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中国美术馆藏品欣赏油画(一)
中国美术馆藏品欣赏—油画(一)中国美术馆藏品欣赏—油画(一)男人肖像作者:冯钢百创作年代:1919规格:48×36cm材质:布面油画冯钢百(1884—1984)是世纪初年最早到西方留学的画家之一,也是活跃于广东、香港等地的油画家。别名冯百炼,号均石,广东新会人。14岁广州当童工,师从袁述祖学习人像写真。1906年赴墨西哥皇城美术学院半工半读。1911年到美国,先后在旧金山、纽约等地研究肖像画,曾师从美国画家罗伯特·享利学艺。1922年回国参与创办广州市美校,又与胡根天创办油画团体赤社。后到香港作画谋生。1949年回广州定居。此作为画家早年出国留学时的肖像习作,刻画了一位饱经沧桑的男子。有力的笔触,冷暖色的运用,与清末流行的中国“土”油画相比,它显示出西方古典写实画风的水准。红海作者:颜文樑创作年代:1928规格:17.9×25.7cm材质:纸板油画颜文樑(1893—1988)是本世纪著名的美术教育家和风景画家。字栋臣,江苏苏州人。从小随父习中国画,1909年到上海商务印书馆,在日本画家和铜版画技师指导下开始西画启蒙教育。1919年与杨左匋等成立美术画赛会。1922年与朱士杰、胡粹中创办苏州美专,任校长。1928年,在徐悲鸿的鼓励下,赴法国巴黎学习。此画即作于赴法途中的海轮上。整幅画的色调为沉着的青灰色,衬托出穿云破雾的日光在海面上的倒影,几处深色的枯笔也看得出中国画笔法的影响。抵法后,在国立巴黎美专皮埃尔·罗朗士画室学画。1929年所作色粉画《厨房》参加法国春季沙龙,获荣誉奖。少女像作者:关紫兰创作年代:1929规格:90×75cm材质:布面油画关紫兰(1903—1986),早年就读于上海日华大学,师从油画家陈抱一。1927年毕业后赴日深造。画作中透出东方女性的端丽和大方的气质,为三四十年代画坛颇富才气的女画家之一。后出国定居。画家具有把复杂造型简约、纯化的能力,笔触粗犷、简朴、洗练,色彩明丽且多施原色,可看出她在日本留学时受到了法国后期印象派和野兽派的影响,兼具中国民间艺术的色彩和造型。《少女像》为画家的代表作之一,画面洋溢着温馨亲切的气氛。画家所作以人物肖像为主,亦有静物、风景,且善于运用装饰性纹样,增加作品的节律感。燕子双飞图作者:王悦之创作年代:1929规格:180×69cm材质:布面油画王悦之(1894—1937),原名刘锦堂,号月芝。台湾台中人。1915年东渡日本留学,后考入东京美术学校,师从藤岛武二学习油画。1921年毕业回国,担任北京美校西画教师。1922年与李毅士、吴法鼎等组织了北京第一个研究西画的团体阿博洛学会。1924年,王悦之在北京创办私立北京艺术学院并任院长,同时兼任北京大学造型美术研究会导师。1928年春,林风眠邀请王悦之出任国立艺术院西画系教授,《燕子双飞图》便创作于此期间。作品表现囿于环境的一位青年女性对爱情、对自由的向往。作者有意采用中国画的线描为骨法,灵活地运用明暗光影塑形,而且从比兴思维、立轴章法、背景与道具的设置、油色薄涂等方面,无不体现出西画民族化的用心。马作者:常玉创作年代:1930规格:81×69cm材质:布面油画常玉(1900—1966),本名常有书,生于四川顺庆。9岁随赵熙研习书法,后又随父学画。早年赴日本习画,1921年转法国勤工俭学,入巴黎高等美术学校研习油画,毕业后侨居法国。1966年在寓所中因瓦斯中毒去世。常玉擅长油画、水彩,油画受表现派和野兽派影响,但其作品更为简括、明亮,大多由浅色块构成主调,其间突出小块乌黑,颇为醒目。由于他画风独特,在二三十年代的巴黎已颇有名气,但这些好机缘并未被任性、敏感的常玉把握住,以致一生穷困潦倒。所幸的是,原预备40余幅作品在台湾展出,作品运到,人却谢世,于是这些作品被保存在台湾历史博物馆了。布鲁塞尔郊外风景作者:沙耆创作年代:1930规格:80×99.5cm材质:布面油画沙耆生于1914年,浙江鄞县人。早年曾就读于上海美专和中央大学艺术科,为徐悲鸿的学生。1937年赴比利时留学,1946年回国。