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第9章条码应用系统设计
返回1本章概要本章主要介绍条码应用系统的组成、条码应用系统的开发过程和步骤、条码设备的选择、数据库设计的原理和内容等。返回2第9章条码应用系统设计一个信息处理系统由四大部分组成,即信息源、信息处理器、信息用户和信息管理者。返回39.1条码应用系统的组成与流程条码应用系统一般由数据源、条码识读器、计算机、应用软件和输出设备组成,条码应用系统的组成。返回49.1条码应用系统的组成与流程1.数据源数据源标志着客观事物的符号集合,是反映客观事物原始状态的依据,其准确性直接影响着系统处理的结果。数据源名称(DSN)是一个逻辑名称,开放数据库连接(ODBC)使用它引用驱动器以及访问数据所需的其他信息。返回59.1条码应用系统的组成与流程2.条码识读器条码识读器是条码应用系统的数据采集设备,它可以快速准确地捕捉到条码表示的数据源,并将这一数据送到计算机处理。返回69.1条码应用系统的组成与流程3.计算机计算机是条码应用系统中的数据存储与处理设备。由于计算机存储容量大,运算速度快,使许多繁冗的数据处理工作变昨方便、迅速、及时。计算机用于管理,可以大幅度减轻劳动者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返回79.1条码应用系统的组成与流程4.应用软件应用软件是条码应用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以系统软件为基础为解决各类实际问题而编制的各种程序。应用软件包括以下功能:①定义数据库②管理数据库③建立和维护数据库④数据通信返回89.1条码应用系统的组成与流程5.信息输出设备信息输出则是把数据经过计算机处理后得到的信息以文件、表格或图形方式输出,供管理者及时、准确地掌握这些信息,制定正确的决策。返回99.1条码应用系统的组成与流程9.1.2条码应用系统的流程返回109.1条码应用系统的组成与流程9.1.2条码应用系统的流程1.条码编码方式一般以最容易与交易伙伴流通的编码方式为最佳。2.条码打印机3.条码识读器用以扫描条码,读取条码所代表字符、数值及符号的周边的设备为条码识读器。其原理是由电源激发二极管发光而射出一束红外线来扫描条码,由于空白会比线条反映回来更多的光度,由这些明暗关系,让光感应接受器的反射光有着不同的类比信号,然后再经由解码器译成资料。4.编码器及解码器编码器(Encoder)及解码器(Decoder)是介于资料与条码间的转换工具,编码器(BarcodeEncoder)可将资料编成条码。而解码器(Decoder)原理是由传入的条码扫描信号分析出黑、白线条的宽度,然后根据编码原则,将条码资料解读出来,再经过电子元件的转换后,转成电脑所能接受的数字信号。返回119.2条码应用系统的设计9.2.1条码应用系统开发的阶段划分1.软件项目规划阶段2.需求分析阶段3.系统设计阶段4.程序编写阶段5.测试阶段6.系统运行维护返回129.2条码应用系统的设计9.2.2系统设计应遵循的原则1.系统性原则2.灵活性原则3.可靠性原则4.经济性原则5.简单性6.系统的运行效率返回139.2条码应用系统的设计9.2.3条码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1.瀑布模型(生命周期方法学)2.快速原型法(面向对象方法)返回149.3条码管理信息系统结构设计9.3.1系统划分1.系统划分的方法(1)功能划分法:按业务处理功能划分,特点是紧凑性非常好。(2)顺序划分法:按业务先后顺序划分,特点也是紧凑性非常好。(3)数据拟合法:按数据拟合的程度来划分。(4)过程划分法:按业务处理过程划分。(5)时间划分法:按业务处理时间划分。(6)环境划分法:按实际环境和网络分布划分在实际应用中,一般采用混合划分法,即以功能和数据分析结果为主,兼顾组织环境的实际情况。返回159.3条码管理信息系统结构设计9.3.1系统划分2.系统划分的原则(1)独立性原则。(2)数据依赖尽可能小原则。(3)数据冗余最小原则。(4)前瞻性原则(5)阶段性实现原则(6)资源充分利用原则返回169.3条码管理信息系统结构设计9.3.2网络设计1.