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第七章-城市规模分布
第七章城市规模分布城市规模体系•城市规模——城市大小,主要包括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两种表达方法。•城市规模体系——一个国家或地区不同层次不同等级的城市总和及其数量比例。•城市规模有大有小,原因?城市规模与城市职能的关系?城市规模体系•城市规模的不同主要是由城市职能决定的。•一国或一地区的大大小小的城镇规模有没有规律性?第七章城市规模分布一、城市规模分布理论二、城市规模分布的解释三、中国城市的规模分布四、城市规模分布类型的利弊一、城市规模分布理论•城市规模的金字塔结构•城市的位序—规模分布•城市规模的首位分布•城市规模分布的类型金字塔式结构•在一个国家或区域内,规模等级越大的城镇数目越少,规模等级越小的城镇数目越多。•城镇的规模等级与城镇的数目成显著的反向关系,这一普遍性现象,称城市规模的金字塔式分布。•金字塔式城镇规模结构原理,常常是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城镇规模结构是否正常的依据。中国1980和1990年城市金字塔结构位序-规模分布•在一个国家或区域里,城市大小排位顺序数字与其规模呈现显著的反向相关,即位序数字越大,规模越小,反之也然。•如果这些城市的位序数字同它们的规模之间能够建立起一种规则的函数关系,我们就把建立在这种函数关系基础上的分布,称为城市的位序—规模分布。位序与规模的函数关系•公式一:P*R=K(1)P:城镇人口规模;R:按照人口规模排列的城镇位次;K:常数。•公式一是1913年奥尔巴克研究5个欧洲国家和美国的城市时,给出的关系式。位序与规模的函数关系•公式二:令(1)式P*R=K中的K=P1,则有:P=P1/R(2)P1是按照人口规模排列的首位城镇人口规模。•根据(2)式有:第2位城镇的人口是首位城镇人口的1/2,第10位城镇人口是首位城镇人口的1/10,等。•公式二是1949年捷夫研究经济发达国家城市时,给出的公式。捷夫模式作为城市规模分布的一种理想状态,而被广泛的接受。位序与规模的函数关系•公式三:以q为指数形式参数,修正(2)式P=P1/R后P=P1/(Rq)(3)•当q=1时,与(2)式相同,是一种理想分布。经济发达国家,自然增长。•当q1时,高位次城市比地位次城市规模大得多,城市人口分布比较集中。墨西哥、泰国,贫富差距显著。•当q1时,城市人口分布较均匀。幅员辽阔的国家,中国。位序与规模的函数关系•公式四:将(3)式P=P1/(Rq)两端取对数,变换为lgP=lgP1-qlgR(4)•(4)式为一条形如y=a-bx的直线方程。其中,a为截距,b为斜率。•由斜率q的大小变化,有如下图示:lgP=lgP1-qlgR方程图示q1,说明规模分布比较集中,越大越集中.q1,Pi较大,规模分布比较分散,越小越分散.q=1,捷夫模式,城市规模分布理想状态。q的变化揭示的意义城市首位分布•马克·杰斐逊1939年研究发现,一个国家的首位城市与第二位城市的规模差距,比起其它相邻位次城市的差距大得异乎寻常,这已构成一种规律。称城市首位律。•城市首位度首位城市与第二位城市的人口比,反映该国或该地区城市的规模结构和人口聚集程度。如:阿根廷的城市首位度是10.2,秘鲁是10.1,表明两国人口的高度集中趋势。•城市首位分布首位度大的规模分布称城市首位分布。城市首位度的测度•城市首位指数为弥补首位度测度中涉及的城市数目太少,提出的改进办法。•4城市指数:S4=P1/(P2+P3+P4)•11城市指数:S11=2P1/(P2+P3+P4+……+P11)P1、P2、P3、P4、……、P11:指按照人口规模自大而小排列的第n位次城镇的人口数量。城市规模分布类型城市规模分布类型二、城市规模分布的解释•20世纪60年代地理学计量革命领头人之一的美国学者贝里1960年研究了38个国家的城市规模分布问题。•研究发现:其中13个国家属于位序-规模分布,15个国家是首位分布,其余10国属于过渡类型分布。•不同的城市规模分布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它们又与什么因素相关呢?