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1页共2页屈原列传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A.属.(shǔ)草稿惨怛.(dá)帝喾.(kù)靡.不毕见(mǐ)B.餔(pǔ)其糟蝉蜕.(tuì)滋垢.(gòu)浊.秽(zhú)C.啜(chuò)其醨皭.(jiào)然既绌.(chù)商于.(yū)D.被(pī)发憔(qiáo)悴濯淖.(nào)罹(lí)难2.下列选项中加点成语的使用,错误的一项()A.你心胸开阔,气度那么从容!你不随波逐流....,也不故步自封。B.北宋范仲淹怀瑾握瑜....,是真正能够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C.他是我最真诚的朋友,经常对我耳提面命....,使我能够在工作中少犯许多错误。D.这本书的作者一定是位博闻强识....的作者。3.下列句子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A.学校开展的“当一日校工”体验活动,包括巡查校园、分报递信、清除杂草……等内容。B.今天下午,同学们都要去看《天下无贼》的电影,你去呢?还是不去呢?C.“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余光中的《乡愁》,是海外游子深情而优美的恋歌。D.国家发改维规定:从3月1日起,中国药品的定价必须经过成本调查、专家评价或论证、听取各方面意见、集体讨论、集体审议等5个环节。4.下列选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A.屈平属草稿未定。B.人穷则反本。C.离骚者,犹离忧也。D.齐与楚从亲。5.下列选项中,对通假字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A.靡不毕见——见,通“现”,表现,呈现。B.亡走赵,赵不内——亡,通“毋”,没有。C.屈平既绌——绌,通“黜”,罢免。D.被发行吟泽畔——被,通“披”,散开。6.下列选项中,与其他三项不一致的一项()A.颜色憔悴B.形容枯槁C.设诡辩于怀王D.奈何绝秦欢7.下列选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A.娴.于辞令:熟练,熟悉B.臣请往如.楚:去C.屈平既嫉.之:嫉妒D.人君无.愚、智、贤、不肖:无论6.下列选项中,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A.厚币委质事楚——厚币,用丰厚的礼物,名词作状语B.其后楚日以削——日,日渐(削减)C.内惑于郑袖——于,被,表被动D.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祖,效法,名词用作动词7.下列词语活用现象解释正确的一项()A.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正:认为……端正,意动用法B.明道德之广崇——明:阐明,形容词活用作动词C.蝉蜕于浊秽——蝉蜕:像蝉脱壳一样的,名词作状语D.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听:视听,听觉,动词用作名词8.下列选项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一样的一项()A.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B.方正之不容也C.明于治乱,娴于辞令。D.莫不求忠以自为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被动句的一项()A.怀王乃悉发国中兵,……战于蓝田B.屈平既绌,其后秦欲伐齐C.信而见疑,忠而被谤D.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10.下列倒装句中,与其他三项不一样的一项()A.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B.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C.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D.蝉蜕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12.下列选项中,“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一样的一项()A.上官大夫与之同列B.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C.魏闻之,袭楚至邓D.顷襄王怒而迁之13.14.解释多义词(1)志A.博闻强志志:B.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志:C.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志:D.其志洁,其行廉志:E.项脊轩志志:(2)属A.屈平属草稿未定属:B.属予作文以记之属:C.然亡国破家相虽属属:(3)闻A.博闻强志闻:B.闻寡人之耳者闻:C.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闻:第2页共2页二、阅读题(一)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识,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自疏濯淖污泥之中(濯,通“浊”,污浊)B.“离骚”者,犹离忧也(离,通“罹”,遭遇)C.屈平属草稿未定(属,通“嘱”,嘱托)D.人穷则反本(反,通“返”,追思)2.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屈原“曾经深受楚怀王信任的原因”和“写作《离骚》的原因”的一组是()A.(1)博闻强识,明于治乱,娴于辞令(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B.(1)屈原者,楚之同姓也(2)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C.(1)接遇宾客,应对诸侯(2)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D.(1)竭忠尽智,以事其君(2)其志洁,故其称物芳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节选的这段文字主要交代了屈原写作《离骚》的外因和内因,并对《离骚》的内容作了高度概括。B.屈原文约、辞微,志洁、行廉,这些在他的辉煌巨著《离骚》中都充分地表现了出来;志洁、行廉,是文约、辞微的思想基础。C.与屈原同列的上官大夫企图强取屈原草拟的宪令底稿,目的是要抢占屈原的功劳,在楚怀王面前与屈原争宠。D.屈原在《离骚》中称颂远古的帝喾,中古的齐桓,近古的汤、武,意在讽刺楚国的时政,暗喻国君不贤,表现了屈原追求“美政”的政治理想。(二)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日:“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日:“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日:“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众人皆醒,何不其糟而啜其?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日:“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以身以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科?宁赴常流而葬科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科?”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1.下列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A.颜色憔悴,形容枯稿形容:形体和容貌B.新沐者必振衣新沐:刚洗完澡C.而能与世推移推移:推进移动D.宁赴常流而葬科江鱼腹中耳常流:经常流动2.对加点词义解说正确的一项()①何.故而至此②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③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④遂自投汨罗以.死A.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B.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C.①②相同,③④不相同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3.“举世馄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翻译正确一项是()A.整个世道都是混浊的,您为什么不随着流水去推波助澜呢?B.整个世界都污浊不清,您为什么不随着流水去推波助澜呢?C.整个世界都污浊不清,您为什么不随波逐流并推波助澜呢?D.整个世界都是混浊的,您为什么不像流水那样推波助澜呢?4.作者引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的用意是()A.屈原过于清高、正直,不仅遭人嫉妒,而且为一般人不理解,指出屈原不能知权达变适应社会,顺应时代。B.说明屈原坚守节操,德才兼备,不肯同流合污,意在指责楚王无知人之明,同时也含蓄批评屈原孤芳自赏的态度。C.赞扬屈原保持了高度美好的节操和志向,作者借渔父之口,表达了对迫害屈原的那个昏聩邪恶的统治集团的愤慨。D.肯定了屈原能保持高洁美好的节操和志向,但不同意屈原认为整个世界都混浊的见解,作者比屈原要客观辩证些。5.对文段分析解说不恰当...的一项()A.该段写屈原流放途中与渔父的对话和最后以身殉国的壮举,并用对比的手法,以突出屈原的高风亮节。B.渔父所述种种,对屈原来说都是反衬,目的是为了表现屈原的高尚志行和坚贞品德。C.屈原对渔父的回答,表现了他对昏君佞臣的憎恨和坚持操守、决不同流合污的政治态度。D.该段议论属总结性评论,抒情方式属寓情于事式,突出了屈原性格中爱国和正直这两大特征。
本文标题:屈原列传练习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851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