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高考必背120个文言实词-(1)
努力中爱舍不得,吝惜,爱惜心爱的爱戴喜爱爱好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孟子•齐桓晋文之事》)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六国论》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柳毅传》袁有守多惠政,民甚爱之《书博鸡者事》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推导提示:“爱”在古代常有“吝惜,舍不得”的意义,“舍不得”自然就会“喜欢”“爱好”并加以“爱护”“爱戴”。由“喜欢”可推出“亲爱的,心爱的”(如“爱女”)哪里奉养怎么安逸安乐安心安定安沛公安在?《鸿门宴》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曹刿论战》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一日之苟安,数百年之大患也郊境之内,民不安业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季氏将伐颛臾》推导提示:“安”的本义即“安全、安稳、安定”;“安全”了就会感到“舒服、安逸”安心;后又用于使动义“使安”,由此又可推出“奉养”“安抚、安慰”等义。另外,“什么,哪里,怎么”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答韦中立论师道书》译文:大雪越过南岭。覆盖了南越之地的几个州郡。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被坚执锐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覆盖蒙受,遭受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披散推导提示:3.被“被”的本义就是“被子”。“被子”不正是“覆盖”在身上取暖的吗?由“覆盖”义引申出“遭受”等义,“穿,披着”不也是把衣服“覆盖”在身上吗?被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每逢佳节倍思亲通“背”,背叛,违背越发、更加推导提示:4.倍“加倍”是后起常用义,“倍”的原义是“反”,即“背向、背着”,故而又可引申为“违背”,这一义项意义与“背”同。倍1.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大凡种植树木的天性,它的根部想要舒展2.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论积贮疏》现在背离农业而趋向工商业,白吃饭不种地的人很多,这是天下的大害3抑本其成败之迹草本的根或茎干指农业推究本源、考查本推导提示:5.本“本”是指事字,指草木的根,比喻为“基础、根本、本原”之义;人们生活的基础根本“农业”,事物的“本原”不容易弄清楚,所以需要“推究”;“本原”虚化而为“本来、原来”之义。另外,还有“本钱”,“臣子给皇帝的奏章”之意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3肉食者鄙《曹刿论战》4孔子鄙其小器《训俭示康》边远地方鄙陋、庸俗、浅陋,浅薄有时用于谦辞轻视推导提示:6.鄙“鄙”原义为“边邑”,边境自然环境“鄙陋”,故有“鄙陋”之义,“鄙陋”自然会受到“轻视”;后也常用作自谦之词,如“鄙人”。鄙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2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3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4左右欲兵之《史记·伯夷列传》兵器士兵,军队用兵策略,战略用兵器杀人推导提示:7.兵“兵”的本义为“兵器、武器”。引申为“持兵器的人,士兵、军队”。士兵、兵器武器参与的活动“军事、战争”。由“战争、军事”义引申出“侵略”“战略,战术”等义。兵3译文:所以上等的用兵(策略)是打破(敌方的)计谋,其次是挫败(敌方的)外交。《孙子·谋攻》1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如果我不做这个差使,早就困苦不堪了。3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肯定自己却否定别人,这是世俗的通病4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论语》)疾病困苦,困乏毛病,缺点担心,忧虑推导提示:8.病“病”原义为“重病”,取其比喻义为“缺点、毛病”;得了重病就会感到“困苦”并为之“担心、忧虑”。病1译文:您的疾病在肌肉和皮肤里面了,不及时医治将要更加严重。《扁鹊见蔡桓公》1察臣孝廉《陈情表》2虽不能察,必以情3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考察后加以推荐明察,了解,弄清楚精明推导提示:9.察“察”本义为“观察、仔细观看”,这样便能“看清楚”;看清楚”便能“了解、理解”事物,使事物变得“清楚、明白”。人什么都清楚明白就精明了。另外,“观察人是为了举荐,察1朝服衣冠2相如每朝时,常称病3于是入朝见威王4两朝开济老臣心5序八州而朝同列zhāo早晨上朝朝廷朝代使朝拜推导提示:10.