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符号互动论一、符号互动论概述符号互动论,一种主张从人们互动着的个体的日常自然环境去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的和理论派别,又称象征相互作用论或符号互动主义。符号是指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符号互动论认为事物对个体社会行为的影响,往往不在于事物本身所包含的世俗化的内容与功用,而是在于事物本身相对于个体的象征意义,而事物的象征意义源于个体与他人的互动(这种互动包括言语、文化、制度等等),在个体应付他所遇到的事物时,总是会通过自己的解释去运用和修改事物对他的意义。二、符号互动论的基本观点1、不是分离的结构心灵、自我和社会不是分离的结构,而是人际符号互动的过程。心灵、自我和社会的形成和发展,都以符号使用为先决条件。如果人不具备使用符号的能力,那么心灵、自我和社会就处于一片混乱之中,或者说失去了存在的根据。2、是心灵和自我形成的主要机制人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能使用语言这种符号系统。人际符号互动主要通过自然语言进行。人通过语言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3、是社会过程的内化事实上内化的过程就是人的“自我互动”过程,人通过人际互动学到了有意义的符号,然后用这种符号来进行内向互动并发展自我。社会的内化过程,伴随着个体的外化过程。4、是个体在行动过程中自己“设计”的它并不是对外界刺激的机械反应。个体在符号互动中逐渐学会在社会允许的限度内行动,但在这个限度内,个体可以按照自己的目的处世行事。5、个体的行为受他自身对情境的定义的影响人对情境的定义,表现在他不停地解释所见所闻,赋各种意义于各种事件和物体中,这个解释过程,或者说定义过程,也是一种符号互动。6、存在于互动之中在个体面对面的互动中有待于协商的中心对象是身份和身份的意义,个人和他人并不存在于人自身之中,而是存在于互动本身之中。7、自我是社会的产物,是主我和客我互动的结果主我是行动者,客我是通过角色获得形成的在他人心目中的我,即社会我。行动由主我引起,受客我约束控制。前者是行动动力,后者是行动方向。三、符号互动论的历史演变(一)历史背景1、苏格兰伦理学家主张研究现实生活,考察日常生活经验并从中归纳出理论,认为只有通过经验才能找到有用的知识,更关心人类的活动,认为人不是生而为人类的,而是通过社会生活才成为人类的,注重对人的心理考察,企图通过内省,反省来发现人类心灵中最根本的东西。亚当•斯密较早提出了符号互动论的一些萌芽思想,和“同情”的概念。大卫•休谟也表达了相近的思想。亚当•弗格森对习惯的研究等等。强调思想与行为之间的关系,重视自然、社会与个人的联系、重视人类心灵的有机的、内在的运动变化的特点,将心灵、精神的活动当作自然界的客体,将思想当作适应与调整的一种工具,所有这些都成为符号互动论的有机组成部分。2、詹姆斯对习惯,自我与社会的研究自我分为四类:物质我、精神我、社会我、纯粹的我3、鲍德温的自我发展三阶段论投射—主观—射出4、杜威的社会互动思想人类调整自己以适应环境的过程。(二)早期代表人物1、库利的思想:“镜中我”,“初级群体”(1)社会生活的有机观:社会与个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有机的关系,是“一体两面”。从个人的角度看个人是社会整体的一分子,与社会整体不可分割,遗传与教育构成人的生命,从社会的角度,社会整体也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每一个人,是由具有独特功能的个人组成的整体,强调整个过程中的相互联系。①个人是社会整体的一分子,人性的三种意义:A生物特性与机能,与生俱来的,受生活环境影响,变化缓慢B人类在亲密联系的简单形式中发展起来的基本的社会性情感和态度。如自我意识,怨恨,竞争,非难。C人类的特殊性,如吝啬或慷慨、好战或和平等。②社会的三层含义:A人类集体的一面,最广泛的意义。B直接的交流,交谈和有具体对象的同情。C增进集体福利,如把犯罪看作是反社会行为时。(2)初级群体是人性的养育所(primarygroup):个人与社会是怎样连接起来的?