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外资并购我国国企双赢途径的实证分析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外资并购我国国企双赢途径的实证分析姓名:吴玲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国际贸易指导教师:赵建中20040301外资并购我国国企双赢途径的实证分析作者:吴玲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杨攀.马艳霞.何佳讯基于目的的外资品牌并购本土品牌实证研究-湖北社会科学2008,(5)外资品牌在并购本土品牌时对本土品牌的关键卖点的兴趣不同可以导致本土品牌面临的命运也不一样.在并购本土品牌的过程中,外资品牌主要采取雪藏、取势、借道、溢价和完善五种手法,存在着透明、模糊、隐蔽的三层结构.对此,本土品牌在被并购时我们应有清醒认识并且要重视保护品牌并购溢价.2.学位论文马战军外资恶意并购中国境内企业的相关法律问题研究2007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世界范围内第五次并购浪潮的影响下,外资并购中国境内企业正在逐渐成为外资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主流方式。然而,外资并购是一把“双刃剑”,在外资对中国境内企业进行恶意并购的情况下,会对中国境内被并购目标企业和我国的国家经济利益造成实质性的损害。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要“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在扩大开放中重视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从法律层面系统研究和有效监控“恶意并购”是一个迫在眉睫的新问题。虽然在国内的各大主流财经媒体上,外资“恶意并购”已经成为业内人士关注的热点,但是目前在法律层面针对外资“恶意并购”的相关问题展开系统研究,形成的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指导意义的法律研究成果还很少。本文的主要内容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首先从外资并购的法律主体、客体、企业并购行为的法律属性等法理分析开始,为后面针对“恶意并购”的特殊性研究铺垫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按照主客观分析相结合的原则,笔者对外资“恶意并购”概念内涵进行创造性的法律界定,并认为对“恶意并购”的法律理解不应当按照当前大多法律及财经类文献材料中所描述地仅仅以是否违背被并购方意愿为标准,其法律内涵的核心应当是在客观上实施对被并购企业的利益或东道国的国家利益造成实质性损害或潜在实质损害结果发生的行为,同时主观上伴有违背被并购企业的意志或东道国的国家意志的恶意,在此基础上,对认定外资“恶意并购”的法律主体、程序和法律后果等相关问题作进一步探讨;第三部分在上述关于外资“恶意并购”理论探讨的基础上,笔者结合外资并购我国境内企业的一些实际案例,总结归纳出外资并购境内企业的各种法律策略,并对当中容易发生恶意并购的环节进行分析和评价;第四部分是站在交易主体——被并购境内企业的立场上,探讨如何通过协议控制的方式来对抗外资恶意并购,其中反并购决策的权利归属和规制也是研究反并购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五部分内容是站在政府角度研讨对外资恶意并购的防范和监管。有效规范外资并购需要构建起包括《公司法》、《证券法》、相关部门规章和操作规程等在内一整套套完整、科学、有效的外资并购法律体系,本文不求对其所有环节——展开分析评价,只是把当中危害性最大的外资垄断性恶意并购作为重点,通过借鉴德国和美国的立法经验,提出进行详细的法律评价和对策建议,权作抛砖引玉,以期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利用好外资并购这把“双刃剑”,兴其利而除其弊。3.期刊论文刘连营外资参股并购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3,(4)外资并购,这一在国际银行业具有举足轻重的行为,在我国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随着加入WTO进程的加快,加上各方面条件的逐步完善,近期外资参股并购在中国银行业内掀起了新一轮热潮.通过对外资参股并购兴起的原因、特征及其优劣点的分析,指出:外资参股并购为中国银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遇,我们应积极采取各项措施,在防范风险的同时促进外资参股并购的健康发展.4.