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国传统文化名篇导读《道德经》第一课重点:1老子的生平及《道德经》概述。2老子的思想内核----“道”及其涵义和特性。难点:哲学意义上的“道“应该怎样理解?一.老子的生平据《史记·老庄申韩列传》关于老子其人的不同说法《老子》是第一部私人著作,思想的完整性系统性。“《老子》书以‘道’为核心概念,以阴柔为基本特征,以‘自然’为最高原则,提出一整套博大精深的宇宙论,人生论和政治论。结构严谨,风格一贯,含蓄凝练,正言反出。章章皆含珠玉,段段饱蘸体验,冷静而不失慈爱,收敛又广为发散,个性鲜明,自成一家,非哲学大师如老子者,无人能以为之。”------牟钟鉴《道教通论》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馀言而去,莫知其所终。太史公曰:老子所贵道,虚无,因应变化于无为,故著书辞称微妙难识。----《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老子与孔子“昔者吾从老聃助葬于巷党,及堩,日有食之”—孔子“丘,止柩就道右,止哭以听变,既明反,而后行”—老子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我与老彭。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子曰: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老子曰: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二.老子的思想核心----“道”(一)“道”的涵义语言学意义上的“道”:“大道甚夷,而人好径”道路“道可道,非常道”言说哲学意义上的“道”:1.本原意义上的“道”:先天地而生的世界万物的本原,独立于整个自然界之外的永远不变的绝对精神。“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根源)“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可以为天下母,字之曰道”“大道氾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存在发展的根据)“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2.法则意义上的“道”:(自然规律)“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天之道,不争而善胜”太阳的升落,月亮的盈亏,四季的更替,草木鸟兽的生长成遂,人的生老病死等都受自然法则力量的支配。3.智慧意义上的“道”:a.生活准则之“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社会的内在秩序(政治原则,伦理,行为规范)b.人生境界之“道”“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精神境界)c.治国安民之“道”“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二)“道”的特性1.创生性“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2.运动性“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3.自然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像《孔子向老子问礼图》明刻本《道德经》
本文标题:《道德经》第一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446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