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基本要求:1.熟悉掌握采食量的概念、调节途径、衡量标准及预测方法;2.了解饲养实践中的常见动物行为与环境因素3.了解常见的饲喂技术及其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第一节采食量的概念和意义一、采食量的概念二、采食量的衡量三、采食量的意义(一)、采食量通常是指动物在24小时内采食饲料的数量。采食量有随意采食量、自由采食量、实际采食量和规定采食量。一、概念1、自由采食量(adlibintake):在动物试验条件下,采食量受试验要求限制,限制范围从零采食(禁食)到动物最大限度接收量,后者即动物能够接受的最大限度采食量称之为自由采食量。2、随意采食量(VoluntaryFeedIntakeVFI):是单个动物或动物群体在自由接触饲料(完全随意)的条件下,一定时间内动物自愿采食饲料的数量。概念指在实际生产中,正常健康的动物在一定时间内,实际采食饲料的总量。4.规定采食量指动物饲养标准或动物营养需要中所规定的采食量的定额。概念3.实际采食量随意采食量和自由采食量的区别与联系:1、随意采食量完全由动物本身控制,自由采食量则由饲养者控制。2、自由采食量最重要的条件就是在试验条件下,动物采食不受时间、数量限制;随意采食量最重要的条件就是完全随意的条件下、动物存在一定的选择余地。3、自由采食量是在舍饲条件下采食量的测定术语,随意采食量的概念对于舍饲和放牧条件都适用,但后者余料量不超过15%。5、VFI与实际采食量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取决于动物自由接触饲料的程度和方式6、规定FI是一个定额。随意采食量、实际采食量和规定采食量的区别与联系:二、采食量的衡量㈠、用采食饲料的重量来表示通常用24小时内采食饲料的重量来表示。但因饲料干物质和营养浓度不同,故采食量相同,并不意味着摄入的养分数量相同。㈡、用能量摄入量表示这种方法优于前者,同时饲料的采食量具有可比性。预测采食量的公式哺乳仔猪:DE(kcal/d)=-151.7+(11.2×日龄)此公式适用于估计13.5日龄后的仔猪补料采食量。断奶仔猪:DE(kcal/d)=-1531+(455.5×体重)-(9.46×体重的平方)(适用于估计5~15kg的仔猪。对含3200kcalDE的玉米-豆粕型饲粮,采食量增加速度为17~23g/d)生长肥育猪:DE(kcal/d)=13162×(1-e-0.0176×体重)泌乳母猪:DE(kcal/d)=13+(0.596×天数)-(0.0172×天数)(天数指分娩后天数)⑴影响动物的生产水平和饲料转化率;⑵采食量过低,不能满足最低生长需要,使生产效率急剧下降,即维持的营养需要占营养物质需要的比例过大;1.采食量是影响动物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三、采食量的意义⑶如果动物采食过高,则会引起:动物产品质量下降,脂肪沉积过多,单位成本的商品效益下降。体组成发生改变,主要增重是脂肪,降低饲料的转化率。会引起泌乳动物停止泌乳,怀孕母畜死胎增多,产蛋鸡产蛋率下降。采食量的意义2、采食量是配制动物饲粮的基础。3、采食量是合理利用饲料资源的依据。4、采食量是合理组织生产的依据。二、采食量的调节Feedintakeregulation食欲是怎样调节的?Howisappetiteregulated?四、不同动物采食量调节机制比较三、调节采食量的经典理论第二节采食量的调节二、采食量的神经调节一、采食量调节的含义采食调控是动物机体自我营养调控最基本的初级调控功能,具有积极主动的运作特征,其含义主要包括:1、择食性,即动物由先天性继承下来和后天学习所获得的对食物或饲料的选择能力,是动物自我营养调控的一种重要功能。2、动物本身对食物或饲料采食数量的调控,其实质是动物机体对进入动物营养系统的营养物质在数量和质量上的第一选择权。一、采食量调节的含义饲料食麋营养素体储时间中枢神经系统CNS味道味觉尝试物理性状采食消化道机械受体化学受体消化血液来源肝脏后脑代谢体脂肌肉动物采食调控机制调节采食量的关键,使动物产生饥饿感和饱感,调节食欲的大小,控制采食量。