期刊论文钱小安外资参与条件下的资产重组与并购-南开经济研究2003,(2)外资参与后,我国企业资产重组并购步伐进一步加快,本文总结了外资参与资产重组并购基本情况的基础,分析了对外资参与重组并购的经济效应,并提出其可能带来的问题和相应的对策.5.学位论文刘莹外资参股并购中资银行的理论与实证研究2007银行业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支持经济体制改革、中国加入WTO以后,国际银行业纷纷掀起了抢滩中国市场,入股我国本土市场的高潮。特别是进入2004年。外资参股境内银行已达到政策的极限和前所未有的强度。同时外资参股的比例也不断提高。截至2007年6月底,已有29家境外机构投资人股21家中资银行,入股金额超过190亿美元。外资金融机构投资入股的确增强了中资银行的资本实力,改变了中资银行单一的股权结构,在某种程度上也促进了中资银行公司治理水平的提高,促进了管理模式和经营理念与国际先进银行接轨。但我们也要对引资过程中可能带来的问题和已经出现的不良苗头给予高度警惕。关于参股后的中资银行运营效率改善与否的问题一直是人们争论的中心。本文即以此为背景,通过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银行,运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这些外资参股后银行进行运营效率的实证分析,来说明其运营效率的变化情况。本文采取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来进行实证研究,其中将员工人数、固定资产和利息支出作为投入变量,将贷款、存款、作为产出变量。本文选择了兴业银行、浦发银行、深发展、民生银行、交通银行作为分析对象,理由是它们都是在2003-2004年被参股,数据统计分析对比性较强。另外,本文还选取了中信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作为统计基准,理由是这两个银行资产比较干净,截止本文开题时,尚未有外资进入。因此可以把它们作为中国银行业的正常业务增长的基准数据,与其它参股银行进行纵向比较。本文选取了2001-2006年共六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可以较好地反映各银行参股前后效率相对变化的时间趋势。通过对DEA方法所得到的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可以看到:首先,兴业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的效率有所提高,交通银行和深发展银行的效率未有太大变化。其次,基准银行中的中信银行的效率变化不大,中国农业银行的效率有所提高。可以推定中国银行业运营水平的普遍提高。再次,兴业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的效率提高只有部分原因为外资银行参股导致,中国银行业运营水平的普遍提高也是其效率提高的一个主要原因。第三,交通银行和深发展银行的效率未有太大变化,说明外资参股对其效率改善并未做出贡献,如果考虑到中国银行业运营水平的提高情况,甚至可以说外资参股对其效率产生了负效应。而这两个银行的外资参股规模都是最大的,一个为19.9%,一个为17.89%,都接近国家规定的上限。同时,交通银行还是我国银行业规模仅次于四大国有商行的第五大商业银行。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最后,基准银行的SE都有所改善。中信银行由于在04、05年的PTE没有提高,最终导致其效率未有太大变化。而农业银行意识到自身规模太大的不足,在人员等方面做了相应的调整,提高了SE;同时,作为中国四大商业银行之一,其PTE一直保持着行业的领先水平,因此,其PTE、SE都有所改善导致了效率水平的提高。因此,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外资参股并购中资银行并不一定会提高被参股中资银行的运营效率,即使被参股中资银行的效率有小幅提高,如果考虑到整个金融环境的变化和银行业运营水平的整体提高,那么外资参股所起的作用也是相当有限的。因此,我们在对待外资参股并购中资银行问题上应该谨慎,还应该从更深的层次来分析这个问题。外资金融机构参股中资银行,无论是对于外资金融机构还是对于中资银行来说,合资和合作带来的利益都具有极大的吸引力。结合所得出的结论。我们从以下五个方面提出了外资参股并购条件下中资银行的政策建议。第一、国有商业银行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要掌握银行控制权、要谨慎。本文实证部分的结论说明,我国参股银行总体效率的提高只有一部分是外资进入的结果,其主要原因还是我国金融行业总体水平的提高。并以交行为例证明了,如果被参股银行的规模十分庞大,那么外资参股对其效率的提高更是差强人意。因此我们在国有商业银行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问题上要慎之又慎,一定要明确我们的目的。第二、选择符合标准的外资金融机构,提高准入标准。银行引进外资金融机构一定要慎重,不能滥引。