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城市经济第三讲-世界城市化进程与中国城市化道路
第三讲世界城市化进程与中国城市化道路内容提要:世界城市化进程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中国城市化道路的分析初始阶段:1760~1850年,出现了世界上第一个城市化水平过50%的国家--英国,因为英国是工业革命的发祥地。局部发展阶段:1851~1950年,欧洲和北美的发达工业化国家城市化水平达到51.8%,先后进入城市化的成熟阶段。普及阶段:1951年之后,许多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挣脱了殖民主义统治、赢得了民族自决和政治独立,走上了发展本国经济的工业化道路,使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第一节世界城市化进程一、世界城市化的总体进程第一次浪潮:发端于欧洲,以英国为代表,与工业革命发展相伴随,1750年英国的城市化率为20%,到1950年基本完成城市化,历时约200年。第二次浪潮: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北美洲的城市化,由于世界工业中心的转移和欧洲移民的进入,美国城市化速度比英国高出1倍,仅用100年左右的时间就完成了基本进程。1860年美国的城市化率为20%,1950年达到71%。第三次浪潮:发生在拉美及其他发展中国家,南美诸国在1930年的城市化率为20%左右,到2000年也基本完成了城市化历程。我国的城镇化发展从1978年的20%开始,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进程之中。世界城市化的三次浪潮(仇保兴,2007)1.从发展速度上,城市化速度明显加快年份1800185019001950197019902000城市化水平371428.437.550.055.0年均增长0.080.140.290.460.630.50二、世界城市化的主要特点世界城市化发展速度比较(%)2.从城市规模上,大城市超前发展大城市数量迅速增长。1900年,世界上5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只有49座,到了1980年,已发展到476座。其中,50-100万人口的城市增长了6倍;而250万-500万人口的城市增长了16倍,500-1000万人口的城市增长了20倍。大城市人口规模急剧膨胀。1900年,50万人口以下的小城市的总人口占城市总人口的比重高达76.4%,到了1980年,只占57.2%,下降了19.2%。与此同时,100-200万人口的城市,比重从5.5%上升到13.3%;250-500万人口的城市,比重从3.5%上升到7.4%;500-1000万人口的城市,比重从3.2%上升到8.3%;1000万以上的超级城市,比重从零变为占4.2%。3.从城市形态上,城市带相继崛起伴随一批特大城市、超级城市的诞生,由地理空间相互毗邻、社会经济结构融为一体的城镇密集区、都市连绵区相继崛起。其特征是:以一个或几个超级城市为核心,组成人口规模逾千万,政治经济影响力举足轻重的庞然大物。根据这些城镇密集区、都市连绵区的地理特征,人们将它们形象地称为城市群、城市带或大都市区。美国东部沿海城市地区18世纪中叶后,工业革命使英国称为世界经济的增长重心,在英格兰中部地区率先形成了连绵的城市带,以伦敦至利物浦为轴线,主要城市有伦敦、伯明翰、利物浦、曼彻斯特等。到了19世纪,欧洲大陆经济兴起,成为世界经济的增长重心,在大巴黎地区、德国莱茵-鲁尔盆地、荷兰和比利时的中心地区,分别形成大城市,并共同组成了“人字形”的发展轴,主要城市有巴黎、布鲁塞尔、阿姆斯特丹、波恩等。城市群、城市带的发展崛起与世界经济重心的转移密切相关。20世纪以来,世界经济的增长重心转移到美国,在其东北部地区产生了大西洋沿岸的特大城市带,主要城市有波士顿、纽约、费城、巴尔的摩、华盛顿等,以及其它200多个中小城市,拥有全美人口的20%,制造业的70%。同期形成的还有五大湖地区的城市带。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的经济重心向中西部转移,从而推动该地区城市带的发展,形成了以旧金山-洛杉矶、达拉斯-休斯顿以开发高新技术产业为特色的新兴城市带。在这三大城市带中,包含了美国的三个大都市区:大纽约地区的GDP占全国的24%,大洛杉矶占21%,大湖地区(芝加哥)占20%,合计占全国的65%。世界经济重心向美国转移20世纪3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崛起,特别是60年代以来,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形成了以东京-大阪为轴线的城市带,主要城市有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等。其中包含了日本的三大都市区:东京地区的GDP占全国的26%,大阪-神户地区占23%,名古屋地区占20%,合计占全国的69%。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的重心向亚洲太平洋地区转移,中国正在成为“全球工厂”和国际经济发展中新的增长极。形成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等都市圈。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上述三大城市密集区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比重,以及区域内城市的分工协作与优势互补上,都还有较大的差距,合计只占37%。世界经济重心向亚太转移“逆城市化”(deurbanization)又称“反城市化”,是指大城市的人口和经济活动部分地由城市中心区向城市外围迁移和扩散,使郊区蔓延和周边小城镇迅速发展,并导致城市中心区和中心城市的衰退。以美国为例,1950~1980年其城市化水平由64%提高到74%,年均增长0.33%;同期郊区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23%增至43%,年均增长0.67%,后者是前者的2倍。这意味着每当有一人从农村转入城市,就会有两人从市区转向郊区。三、逆城市化现象的出现逆城市化的表现:第一,在城市化水平继续提高的同时,郊区化以更快的速度进行,郊区蔓延十分严重,形成广大的城市连绵区;第二,城市中心区吸引力下降并日益“空心化”;郊区成为中产阶级和高收入阶层的主要聚居区;第三,中心城市开始分解,小城市成为城市化的主力军。逆城市化的成因:第一,大城市过度密集造成负效应,使集聚的成本高于效益;第二,现代交通、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令城市辐射力突破了空间距离的障碍,使外围远地一样可以享受到城市文明。亦称“过度城市化”或“虚假城市化”,是指城市化的速度大大超过了工业化的速度,造成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脱节。如2004年乌拉圭的城市化率高达93%,超过欧美发达国家;2004年巴西的城市化率为84%,而在工业部门就业者只占就业者总数的22%,工业化水平与城市化水平相差甚远。原因:这种城市化不是由工业化所推动,而是由大量失去土地的乡村移民和人口高度失业所造成的。