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西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北京市西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二〇一一年一月1序言“十二五”时期(二○一一年至二○一五年),是北京市围绕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目标,以更高的标准推动“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建设的重要时期,是西城区深化区域融合、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发展品质、促进社会和谐的关键时期。《北京市西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是首都功能核心区行政区划调整后,谋划新西城新发展的第一个重要规划。《规划纲要》主要阐明了区委、区政府的施政方针和战略意图,明确了“十二五”时期西城区发展的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和发展路径,是指导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文件,是全区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规划纲要》编制的主要依据是:《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中共北京市西城区委关于制定西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第一篇站在历史新起点第一章奠定发展新基础“十一五”时期是西城区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领导下,区政府团结带领全区人民,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北京市的大政方针和一系列指示精神,圆满完成奥运会和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服务保障任务,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和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认真落实首都功能核心区行政区划调整的决策部署,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为“十二五”时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区域经济实现新跨越。坚持科学发展,发挥区位优势,增强服务能力,推进结构调整,经济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2万美元,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完成市下达指标,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4.7%。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服务型、知识型、总部型经济特征更加突出,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接近70%,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40%,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接近10%。重点功能区产业特色更加鲜明、发展优势更加突出。金融街聚集了全国金融业的优势资源以及一批国际知名金融机构和企业总部,国家金融管理中心的地位进一步巩固。城市服务功能实现新提升。坚持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管理服务水平,城市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累计新建道路45条,新增道路长度30.8公里,道路通车里程达到198.6公里。基本形成“三纵七横”的供水干线格局和雨污管道分流的排水系统。德内及大栅栏变电站等投入使用,全区供电可靠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供热管网基本覆盖各主要道路,居民和公共服务设施管道气化率显著提高。建成金融街、什刹海等4座消防站。加强环境建设,完成西单环境整治工程和地内大街等33处“城中村”、“边角地”改造。建立了“四位一体”城市运行管理模式,积极推广城市环境分类分级管理,实现城市常态管理与应急管理、城市管理与便民服务、城市运行监控与重点工作保障有机结合,确保了城市安全高效运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取得新成效。坚持整体保护和以人为本的原则,探索院落3微循环改造、街巷胡同环境整治、历史文化保护区试点相结合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模式,促进古都风貌保护和人居环境改善。实施1504个院落修缮工程、176处低洼院落改造,完成2449户危房的解危修缮和7万余户居民的“一户一水表”改造工程。稳步推进什刹海烟袋斜街大小石碑地区小规模渐进式有机更新。修缮整治大栅栏商业步行街,腾退和修缮火神庙、广福观、中山会馆等一大批文物古迹。建立全市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84个项目被收入国家、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古都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传承。社会民生工作取得新成就。坚持以人为本,切实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突出位置,增强公共服务能力,改善人民生活,着力加强社会建设,保持社会和谐稳定良好局面。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建设稳步推进。积极推进中小学标准化和校安工程建设,教育结构和布局进一步优化,教育优势得到巩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建成1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7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以内。综合救助体系初步形成,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区、街、居三级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建立。推进社会服务管理创新,大力扶持社会组织,不断增强社区居民自治能力。民主法治建设不断加强。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贯彻落实国家和北京市的决策部署,顺利完成首都功能核心区行政区划调整,推进政府机构改革。组建区社会建设办公室、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社会服务管理得到加强。成立区金融服务办公室和区功能街区产业发展促进局,进一步提升服务经济发展能力。实施“条专块统、重心下移”的城市管理改革,管理效能得到有效提升。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迈出重要步伐,率先实现行政服务大厅“一站式”审批。公共财政、国有经济、医药卫生、科技、教育等领域改革取得新进展。扩大对外开放,累计进出口额达到2208.3亿美元,新设外商投资企业452家,外资企业及其分支机构774家,合同利用外资年均增长16.6%,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44.8%。“十一五”时期是区域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市环境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五年,极大地增强了城市功能,提高了发展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激发了广大群众推动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标志着区域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4第二章面对发展新形势纵观发展所面临的形势,未来五年区域发展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一系列有利条件。国家综合实力和首都城市影响力的提升,为我们在更广泛的领域开展多方面、多层次合作提供了重要机遇。