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比较文学简明教程》自学指导的方法目录一、课程简介二、本课程学习方法三、本课程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及重点、难点问题第一章文学研究的新途径——比较文学第二章为什么要学习比较文学第三章比较文学的历史第四章比较文学在中国的崛起第五章差别·类同·流变第六章接受·影响·交流第七章诠释·理解·翻译第八章比较文学视野中的诗歌、小说、戏剧和文类第九章比较文学视野中的文学理论)第十章西方文艺思潮与中国现代文学第十一章跨学科研究:文学与自然科学第十二章文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第十三章文学与艺术四、主要参考书目一、课程简介进行文学研究,通常有三种途径,就是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过去,这样的研究大都是局限在某一国家的范围之内,所以也常常被称为“国别文学研究”。而把多种文学理论、多种文学批评、多种文学史联系在一起进行研究,再加上研究文学与艺术,文学与社会科学,文学与自然科学等诸多方面的联系,这就是比较文学。与国别文学、比较文学相并列的,还有总体文学。比较文学和总体文学都是文学研究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有着自己特定的研究内容和研究范围。《比较文学》就是专门研究并介绍“比较文学”的一门课程,该课程使用的教材为:比较文学简明教程。教材内容共设十三章。其结构思路与框架大致是——第一章:关于比较文学的基本界定;第二章:学习比较文学的意义;第三、四章:西方与中国比较文学发展的历史;第五、六、七章:比较文学研究的基本原则与方法;第八、九、十章:比较文学视野中的各种文体文类、文学理论、文艺思潮;第十一、十二、十三章:在比较文学研究中,文学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与艺术的关系。二、本课程学习方法1面结合,突出重点,学习并掌握关于比较文学的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教材中对于比较文学的界定,对于比较文学历史的概述等,应该属于一般性的内容,可以作为“面”上东西,只要做到了解或理解就是。而关于“差别”、“影响”、“接受”等理论方法的论述,则应视为重点内容,结合后面讲到的具体运用,深入地加以钻研,真正做到弄懂、会用。2的是能够运用这些理论知识于批评实践。这是因为,比较文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只有亲身参与批评实践,才有可能真正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并使之发挥研究文学、推动文学发展繁荣的作用。3然不够,还必须尽可能多地阅读相关的理论著述与文学作品,并善于与课程内容联系起来进行思考。当然,扩大阅读范围要注意目的性,注意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到适当。三、本课程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及重点、难点问题第一章文学研究的新途径——比较文学1文学理论:研究文学的本体、文学的内在规律、文学作品的构成及其特征等。是一种系统地、综合的文学研究。主要对象是文学的共性、基本原理、类别和标准等。文学批评:是对某一具体文学作品的研究,要求对具体的文学现象作出分析和评价。文学史:主要研究文学的发展与演变。三者密切相关。2与国别文学研究相对,把多种文学理论、多种文学批评、多种文学史联系在一起进行研究,即研究存在于不同文化中的不同文学之间的各种现象,以及其间的各种关系,这就是比较文学。比较文学是一门开放性、多方位的动态型学科。比较文学除了研究文学间的种种现象外,还研究文学与艺术,与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等诸多方面的联系。与国别文学、比较文学相并列的,还有总体文学。它研究超越国家、民族、语言界限的那些文学运动、文学题材、文体和技巧。国别文学、比较文学、总体文学这种新层次的划分的出现,是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学发展本身的结果。不同层次之间既是互相区别,又是互相关联、互相渗透的。比较文学和总体文学都是文学研究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有着自己特定的范围和内容;并不是所有用比较方法来研究文学现象的都可称为比较文学。