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新药研发的定义及过程
.2新药研发的定义及过程从新化合物的发现到新药成功上市的过程通常被称为新药研发。新药研发是一项系统的技术创新工程,其通过试验不断改进药物性能,并证明该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同时经过严格的科学审查,最后取得发给的允许上市的证明文件。从完整意义上说,新药的研发过程需要历经“药物发现”、“药物临床前研究”及“药物临床研究”三个阶段。通常,“药物临床前研究”及“药物临床研究”这两个研究阶段又被统称为“开发阶段”,这三个阶段的工作相互关联并且各有侧重点。“药物发现”环节是药物研发活动的开始,具有浓厚的科研探索性质,旨在找到并确定针对某一疾病具有活性的先导化合物。此阶段工作内容包括作用机理的研究、大量化合物的合成、活性研究等以寻找先导化合物为目的的研究工作,涉及到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有机化学甚至基因组学等学科。药物发现处于新药研发早期,是一项创新程度及偶然性极高的科研活动,失败率极高,不但需要极高的科研水平,且投入巨大,所以往往由高校或者科研院所在从事基础研究中完成,研发经费来源主要依靠政府资助学校科研经费拨款,各级政府科研计划资助等,以及部分制药公司的资金投入。“药物临床前研究”是药物研发过程中最为复杂的环节,是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其主要目的是针对己经确定的先导化合物进行一系列非人体试验的研究,这一阶段的工作完成后需要向政府监管部门提出临床试验申请并接受技术审评,审评通过后方可进入下一研究阶段。此阶段工作内容包括药学研究,安全性评价、药代动力学评价等成药性研究内容参见图一,涉及到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学、药理学、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理毒理学等学科。图1一1临床前研究工作结构获准临床试验许可后即进入“药物临床研究”,这一阶段主要将研究的药物应用于人体并观察药效和安全性,临床研究结束后需要将试验结果整理,然后向国家药监部门申请新药生产,获准后方可正式生产和上市销售。临床研究在过程上又包含期初步的临床药理学及人体安全性评价试验阶段、期治疗作用初步评价阶段、期治疗作用确证阶段以及期新药上市后由申请人进行的应用研究阶段研究,按要求完成临床期研究后方能申报新药生产上市。临床研究阶段主要研究工作包括人体药效学研究、剂量研究、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等,除了涉及以上提到的学科外,还包括医学、护理学、统计学等学科。进入临床研究阶段,其研发创新程度已非常低,基本上为程序化、测试性质的工作内容。以上的新药研发内容,按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列,即为图1一2所示。新药研发的特点从以上对新药研发内容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新药研发的工作除公认的周期长、投入大外还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l)涉及学科领域广泛新药研发牵涉到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有机化学、药代动力学、药物制剂等十几门学科甚至更多。而且有些研究工作虽属同一学科,却属不同领域,如临床前研究和临床研究都涉及到药效学,但临床前为体外药效学,为细胞层面的研究,而临床研究为体内药效学包括动物体内与人体内药效学研究,两者属于完全不同的领域。而且即使是创新程度最低的改变剂型的研究,也要涉及到药剂学、药物分析学、药代动力学、护理学、统计学等学科。(2)某些研究环节需要特殊资质因为临床试验是以人体为试验对象,涉及到人身健康,所以临床试验必须经由国家认定的具有临床研究资质的医院完成。在临床前研究阶段以及发现阶段时期某些试验必须使用动物进行诸如药代动力学研究、体内药效研究、安全性评价等研究工作,承担这些研究的单位必须持有《试验动物许可证》。(3)存在不确定性从整体上看,创新药物的研发不同于仿制药物的开发,仿制药物的开发是一种验证性行为,而创新药物的开发是一种探索性行为,存在不确定性。