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实现区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行政区划调整后,核心功能更加突出,服务职责更加明确,特色优势更加鲜明,发展空间更加广阔,全区上下共谋发展、共促发展的氛围更加浓厚,为推动区域新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与此同时,国际国内发展形势更趋复杂,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因素增多,需要我们进一步冷静观察、沉着应对,集中力量解决好制约和影响区域发展的问题:地区间多层面竞争更加激烈,对高端要素和产业资源的竞争日益加剧,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经济品质还需要付出更大努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任务更加艰巨,需要更好地探索和创新保护利用模式;城市建设和运行管理的压力更加凸显,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保障城市安全运行面临更大考验;教育、医疗、健康和人口老龄化等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协调多元利益诉求的难度加大,对公共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影响科学发展的矛盾依然存在,需继续加大改革攻坚的力度。总之,“十二五”时期区域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我们必须牢固树立紧抓机遇、加快发展的意识,深刻把握发展的趋势和规律,充分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积极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争创发展新优势,在新的起点上推动区域又好又快发展。第三章明确发展新要求在新的时期,我们面临新的发展环境和发展要求,必须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创新发展思路,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开创全区发展的新局面。要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统筹推进科学发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将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5作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要把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传承历史文明、提升文化软实力作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把完善城市功能作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要把人才发展作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基础性保障,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要着力提高服务能力,做好“四个服务”。做好“四个服务”,是中央赋予北京市的政治使命和重要职责,也是西城区的核心功能。要进一步增强做好“四个服务”的政治责任感,把做好“四个服务”作为履行职责的根本要求和促进发展的基本途径。要充分认识到区域内的单位和居民既是服务的对象又是发展的依靠力量,强化服务意识,以服务促发展。要充分依托首都功能核心区独特的资源优势,创新机制体制,形成共驻共建共享的发展合力。要大力加强文化建设,提升综合竞争力。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也是构成区域综合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禀赋,赋予了西城独特的发展优势,更增强了我们有效保护历史文化名城、提高文化影响力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繁荣文化事业,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激发文化发展活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进一步展现西城的人文魅力。要创新城市发展理念,提高生活品质。生活品质是城市内涵式发展和包容性增长的核心,是实现城市发展模式转变的着力点。在当前城市总体发展架构已经确定的情况下,有效化解“大城市病”是“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迫切任务。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理念,立足有限空间重塑城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保障城市高效安全运行,使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居民居住条件不断改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要提升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实现共享发展成果。加强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建设,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丰硕成果,是构建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必然要求。要立足于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共服务的多样化需求,采取有效措施,统筹公共服务资源,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保障一体化,创造更多的优质公共产品,整体提升社会福祉。6第二篇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立足发展的新阶段、新特征和新要求,我们要坚持科学发展,深化改革开放,率先走出一条空间布局不断优化、区域经济持续发展、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城市服务功能优化配置、社会和谐程度和宜居水平稳步提高的发展之路,全面开创西城科学发展新局面。第四章功能定位根据首都功能核心区行政区划调整带来的新要求,结合资源禀赋和发展方向,西城区的功能定位是:国家政治中心的主要载体。西城区是党和国家首脑机关所在地,是国家最高层次对外交往活动的主要发生地,是首都“四个服务”体现最直接、最集中的地区。要高标准、高水平地做好对中央机关、国家部委、驻京部队的服务保障,不断增强服务能力,创造一流的政务环境,提供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和优美宜居的生态环境。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中心。西城区拥有丰富的金融发展资源。要依托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地位,以金融街等重点功能区为载体,充分发挥国家金融决策、管理、结算、信息等资源优势,做大做强金融业,提升品牌价值,扩大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金融服务首都、服务全国和服务国际的能力。传统与现代融合发展的文化中心。西城区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要大力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传承历史文化,繁荣文化事业,壮大文化创意产业,巩固和提升首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国内外知名的商业中心和旅游地区。西城区拥有国内知名的商业区,是传统风貌重要旅游地区。要充分挖掘区域资源优势,推动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融合,提升商业、旅游业的规范化、特色化、国际化发展水平,努力建设品牌突出、品质优良、品位高雅的商业中心和都市旅游目的地。和谐宜居健康的首都功能核心区。西城区是全国文明城区,拥有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和较高水平的公共服务。要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7推动绿色城区、智慧城区、健康城区建设,全面提升人居环境品质和公共服务水平。第五章指导思想和发展原则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区域融合的新优势、新机遇,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坚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以改善民生为目的,全面实施“服务立区、金融强区、文化兴区”战略,努力把西城区建设成为“四个服务”示范区、高端服务业发展示范区、“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示范区和社会和谐示范区,以更高的标准创造城市美好生活,在北京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进程中走在前列。在未来发展中要遵循以下六个原则:
本文标题:西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805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