3“互视”功能:比较文学起源于人们想了解他种文学的愿望。这种愿望可以使人们扩大文学视野,得到更广泛的美的享受。虽然人们都有自己的文化模式,但不同文化模式的人依然可以互相了解。比较文学的根本价值就在于为文学研究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层面。这就是比较文学的“互视”功能。“互证”功能:所谓“互证”,就是要在互相参证中找到共同问题,证实其共同性,同时又反证其不同性,以达到进一步的沟通和理解。在对共同问题的新的解释中,各种文化体系都将做出自己的独特贡献,同时又互相应合,这就是比较文学的“互证”功能。“互补”功能:比较文学工作者一方面深入了解他种文化的文学,一方面又从与他种文学的比照中进一步了解自己文学的特色,并在这个过程中按照自己的需要,从他者吸收营养,谋求新的发展。这就是比较文学的“互补”功能。“互补”包括多方面的内容。第二章为什么要学习比较文学1要认识学习比较文学的意义,需要从我们所处的时代出发。简言之,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文化转型的时代。促成这种文化转型的原因有三:科学技术的高度发达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变;殖民体系的瓦解和冷战的结束根本改变了整个世界的格局;人类思维方式的新发展开辟了前所未有的新视野。伴随着深刻的文化转型,世界正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全球化时期。经济和科技的全球化为多元文化在各地区的广泛传播创造了最好的条件,但同时也蕴含着以强势文化覆盖弱势文化,削弱多元文化的可能。这主要表现为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割据主义。我们希望21世纪是一个多极制衡,多元文化并存,互相交流,互相发展的世纪,而不是哪一种文化覆盖全球的世纪。放在这样的背景下看,比较文学对于文化的多元并存,文化的交流发展,其意义应该是十分清楚的。2比较文学有助于多元文化的发展;比较文学有助于扩展人们的精神世界;比较文学有助于从他人的观点更好地理解自己;比较文学是参与和更新世界文学建构的重要途径。第三章比较文学的历史1早在19世纪初,法国就有人使用“比较文学”这个词。比较文学是在19世纪末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匈牙利的梅次尔在布达佩斯创办了《比较文学学报》(后改名为《比较文学杂志》);新西兰奥克兰大学英国文学教授波斯奈特写出了第一部比较文学专著;法国里昂设立了第一个比较文学讲座。2戴克斯特。倍兹。巴登斯贝格。梵·第根。基亚。热那。比索瓦和卢梭。艾田伯。3文学早期。第一本《比较文学杂志》。第一个比较文学系。伍德贝里。克里斯蒂。二战以后的比较文学热。平行研究。中西比较文学。4俄苏:总体文学史课的开设,形式主义学派对比较文学的影响,苏联科学院创设“俄国与外国文学关系研究室”,“斯拉夫文学比较研究学术会议”。德国:赫尔德,施莱格尔,歌德,霍普曼,科赫,贝茨,希尔特,吕迪格;东德的比较文学。日本:起步较早;二战以后迅速传播。埃及和印度。51950年代末期,比较成熟的比较文学定义已经可以大致归纳为三种。第一种强调作者或作品之间的“事实联系”,第二种不赞成把比较文学的研究停留在“事实联系”上,第三种则更着重研究文学过程的“类型学”类似。1958年的教堂山国际比较文学学会第二次年会。韦勒克的发言。1963年艾田伯的专著《比较不是理由》。1966年改题为《比较文学中的危机》在美国出版。1970年韦勒克的专著《比较文学的名称与性质》。第四章比较文学在中国的崛起1林纾与王子仁合译《巴黎茶花女遗事》。王国维。鲁迅《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茅盾《托尔斯泰与今日之俄罗斯》、《俄国近代文学杂谈》。21920-1930年代清华大学的比较文学课程。傅东华和戴望舒翻译《比较文学史》、《比较文学论》。闻一多的《文学的历史动向》等。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诗论》,钱钟书的《谈艺录》。3中国比较文学的复兴,是以钱钟书的《管锥编》和《诗可以怨》、《通感》等文章为标志的。《管锥编》的内容:全书781则,围绕《周易正义》、《毛诗正义》等古籍10种,引用800多位外国学者的一千几百种著作,结合中外作家3000多人,阐发自己读书的独到心得。《管锥编》的伟大贡献:纵观古今,横察世界,从“针锋粟颗”之间展示出极其丰富多样的文学现象,并总结出重要的共同文学规律。《管锥编》的最大特色是突破了各种学术界限,打通了全部文艺领域,以寻求共同的“文心”和“诗心”,并关注了各时代、各地域之间文学的实际联系。