网络设计的原则(1)安全性原则。(2)集成化原则。(3)实时性原则(4)可靠性原则(5)扩展性原则(6)异地远程工作能力。返回179.3条码管理信息系统结构设计9.3.2网络设计2.网络设计步骤(1)选择网络结构(2)选择和配置网络设备(3)线路布局(4)结点设置(5)确定与外部的联系。返回189.3条码管理信息系统结构设计9.3.2网络设计3.网络通讯协议选择策略(1)要选择适合于网络特点的协议(2)应尽量少选用网络协议(3)应注意协议的版本(4)要注意协议的一致性返回199.3条码管理信息系统结构设计9.3.3码制的选择1.使用国家标准的码制2.条码字符集3.印刷面积与印刷条件4.识读设备5.尽量选择常用码制返回209.3条码管理信息系统结构设计9.3.4识读器的选择1.适用范围2.译码范围3.接口能力通用条码识读器的接口方式有串行通信和键盘仿真。4.对首读率的要求5.条码符号长度的影响6.识读器的价格7.特殊功能返回219.4数据库设计9.4.1数据库基本概念1.数据库数据库(DataBase,DB)是一个结构化的数据集合,将数据按一定的数据结构组织起来,存储在磁盘等直接存取设备中。联系是数据库的重要特点。返回229.4数据库设计9.4.1数据库基本概念3.数据库模型(1)层次模型①方法:用树结构表示实体以及实体之间的联系。②适合:表现客观世界中有严格辈分关系的事物。③缺点:不能直接表示m:n的关系。④典型实例:美国IBM公司的IMS数据库管理系统。返回239.4数据库设计9.4.1数据库基本概念3.数据库模型(2)网状模型:①方法:用图来表示实体以及实体之间的联系。②适合:反映各种复杂的联系。③缺点:在实现时,只支持1:n的关系。④典型实例:DBTG系统。返回249.4数据库设计9.4.1数据库基本概念3.数据库模型(3)关系模型: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数据库模型。①方法:用若干个二维表来表示实体以及实体之间的联系。②适合:表示各种联系。③典型实例:FoxPro。返回259.4数据库设计9.4.1数据库基本概念3.数据库模型(4)面向对象模型①方法:使用对象、类、实体、方法和继承等来描述实体以及实体之间的联系。②适合:表示各种联系。③典型实例:ONTOS、ORION等。返回269.4数据库设计9.4.1数据库基本概念4.数据库语言数据库语言分为两大类:数据定义语言和数据操纵语言。(1)数据定义语言。数据定义语言(DDL)又称为数据描述语言,它用来定义数据库的结构、各类模式之间的映像和完整性约束等。(2)数据操纵语言。数据操纵语言(DML)称为数据处理语言,用来描述用户对数据库的各种操作,包括数据的录入、修改、删除、查询、统计、打印等。返回279.4数据库设计9.4.2数据规范化1.关系数据库2.规范化理论3.范式(1)第一范式(2)第二范式(3)第三范式返回289.4数据库设计9.4.3数据库设计的内容1.数据库中包含哪些表?2.每一张表中包含哪些数据项(字段)。。3.每个字段的类型、长度、取值范围、约束条件等。4.每一张表的主关键字。也就是能够惟一确定一个记录的数据项或数据项的集合。5.表和表之间的关联关系。返回299.4数据库设计9.4.4数据处理技术1.集中化的信息处理(CentralizedDataProcessing)(1)集中化的计算机。(2)集中化的数据处理。(3)集中化的数据存储。(4)集中化的控制。(5)集中化的技术支持。(6)集中化的信息处理便于充分发挥设备和软件的功能,返回309.4数据库设计9.4.4数据处理技术2.分布式数据处理(DDPDistributedDataProcessing)分布式数据处理是指计算机(一般都是小型机或微机)分布在整个企业中。这样分布的目的是从操作方便、经济性或地理因素来更有效地进行数据处理。这种系统由若干台结构独立的计算机组成,能独立承担分配给它的任务,但通过通信线路联结在一起。整个系统根据信息存储和处理的需要,将目标和任务事先按一定的规则和方式分散给各个子系统,各子系统往往都由各自的处理设备来控制和管理,各子系统必要时可以进行信息交换和总体协调。