因此沙耆的早期作品全部是国外创作的。这幅异国风光图表现的层次非常丰富,显示了画家成熟的油画技巧和写生激情。奏出人间的辛酸作者:余本创作年代:1930规格:69×73cm材质:布面油画余本1905年生于广东台山。13岁到加拿大当童工。1927年在加拿大安德里奥省艺术学院半工半读。1936年到香港,以授业和作画谋生。1956年回广州定居,曾任广东画院副院长。此为余本前期的代表作,描绘了一位低头拉琴的穷苦青年形象,五官及大部分身体隐含在阴影中,恰好与这悲怆的主题相吻合。单纯的深色调和光的运用,看得出画家受荷兰画家伦勃朗的影响。此作曾入选加拿大全国美术展览及多伦多世界博览会。台湾弃民图作者:王悦之创作年代:1930-1934规格:122×52㎝台湾移民图作者:王悦之创作年代:1934规格:183×71cm材质:绢本油画1934年夏天,对于亡国有着切肤之痛的王悦之,创作了大幅绢本油画《台湾遗民图》,希望藉此唤醒人们不要忘记台湾沦亡的前车之鉴。此画以类似庙堂神像画或“西方三圣”的构图,描绘了三位祈祷的台湾籍妇女,中间一人象征性地用右手托着地球模型,左手掌心如观音般绘有一只张望的眼睛。画家说那只眼睛是望着台湾的。作品的技法也很有特点,是用中国狼毫笔蘸稀油彩在绢本上细致完成的,平面造型和图案化的处理是画家油画民族化的又一尝试。画上的落款钤印均显示了画家深挚的民族感情。1982年,画家之子刘艺将画家遗作全部捐献给中国美术馆。西樵作者:关良创作年代:1935规格:46.7×53cm材质:布面油画关良(1900-1986),生于广东番禺。1917年关良随二哥去日本留学,他坚持已见进了川端绘画学校。1923年回国,历任上海美专、广州美专、国立艺专、浙江美院等校教授,后为上海中国画院画师、美协上海分会主席。他早期作品以油画为主,后转为水墨戏曲人物,这与他自幼喜欢中国戏剧有关。1935年,关良开始对中国画产生兴趣。《西樵》画面上白云遮着暖灰色的远山,古道上兀立着一座白塔,一位荷锄的农人正向纵深处走去。那大胆的笔触,拙中带巧的造型,显然是受后期印象派画风的影响而表现出一种东方情调。乡村作者:汪亚尘创作年代:1935规格:41×52.5cm材质:布面油画汪亚尘(1894—1983),是位兼擅中西绘画的画家、美术教育家。浙江杭州人,号云隐。早年习山水。1951年与乌始光、陈抱一、俞寄凡等成立东方画会,研究西洋画,1916年赴日,毕业于东京美术学校。回国后任上海美专教授,并曾去欧洲考察,后执教于新华艺专。1947年转赴美国考察讲学。晚年专事中国画,尤长画鱼。1980年悄然回到上海,实现了叶落归根的宿愿。此画为汪夫人荣君立捐赠给中国美术馆的,为画家仅存在两幅油画之一。浓绿的冷色调中小桥、房舍、台阶为画面平添几丝明亮的暖色。作品用笔讲究,有国画韵味,画风写实,赋色浓重,又透出些许印象主义的影响,很好地表现出江南水乡的秋天景色。英雄与美人作者:张弦创作年代:1935规格:45.83×8cm材质:布面油画张弦,生卒年不详,大约逝于八年抗战之初。二三十年代他曾两次赴法留学,30年代初任上海美专教授,对东西方绘画均有所研究。1932年加入决澜社。崇尚野兽派及后印象派画风,并曾提出油画与民族形式结合的问题。《英雄与美人》似是一幅未完成作品,但作品中人物已用铅笔线条勾勒出来,显示了画家线描的基本功。作品虽为油画,却充满水墨情趣。画中美人凝视着壁上的雄狮图若有所思,亦可见其象征性的思维。普陀风景作者:颜文樑创作年代:1936规格:18.1×25cm材质:纸板油画1931年,颜文樑从巴黎回国并倾其所有选购托运回460余件石膏教具,对中国基础美术教育起了重大的推进作用。此画是画家与苏州美专师生同去普陀旅行写生时所作。画面从山上俯视普陀的秋景,厚实堆积的色彩,变化多端的笔触,表现了温馨的江南秋色,体现了画家对光色的敏锐感受力,以及对画面诗意的追求。颜文樑回国后执教于苏州美专等校。1949年后任中央美院华东分院教授、副院长等职。晚年居上海。农民肖像作者:吕斯百创作年代:1938规格:71.5×52.5cm材质:布面油画祖与孙作者:唐一禾创作年代:1938-1944规格:84×65cm材质:布面油画平地一声雷作者:常书鸿创作年代:1939规格:85.5×62.5cm材质:布面油画常书鸿(1904—1994),满族,生于浙江杭州。