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学校体育学学习试题库
--页脚--《学校体育学》习题一、名词解释1、奏定学堂章程:也称《癸卯学制》。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由政府公布并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的第一个新教育学制,1903年由张之洞、张百熙、荣庆等重新拟定并奏请清廷颁布的。清末民初新教育制度,主要以此为据。它对后来的学校教育影响很大,并一直施行至1911年清政府灭亡。《奏定学堂章程》在学校体育方面作了一些具体规定,例如把“体操课”列为各级各类学校的必修课,并在‘‘体操课”的宗旨及内容上作了原则规定。2.壬戌学制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欧美的教育思想(特别是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开始传播,其结果是在教育上造成了一次重大改革。1922年北洋军阀政府的教育部门召集了一次“学制会议”,并于同年11月1日正式公布了《学校系统改革令》,由于时年是壬戌年,所以教育史上称为“壬戌学制”。“壬戌学制”主要是模仿美国的学制,小学和中学的修业年限由过去的“七四制”改为“六三三制”,这一学制一直施行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学校体育方面,《壬戌学制》和次年公布的《新学制课程标准》正式把学校“体操科”改名为‘‘体育科”,剔除了中小学的兵操,使我国学校体育发生了重大变革,从而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3、学校体育体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在我国,是根据国家制定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以适当的身体练习和健康知识为手段,通过体育课、课外体育锻炼、体育训练、体育竞赛等多种组织形式,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为目标而进行的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4、自然主义体育一种体育学派。其主要观点:强调体育应以生物学和教育学原则为指导,以人对运动的需求为基础,建立“合自然性”的促进人体发育成长的身体锻炼体系。主张把身体锻炼的概念扩展到日常的运动和劳动。强调体育教学要适应儿童的智力和身体--页脚--发育实际。19世纪末流行于奥地利。当时奥地利学者在批判德国体操体系的基础上,把夸美纽斯和卢梭等人的自然教育论的观点应用到体育领域,从而形成了奥地利自然体育学派。其代表人物是高尔霍夫尔(LGaulhofer,1885-1941)和斯特蕾西(M.Stmleher,1890~?),反映其观点的主要著作有《自然体育》、。《学校育体系》等书。5、实用主义体育是一种体育学派。由美国的“新体育”思想发展而来。19世纪末,随着美国教育和体育的科学化运动、发展主义教育运动和社会化教育运动的发展,形成了一种“新体育”思想。这种“新体育”思想,后来与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学说相结合,形成了实用主义体育学派。其代表人物是伍德(T.D.Wood,1865—1951)和威廉姆斯(J.F.Williams,1866-1966)。他们认为,体育就是通过身体活动进行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在体育手段和方法上,主张采用更自然、自愿、活跃的运动方式。其主要观点与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基本一致,因而被称为美国自然体育学派。它对20世纪以来的世界体育,尤其是学校体育有较大的影响。6、军国民体育一种近代体育体系。以培养国民的忠君、爱国、尚武精神为主旨,以兵士体操为主要内容,是军国民教育的重要手段。军国民体育源于19世纪的德国,当时为适应军国主义的需要,效法斯巴达体育模式,建立德国体操体系,以培养军国民精神。2世纪初由德国、日本传人我国,成为近早期中国实施的主要的体育体系。新文化运动后逐渐衰落,20世纪20年代为西方传人的实用主义体育体系取代。7、兵式体操简称:“兵操”或“体操”。一种近代体育手段。其主要内容包括各种队列队形练习、以轻器械操为主的普通体操,以及各种军事知识技能的训练。是军国民教育的重要内容。19世纪兴起于德国,20世纪初由德国和日本传人我国。1903年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规定各级学堂均开设“体操课”“练习兵式体操,以肆武事”,每周2~3学时,教师多由军人充任。新文化运动兴起后,现代体育运动手段传人中国,兵式体操日见衰落。1922年,北洋政府颁行的“新学制”(又称壬戌学制),将各级学堂的体操课改为体育课,兵式体操遂为各种现代体育运动手段所取代。8、体育信息--页脚--凡与体育有关,能反映体育的本质内容的消息、情报、指令、数辉、信号等,或能够满足体育运动某种特定需要的信息。9、体育素质人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学习与锻炼所形成的从事各种体育活动所具有的生理、心理潜能的总和。具体包括:体质基础、体育参与意识、体育知识、运动技能、、体育个性、体育心理素质与体育品德。10、体育生活方式在一定社会客观条件的制约下,社会中的个人、群体或全体成员为一定价值观所指导的满足多层次需要的全部体育活动的稳定形式和行为特征。11、终身教育人们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培养的总和。它包括人从出生到死亡所受到的连续教育及个人和社会整个教育的有机统一。12、终身教育一个人终身进行身体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是由人体发展规律和身体锻炼的作用,以及现代化社会的发展所确定的。13、素质:(狭义)指生理学和心理学上的素质概念,即人或事物在某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的基础。14、学校体育结构学校体育系统内部各组成要素(包括身体锻炼知识和运动知识技能教学阶段、课内外通过各种形式的健身阶段、学生体育意识、能力和习惯的养成阶段之间的相对稳定的联系方式、组织秩序及其时空关系的内在表现形式。15、学校体育功能学校体育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对人和社会所能够发挥的作用,它与学校体育的过程结构和学校体育的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学校体育功能是学校体育本质的反映。它影射出学校体育对人的物质机体和人的精神思维及社会物质和社会精神的作用。16、学校体育目标在一定的时期内,学校体育实践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它是学校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评价学校体育工作的根本依据,并决定着学校体育实践的方向、内容--页脚--和方法,制约着学校体育实践的全过程,具有导向、动员和激励的作用。17、学校体育本质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为主要目的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它是学校体育的组成部分,是国民体育的基础。