本文实证部分得出这样的结论:兴业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被参股后的效率有所提高,交通银行和深发展银行的效率未有太大变化。因此我们在选择外资金融机构时,要做好论证,一定要把能提高参股银行的运营效率作为第一前提,并提高相应的准人标准。第三、努力化解分歧、不能操之过急。从已经完成的外资银行投资入股中资银行的案例来看,中外双方会产生很多分歧。不仅期初谈判阶段会出现争执,在日后不断深入的合作过程中,各种争执也逐渐更多,从而降低了运营效率。因此只有努力化解掉这些分歧,才能与外资进行良好的合作,实现双赢。这个过程需要耐心,双方都应该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不要奢望立即解决所有的问题。第四、实施政策引导,均衡区域银行业的规模效率SE。从实证结论中可以看到,规模效率SE对银行运营效率的提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兴业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的效率有所提高有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规模效率SE的提高;而交通银行和深发展银行之所以运营效率未有太大变化,主要原因也是因为它们的规模效率SE在原地踏步。现实中,外资金融机构往往会选择活跃在经济发达地区或高利润的行业内,而缩减在欠发达地区或基础产业(农业)内的机构、人员乃至资金配置,这样会影响规模效率SE的作用,并导致金融资源在这些地区或产业的分配水平进一步降低。第五、确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不是目的是手段。中资银行引进外资金融机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升中国银行业的整体竞争力,因此在外资入股问题上,必须“以我为中心”,保持我国银行的自主性。在吸收国外先进的管理方法和产品的同时,要保持自身值得保留的优秀传统,不能为了吸收外方的经验而抛弃我们长期实践中创造出来的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和服务产品。本论文的可能创新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1)采用定量分析。国外现在对银行并购非常重视定量分析,由于我国这方面的并购案例不多,通过定量方法进行实证研究还基本上是空白。因此,本文利用实证方法对外资参股并购中资银行进行分析,会使得银行并购研究比以往更深入一步。(2)利用数据包络分析进行实证分析。在我国银行并购的实证分析中,事件分析法和财务方法是较为普遍使用的。数据包络分析近几年才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并且发展很快。而作为强大的单位实体运营效率的测量工具,它在我国银行并购中的运用还比较少。本文使用数据包络分析的DEAP模型对外资参股中资银行进行效率分析,在国内可能还是首创。(3)使用数据基点的方法。由于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事件因果分析的功能还不是很强大,所以本文中使用数据基点的方法。在实证分析中,本文选取了中信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作为数据基点进行比较分析。理由是这两家银行尚未有外资进入,资产干净。这也是数据包络分析运用的一个创新。6.期刊论文贺韦达.祝海彬对外资垄断性并购的思考-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外资蜂拥而至进入了中国市场.其中外资并购是外资投资的一种形式.通过外资并购,中国经济得到了推动.然而,外资并购中的垄断性并购产生了不少问题,为此外资垄断性并购问题值得全社会重视,当然也值得法学界研究、思考.7.学位论文汪琳外资在华并购动因及效应研究2004该文首先将从以下三个角度介绍并购动因理论:首先是介绍西方主要的并购理论;二是从公司经济学角度介绍;三是从一种新的解释角度介绍,也就是交易费用理论.并购动因理论实质上解释了并购活动的内在动因,该文将结合上述理论对外资在华并购的投机型、经济型、战略型动机作出详尽的说明.外资在华并购除了内在动因的影响,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外在动因的影响,该文将具体阐述技术进步与企业规模、产业结构与经济周期、市场结构与竞争强度对外资在华并购的推动作用.外资在华的大规模并购在中国产生了明显的宏观效应.总的说来,主要有资源配置效应、技术进步效应、财富效应与投资需求效应.该文将通过引用模型以及一些相关数据对其作出详细的分析.为了更好地发挥外资在华并购的正面效
本文标题:外资并购我国国企双赢途径的实证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80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