朝“朝”本义为“早晨”,读zhāo;古代臣在早晨需拜见君主,故有“朝见”之义;由“朝见”而有“朝廷、朝代”之义;“朝见”其使动义即为“使朝见”。朝5译文:统辖八州,而使同等的六国来朝拜1高曾之时,隙地未尽辟。(《治平篇》)2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现在我就要死了,侯生却没有一句半句话送我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用作加强语气,有时相当于“连…都…”或“竟、竟然”(却)推导提示:11.曾隔两代的亲属叫“曾”;后虚化为“曾经”(念céng)。后用作加强语气,有时相当于“连…都…”或“竟、竟然”(却)“曾1译文:高祖曾祖的时代,空闲的土地还没有完全开垦出来。1乘犊车,从吏卒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3自京师乘风雪4比至陈,车六七百乘5乘鄂渚而反顾兮,欸秋冬之绪风《涉江》6、吏士喜,大呼乘之驾车,坐车,骑马趁着,凭借冒着shèng量词,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登上追逐乘chéng5译文:在鄂渚登岸,回头遥望国都,对着秋冬的寒风叹息。推导提示:12.乘“乘”本义是“驾车、乘车”;由这一意义引申出“乘船”之义;“乘车”必先“登”车;人上了车,人便有了“凭借”。凭借车子是要追逐做名词时指“兵车”“马车.’1帝感其诚2臣诚知不如徐公美3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4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真心真意确实,的确果真,如果推导提示:13诚“诚”本义是指“真心,不诡诈诚实”,故引申出“真实的”;进一步虚化为副词“实在,的确”“果真”等义。诚1黎明即起,洒扫庭除2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3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4爆竹声中一岁除台阶任命,授职清除,去掉流逝,过去推导提示:14除“除”本义为“台阶”。又特指“宫殿上的台阶”;“任命、授职、不正是在“宫殿上的台阶”下进行的吗?“台阶”要经常打扫,故又引申出“清除、去掉”之义;岁月“去掉”,则是岁月“流逝、过去”了。除1听其狱讼,察其辞2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3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4大礼不辞小让口供借口推辞讲究,计较辞推导提示:15辞“辞”在古代有两种基本义(写法也不同):1是“口供”,由“口供”引申为一般的“话、言辞”。既是“话”,可能成为“借口”,落下“口实”;也可因为“言之成文”是富有文采的“文辞”,也就自然成为“一种文体”2是推辞拒绝、告别。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2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3弟走从军阿姨死4自小丘西行百二十步5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跟从,追随听从,顺从从事,参与由、从次于最亲的亲属,堂兄侄子等从推导提示:16.从“从”的本义是“跟随”,引申出“归顺”、“参与”、“随从”等义,“随从”乃是较亲密之人,引申出“次于最亲的人”也是顺理成章。另外通”纵“如合纵,南北方向,纵容4译文:毕升死去之后,那些印版被我的侄子们得到。1知彼知已,百战不殆2思而不学则殆3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4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推导提示:17殆“殆”本义是“危险”,往往因为自己“精神疲倦”、“懈怠”。后又虚化为近于,几乎,大概,恐怕殆危险精神疲倦而无所得近于,几乎大概,恐怕1当窗理云鬓2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3北邀当国者相见4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又如--------当高罪死5、当时而立法6、安步以当车7、垣墙周庭,以当南日《项脊轩志》8、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窦娥冤》对着,面对阻挡,抵挡执掌,主持判决,判罪适应当做遮挡遮蔽承担承受推导提示:18.当“当”原义是“面对、对着”。面对好的比如权力就担当掌管,面对不好的就“阻挡”遮挡遮蔽面对某个地方或时候“在”。能面对的双方要实力“相当”罚不当罪。相当了就“适合、适当”。另应当当译文:元军邀请主持国政的人相见。译文:错过期限就会被判处杀头的罪。1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2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货殖列传序》)3、任重而道远《论语十则》4、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过秦论》5、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庖丁解牛》取道通“导”,引导,疏导道路学说主张规律道2译文:所以(对于人民),最好的办法是顺其自然发展,其次是借有利的形势引导他们。