其发展既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所制约,也受一定社会的教育、体育所制约;既为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目标服务,也为一定社会的教育、体育目标服务。18、体育课程:是指在学校指导下,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为了使学生能在身体、运动认知、运动技能以及情感与社会方面的和谐发展而进行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是学生学会维护自己的健康,科学合理生活的基础教育课程。·19、体育课程设计:是指确定体育课程目标,选择与安排体育课程的内容,即制定体育课程计划的过程。20、体育课程目标:是体育课程实施前预期学生在品德、体力、情绪、运动技能、认知方面变化所达到的程度。21、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它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22、健康:不仅是指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且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完美的状态。一个人只有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保持良好的状态,才算得上真正的健康。体育是促进健康的重要手23、身体健康:人的体能良好、机能正常、精力充沛的状态。作为学习领域的身体健康,要求--页脚--学生了解与运动有关的营养、环境、卫生保健等知识,发展体能,提高身体健康水平。24、心理健康:包括两层含义:一种是指心理健康状态,个体处于这种状态时,不仅自我感觉良好,而且与社会处于和谐的状态;另一种是指维持心理健康、减少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的原则和措施。体育活动对于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作为学习领域的心理健康,要求学生学会通过体育活动调节情绪状态,增强自尊和自信,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25、运动参与指学生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与行为表现。经常参与体育活动的学生,可以培养和发展对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使体育活动成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学习领域的运动参与,要求学生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掌握科学健身的知识与方法,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26、学习领域:指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按学习内容性质的不同划分的学习范畴。《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将学习内容划分为五个领域: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相互联系、相互影响。27、领域目标:指期望学生在特定学习领域达到的学习结果。课程目标通过标的达成而实现。28、水平目标:指不同阶段学生在各个学习领域中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和学习内容的特点,设立了六个学习水平,每个学习水平都设立了明确的学习目标。领域目标是通过水平目标的达成而实现的。29、地域性运动项目:指流行于某些区域的、带有地方特色的或形成传统的运动项目。它包括由于地理、气候条件和文化等原因在某些特定地区或民族中流行的运动项目。30、体育教学:是以体育课程内容为中介,以学生身体实际参与为特征的师生双边活动。31、体育教学目标: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范围内,体育教学中师生应达到的最终目的,即预期的要--页脚--达到的教学结果和标准。它是体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并决定着体育教学的方向。32、运动技术:指完成特定的体育活动的方法,或能充分发挥人的身体能力,合理有效的完成运动的方法。33、运动技能:是指按一定的技术要求,完成某种动作的能力。34、运动技巧:指随运动技能的巩固与发展,形成牢固的动力定型,达到娴熟的境地,并出现自动化的现象。35、运动能力:人体从事体育活动的能力。是指身体素质,身体基本活动能力与运动技能相结合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36、体育教学过程:是指为达到体育教学目标而进行的体育教学程序。37、运动负荷量:是指完成练习的数量、次数、组数、时间、距离等。38、运动技能积极转移:体育教学中,已获得的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对学习新技能发生良好的作用。39、运动技能消极转移:是指在体育教学中,已获得的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对学习新技能发生不良的作用。40、体育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采用的教学活动方式和手段41、教学方式:是教学方法的细节或构成部分,其本身不能独立地完成某项教学任务。42、教学手段:是指为提高教学方法效果而采用的各种教学器具和设备。主要是指教学要是指教学信息和情感传递的媒介物,以及发展能力的操作物(包括实物、模型和图表等),也有人称为教学辅助手段。43、语言法:是指体育教学中运用各种形式的语言指导学生掌握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方法。体育教学中的语言法的形式有讲解、口令、指示和评价等。.44、直观法:--页脚--是体育教学中通过一定的直观方式,作用于人体感觉器官,引起感知的教学方法。体育教学中常用的直观法有动作示范、直观教具和模型的演示、电影和电视、助力与阻力、定向与领先45、完整法:是指从动作的开始到结束,不分部分与段落,完整地传授与练习动作技术的一种方法46、分解法:是将一个完整的动作技术结构,合理地分成几个部分与段落,逐次进行学习,最后完整地掌握动作技术的一种方法。47、预防和纠正错误法:指教师针对学生练习中产生错误动作的原因,选择最有效的手段,及进矫正错误动作的一种方法。48、变换负荷练习法:是指在负荷变化的条件下进行练习的方法,如变换跑的速度、变换负重的重量、变换跳高的高度、跳远的远度等。一般包干个作业点·,要求学生在每个作业点上完成规定的练习负荷,一个点接一个点进行轮换练习的一种方法。主要包括轮换式循环练习法和流水式循环练习法。49、循环练习法:是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和要求,选择若干个练习分别设置在若干个作业点,要求学生在每个作业点上完成规定的练习负荷,一个点接一个进行轮换练习的一种方法。主要包括轮换式循环练习法和流水式循环练习法。
本文标题:学校体育学学习试题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6982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