返回319.4数据库设计9.4.5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1.数据仓库(1)数据仓库的定义数据仓库是面向主题的、集成的、不可更新的、随时间变化的数据集合,用以支持企业或组织的决策分析过程。数据仓库通常包含了一个企业或组织希望查询的、用于决策的所有数据。返回329.4数据库设计9.4.5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1.数据仓库(2)数据仓库的特点①数据仓库是面向主题的。②数据仓库是集成的。③数据仓库是稳定的④数据仓库是随时间变化的。返回339.4数据库设计9.4.5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1.数据仓库(3)数据仓库的结构数据仓库包括数据获取、数据存储和管理、信息访问三个部分。返回349.4数据库设计9.4.5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2.数据挖掘(1)数据挖掘的定义数据挖掘(DataMining,DM)就是从超大型数据(VLDB)或数据仓库中搜索有用的商业信息的过程。(2)数据挖掘的工具①神经计算②智能代理③辅助分析返回359.4数据库设计9.4.6条码应用系统中数据库设计的要求在条码应用系统中,被管理对象的详细信息是以数据库的形式存储在计算机系统中。当条码识读设备采集到管理对象的条码符号信息后,通过通信线路传输到计算机系统中。在计算机系统中,应用程序根据这个编码到数据库中去匹配相应的记录,从而得到对象的详细信息,并在屏幕上显示出来。返回369.4数据库设计9.4.7识读设备与数据库接口设计1.采用小型数据库管理系统2.采用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返回379.5条码信息管理系统代码设计9.5.1代码设计的基本原则①标准化:尽量采用国际、国家标准,便于信息的交换和共享。②惟一性:每个代码所代表的种类必须是惟一的。③合理性:编码方法必须合理,必须与分类体系相适用。④可扩充性:编码要留有足够的位置,以适应今后变化的需要。⑤简单性:代码结构尽量简单,长度尽量短,以方便输入,提高效率。⑥适用性:尽可能反应分类对象的特点,做到表意直观,使用户容易了解掌握。⑦规范化:代码结构、类型、编码格式必须一致。返回389.5条码信息管理系统代码设计9.5.2代码分类1.分类原则(1)必须保证有足够的容量,要足以包括规定范围内的所有对象。(2)分类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3)分类应有一定的柔性。柔性是指在增加或变更处理对象时,不至于破坏代码的分类结构。一般情况下,柔性好的系统增加分类不会破坏其结构,但是柔性往往会带来其他问题,如冗余等,这是设计分类时应注意的问题。(4)注意本分类系统与外部分类系统和已有分类系统的协调,以便于系统的联系、移植、协作以及新老系统的平稳过渡。返回399.5条码信息管理系统代码设计9.5.2代码分类2.分类方法目前最常用的分类方法主要有线分类法和面分类法。(1)线分类方法。目前使用最多的分类方法是线分类方法。线分类法也称为层级分类法,它是将初始的分类对象按所选定的若干属性或特征逐次地分成相应的若干层级的类目,并排成一个有层次的、逐级展开的分类体系,采用线分类方法时要特别注意唯一性和不交叉性。线分类方法的特点是:①结构清晰,容易识别和记忆,容易进行有规律的查找;②使用方便,既要符合手工处理信息的传统习惯,又要便于计算机处理信息;③主要缺点是结构不灵活,柔性差,效率低。返回409.5条码信息管理系统代码设计9.5.2代码分类2.分类方法(2)面分类方法。面分类方法是将所选定的对象的若干属性或特征视为若干个“面”,每个“面”中又可分成彼此独立的若干个类目,再按一定的顺序将各个面平行排
本文标题:第9章条码应用系统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8612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