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七年级历史导学案课题第1课隋朝的统一共1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并识记下列基础知识:隋朝的建立和统一、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大运河的概况及影响。2、通过识读“隋朝疆域图”和“隋朝大运河示意图”,逐步培养和提高识读历史地图的能力。活动一:自主学习知识点一:隋文帝统一南北1、隋朝的建立:581年,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就是隋文帝。2、年,隋灭掉南朝的,结束了西晋灭亡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继秦汉之后中国又一次实现了__________________。3、隋文帝的统治:措施:政治上,设立___________________;经济上,整理___________;继续推行__________;实行______________。知识点二:隋朝大运河的开凿:1、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_______________。2、时间:在在位时开凿,从605年起。观察教材第4页的运河图,填写大运河的范围:3、三点:中心在,北达涿郡,南至余杭。4、四段:大运河从北向南依次为永济渠、、、。5、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上的运河。6、作用: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____、____的发展与交流。活动二:当堂检测1、隋朝开凿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A、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B、加强水利灌溉C、供隋炀帝到江都巡游D、为了对高丽战争2、隋统一南北的历史条件是()①南北朝后期北方民族大融合②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交通③东晋南朝时江南经济发展④东晋南朝时北人南迁A、①③B、①②C、③④D、②③3、隋朝大运河,连接淮河和长江的一段是()A、永济渠B、江南河C、通济渠D、邗沟4、下列关于隋朝大运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开凿于隋炀帝统治时期B、全长四、五千千米C、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D、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25、隋朝作为统一的朝代存在的时间是()A、581—618年B、589—618年C、581—600年D、588—618年6、隋朝的统治类似下列哪个朝代()A、秦朝B、东汉C、西晋D、东晋7、隋朝开凿大运河的重大意义在于()A、满足了隋炀帝游江都的愿望B、实现了南水北调C、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D、利于对南方少数民族的战争8、隋炀帝乘“龙舟”从洛阳巡游到扬州,要经过大运河的哪几段?()①通济渠②永济渠③邗沟④江南河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D、①④9、下列有关隋朝历史的叙述,错误的是A、隋朝的建立者是杨坚,他是隋文帝B、隋文帝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开凿大运河C、隋文帝时,人民负担较轻,社会繁荣D、隋朝的都城在长安10、阅读下列材料:“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皮日休《汴河怀古》请回答:(1)诗人赞颂的“此河”是哪项伟大的工程?该河开凿时的皇帝是谁?(2)诗中的“此河”全长有多少?地位及作用是什么?(3)请写出“此河”的三点四段分别是什么?3七年级历史导学案课题第2课“贞观之治”共1课时学习目标:1、分析概括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及内容,能正确评价唐太宗。2、了解文成公主入藏和亲的故事,知道文成公主入藏的意义。活动一:自主学习知识点一:“贞观之治”1、唐朝的建立:_______年,________建立唐朝,定都_______,他就是________。武门之变后,唐高祖的第二个儿子继承皇位,他就是历史上有名的。2、“贞观之治”出现原因:(1)唐太宗在位期间采取的措施:政治上,进一步完善_________________,加强了中央集权;经济上,继续推行_____________,奖励垦荒,轻徭薄赋;在民族关系上,坚决抵抗外族骚扰,实行__________民族政策。因此,唐太宗被称为“___________”。用人方面:)唐太宗还善于用人和虚心纳谏,太宗任用_________和__________二人(史称“房谋杜断”)做宰相。3、“贞观之治”局面的含义:唐太宗统治时期,国家统一,政治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出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太平景象。历史上称这段时间为“_____________”。知识点二:文成公主入藏1、背景:7世纪初,吐蕃首领__________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松赞干布仰慕中原王朝文化,几次派使者到长安求婚,唐太宗决定把___________嫁给他。2、文成公主入藏的意义: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_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密切了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活动二:当堂检测1、中国历史上称唐太宗的统治时期为()A、光武中兴B、文景之治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2、说:“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是()A、唐高祖李渊B、唐太宗李世民C、武则天D、唐玄宗李隆基3、唐太宗虚心纳谏的根本目的是()A、笼络人才B、维护封建统治C、做一代名君D、减少决策失误4、下列朝代定都长安的有()①西晋②西汉③东汉④隋朝⑤唐朝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②④⑤D、①④5“三省六部”制首创于下列哪一朝代()4A、秦朝B、西汉C、隋朝D、唐朝6、“贞观之治”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①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减轻人们负担②注意任用贤才。虚心纳谏,知人善任,唯才是举③开通运河,促进南北经济交流④沿袭和完善隋代的“三省六部”制,加强行政职能⑤修订法令,删繁就简,化重为轻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⑤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1)唐太宗的名字叫什么?他说的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2)他为什么说这些话?(3)为了避免“水覆舟”现象,唐太宗采取了哪些措施?结果怎样?5七年级历史导学案课题第3课盛唐气象共1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武则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以及她在位时期的治国措施;2.