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 《培养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实践与研究》总报告
《培养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实践与研究》总报告华店镇蓝天小学张玉青2014、7本课题组在县教科所和校教科室的领导下,于2013年8月—2014年7月,对“培养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实践与研究”这一课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现已取得了较好的成果,总结研究的过程和结果,现报告如下:一、课题提出的背景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所强调的一个新理念是:注重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其中包括数学阅读能力、数学应用能力和数学探究能力。在深化教育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学生学会学习”已成为当今具有时代特征的教育口号,并成为教育心理学、学习学和教学论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近年来,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广大教师围绕如何教学生学会学习作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然而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无疑要先从书本做起。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重视数学阅读,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和较强的数学阅读能力,成为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从目前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来看,小学生往往缺乏阅读数学课本的能力和习惯,似乎研读数学教材仅仅是老师的事,自己只要听懂课就满足了。数学课本通常仅当习题集用,正文是从来不看的,即使老师布置了阅读数学书的作业,也是蜻蜓点水式的阅读,浮光掠影、草草而过,读不出要点,读不出字里行间所蕴藏的精髓,更读不出问题和自己的独到体会及创新见解。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常常是老师反复讲解、学生被动接受,一本书快讲完了,而学生还没有掌握多少,老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知识学了一大堆而能力却提高不快,教学效率比较低下。如果再不改变这种状况,数学教学就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和时代的需要。因此,小学数学教学需要寻求新的改革思路,才能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我校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经过不断的实践、探索与研究,使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自学能力等方面得到了培养,学习热情有了很大的提高,促进了我校数学教学的改革。为了加大我校教育改革的步伐,适应学校创新发展的需要,因此,我校确定《培养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实践与研究》研究课题,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培养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从而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数学交流能力,以期能克服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存在的诸多弊端,积极跟上时代发展的要求。二、课题研究的意义1、本课题的研究有助于促进素质教育课堂化的研究。近十几年来,我们的数学教改取得的成绩很大,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少。最突出的问题是教师往往把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对立起来,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忽视了课堂这一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本课题目的研究有助于教师从这一怪圈中走出来,充分体现有价值之数学。2、有助于寻找数学读、思、解内在的契合点,寻找思维体系与解题体系最优化的组合方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真正提高数学教学质量。3、有助于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活跃思维,发展智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使数学不再难学。4、有助于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数学新课标对学科性质和目标的定位。数学课标指出,“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而“数学阅读”则是读者通过数学语言符号获得意义的一种心理过程,因而专家强调:“数学教学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所以,若要切实加强数学自主学习的思维训练,最为重要的一个基点就是强化“数学阅读”。2、社会发展的需要。当今社会的发展急切要求未来的就业者要有过硬的口头表达能力。学生将来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均离不开阅读这种最直接、最频繁、最有用的形式。3、合作教学的理论。这一实验将把传统教育中的“你不会学习,我来教你;你不愿学习,我强迫你学习。”转变为“你不会学习,我来教你;你不愿学习,我来吸引你学习。”用吸引学生学习的方法把传统的师生冲突关系转变为合作关系。4、讨论式自主学习教育理论。本实验吸取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增加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反向信息交流。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中强调了教师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他指出:学生到了中年级和高年级能不能顺利地学习,首先就取决于他会不会有理解地阅读。因此,小学教师应当仔细地研究,每一个学生的这条能力是怎样发展的。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一个能够在阅读的同时进行思考的学生,比起不掌握这种乍看起来很简单的迅速阅读能力的学生来,就显得能够更迅速、更顺利地应付任何作业。在他的脑力劳动中就没有死记硬背。他阅读教科书或别的书籍时,比起那种不会同时阅读和思考的学生来,情形就完全不同该模式的理论是基于建构主义,即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过程,一方面对新信息意义的建构,同时包括对自己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学习是学习者主动行为而不是被动的接受和吸收,教学作用仅仅在于给学生提供有效的活动机会,创设有利学习的环境,教师则成为学生学习促进者和帮助者。四、课题研究的内容与要求1、数学阅读兴趣的研究通过教师对学生进行课前、课中和课后阅读引导,针对教材特点、学生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以教材为载体,以语言训练为主要内容,创设各种问题情境,诱发和保持学生的数学阅读兴趣。2、数学阅读方法的研究小学生随着识字量的增加、阅读经验的积累,阅读理解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不仅如此,到了中、高年级,一般还能自发地掌握一些阅读方法。但是,他们往往不能自觉地使用这些方法来提高阅读学习的效果,更不能针对数学教材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符合其认知发展水平的阅读方法。因此,科学清晰地指导学生选择适当的数学阅读方法,正是本课题需要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3、数学交流能力的研究数学语言是进行有效数学交流的必要条件。