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
五月的风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二十一条主要内容1、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山东省不得让与或租借他国。2、承认日本人有在南满和内蒙古东部居住﹑往来﹑经营工商业及开矿等项特权。旅顺﹑大连的租借期限并南满﹑安奉两铁路管理期限﹐均延至九十九年为限。3、汉冶萍公司改为中日合办﹐附近矿山不准公司以外的人开采。4、所有中国沿海港湾﹑岛屿概不租借或让给他国。5、中国政府聘用日本人为政治﹑军事﹑财政等顾问。中日合办警政和兵工厂。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外交家顾维钧的抗争:“东方的孔子就如同西方的耶稣,孔子的出生地山东也就如耶路撒冷是东方的圣地。因此,中国不能放弃山东正如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撤冷一样!”中国人民寄希望于巴黎和会弱国无外交,强权即公理。北洋军阀的统治从1912年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到1928年张学良“改旗易帜”归附国民党政府。经历了袁世凯、段祺瑞、冯国章、曹锟、吴佩孚、张作霖等几个军阀王朝。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集团分裂为三个主要的派系:以祺瑞为首的皖系投靠日本,以冯国璋为首,后以曹锟、吴佩孚为头子的直系投靠英美,以张作霖为首的奉系投靠日本。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青年杂志》即《新青年》1.时间:2.代表人物:3.标志:4.指导思想:5、中心:北京大学新文化运动的概况民主与科学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4----1918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出现了短暂的春天一、背景日本加紧侵华反帝情绪高涨俄国十月革命指明方向北洋军阀黑暗统治阶级矛盾尖锐根本民族工业的发展工人阶级壮大阶级新文化运动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思想解放思想导火线1、国际方面:2、国内方面:阶段中心主力斗争形式结果第一阶段第二阶段五四运动的两个阶段北京上海学生工人阶级1.北洋军阀被迫释放被捕学生;2.免去三个卖国贼职务;3.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游行示威“三罢”运动二、过程“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和约签字”“打倒卖国贼曹汝林.章宗祥.陆宗舆”“誓死力争,还我青岛”曹汝霖签订“二十一条”时的外交次长陆宗舆签订“二十一条”时的驻日公使章宗祥时任驻日公使,多次出卖国家主权,向日本大量借款。三、历史意义•1、是一场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2、是一场广泛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3、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4、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1)从反帝方面看:目的:反抗巴黎和会对中国的宰割,口号:明确提出“外争国权”“废除二十一条”,结果:迫使军阀政府拒绝在和约上签字。(2)从反封建方面看:口号:“内惩国贼”,把矛头指向北洋政府。结果:迫使北洋军阀政府释放被捕学生,惩办了三个卖国贼。因此,整个运动体现出与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势力不妥协的革命斗争精神。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运动。在这次运动中,毫不含糊地把斗争目标对准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这是以往的革命所不曾有过的。(2)五四运动比以往任何运动都有广泛的群众性,它不仅涉及面广,而且参与阶层十分广泛,从工农到学生,从商人到知识分子,都广泛参与到运动中去。(3)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并使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新思潮的主流,从而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基础。(4)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成了运动的主力,无产阶级第一次以独立的姿态登上了政治舞台。184019191949鸦片战争五四运动新中国成立前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近代史(110年)本课小结:五四爱国运动背景国际国内日、美帝国主义的侵略,加剧民族矛盾十月革命的影响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新文化运动促使思想解放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第一阶段第二阶段中心:北京主力:学生中心:上海主力:工人领导: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知识分子取得初步胜利释放了被捕的爱国学生罢免了卖国贼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过程意义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也是一场广泛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又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爱国救亡民主科学文化启蒙
本文标题: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771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