识记“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和含义。活动一:自主学习知识点一:女皇帝武则天1、从皇后到皇帝:武则天在(皇帝)在位期间及死后,独揽朝纲。后来自己做了皇帝,改国号为。她是我国历史上的女皇帝。2、统治措施:重视,破格选用,完善,提拔、重用。3、影响:使得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继续发展,史称,为唐朝全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知识点二:开元盛世1、开元盛世的定义:统治前期,政局稳定,经济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2、出现原因:(1)唐玄宗是一个很有才干的政治家,他重用贤能。例如重用、_______为宰相,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2)首先,政治上:是大力整顿;同时,经济上重视,在全国各地;军事上:改府兵制为________。知识点三:长安的繁荣唐朝的都城长安。是一座繁华的大都市。它既是__________的起点,又是__________的中心。在城的中北部,是皇帝居住的______,宫城南边是皇城,为__________区,另外还有________和_______。坊是__________区。东、西两市是___________区。活动二:当堂检测1.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A.吕后B.萧太后C.武则天D.慈禧太后2.武则天自称皇帝后,改国号为()A.汉B.周C.武D.唐3.唐朝全盛时期的最高统治者是()A.唐高祖李渊B.唐太宗李世民C.女皇帝武则天D.唐玄宗李隆基4.“开元盛世.”和“贞观之治”的不同点是()A.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B.政治比较安定C.经济繁荣发展D.国力强盛5.我们肯定武则天,其原因是()6①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②她重视农业的发展③她重用有才能的人做官④经济继续发展,国力强盛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D.①②④6.唐太宗和武则天都注意的问题是()A.重视人才B.减轻刑罚C.善于纳谏D.戒奢从简7.“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是郭沫若对()的评价A.李渊B.李世民C.李隆基D.武则天8.“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1)这是谁写的一首诗?这首诗反映了什么时期的什么景象?这种景象体现在哪两个方面?(2)唐朝的粮食主要以什么为主?(3)为什么会出现上述景象?这两种社会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7七年级历史导学案课题第4课唐朝的民族政策与科举制共1课时学习目标:1、识读“唐初边疆少数民族分布图”,了解唐朝周边少数民族的分布情况2、知道唐王朝对待少数民族的政策,简述“和同为一家”的含义。3、了解隋唐实行科举制度的目的,考试科目、内容及科举制的作用。活动一:自主学习知识点一:唐朝的民族政策1、唐朝时期周边主要的少数民族:藏族的祖先_________;维吾尔族的祖先__________;彝族和白族祖先建立的______________;东北地区的______________。2、唐朝的民族政策:唐朝统治者实行_____________的民族政策,注意与少数民族搞好关系。例如,金城公主入藏:唐中宗时,_____________出嫁吐蕃首领尺带珠丹,后来尺带珠丹上书唐玄宗,说吐蕃和唐朝_________________。知识点二:科举制度的确立1、科举制的诞生:__________在位时,正式设立___________,标志着_______________诞生。2、科举制的发展:至唐朝,科举制进一步发展。唐太宗扩充______________;唐高宗和武则天时期,科举制度日趋健全,武则天开创了____________制度。又设立__________,选拨军事人才。3、科举制考试科目:唐朝科举考试科目很多,常设的主要科目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做高官的主要途径,因此更受世人看重。4、科举制度的评价和作用:科举制度扩大了_____________的范围,事一种比较_________的选拨制度。它提高了政府各级官员的___________,加强了_______________,在我国古代社会沿用了1300多年。活动二: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完成下表)科举制的发展简表:隋文帝隋炀帝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分科考试诗赋雏形创立完善活动三:当堂检测1.唐朝时期考试常设的考试科目主要是()A明经和明算B明经和进士C测问和经史D杂文和诗赋2.关于科举制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8A唐代确立并完善了科举制度B科举考试就是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人才C进士科是唐朝普遍推崇的科目D科举制度激发了读书人的热情,推动了唐代社会的发展3.唐朝的读书人为了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理想,最佳途径应该是()A.参加科举考试B.辛勤耕作C.作战立功D.经商致富4.隋唐时期,青年张三是闻名的射手,这天,他满怀信心的去洛阳参加武举考试,这可能是发生在哪位皇帝统治时期的事()A.隋文帝B.隋炀帝C.唐太宗D.武则天5.在唐朝,我国境内生活着许多民族,唐太宗时期采取的民族政策是()A.闭关政策B.专制政策C.开明政策D.高压政策6.材料题:1、孙中山曾说:“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还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1)源于我国的考试制度指什么制度?(2)这种制度正式诞生于哪位皇帝时期?经过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皇帝)的哪些努力逐渐完善?废除于哪一时期?(3)这种选拔官吏制度的进步表现在哪些方面?9七年级历史导学案课题第5课唐朝的对外关系共1课时学习目标:1、以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2、通过列表比较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的异同,学习用列表的方法来归纳整理知识。活动一:自主学习知识点一:朝、日遣唐使1、朝鲜与中国的交往:在唐朝,我国与外国的经济、文化交流空前繁荣。比如朝鲜半岛上的___________向中国派出大量使节和留学生,在所有留学生中。____________的人数是最多的。2、日本与中国的交往:从_________起,日本人就派人到中国学习。唐朝时,先后派出的遣唐使有_________次。除了使节之外,还有留学生、学问僧。他们把中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风俗习惯带回国内,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知识点二:鉴真东渡鉴真东渡,是中日
本文标题:七年级历史下导学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495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