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项目编号:承担部门:项目联系人:联系方式:二〇一七年三月说明一、本模板为项目实施方案申报书的参考模板,各申报单位可按项目特点,作适当调整;二、实施方案的编制可包含建设基础、建设目标、建设内容、进程安排、建设成效(成果)、经费预算、建设保障7个基本组成部分;三、项目实施方案的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真实可靠,文字表达要明确、简洁;四、项目进程安排要细化到月度,资金预算根据项目进程以月度进行分配;成果可以按半年统计。五、内容字体采用仿宋_GB2312,字号小四,行距1.5倍,双面印制。六、具体项目可以在本模板基础上做适当调整。一、项目建设基础我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是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专业,省级重点专业,基础较雄厚。历年来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在校生人数逐年增长。为配合专业建设,我们遵循“夯实基础,强化实操,贴近岗位”的原则,建设了一批实验、实训室供学生使用。学院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发展为办学宗旨,深入及时了解各行业企业对本专业人才需求和使用状况,将实训室建设、人才培养与电气产业发展相结合,逐步建立了以PLC、工厂电气设备维护为核心的电气类实训室,培养了一批深受装备制造及生产类企业欢迎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同时,我院电气专业充分利用教学资源,面向行业、企业积极开展职工继续教育及相关课程资源开发,为地区企业培训维修电工、维修钳工、设备管理人员达1000人次。(一)政策支持湖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职业院校要加强实训基地建设,重点建好校内实训基地,到2015年,全省职业院校要基本建立起与专业设置和办学规模相适应、设施设备基本满足教学需要的校内实训基地,鼓励学校与企业共建具备实训和生产双重功能的车间厂房,创设数字仿真、虚拟现实场景的实训环境,支持有条件的职业院校依法举办主要用于实习实训的企业实体。高等职业院校要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要紧密联系行业企业,厂校合作,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要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以企业为主组织实训;加强和推进校外顶岗实习力度,使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外顶岗实习比例逐步加大,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二)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内容改革不断深化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内容改革是专业建设的主体部分,本专业以建设工学结合优质核心课程为手段进,重构课程体系,按照生产实际需求制定课程标准,创新教学模式,创新评价体系,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内容改革成果已经初步在教学中应用实施并得到检验。初步建成任务引领型课程为主体的具有工学结合骨干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高职课程体系,重组课程内容,调整教学安排。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同开发课程标准、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制定考核标准。(三)创新了电气类课程的教育、教学方法开创新模式,全方位推进理实一体化教学。我们在电气课程的教育教学方法改革中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推行任务驱动式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大力开展学生校内外技能竞赛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团队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我们拓展了传统的教学空间,建立了多元立体的教学平台,实现了电气教学方法的创新:1、部分课程在模拟生产实训室中开展教学做一体学习;2、利用微课、MOOC课等平台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3、在企业实习基地完成企业认知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4、在课外兴趣小组的课题研究过程,培养大学生研究思路方法,并熟练掌握研究基本工具;5、在社会公益活动中完成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的教育。(四)拥有一支实力较强的专业教学团队近几年来,本专业紧跟现代电气业发展,在重视提高教师学历的同时,加大专业教师的培养和引进力度。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教学机制,以“产学研一体化”的专业发展模式为基准,打造具有骨干的校企互通、专兼一体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优化师资结构,逐步形成一支教育观念新、改革意识强、学历学位层次高、职称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教学和科研并重、整体素质高的“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实训教师积极参加校内、外科研培训,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科研意识,拓宽教师的科研视野,使教师能够以科学的科研方法主动地投入到教学科研项目中。目前,教师承担多项院级教学改革项目,近年来主持或参加主要教学科研项目近20余项,通过教师主持、参加教科研项目。教师的教科研经验丰富,教科研能力高,为专业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人才保障。(五)校内外实训条件优良,为实践教学提供了有力保障学院不断加大投入建设,近六年向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投入了300万元的建设经费,分别用于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课程建设、社会服务、学生创新活动、教学资源建设、实训室建设等,满足了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岗位定制,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的需要。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初具规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拥有建筑面积1200多平方米的教、学、做一体化校内实训基地。拥有电工、PLC控制、单片机、数控机床维修、光电气自动化、电机与拖动等实训室。另外还有机械加工、钳工、数控操作实训中心。校内实训基地坚持“设备先进、技术前沿、功能完善”的建设原则,满足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培养、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培养、学生职业技能鉴定、社会培训与技术服务、区域性教学资源共享的需要。