二、采食量的神经调节采食量的调节主要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其他器官通过神经-体液的反馈作用参与采食量的调节。1.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nervoussysterm,CNS)的作用采食量的调节2、CNS的采食调节部位下丘脑是调节采食量的重要部位。在下丘脑存在两个与采食量相关的中枢,即:饱中枢:位于下丘脑的腹内侧核,是抑制摄食的中枢部位。当饱中枢兴奋时,饿中枢受到抑制,动物产生饱感,采食停止。饿中枢:位于下丘脑两侧的外侧区,是刺激摄食的中枢部位。饿中枢兴奋时,动物食欲旺盛,刺激采食。大脑中的食欲调节激素促进食欲的激素Orexigenic神经肽Y(NPY)NeuropeptideY艾高提相关肽(AGRP)Agoutirelatedpeptide黑素浓缩素(MCH)Melaninconcentratinghormone食欲肽(Orexin)Orexin降低食欲的激素Anorexigenica-促黑激素(a-MSH)a-Melanocytestimulatinghormone可卡因-苯(异)丙胺相关转录物Cocaineamphetaminerelatedtranscript三、采食量调节的经典理论(一)化学静态理论(Chemostatictheory)消化道食糜成分和吸收的养分通过其浓度的变化,参与采食量的调节如血糖稳恒控制理论。调控采食量的化学因素有:葡萄糖、挥发性脂肪酸、氨基酸、矿物元素、游离脂肪酸、渗透压、pH值、激素等。其中葡萄糖和挥发性脂肪酸是最重要的因素。1、血糖血液葡萄糖与采食量呈负相关。“血糖稳衡理论”(MayerJ.1953)对于单胃动物,动静脉血糖浓度之差是调控动物采食量的主要因素。下丘脑存在葡萄糖受体,饱中枢和饿中枢通过胰岛素分泌见解参与血糖的调节。1)反刍动物,血液挥发性脂肪酸参与采食量的调节;2)乙酸和丙酸可直接或间接参与采食量的调节;3)VFA可影响瘤胃液的渗透压和pH。(2)挥发性脂肪酸(VFA)采食量调节的经典理论(二)物理调节如胃紧张理论(gastricdistensiontheory)通过胃肠道紧张度、体内温度变化等来调节采食量,其中,胃肠道紧张度最重要。物理调节主要与胃肠道容积或饲料和消化道食糜的体积有关,也的确是影响动物采食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但这种解释无法全面说明动物采食量调控机制。(三)体脂稳恒学说(Lipostatictheory)由KennedyG.C.(1953)提出,用来解释采食量长期调节机制。背景:许多成年动物不管饲料或食物的质量和气候如何变化都尽量趋于保持体重稳定。含义:采食量长期调节取决于动物体内能量储备,与能量储备相关的物质则可能作为反馈信号影响CNS活动,从而控制采食量。采食量调节的经典理论四、各种家畜采食量调节的特点共同点猪、禽和反刍动物的采食量调控都由中枢神经统一控制,控制机制没有本质的差异,都很复杂,受多种机制控制,某个单一的或几种机制都难以解释采食量调节的全过程。各种家畜采食量调节的特点不同点猪:以化学调节为主,对于快速生长的猪来说,能量平衡状况如何对猪的采食量调控有重要的影响,即所谓的“为能而食”。但是猪的过食现象严重,对能量平衡和脂肪稳衡机制反应不如家禽和其他动物敏感。日粮其他养分如钙、磷、蛋白质/必需氨基酸水平或平衡程度、维生素、抗营养因子等。环境温度:低于18kg猪影响不大,可能与消化道容积有关。禽:以化学调节为主,也有为能而食的机制,但脂肪组织对采食量的调控作用不如其他单胃动物重要。饲料容积、颗粒化、微量元素(长期缺乏)、维生素(雏禽)等对采食量有重要的影响。各种家畜采食量调节的特点反刍动物:物理调节机制作用最大。适口性是影响反刍动物粗饲料采食量调控的主要因素长缓调节机制中动物的生理状况(泌乳、发情)、氮营养状况、环境因素(温度、湿度)等都是参与调节的重要因素。