城市化类型:超前城市化伴随超前城市化,往往还会出现城市首位度畸高的现象,即人口过分聚集在一个或几个大城市中。城市首位度亦称首位城市指数,是指一个国家(地区)的最大城市的人口数与第二大城市的人口数之比值,用以反映该国家(地区)的城市规模结构和人口集中程度。一般认为城市首位度小于2属于正常;而大于2则说明由结构失衡、过分集中之势,不利于社会经济的整体性发展。过度城市化还容易形成城市“贫民窟”(slum)现象。首位度畸高是指城市化的速度大大落后于工业化的速度,造成农村人口就地非农化,使城市化水平不能真实反映经济发展水平。通常认为合理的范围是1.4-2.5。201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工业化率为1.09。同年同一比值,美国为4.1,法国为4.11,英国为4.09,德国为2.64,日本为2.48,共同呈现出城市化率远远高于工业化率的特征。城市化类型:滞后城市化第二节中国城市化历程一、古代城市的发展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7世纪,夏朝出现了我国古代城市的雏形。秦朝统一中国后,把全国分为36郡,郡下辖县,仅县城就有800多个。唐朝都城长安人口过百万。明清两代,工矿、港口、商业城市发展迅速。1840年的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由完全闭关锁国的封建社会,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帝国主义的武力和资本入侵,加速了中国几千年农业经济基础的解体。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民族工商业的建立和发展,为工业化和城市化创造了条件。依各城市发展道路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帝国主义控制的工商业城市,如上海、天津、武汉、广州、青岛等。军阀统治的政治军事中心城市,如北京、西安、成都、济南、太原等。新兴的工矿城市,如唐山、大同、鞍山等。二、城市化的起步阶段——近代的城市起步维艰,落后于世正常上升时期:1949~1957。这是国民经济恢复和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实施的时期,城市化水平由10.6%提高到15.4%,年均增长约0.6个百分点。三、城市化的初级阶段——计划体制下城市化的曲折历程1958~1965。由于大跃进的影响,造成建设项目大上大下、城市人口大进大出,从而使城市化水平忽高忽低、起伏不定。剧烈波动时期:1966~1977。“文化大革命”10年动乱,令国民经济遭受极大破坏,并且在否定商品经济和城市的先进作用、企图人为消灭“三大差别”的极“左”路线下,先后有3000多万城市青年学生、干部和知识分子被下放到农村,致使我国城市化水平长期停滞不前、徘徊在17%~18%之间。徘徊停滞时期: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不仅使中国经济搭上特快列车,也使城市化进程步入正轨。城市化发展速度高于世界同期水平,截止到2011年底,我国城市化水平已达到51%,但仍远远滞后于工业化水平。四、城市化的加速阶段——改革开放后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一、计划体制下城市化滞后的根源第一,农业基础长期薄弱,对城市的支撑力严重不足;第二,轻重工业比例失调,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而忽视轻工业;第三,错误理解第三产业,忽视服务业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导致城市发育不良、承载力低下;第四,户籍管理固化城乡分野、限制人口流动,切断了农业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的主渠道。第三节中国城市化道路与发展前景特大城市人口占据主导地位城市分组城市数市区非农人口(万人)人口比重(%)比重排序特大城市407476.450.01大城市473227.421.63中等城市2043810.925.52小城市377439.32.94合计66814954.0100--二、改革开放后城市化的特点1997年我国城市规模构成二、改革开放后城市化的特点东、中、西部地区发展很不平衡由于历史原因,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存在相当的差距,且近年来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如1998年东部地区的人均GDP是西部地区的2.4倍,地均GDP是其17.2倍。东部地区城市化水平也一直领先,1998年是中部地区的1.44倍,是西部地区的2.16倍。第一,多年来在城市发展方针上的错误决策,导致城市发展的外部环境始终不能满足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的要求。第二,“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式的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在极大提高农村非农化水平、富裕农村经济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城市化水平的合理提升。第三,人口总量巨大,人口转移任务艰巨。2011年底我国人口总数为13.85亿人,当年城市化水平为51.27%。若要2020年达到60%的水平,则意味着约有1.4亿人有待从农村转入城市,每年将有1200万人口需要转移。三、改革开放后城市化面临的问题第四,人口流动过猛,城市不堪重负。生产要素市场、尤其是劳动力市场的建立,使得人口可以在区域之间、城市之间和城乡之间自由流动,从而引发了大规模劳工潮的形成和发展,导致城市中的流动人口与日俱增。据统计,我国目前有流动人口2.3亿人,比法国或英国的总人口还多。这些流动人口呈现如下特点:经济导向为主、逐渐高层化;流动范围集中、局部组织化;流动季节性强、流向规律化。第五,各类开发区遍地开花,大多劳民伤财、“开而不发”;第六,部分城市领导人在政绩效应主导下以行政手段人为“加速”城市化进程,急功近利、拔苗助长,造成城市化中的“大跃进”,如赶农民上楼。(一)中国城市发展方针的简单回顾“一五”时期:“重点建设,稳步前进”;50年代后期~60年代:“控制大城市规模和发展小城镇”;1976年以前:“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搞小城市”;1978年:“控制大城市规模,多搞小城镇”;1980年:“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1990年:“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目前,更加强调大、中、小城市的协调发展。四、中国城市化道路辨析关于城市规模发展战略的讨
本文标题:城市经济第三讲-世界城市化进程与中国城市化道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734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