校内主要电气自动化实训设施如下:实训室名称完成实训内容可容纳学生人数电工电子实验室电工基础、电子技术基础实验50电子装配车间电子产品组装100电工组装车间控制电路安装与调试100工业自动化实验室工业控制实验40PLC实训室(1)(自主研发)PLC连接与编程40PLC实训室(2)(自主研发)PLC连接与编程40液压与气动技术实训室(自主研发)液压(气动)元件拆装、回路连接50光电气自动化实验室光机电控制演示实验40电机实验室电机拖动实验40数控机床维修实训室数控机床维修实训40单片机实验室单片机接口技术实验50EDA及电子仿真实训室(自主研发)EDA及电子仿真实训50电子测量实训室电子测量仪器实训502、校外实训基地逐步稳定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作为院级重点专业,坚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本专业已与。。。。。。。。等多家企业建立了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建立了企业专家参与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实现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与职业技能。现有校外实训基地如下:实训基地名称完成实训内容可容纳学生人数生产实训、顶岗实习200电气设备生产50PLC生产50数控机床生产100生产线实训200电器产品生产100机器人培训50从现实情况来看,我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实训设备条件在同行处在领先地位,但和电气行业发展速度存在不小差异:随着机电技术的不断发展,学院原有配备的实训设备与电气行业的发展之间存在一定差距,如果要实现实训的效果和电气企业的要求实现零距离对接,有必要与时俱进地对现有软件、设备进行增加和改进。(六)人才培养质量高、就业情况良好电气专业学生理论知识、实践能力较强,在学校中经过校内学习、校外实践的双重指导,就业情况良好,受到用人单位的肯定。许多毕业生已经成长为项目经理、生产调度、维修班组长、技术或管理骨干。企业评价中,许多用人单位如:。。。。。。等在我院对学生就业情况调研过程中,他们都表示我院学生综合素质高,能够很好地胜任本职工作。历年来,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水平和学生职业能力得到了社会用人单位的认可和好评,学生的专业技能证书持证率在100%,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三年在98%以上。(七)建立了科学、规范、合理的教学质量保障严格教师授课资格审查制度,采取听课、试讲、面试、考试等多重环节考核,选取高素质教师;加强新教师管理:安排新教师岗前培训,尤其重视对实验区相关硬件、软件操作技能的培养与提高,推行老带新制度,督促新教师适应理论及实践教学岗位,提高教材教法;规范教材选用制度,保证上课效果,选用教育部规划教材、优秀教材及近三年出版的获奖教材比例达到95%;强化教学质量监控,定期检查教学环节,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包括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不断提高机电实训室的利用率,重视本专业实训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综合岗位技能,充分体现本专业实训室的宽平台功能;完善领导和教研室听课制度,教研室主任和领导每学期至少听取6门课程,并对听取课程进行量化评价。(八)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初具成效我院大力推进教学资源库教学信息化建设,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现代网络信息交流平台,通过校园网的论坛等,对学院教学质量提高、院校间交流、社会服务能力提升具有重大意义,体现学院以服务为宗旨的价值取向,有利于实现高职院校的和谐发展和共同发展。和改进。二、项目建设目标我院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以“立足校内苦练基本功,工学结合紧密联系实际,顶岗实习锻炼提高”的模式展开。电气电子学院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首先,将实践教学贯穿于全部教学活动中。在新的教学计划的构架下,体现“能力本位”的指导思想,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的教学以“学中做、做中学”的形式开展。其次,在现有实践教学条件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教学投入,更新教学设施,以满足专业教学需求。新增加的一体化教室、电气实验实训场所和设备将为广大学生和专业课教师提供了很好的教学和学习环境。教学设施的投入,必将丰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教学内容,开阔教师和学生的视野,锻炼专业教师队伍。保障教学改革实施过程中,不再严格区分实验指导老师和理论课老师,要求授课教师“一竿子插到底”,不仅要讲授技师理论,还要指导学生完成各项实践性操作环节的任务以及技能竞赛的指导工作;不再区分教室、实训室、实习室,而是根据教学内容的变化,合理选择授课场所,以方便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学效果。经三年努力,建设湖北省设备先进、技术一流的电气自动化技术职业教育实践基地。满足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需要,为周边院校、企事业和科研单位提供资源共享、培训认证、技术研发和技术支持等服务,努力建成集教学、科研、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为一体、具有区域特色的省级高等职业教育多功能实践中心。三、项目建设内容(一)生产型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建设方针,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与企业共建、共管“校中厂”、“厂中校”,营造职业岗位的真实场景,建立生产型实践教学平台。具体内容见下表:生产型实践教学平台建设项目一览表项目名称建设内容电气装配自动生产实训室建立“校中厂”,引进“电气装配自动生产线系统”电气控制实训室扩建建立“校中厂”,引进“可编程控制系统”、“自动化生产线”制造PLC实训室扩建按课程体系中学期项目要求添置其他型号设备生产型实践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贴近工厂实践的项目锻炼,课程内容打破原有实践教学体系,体现“双证融通、边工边学”的教学理念。它支持:①落实“学期项目、工学结合、机电一体”课程体系的学期项目;②课程实施“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做”一体化改革;③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开发工学结合实践教材等。它引导学生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启迪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生产型实践教学平台对外开放,为周边院校学生提供服务。(二)网络型校外实践教学管理平台建设校外实践教学由企业、学校、学生三方参与,且地点分散、情况复杂、管理难度大,开发网络型校外实践教学管理平台,有利于实践教学规范管理,节约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益。平台将企业、学校、学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与学生就业平台互联。平台运作成熟后,与“产学研技术应用与推广平台”互联,将学校和企业紧紧联系在一起共同发展。(三)产学合作、产学研一体的技术应用与推广平台建设依托本院现有的由“。。。。,利用现有的“先进制造技术创新与人才培训公共服务平台”升级改造,在行业内搭建产学研技术应用与推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顶岗实习建立“厂中校”,提供专业群机电制造及售后
本文标题: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564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