从阶段上看,发现阶段要合成大量的全新化合物,并设计出特殊的筛选模型筛选出先导化合物进行下一阶段的研究,实现的是突破性的进展,其创新程度最高,不确定性也最高。发现阶段得到的先导化合物通过临床前研究阶段进行的安全、有效方面的测试,以及药代动力学、药学方面的研究改良其结构、改进其工艺并确定最佳给药途径,最后通过制剂研究确定合适的剂型,这一阶段与发现阶段相比,创新程度己大为降低,实现的已不是突破性的创新,而是改进创新,不确定性较发现阶段降低。临床前研究得到的制剂最后通过临床研究的测试,并根据反馈结果进一步改良其结构或者剂型后,最终确定为治疗药物上市,这一阶段大部分研究方法为可重复、模块化的内容,相对于发现阶段与临床前研究阶段来说创新性最低,不确定性最低。从研究内容上看,各块研究工作不确定性程度差异较大。发现阶段的大部分研究如新化合物合成、作用机理研究、体外活性筛选方法的建立等,其创新程度都很高,不确定性较高。进入临床前研究阶段,其研究工作很多都转为成药性方面的测试如急毒、长毒、特殊毒等安全性评价,以及动物药代动力学研究、稳定性研究等,研究方法比较固定创新性较低,不确定性相对降低而此阶段的探索性研究工作如原料药合成工艺的改进、制剂研究、体内药效学模型的建立则不确性比较高。进入临床研究后,除人体药效学研究以及可能的剂型研究在试验方法上具创新性外,其他的试验如人体安全性评价、人体药代动力学等研究可重复、模块化内容较多,创新性较低,不确定性相对前两个阶段的研究内容为最低。从结果上看,因新药研发最终目的为创造全新的结构、用药途径或新剂型等新型药物,但由于科学性、研发成本以及其他方面因素,存在研发不成功的可能性。从新药分类上看,除第一类的药物包含了新药研发的发现阶段,具突破性创新外,其他种类的新药如改变给药途径或该变剂型等依分类依次降低创新性,研究周期和难度随之降低,不确定性程度也随之降低。(4)新药研发工作普遍由新药研发企业与科研院所承担目前国内的制药企业虽具有很强的生产能力及销售能力,但普遍缺乏高素质的研发人才与研发设备,同时制药企业的创新策略只关注购买己开发成熟的新药品种,致使制药企业自身缺乏新药研发能力,不能或只能承担分类级别很低的新药研发工作如工艺改进等。而新药研发企业以及科研院所的实验室拥有高素质的研发人才以及先进的研发设备,且其主营业务即为研发新药,因此新药研发特别是药物的研发往往由新药研发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实验室承担完成。新药研发企业特指利用现代医药科技致力于新药研发的技术型公司,同时也包括以提供技术服务为主营业务的公司因发现阶段风险较大且多基础研究,科研实力要求较高,因此新药研发企业主要承担临床前及临床阶段的研究工作。科研院所的实验室因其科研实力较雄厚,且易争取到国家科研资助,主要承担发现阶段的研究工作。风险的基本含义是损失的不确定性。但对于这一基本的概念,在经济学家、统计学家、决策理论家和保险学者之间尚无一个适用于他们各个领域的一致公认的定义。学术界对风险的定义大致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则认为风险是“损失发生的可能性”(Hyanes)美国的CooperD.F和Ch田五PanCB(1987)在《大项目风险分析》一书中给出的定义是:“风险是由于从事某项特定的活动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而产生的经济或财务的损失,自然破坏或损伤的可能性”。这种观点下的不确定性,是指人们对每次事故所造成的损失在认识或估计上的差别,包括:生产与否不确定,发生时间不确定,发生状况不确定性以及结果之程度不确定性。这些观点下的风险概念都只是将风险与损失相联系,而没将风险与有利的一面想联系,与上种观点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前者认为风险是指出现的后果与目标发生的负偏离,及风险可能导致损失。另一种观点则认为,风险不只是指损失的不确定性,而且还包括盈利的不确定性。C.小阿瑟.威廉斯和迈克尔.L.史密斯在《风险管理与保险》这一著作中将风险定义为“在给定情况下和特定时间内,那些可能发生的结果间的差异”。差异越大,风险越大;反之,差异越小,风险越小。若有多种结果,则每一结果有其相应的概率。如果只有一种结果,则无风险可言。这种观点下的风险是与不确定性相联系的却又相互区别的概念。从上述关于风险的定义的两种观点可以看出,第一种观点只要强调风险的负面影响,认为风险是一种相对期望结果而言的损失;而第二种观点下的风险定义强调的是风险与不确定性的关系,风险是指对预期结果的偏离,这种偏离不仅包括正向(一般认为是“好”的偏离),也包括负向(一般认为是“坏”的偏离)。