个人是通过初级群体而学习,走向社会的,初级群体是指成员间有面对的交往与合作的群体,是一个直接的,自然的关系世界。包括家庭,儿童的游戏群体,年长者们的邻里和社区群体。这些群体交往密切,产生人类合作与友爱,同情心等人性的养育所。在初级群体中,未成熟的和自私的人逐渐理解别人的需要和愿望,并适应先人后己的社会生活,跳出个人的小圈子。在其他交往形式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只是为了通过相互调适求得个人的最大利益,其他人存在的价值在于获得自我的利益。初级群体产生了个体成功,社会统一,以及自由等必不可少的思想产生了有关的忠诚,真理,服务,友善等思想,可以扩展到社会,社会的完善随成员的完善而完善。人的发展包含着人的同情心的不断发展,从家庭到区域共同体,国家和世界共同体,米德认为他的乐观主义和有点浪漫主义色彩的唯心主义。库利的初级群体对社会学的影响颇大,齐美尔也研究了小群体。(3)“镜中我”looking-glassself詹姆斯的“自我”,物质我,精神我,社会我,抽象我。库利的社会自我有以下四点:①“社会自我”是一种感觉与意识,人的肉体是“自我”的有形的附着体,在应用“自我”时,并不是很经常相到肉体,“自我”主要指的是观点,目的,愿望,声明等。②“社会自我”是一种社会的事实,经验自我,能用日常观察来证实和理解的自我。可以设想自我有一种真是,重要,但并不是很难理解的意义。库利把个体关于自我的感觉与意识看作为一种“社会性”的事实,而不是纯粹个人的属性。③“社会自我”是一个发展过程,个人从出生就具有某种模糊但充满活力的自我感觉。自我感觉的产生与发展过程,都是通过个人在社会环境中进行人际沟通与交往中而实现的。“只有在人间,人才能认识自己,只有生活才能教会人去认识自己”。个人所在的各种群体不断地培育自我。④“社会自我”是一种镜中自我,以他人的看法为镜子而认识自己,也即想像自己是如何出现在他人的意识中。这种自我感觉决定于对想像的他人的意识的态度。A对别人眼里自己形象的想像。B对他人对这形象的判断的想像。C某种自我感觉,如骄傲或耻辱—能动的反应,思维的把握2、托马斯的“情境定义”理论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公式”不适用于人类行为,过于简单化,中间有一个主观定义的过程。人们的反应是主观定义的反应,而不是对刺激的物理属性的反应。由于主观定义是人作出的,因此对相同的环境刺激有不同的反应。因人而异。“托马斯定理”:如果人们把一种情境定义为真实的,那么在结果上就是真实的。如果一个人被别人认为是不受社会欢迎的人,那么这个人就没有其他选择,只能按符号这种标准的态度去行动。如果一个都市社区被人们主观定义为是有吸引力的居住区,那么在税收,社会经济成分,人口密度,违法行为与犯罪率,教育质量等。强调人们对于他人行动等情境因素的理解或解释,对于解释个人行动的主观方面,具有一定的意义。但个人与群体行动归根结底受情境本身的作用。3、米德的想像演习理论基本假设:心灵,自我与社会通过互动而产生与发展。人的意识与思维是在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行动过程中产生的,人们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与适应是通过人际沟通实现的。生理性冲动和反应性理智间的互动是心灵的本质,主我与客我的互动是自我的本质,自我与他人的互动是社会的本质,通过作为符号性的行动外化于世。(1)想象演习。(对心灵的研究)心灵不是一种事物或一种实体,而是一种社会过程,人类的心灵有两种能力:①理解象征符号的能力:人类最简单,最基本的沟通形式,是通过姿势进行沟通的。“姿势对话”,一种姿势如果引起同样的反应,就是一种有意义的姿势,如果双方都理解这种姿势的含义,就会引起共同反应。通过感知与理解姿势,人可以理解他人的思想,成为人际沟通的象征符号。紧握拳头,面带微笑等。不仅有身体的姿势,还包括语词,即有共同或标准化意义的语音符号。扩大了直接沟通,使之扩展到在时空中相距甚远的目标与行动进行间接的沟通,并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不断精致与巧妙。②运用象征符号的能力:米德把运用象征符号的能力叫“想象演习”。就是想像各种行动方案,选择那些有助于合作的行为,扮演他人的角色,把自己放在他人的位置上。