位序—规模分布的国家首位分布的国家过渡分布类型的国家二、对城市规模分布的理论解释•1、随机模式–随机模式是解释城市位序—规模分布最有影响的理论。贝里和加里森首先把这一原理用来解释城市规模分布。–在只有少数几个力量强大的因素作用的国家,城市规模常产生首位分布,这些国家一般是人口少、面积小的小国,或城市化历史比较短的国家,或有单一出口的殖民地历史的国家;–位序-规模分布是许多种力量在很长时间里作用的结果,以致一旦获得了位序—规模分布,那么这些力中的任何一个很可能只是产生一种随机的相对微小的作用。这种分布通常在工业经济发达的国家或那些面积大、历史久、人口多、条件复杂的大国出现。二、对城市规模分布的理论解释•2、政治、经济、文化综合模式–强调政治因素的人把国家看作是城市体系的决定因素,经济力量只被认为是一种中间变量。–认为在工业化的早期阶段,区位选择受到经营欲望的强烈影响,倾向于直接接近政府权力中心。–有人用亚洲、拉丁美洲一些国家首都的政治作用不断增强作为主要原因来解释这些国家首位度的增加。认为国家结构的集中化程度高,常呈首位分布;–社会主义的政府类型而常常与首位分布相联系,非社会主义的政府类型而常常与位序-规模分布相联系;–政府控制越强的国家,企业紧靠权力中心布局的动力也越强:民族主义精神强的国家可产生首位分布等等。二、对城市规模分布的理论解释•2、政治、经济、文化综合模式–强调政治因素的人把国家看作是城市体系的决定因素,经济力量只被认为是一种中间变量。–认为在工业化的早期阶段,区位选择受到经营欲望的强烈影响,倾向于直接接近政府权力中心。–有人用亚洲、拉丁美洲一些国家首都的政治作用不断增强作为主要原因来解释这些国家首位度的增加。认为国家结构的集中化程度高,常呈首位分布;–社会主义的政府类型而常常与首位分布相联系,非社会主义的政府类型而常常与位序-规模分布相联系;–政府控制越强的国家,企业紧靠权力中心布局的动力也越强:民族主义精神强的国家可产生首位分布等等。二、对城市规模分布的理论解释•3、经济发展阶段模式•莎科斯(E。Shaks)于1972年提出了一个经济发展城市规模分布的动态模式,试图将城市规模分布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联系起来。–他认为位序-规模分布是与社会均衡发展相联系,这种均衡是在经济发展起飞前和发展后产生的。–首位分布是社会不均衡发展造成的,这种不均衡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按此模式,-个国家或区域,在经济起飞前是属均衡状态,是位序规模分布,在经济大发展过程中,均衡状态被集中发展几个经过选择的大城市所动摇,城市规模呈首位分布。随着时间推移,经济发展渐渐从大城市转向中小城市,城市系统的均衡状态又逐渐恢复,在新的基础上,再现位序规模分布。三、中国城镇的规模体系•城镇规模类型:按户籍注册的城镇非农人口划分。分以下几个规模等级。•超大型城市:>200万•特大城市:>100万•大城市:50-100万•中等城市:20-50万•小城市:<20万•建制镇*中国城市的规模结构•按超、特、大、中、小等5级分布的城市体系•城市数目(个)分别为:11、23、44、195、393。金字塔比例:1∶2∶4∶18∶36。•人口总数(万人)分别为4000、3000、3000、6000、4500。倒U形:1∶0.7∶0.7∶1.4∶1。•经济规模(市区工业总产值、亿元)分别是:12900、8500、9000、22000、22000。不规则:1∶0.66∶0.72∶1.72∶1.73。中国城市的规模分布类型•(美)贝里1961年把中国列入了位序-规模分布类型。•华东师大严重敏、宁越敏1980年对我国城市的规模分布进行了验证。•中山大学许学强1982、1993年先后对我国城市的规模分布进行了验证。•北京大学王法辉、陈勇等1989、1993年对我国城市的规模分布进行了验证。中山大学许学强的验证与预测我国城市规模分布类型的结论1、介于首位分布与位序—规模分布之间,一种过度型分布2、我国城市规模等级结构变化较大,金字塔变化大3、我国城市规模分布省际差异我国地域辽阔——省际差异大,分成六类。(1)高级首位型:•京津沪三大直辖市所在的两个省份•首位度相当大,但大中小城市发育齐全、完善,小城镇也很发达。(2)中级平衡型•辽、黑、鲁、粤•有强大的中心城市,高位序城市不止一个,其它等级城市也基本齐全,首位度和不平衡指数均属中等,经济较发达。