因此,常常把前一种观点下的风险定义称为狭隘风险,后一种定义下的风险称为广义风险。综上所述,所谓风险是指人们对未来行为预期的不确定性而可能导致的后果与预期目标发生的偏离程度。这里的结果与不确定性相对应,包括正反两种可能,结果与预期目标的偏离越大,对于负偏差,意味威胁越大;对于正偏差,则意味着机会越大。在实际的经营活动中,人们对于风险所带来的意外损失比对风险所带来的意外收获更加关注。所以,本文界定的风险主要是风险对期望结果所带来的不利影响,风险管理的目的也是侧重于减少可能的损失。风险的特征是风险的本质极其发生规律的表现,其特征主要有:(1)客观性风险的客观性是指风险是一种客观存在,使人们不能拒绝和否认的,这种客观性使得风险管理作为一门科学有其存在和发展的必然.客观性表明风险时时处处都存在,人们生存和活动的整个社会环境就是一个充满风险的世界。(2)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是风险本质的特征。风险与不确定性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不确定性使人们在客观情况下,对风险的主观估计。故有些学者将其称为主观风险,而将风险相对的称为客观风险。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但由于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收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准确预测风险的发生,从这个意义上讲,风险具有不确定性。也就是说,风险存在客观的,确定的,但风险的发生是不确定的。风险的不确定性包括风险是否发生的不确定性、发生时间的不确定性、发生状态的不确定性以及风险结果的不确定性。(3)行为相关性行为相关性是指决策者面临的风险与决策行为是密切相关的。不同的决策者面对同一风险事件会有不同的决策行为,具体反映在其采取的不同策略和不同的管理方法,也因此面临不同的风险结果。传统上的研究将在风险环境中决策行为称为风险态度,也叫风险偏好特性。实质上任何一种风险都是决策行为和风险状态结合而成的,风险状态是客观的,但其结果会因不同的风险态度的决策行为而不同。(4)潜在性尽管风险是一种客观存在但它的不确定性决定了它的一种特定出现只是一种可能,这种可能要变成现实还有一段距离,还赖于其它相关条件,这一特性可称为风险的潜在性。风险的潜在性使人类可以利用科学的方法,正确鉴定风险,改变风险发生的环境条件,从而减少风险,控制风险的负面结果。(5)利益相关性所谓利益相关性,是说凡风险皆与行为人的某种利益有关联。风险皆有明确的行为主体,且必被置于某一目标明确的行动中。风险的发生将影响行为人的利益。否则,即使有地震、海啸、雪崩的发生,也不能称之为风险。事实上,如果地震这一类事件发上丝毫不影响人类生活的无人区,这类所谓的自然灾害就不应再被称为自然灾害,而只应当被称为自然现象。(6)双重性风险结果的发生会带来损失,但也可能带来收益。风险的双重性是指风险损失与风险收益的机会并存。当然我们所说的收益是广义的,它等同于可能获得的目标利益。如果我们把目标主体的存在状态因损失风险得以妥善控制和处理从而能保持良好态势也是为一种赢得的收益,那么损失风险的确与这种收益机会并存。(7)可测性不确定性是风险的本质,但这种不确定性并不是指客观事物变化全然不知,人们可以根据以往发生的一系列类似事件的统计资料,经过分析处理,对风险发生的频率及其造成的经济损失成都做出统计分析和主观判断,从而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预测和衡量。1.2.2项目的风险项目风险就是指造成项目达不到预期目标甚至失败的可能性,主要是指项目执行期间的风险。项目的一次性使其不确定性比其它经济活动大的多,因而项目风险的可预测性就差得多。在进行重复性的生产和经营活动时,可以根据历史资料和同行业的经验数据预测出大多数风险。而项目多种多样,每个项目都有各自不同的具体问题,对风险的预测要困难的多。项目风险具有以下特征:1、风险的多样性一个项目中具有许多种类的风险存在,如政治风险、经济风险、法律风险、自然风险、合同风险、合作者风险等,这些风险之间有
本文标题:新药研发的定义及过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764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