另外,以西方文艺理论阐明中国的文艺现象、以中国的文艺理论阐发西方作品的双向阐发研究,也是《管锥编》的特色之一。总之,钱钟书通过《管锥编》等著述,提出了世界比较文学发展中的许多重要问题,并在比较文学这一学科领域中为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提出了独树一帜的建设性意见。41960-1970年代中国比较文学在港台地区的发展课程与活动:淡江大学、台湾大学的比较文学课程与论文;台湾比较文学学会;香港大学的比较文学学科;香港中文大学的比较文学课程,比较文学与翻译中心。比较文学理论:古添洪、陈慧桦编著《比较文学的垦拓在台湾》,李达三《比较文学研究之新方向》,郑树森等合编《中西比较文学论集》,袁鹤翔的系列论文等。51980年以来:比较文学著作,比较文学教学与其他活动,比较文学出刊物与论文,比较文学国际学术活动,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第五章差别·类同·流变1“和”的主要精神就是要协调“不同”,达到新的和谐统一,产生新的事物,而新的事物又与其他事物构成新的不同。比较文学就是一方面要在不同文化的文学里,从诸多的差别中,寻求其内在的一致,也就是“和”;另一方面又要从已有的、已然呈现的和谐中,分解出其差别和不同。2研究比较文学,是一个从“不同”到“和”的过程。这个过程一般是:素材——题材——题旨(母题)——主题。3题材、题旨和主题在不同作品中表现出不同的面貌,同时又包含着某些共同的东西,使不同作品之间可以达到广泛的和谐,这就是“和”。其具体表现如:有些题材往往在许多不同国度的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如“灰阑”;在一部作品中,题旨是局部的、有限的、相对稳定的,不像主题那样覆盖全局,或者随着作者的意愿而千变万化,如“灰阑”和“浮士德”题材中的不同题旨;由于人类遭遇的难题往往有其一致性,因此在不同文化的文学作品中,往往蕴蓄着共同的主题,例如“启悟”主题等等。4主题和题材流变研究,在我国比较文学发展的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并较早引起了文学研究者的注意。如“孟姜女故事”。这一研究所关注的问题主要是,主题和题材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生流变,尤其是传统的主题,传统的题材,在富于创造性的作家笔下,往往由于引进了新的观念,新的文学形式而获得新的生命。如“昭君和番”。这一研究所常常关注的另一问题是,对某一文化系统中的主题和题材的发展系列与另一文化系统中的主题和题材的发展系列进行综合的分析和比较。如“爱情与政治(或社会、或道德观念)的冲突”。5意象:意象在不同的文学体系中可以有共同性,如“水”的意象;也可以有很大差异,如“山”的意象。象征:在不同的文化系统中,有些象征有共同之处,有些象征却完全不同。意象、象征与“套语”(“惯用语”),有时也混用。原型:原型一般是指在世界文学中反复出现的一些基本现象,包括题材、题旨、主题、意象等等。原型批评就是对这些重复的现象作世界性的综合的宏观分析。弗莱把荣格和施特劳斯的神话理论推广到一般的文学分析,提出了原型批评的理论。他认为,“文学总的说来是‘移位的’神话。”而诸如诞生、爱恋、历险、受难、死亡、复活等等,都是可以从五光十色的文学现象中追溯分析出来的原型。对此,中外文学中都可以找到大量的例证。第六章接受·影响·交流(重点)11960年代后期,德国学者姚斯、依萨等提出了接受理论。该理论基于文学作品作为“成品”与“审美对象”的两重性,基于文学作品与视觉艺术的不同,研究了读者对文学作品的“接受”问题。其中,诸如读者的“接受屏幕”、“期待视野”等说法,格外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接受美学看来,文学就是一种框架,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读者想象,并使他们体认到直接感知所无法呈现的那些方面。文学作品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者并没写在纸上却可以提供给读者进行再创造的潜在可能性。创作过程不仅决定于作者自身的精神活动,而且从一开始就受着读者“期待视野”的制约;创作过程本身就包含接受过程;文学史不再单纯是作家和作品的历史,而在更大程度上是作品被接受的历史。垂直接受和水平接受决定了作品的深度和广度,也决定了不断变化的作品的价值。这些理论对于比较文学中关于不同文化体系中的不同文学间相互关系
本文标题:比较文学学习方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814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