(3)中级首位型•鄂、陕、川,首位城市武汉、西安、成都发育,二级城市不够发育,但经济较为发达。我国城市规模分布类型的结论(4)初级中级平衡型•湘、内蒙、豫、吉、皖、闽、浙、赣、桂,中小城市较多,第一位城市不突出,首位度与不平衡指数小,农业经济占相当比重。(5)初中级不平衡型•晋、云、贵、新、甘(6)初级首位型•青、藏、宁我国城市规模分布类型的结论•首位分布的弊端–①首位分布对国家经济发展有一种寄生作用:–②首位分布的空间集中是资源的一种低效利用方式,有损于更合理的资源利用;–③首位分布代表了一种超国家的倾向,这种倾向不利于全国动员,因此对经济增长有害;–④首位分布反映了许多社会方面的不平等。四、城市规模分布类型的利弊•首位分布的好处–①首位分布允许资金和人才的更大积累,有利于知识的更加专门化和思想的广泛交流;–②大城市内的各种运输成本一般比城市间的运输成本低,因此大城市的劳动生产率是最高的;–③首位城市常常是交通运输网络中效益最好的地方,是革新的源地,比乡村地区更能吸引投资,等等。四、城市规模分布类型的利弊城市规模发展政策的讨论•在本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之间,西方曾经热烈讨论过城市最佳规模的问题。•我国在80年代也在讨论类似的问题:中国城市发展的战略重点应该放在什么规模的城市?是大城市还是小城市?1、我国城市发展方针的来龙去脉•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1957)–城市建设方针是“重点建设,稳步前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当时围绕着156个重点项目的布局,被确定为重点建设的新工业城市如太原、包头、兰州、西安、武汉、大同、成都、洛阳等很快都发展成大城市或特大城市。•50年代后期,特别是进入60年代–中国与西方的关系、中苏关系、大陆与台湾的关系都很紧张。出于对国际严峻形势的估计,毛泽东的城市思想发生了变化。从开始的“集中”发展转向“分散”发展,开始强调“控制大城市规模和发展小城镇”。显然,这种思想是国家处在“备战、备荒”的特殊历史背景下提出来的。1、我国城市发展方针的来龙去脉•从50年代后期到1976年间–国务院强调要认真贯彻执行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搞小城市的方针。实际上,这些方针也并没有得到认真贯彻,在困难时期和“文革”期间,连城市规划工作也被停止了,城市处于乱占乱建的状态。新建工业区以那时的大庆为榜样,不搞集中的城市,“三线”工业则强调进山、入洞,否定用城镇形式来组织工业。整个六七十年代城市人口反向流人乡村,大城市发展极为缓慢,小城市也没有发展起来,建制镇的数量还有所下降。•1976年“四人帮”被打倒以后–中国城市的复兴面对着巨大的困难:国民经济严重的比例失调,财政赤字,消费品短缺,人口生育高峰和知识青年回城高潮叠加,城市就业压力巨大,城市基础设施投资长期不足所累积的后果日益显露,尤其是大城市,各种“城市病”全面爆发。1978年全国第三次城市工作会议把“控制大城市规模,多搞小城镇”正式确立为国家的城市建设方针。1、我国城市发展方针的来龙去脉•1978年以后–国民经济进行了几年的“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目标是加强农业和轻工业生产,压缩重工业和基本建设规模,这使许多重工业中心和综合性大城市因调整而一度经济不景气。相比之下,一批以轻纺工业为主的中小城市脱颖而出,成为“明星城市”。农村经济改革也要求小城镇长期萎缩的局面彻底改变。于是1980年全国城市规划工作会议补充了对中等城市的对策,把“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作为国家的城市发展总方针。定义市区非农业人口超过50万的城市为大城市,20~50万的为中等城市,不到20万的为小城市。–随后,城市发展方针被纳入城市
本文标题:第七章-城市规模分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628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