短快调节机制中瘤网胃的膨胀程度是影响采食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此外瘤网胃中的食麋滞留时间(-)也是重要因素(受饲料粒度影响很大)各种家畜采食量调节的特点四、环境因素第三节影响采食量的因素一、动物因素二、饲粮因素三、饲喂技术⑴采食量是一个低遗传力性状:猪遗传力n=0.3;⑵不同的动物,其采食习性不同:鸡早、晚采食较多;猪主要在白天采食;草食家畜白天、晚上都采食。一、动物因素1、遗传因素动物因素2、生理阶段动物的生理阶段对采食量的影响机理既与物理调节有关,也与化学调节(主要是激素分泌的影响)有关。3、健康状况患病和处于亚临床感染的动物常表现出食欲下降。动物过度疲劳,采食量也会下降。5、感觉系统感觉系统是调节采食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听觉——鱼;味觉——猪;视觉——鸡。6、学习利用动物的喜好,后天培养,改变其采食行为。动物因素4、疲劳程度二、饲粮因素饲料方面的因素,即饲料的适口性,实际上是动物在采食过程中所能感觉到的许多不同因素反应的总和.它取决于:a饲料的滋味b气味c颜色及形状d质地e温度等f加工如粉碎、发酵、制粒。饲料的形式,硬度,颜色等鸡料,粉碎过细,采食大幅度下降,必须是粗粒;饲料中若粗纤维过高,木质素含量高,猪和反刍动物都会大幅度降低采食量。1、物理性状饲粮因素⑴定义:一种饲料或饲粮的滋味、香味和质地特性的总和,是动物在觅食、定位和采食过程中动物视觉、嗅觉、触觉和味觉等感觉器官对饲料或饲粮的综合反应。其通过影响动物的食欲来影响采食量。⑵对慢性咀嚼动物影响特别大,猪,反刍动物比较敏感。饲粮因素2、适口性⑶饲料的滋味包括甜、酸、鲜和苦四种基本味。许多动物均喜好甜味;猪特别喜爱甜味;鸡怕酸,不怕苦。⑷饲料的香味来自许多挥发性物质饲粮因素⑸提高饲粮适口性的措施:选择适当的原料防止饲料氧化酸败:抗氧化剂防止饲料霉变:防霉剂添加风味剂甜味剂:蔗糖、糊精、果糖和乳糖;香味剂:乳香味、香草味等。饲粮因素⑴饲粮能量浓度是影响采食量的重要因素恒温动物要保持能量的平衡,即:采食能量=散失能量+产品能量家禽具有较强的依能而食的本领能量含量高,都会不同程度降低采食量,如果能量浓度下降,可适当地提高采食量。饲粮因素3、能量浓度生产中要保持饲粮中能量浓度适宜,以保证动物能量需要,而且饲粮中其它养分与能量的比例要适宜;通过控制能量浓度来实现对采食量的控制,进而控制动物生产性能。防止动物生长过快,可加入含能量低的饲料;热应激时,动物FI下降,可适当添加脂肪,提高能量浓度。饲粮因素⑵能量浓度对于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的意义⑴蛋白质蛋白质缺乏会引起采食量下降;蛋白质过高,也会降低采食量。⑵氨基酸饲粮氨基酸的含量和平衡情况,都会影响动物的采食量;氨基酸对采食量影响可能是直接的,即氨基酸直接作用于CNS;饲粮因素4、饲粮蛋白质和氨基酸水平氨基酸对采食量影响也可能是间接的,通过形成神经递质来实现。5、脂肪对于反刍动物,饲粮的脂肪含量高,会干扰瘤胃的正常功能,大大降低采食量。6、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和消化率是影响反刍动物采食量的重要因素。饲粮因素⑴任何矿物元素的缺乏,都会造成采食量的下降。⑵钙能调节大鼠和蛋鸡的采食量。⑶维生素过多或缺乏,都会造成采食量下降.饲粮因素7、矿物元素和维生素⑴饲粮中加入少量的抗菌素,可提高动物采食量的7%-15%;⑵大量添加尿素会降低采食量;⑶风味剂。饲粮因素8、饲料添加剂概念:营养水平(planeofnutrition):衡量标准是维持需要量,意思是所采食的可消化能数量为维持需要量的倍数,与饲养水平(feedlevel)的含义基本一致,只考虑了动物因素而忽略了饲料等其他因素。第四节动物采食量的人为控制一、低水平的人为控制a阶段肥育猪的吊架子期b瘦肉型猪的肥育期适当控制营养水平,有利于瘦肉率和饲料利用效率的提高c种用母畜d产蛋鸡的育成期:适当控制营养水平,虽使开产略有推迟(5~7日),但可使产蛋鸡群开产整齐,并减少小蛋和防止母鸡过肥,且对全期产蛋量并无不利影响e肉用种鸡:
本文标题:动物饲养实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826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