1918年考入浙江省立甲种工业学校染织科,毕业后留校任教。1926年赴法国里昂国立美术专科学校学画,后被保送至巴黎高等美术学校,师从新古典派画家劳伦斯。作品多次获法国春季沙龙金奖。留法期间,发起成立中国留法艺术学会。1936年回国任国立北平艺教授。七七事变后,学校迁移至云南昆明等地。此画即作于昆明。作品以刚刚绽放花朵的柱顶红(又名平地一声雷)和仙人掌为主体,也许是寄寓了流亡中的画家期冀和平或听到抗战喜报如闻“平地一声雷”的激情。砖墙及案头上的茶杯和布娃娃则颇富生活气息。作品色彩优雅典丽,笔触精谨细腻,构图严整并富装饰意味,为画家前期的绘画风格。1943年常书鸿赴敦煌考察并创立了敦煌艺术研究所,任所长,为敦煌的文物保护与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上海街头作者:张充仁创作年代:1939规格:33.3×43.5cm材质:布面油画张充仁是油画又是雕塑家。幼年时受家庭艺术氛围的熏陶,学习绘画。1931年考入比利时皇家美术学院,在学院大赛中成绩优异。回国后,任上海之江大学建筑系教授。50年代后任上海油画雕塑院创作室主任。《上海街头》是画家留学归国后的写生作品。他以阴影中的一侧为近景,衬托出另一侧明亮的阳光感。黄与紫、黄与蓝补色关系的运用,红、黄、棕等同类色的交错,显示了画家把握西画色调的能力,而质朴坚实的造型又体现出雕塑的特点。堑上花作者:陈秋草创作年代:1940规格:45.56×61cm材质:布面油画陈秋草(1906—1988),字犁霜。原籍浙江鄞县,世居上海。肄业于上海美专,是白鹅画会成员之一。他是一位有强烈爱国心的画家,抗战时期,他的画多含寓意,或运用隐喻的手法来宣扬民族意识。《堑上花》便是这样一幅抗战期间别具一格的作品。他采用了冷暖对比的色调:以深灰色战壕和远处的枯树显示了战争的残酷,对生命的摧残;而远处天边的晚霞又燃烧着希望,壕边上昂然怒放的一株红花,更为这死气沉沉的土地带来生机,象征性地寄托了画家对战后重建家园,对美好生活的希冀。陈秋草兼擅中国画。1949年后,陈秋草曾任上海美术馆馆长等职。花摊作者:潘玉良创作年代:1940规格:332×4cm材质:布面油画花摊是巴黎街头常见景物,也仿佛是画家信手拈来的画题。画家以花棚内为视点,以卖花女为背景,通过购售鲜花的情境,表现了巴黎妇女的生活习俗,也体现了画家对人生、对自然、对美的爱心。为此,她弱化了购花人的色泽,却以原色点染了虽在阴影中却依然明亮的鲜花。一只黑白的小花狗在花摊前跑来跑去,更活跃了画面气氛。画家用中国水墨画线描技巧速写般地记录了卖花女的姿态,在笔端里浸透着她对祖国传统艺术的一番情愫。窗前女人体作者:潘玉良创作年代:1940规格:33×24cm材质:布面油画画家提出“合中西于一冶”的艺术主张,赋予作品强烈的东方特色和明快的时代气息。1985年,她的遗作全部被运回祖国,多数藏于安徽省博物馆,有17件藏中国美术馆。此幅作品中红色的墙壁、地毯、圆桌与深蓝色基调的床垫形成鲜明对比,线与色倾向于法国野兽派的画风,且具装饰意味。放下你的鞭子作者:司徒乔创作年代:1940规格:124×177cm材质:布面油画司徒乔(1902—1958),广东开平人。少年时自学绘画,1924年入燕京大学神学院读书,业余仍坚持作画。他对挣扎在死亡线上的劳苦大众充满同情,1926年所作的素描人物画《五人警察一个O》等被鲁迅购藏并得到鲁迅的赞扬。为求师学画和开拓视野,他去过法国、美国、也到过新加坡、马来西亚和缅甸,在国内则远到新疆,以倍于常人的勤奋努力创作。1950年司徒乔回到祖国,执教于中央美术学院。他兼作油画、粉画、中国画,还自创竹笔画,代表作有素描《
本文标题:中国美术馆藏品欣赏油画(一)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475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