推导提示:19.道“道”本义是“大路”。路的作用是“引导”人到某地,通“导”;抽象意义即“途径、方法”;又特指“正当手段”(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途径和方法往往遵循一种“道理、规律”;道理和规律需要“述说”,而后成为“思想、学说”为大众所用。1吾得兄事之2此言得之。(《六国论》)3得无教我猎虫所耶4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列子伯牙与钟子期》5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伶官传序》6此言得之《六国论》7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谏太宗十思疏》8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游褒禅山记》9当其欣于所得,暂得于已,快然自足《兰亭集序》应该,必须对、合适莫非,恐怕,岂不是领会理解获得得到对合适恰当实现达到心得收获得意满足“得无”表示推测或反问译为“该不会”、莫非,恐怕,是不是”等。如:“天晦,得无雨乎”,意为天色昏暗,莫非要下雨了。又如,“久无音信,得无有恙乎”,意为长久没有音信,该不会有祸害吧!得“推导提示”20.得得本义“得到获得”想获得就必须发现找到,获得了就实现达到了目标了,心里获得了就有心得,获得也是种成功,成功自然得意,获得了成功了,说明做的是得当的,恰当的,人心灵彼此恰当就是彼此理解领会,这也是必须的。1度我至军中,公乃入2常有大度3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4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姜夔《扬州慢》)5吾忘持度《郑人买履〉6秋月春风等闲度《琵琶行》推测,估计度量气度常态谱写计量长短的标准尺度度过推导提示:21.度“度”本义为“量长短”,量长短是要“计算”,计算就要有标准”“尺度”,社会的标准尺度就是“法度、制度”,人气量上的尺度就是气度常态。心里“计算”事情合不合适“推测,揣度”;另外度过,谱写度1觉今是而昨非2是已而非人,俗之同病。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4以为非我莫能为也《屈原列传》不对的,错误的认为不对,责难非常:不同寻常的变故除非除了推导提示:22.非“非”本义为“不对的,不合理的”。作动词时即“认为不对”。词义是否定的,故而有不是,没有。除非除了非1复之以掌,虚若无物2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信陵君窃符救赵》3有复于王者曰《齐桓晋文之事》4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师说》5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触龙说赵太后》6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阿房宫赋》通“覆”,遮盖盖上返回回还回复回答恢复还原再又繁复重复推导提示:23.复“复”的本义是“回来”“返回”。话回来“回复”,行为的回来“报复”,原貌回来“恢复还原。只要回来难免繁复重复,重复了就是在原有基础上遮盖,覆盖,就是“再一次、又一次”。复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2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3秦贪,负其强4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5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6不知彼而知已,一胜一负7苍山负雪,明烛天南8通家尚负责债背东西,以背载物担负,使……承担依仗,凭借对不起,辜负违背,背弃失败覆盖背负,亏欠,拖欠推导提示:24.负“负”的本义是“用背驮物”。故有“背、载,背负”之义。背着抽象东西“承担”;背上背东西,背就覆盖了东西,同时,背上有所“靠”,引申为“依仗、凭借”;古代“败北”“北”是失败,而“北”通“背”字,故负又有“败”义。“失败”了当然“对不起辜负”人(自己或他人)负1今已亭亭如盖矣。2刘豫州…英才盖世3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4盖失强援,不能独完5盖钟子期死,伯乐终身不复鼓琴6技盖至此乎?车盖压倒,胜过大概,大约表示原因发语词,不译通“盍”,怎么推导提示:25.盖盖原为茅草编织物,用来盖屋或遮蔽身体,引申出一般的器物的盖子和车盖,动词“遮蔽、掩盖”之义。把别人“盖”住自然就是“胜过、超过”别人喽。另外,大概,大约,另外,通“盍”,怎么,另外,发语词不译盖①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信陵君窃符救赵》名词,原因,缘故②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③暮去朝来颜色故《琵琶行》④温故而知新/故垒西边,……《论语》/《赤壁怀古》⑤故久立与其客语《信陵君窃符救赵》⑥此物故非西产```《促织》⑦大人故嫌迟《孔雀东南飞》⑧故治国无法则
本文标题:高考必背120个文言实词-(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745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