人们平时的日常交流大多是借助于自然语言而进行的,但数学语言与自然语言有很大的区别,它是以符号来表示各种量的关系,量的变化,以及在量与量之间的进行的推导和演算的一种语言,它具有精确性,简约性,通用性和抽象性的特点。因此,提高学生数学交流能力必须从数学语言着手。本课题关于数学交流能力的研究,就是通过加强学生数学语言的学习,丰富学生的数学词汇,培养学生正确理解数学语言表述的数学内容,并逐渐学会怎样由日常语言转化为用数学语言来表述自己的数学概念。从而最终使学生具备用数学语言进行自由交流的目标。4、数学阅读技巧的研究数学阅读的过程是一个积极的思考过程,口、手、眼、脑要联动。因此,教师应根据不同的阅读任务和性质,合理安排阅读时间,时间太长,影响教学进度,也不利于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时间太短,学生来不及思考,阅读也就会流于形式。向学生提出阅读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边阅读边思考,使阅读更有效。通过数学阅读技巧的研究,旨在让学生掌握数学阅读技巧,提高阅读效率,达到提高学习能力的目的。5、数学阅读习惯的研究教师以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为基础,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阅读课外数学科普读物、数学学习指导物及以小学生为读者对象的数学和自然科学报刊。引导学生大量阅读,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实践和训练来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从而节省学习时间,同时让学生养成在阅读时能高度集中注意力,积极进行思索的良好阅读习惯。五、课题研究的原则和方法(一)课题研究的原则1、实践性原则从学生现有的语言文字水平出发,结合数学教材,循序渐进地教授数学阅读方法和技巧。通过课堂和课后反复实践,使学生熟练掌握数学阅读方法和技巧,最终使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变成学生的自觉学习能力。2、趣味性原则根据小学生好动、好奇、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的年龄特点,积极为学生选取有趣的数学课外读物,激发学生数学阅读兴趣。3、现实性原则小学生的思维具有较强的形象性,从现实生活中选取生动形象的典型情境,把数学知识生活化,把现实生活数学化,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帮助学生学习抽象的数学知识。4、开放性原则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不能仅局限于课堂教学,而要渗透到学生日常生活中去,让学生学会用数学语言归纳、总结、表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加强数学学科与其它学科、社会生活、家庭活动的联系,拓宽数学信息渠道和实践应用领域。(二)课题研究的方法1、文献研究法。查阅、分析、研讨已有的数学阅读教学相关的知识,借鉴语文阅读方面的经验,学习探究性教学理论及课改经验,确立研究目标、任务和研究计划。2、调查分析法。通过问卷调查,分析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策略。3、行动研究法。首先提出假设,然后付诸实验,在实验中总结、修订、改进、不断完善有效的工作经验,形成一定的理性认识。4、案例分析法。通过对学生个案分析、教师个案分析,力求揭示探究阅读教学的规律和方法,提炼并升华成具有普遍意义的认识。六、课题研究的实施与操作1、加强理论学习。领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纲要》精神,把握《数学课程标准》新的教学理念,组织学习讨论先进的教育理论,努力把握这些理论的精髓和实质,用以指导课题研究实践。同时,及时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与本课题相关的发展动态和信息,不断调整本课题实验的研究工作。2、认真分析现状。通过各种途径调查了解现状,针对目前存在的各种问题,加以认真详细的分析,从而制订出较为科学合理的工作策略。3、密切联系学生实际。无论是学生数学阅读的内容,还是阅读方法技巧等方面的研究,教师都要紧扣学生生活学习实际,同时又要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实际,还要与学生现有的语言水平、理解能力相一致。4、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根据教学内容的安排和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特点,启发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师要巧设问题情境,使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形象化,以便激发学生探索性阅读的兴趣。5、注重实践活动。有目的地开展与生活实际联系的课外活动,启发学生用数学语言总结、归纳、交流、表达日常生活中存在的数学问题。这既深化所学的课内知识,又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6、教学内容安排符合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特点。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数学阅读兴趣,传授数学阅读技巧,培养良好阅读习惯。注重让学生做到手、口、眼、脑并用,提高阅读效率。让学生在自主参与、探索性阅读中不断享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数学阅读过程中的无限乐趣。7、建立学生数学课内外阅读内容档案、验证数学阅读能力评估报告册、学生数学学习(含学习兴趣、态度、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变化情况)跟踪观察记录册等相关过程性资料,以便能在实验工作中有效调控实验对象的数学学习行为,保证课题实施能在真实的生活背景下,具有充足的生活实践条件和依据。8、实验过程中收集一些有代表性的课例,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推广应用,扩大研究成果。七、课题研究的步骤1、准备阶段(2013年8月-2013年9月)。通过问卷调查,对学生数学阅读情况进行调查摸底,提出实施方案。加强理论学习,教师有一定的理论摘抄及个人反思,研究者具有一定的理论修养。2、实施阶段(2013年10月-2014年5月)。讨论修订方案,进一步明确本实验目的、意义、内容方法及操作步骤。学习钻研、制订计划、探讨实验目标及重点方法等。以学习、讨论、个人尝试、研究课、互相交流为主要形式,边学习、边实验、边研究。撰写教师案例反思、教育论文、教学设计,制作教学课件等。3、总结阶段(2014年6月-2014年7月)。汇集评课研究成果,撰写实验报告和论文。接受上级教研部门评估验收,找出实验设计、操作等方面的缺陷和成败原因,进一步改进实验和教学。八、课题研究成果本课题从开始实施至今,我们根据课题实施之初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认真组织实施,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实施计划,对于提升教师的教研科研能力和促进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一)教学成果通过一学期的课题研究,增强了学生主体地位,通过“让阅读走进数学课堂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求知识,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和视野,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学效果已有显著的提高,学生课堂气氛活跃,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与深度,增加了学习兴趣,使学生在陌生领域施展才华,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社会、人生、世界,使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得到充分地发挥,学生的确个性也得到全面的发展,真正达到“教学生学会学习”的教育目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见明显提
本文标题:《培养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实践与研究》总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890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