运用符号确定环境中的客体,设想各种路线,预期每一条行动路线可能带来的后果,抑制那些不利于协调和合作的后果,最后选择那条最适应的环境和能够带来最大满足的路线。米德认为,如果一个有机体发展了理解常规姿势的能力,运用有意义的姿势去扮演他人角色的能力,想象预演的各种行动方案的能力,那这一有机体就具有“心灵”。(2)概化他人(对自我的研究)①自我观念的获得是在与他人联系中对自身作出的定义。米德认为,人一方面能够运用象征符号标示环境中的其它成员,也能够用象征符号标示自己。自我观念,是人们主观意识的核心,但人们不是天生具有自我观念的,而是在与他人的互动过程中逐渐获得自我观念的。通过采取他人立场,并以别人的观点评价自身的行为,从而个人就成为自身的对象,在互动中将自己视为一个被他人评价的客体来获得自我形象的能力。②自我的产生。米德不同意詹姆斯和库利的内省说,认为自我的产生有两方面的社会机制。首先,自我的形成依赖于心灵的能力,即运用语言符号来承担他人角色的能力。自我借助语言,个体能理解他人行动的意义,在想象中扮演他人角色,从他人的角度来看待自己,并据此调节自己的行动。这样,随有机体生理的逐渐成熟和角色承担实践的不断发展,从每一互动场合中形成的暂时的自我形象,最终化为相对稳定的,把自己归为某类客体的观念,获得前后一致性。其次,米德对儿童自我产生特别感兴趣,把儿童的玩耍和游戏活动作为自我产生的第二个条件,标志着不同阶段。第一,玩耍阶段(play)。儿童扮演不同的角色,如父母,教师,医生等,把自己置于他人的地位,承担他人角色,在形象中的扮演它们,此时儿童只同时承担一,两个他人的角色,也不能把自身之外他人所扮演的角色协调和组织起来。第二,游戏阶段(game)。随着儿童社会经验的积累,出现了游戏阶段,在复杂游戏中,儿童必须承担所有其他游戏参与者的角色。这些参与者的态度构成有组织的单位,控制儿童的行为反应,如棒球游戏中,区别还在于参观人数的多少和规则的有无。当人们用诸如规则这种普遍性的非人格化的角色来控制行为,就在承担“概括化他人”的态度。把自己置于他人的地位,了解那些与之合作的他人的态度,从他人的角度来定义和解释周围环境中的客体,互动才成为可能。米德强调了心灵和自我的产生是同一过程,心灵包含自我的内容,人类不仅能把周围的事物视为客体,也能把自身视为客体,并由此产生对待自己的态度和感觉。自我产生的过程就是社会关系,不断扩大和社会交往能力,不断增强的过程,一方面,他人总体在增加,另一方面,个体的角色承担能力在提高。在这两个阶段中,符号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正是由于人类有符号互动的能力,人们才可能扮演角色,并从中发展自我。③米德把自我区别为两个部分,即作为主体的自我(I)和作为客体的自我(me)。I是主体的非反思的,自生的,冲动的要素,对情境刺激的直接回答,是个体在行动的顷刻间考虑到当前的需求和激化时,对情境要求所作的实际的行为反应,赋予个人自由感和独创性—真我。而(me)则存在于意识状态中,把自身视为客体,是对I发出的行为的回忆,并且从他人的角度来评价自身的行为,对自身的行为作出反思。(me)体现了法律,道德以及社区的组织规范和期望—超我。自我是I和(me)的相互作用过程,辩证统一的。一方面,(me)规范和制约着I的行为,另一方面,I的外在行为表达了(me)的期望。主体我与客体我是一种相互依赖的动态关系。客体我是社会提出的问题与任务,主体我是回答。客体我与主体我处于一种内部对话的状态之中。例如,一个被其他成员认为是聪明与品性好的学生,在上课时会控制自己想玩的念头,并且尽力做好指定的课堂练习,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和老师与同学的期望相适应。米德对I的创造性的强调为社会动态过程和社会变迁找到依据,仅对把社会看成是僵硬的结构,主张社会组织是在人们互动过程中不断建构的东西,把社会变迁归结为个性结构,即个体的偶尔越轨会对社会的动态过程产生重大的影响。(3)组织化反应(对社会的研究)“社会”是他的“组织化自我”的一种扩展,即自我通过互动对更广泛的环境承担“概括社会
本文标题:社会学-符号互动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611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