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主讲:连瑞瑞硕士法政系人力资源教研室v丶son02365398428第四章技能和能力薪资体系本章任务:了解技能薪资体系的特点和适用范围,熟悉技能薪资体系的优点和缺点,掌握技能薪资体系的设计流程和实施技巧,了解能力模型的类型和作用,了解职位薪资体系、技能薪资体系、能力薪资体系的区别。智力资本及其表现结果评鉴与酬赏的逻辑关系激活人力资本知识员工的行为影响考评知识、能力技术、智慧等的评价对知识型员工的绩效表现的考评对知识型员工的报酬知识型员工的智力资本工作环境激励措施工作机会为什么(目标)作什么(KPI)怎么样(标准)如何应用(结果)知识型员工的特点.自主性.劳动具有创造性.劳动过程很难监控.劳动成果难以衡量.较强的成就动机.蔑视权威.流动意愿强知识型员工的激励管理策略◆提供一种自主的工作环境,使知识型员工能够进行创造和革新◆实行弹性工作制,使工作方式更加灵活多样◆强调以人为本,实行分散式管理而不是等级制的管理◆重视知识型员工的个体成长和职业生涯的发展高科技企业或以智力服务为主的公司对员工的有效激励因素事业吸引人,工作有成就感;同事间的关系融洽;工作时心情舒畅;加工资,加奖金;领导的信任与器重;工作条件优越;家庭和睦;晋升机会;表扬、奖励;爱情激励。精神激励的技巧.目标激励.内在激励.形象激励.荣誉激励.兴趣激励.参与激励.感情激励.榜样激励激励的综合技巧.对于不同的员工采用不同的激励手段.注意奖励的综合效价.合理控制奖励的效价档次.适当控制期望概率.注意期望心理的疏导.注意公平心理的疏导.恰当地树立奖励目标.注意掌握奖励时机和奖励频率案例分析:通用的奖励技巧工作设计的意义及思路工作特性:多样性自主性反馈重要性整体性挑战性跟别人打交道建立友谊机会激励约束机制的演变激励约束机制的根本出发点是提高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占据相对有利地位。可以将迄今为止人们对激励约束机制的认识和应用概括为以下五个主要发展阶段:第一阶段着重把“惩罚与奖赏”作为激励约束方法第二阶段着重把“工作设计和参与管理”作为激励约束方法第五阶段进入综合化、系统化的“现代企业激励理论”阶段第四阶段着重把“组织气氛和企业文化”作为激励约束方法第三阶段着重把“人力资源管理”作为激励约束方法国际大公司激励机制的通常做法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中,“薪酬”是一个薪酬组合或称薪酬包的组合概念。它通常由基本工资、奖金、福利计划和股权激励组成。西方企业一般将大约2%的企业利润用来支付经营管理人员的年度工资,年底一次付清,平时只给予必要的生活费,管理人员的收入主要来自于激励部分。在西方国家的大公司中,不同职位的人其薪酬组合的结构是不相同的。比如蓝领工人的长期激励部分相对较小,而高层经营管理人员的长期激励所占的比重很大。目前,美国有50%以上的公司制企业使用长期激励计划。美国规模100亿美元以上的大公司,其首席执行官的薪酬构成是:基本年薪占17%,奖金占11%,福利计划占7%,长期激励计划占65%。1999年薪酬最高的50位总裁其平均股票收益占总薪酬的94.9%。中国企业激励误区及正确导向案例分析联想公司麦上公司激励的循环产实生现满足行为需求目标正确认识激励中国人才管理困境挑战:知识员工管理与生产力提高现实:1、找不到2、留不住3、用不好4、激不活人才管理问题症结与解决思路问题症结:缺乏对智力资本及其表现结果的公正酬赏解决思路:科学、合理地评鉴知识型员工的智力资本及其绩效结果员工持股和按技术要素分配的理论渊源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双因素理论与雇员持股计划(ESOP)分享经济理论员工持股和按技术要素分配的作用与条件作用:前提条件:(1)产权清晰(2)公司治理结构健全(3)法制健全职工持股由企业内部员工出资认购本公司部分股份,并委托员工持股会管理运作,员工持股会代表持股员工进入董事会参与表决和企业利润分配的一种新型产权组织形式。适合于中小企业,因为企业业绩与每个职工的劳动成果密切相关。员工持股计划在美国始于1974年。目前全美国已经有超过10000个员工持股计划,参加人数超过了1000万。基本做法是,企业对于年满21岁,且服务达一年以上的受雇员工,依其薪资总额,每年摊提一定比例存入员工股份信托基金中,透过基金的部分提存,以公平市价购入服务企业的股票,而企业每年于提存偿付股票价款后,将股票分配至各员工股份专户。在此期间,受雇员工如要出售所取得股票,则企业主有优先承购权,员工退休或离职时,企业必须将股票交付员工。以“全民资本主义”为特点的员工持股制度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员工持股更接近于“福利主义”。而且,实践证明,过去10年里,西欧、转制中的东欧,还有美国等实施员工持股、认股的国家,企业盈利率和生产率并没有明显提高。员工持股操作办法指导思想与原则持股对象持股比例资金来源职工集体持股按技术要素分配操作办法国家和地方的有关规定按技术要素分配的依据和对象按技术要素分配的主要形式(1)奖金(2)提成(3)入股(4)工资谈判
本文标题:薪酬管理_第四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814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