位综合功能区,并以此带动旧城经济的复苏。发展——衰弱——复兴三、滨水区的开发历程及趋势3.2滨水区的开发动因经济因素:对滨水地区的开发是重新利用滨水区的良好区位,把单一的港区改为多功能的综合区,以此作为经济发展的催化剂。城市建设因素:城市在发展中一直在寻求新的可以利用的土地。对滨水区的改造和再开发,是为了满足新的开发需求、城市居民对更高生活质量的追求。政治因素:通过滨水地区的建设开发,使之成为本城的新的城市形象,最易吸引市民注意;最易获得广大百姓和商业、房地产业及建筑业等各方面的支持;最易显示政绩。三、滨水区的开发历程及趋势3.3滨水区的发展趋势随着城市的发展及人们生态、环保意识的提高,滨水地区的景观规划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一方面,为了安全,人们不停地在进行水洗的整治;另一方面,城市居民闲暇时间的增加,滨水活动的日益频繁,水系空间的景观功能、亲水功能日益加强。因此,水系建设呈现环境化、生态化、自然化等多元化趋势。四、案例分析4.1巴尔的摩内港区的改建开发4.1.1巴尔的摩港发展简介巴尔的摩港位于巴尔的摩市,是美国主要的工业港口之一,港口贸易非常繁荣,并且紧邻巴尔的摩的核心查尔士中心,用地12.8公顷,巴尔的摩市中心布局正是沿着其主要港口周围展开的。四、案例分析4.1巴尔的摩内港区的改建开发4.1.1巴尔的摩港发展简介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巴尔的摩港区日益萧条,码头仓库空闲,城区的楼宇空置,街道上呈现出颓败的景象。20世纪50年代中期,巴尔的摩城市规划委员会开始策划启动城市更新的开发项目,着手组织编制市中心的总体规划。从20世纪50年代到现在,巴尔的摩港区一直不断地进行改建和重建,内港区的面貌也发生了惊人的变化,成为整个美国、乃至全世界的榜样。四、案例分析4.1巴尔的摩内港区的改建开发4.1.2拥有的资源悠久的人文历史资源:海港FortMcHenry地区的堡垒及的许多历史性的祠堂现已成为国家的保护区并得到修复。四、案例分析4.1巴尔的摩内港区的改建开发4.1.2拥有的资源优越的自然资源:港口处于ChesapeakeBay和Patapsco河口相交处,是景色优美的滨水区。四、案例分析4.1巴尔的摩内港区的改建开发4.1.2拥有的资源区位优势:世界性港口之一,而且巴尔的摩的市中心与港区相临。另外巴尔的摩是处于北方和南方之间的边界城市,距离美国首都华盛顿仅38英里,国际机场(BWI)座落在巴尔的摩和华盛顿之间。北大西洋四、案例分析4.1巴尔的摩内港区的改建开发4.1.3改造背景宏观经济变迁:美国东海岸马里兰州最大城市的巴尔的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钢铁和石油化工是主导产业,而之后,重工业衰退,巴尔的摩面临着经济结构转型。内港的功能:重工业的衰退使港口的重要性降低,随着港口的集装箱化和深水化,这一港区逐渐被弃置,内港区走向衰退。城市发展上:衰落的港区占据着城市最有力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对城市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寻找城市发展的动力提供了条件。建筑形态上:废弃的仓库和建筑不仅没有利用价值,而且影响城市形象。四、案例分析4.1巴尔的摩内港区的改建开发4.1.4改造过程70年代随着巴尔的摩城市中心更新的展开,内港毗邻市中心地段依托良好的滨水区位,建设了凯悦、23层查尔士中心南楼、联邦大厦、11层内港中心、地铁站以及十余幢其它办公楼。滨水地区改建的展开,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巴尔的摩,从而带动了巴尔的摩的旅游业,成为城市娱乐的先祖。市政府逐渐从一系列改建项目中获得了回报,并将这些资金投进新的改建项目中。四、案例分析4.1巴尔的摩内港区的改建开发4.1.4改造过程20世纪50年代中期,巴尔的摩城市规划委员会开始策划启动城市更新的开发项目,着手组织编制市中心的总体规划。1959年,查尔斯中心城市更新计划成为内港区第一个确定的开发项目。1964年,华莱士规划设计公司完成巴尔的摩发展概念性规划。这一城市复兴计划规划范围为内港区沿海岸线范围,内港定位为:文化、休闲与观光,规划年限为30年,总投资为2.6亿美元。四、案例分析4.1巴尔的摩内港区的改建开发4.1.5改造方式巴尔的摩内港区更新开发的构思是:以商业、旅游业为磁心,吸引游客和本地顾客,在商业中心周围布置住宅、旅游和办公楼。在项目布置上,最接近水面的是大型购物中心、休憩绿地和广场以及旅游设施(海洋馆、战舰展览、游艇中心、音乐厅)。四、案例分析4.1巴尔的摩内港区的改建开发4.1.5改造方式离市中心较远的水边是高层公寓,业主收入较高,对生活多元化的要求也高,近水的高层公寓能提供私人游艇码头、水上运动俱乐部等别处无法提供的设施,因而吸引了他们前来居住。借助于专业人士的良好社会声誉,这里的住宅区已成为中产阶级认可的“高尚住宅区”四、案例分析4.1巴尔的摩内港区的改建开发4.1.5.1港湾市场港湾市场位于巴尔的摩市内港湾的中心地带,坐落在内港海滨散步道旁,于1980年落成使用。其两翼是造型独特的帐篷式的购物中心、餐厅、酒店和游戏场地,是混合使用功能的区域。四、案例分析4.1巴尔的摩内港区的改建开发4.1.5.1港湾市场港湾市场的商场的室外活动空间均临近水面,可以为人提供一个充分享受海景的机会。四、案例分析4.1巴尔的摩内港区的改建开发4.1.5.1港湾市场水族馆活动广场港湾市场游船码头工厂改造的购物商场高档住宅区四、案例分析4.1巴尔的摩内港区的改建开发4.1.5.1港湾市场水族馆活动广场港湾市场游船码头工厂改造的购物商场高档住宅区四、案例分析4.1巴尔的摩内港区的改建开发4.1.5.2改造结果从20世纪50年代到现在,巴尔的摩内港区一直不断地进行改建和重建,内港区的面貌也发生了惊人的变化,成
本文标题:滨水区的更新与改造(巴尔的摩内港、巴黎塞纳河)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407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