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七单元第一节《常见的酸及其性质》第2课时酸的通性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酸的通性;2.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3.培养基本的实验技能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知识;2.通过比较、归纳、总结等方法得出结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培养小组合作精神,动手能力;3.通过实验增强对学习化学的兴趣和信心。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酸的通性2、难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三、教法与学法1、教法:讲解、引导法2、学法:实验探究法;独立思考与小组交流讨论相结合四、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目的一、导入新课:你知道吗?人的胃液里含有什么酸?汽车电瓶里是什么酸?可乐雪碧里又是什么酸呢?这些酸有什么样的性质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进入《酸的通性》的学习思考、猜测,回答问题疑惑化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感受化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二、探究新知:实验研究1小组活动,完成实验:在稀盐酸和稀硫酸中分别加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观察现象并记录;再在稀盐酸和稀硫酸中分别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观察现象并记录。小组代表发言,阐述实验现象学生总结:酸与指示剂的作用小组合作,动手实验,认真观察认真倾听通过实验现象分析,总结出结论: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不能使无色酚酞变色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在实验中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整合知识、形成知识框架的能力抛问:酸的这个性质有什么应用呢?实验研究2小组合作,完成实验:在稀盐酸和稀硫酸中分别加入锌粒、镁带、铜片、无锈铁钉,观察现象并记录请一到两组学生展示观察到的现象,并说明哪些金属可以与酸反应。讲解:像锌粒、镁带、无锈铁钉这些能与酸发生置换反应的金属都是活泼金属。铜片不能与酸反应,是不活泼金属。那哪些金属是活泼金属?哪些是不活泼金属呢?补充:金属活动顺序表。排在H元素之前的金属是活泼金属,能与酸反应;排在H元素之后的金属是不活泼金属,不能与酸反应;排在越前面的金属活泼性越强,与酸发生的反应就越剧烈;K、Ca、Na的活泼性太强,与酸反应易发生爆炸。抛问:上述这些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什么样的产物呢?你能写出它们的化学方程式吗?(请两位同学上黑板书写,一同学写盐酸与上述金属的反应方程式,另一同学书写稀硫酸与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这些反应有什么共同特征?讲解:活泼性强的金属可以把氢从酸中抢出来,生成氢气,金属自身则与酸根离子形成盐。实验研究3小组合作,完成实验:稀盐酸和稀硫酸中加入氧化铁粉末,观察现象并记录;再在稀盐酸和稀硫酸中加入氧化铜粉末,观察现象并记录。请一到两组同学分享观察到的现象回答:检验是否含酸合作探究,动手实验现象:稀盐酸和稀硫酸中加入锌粒和镁带、无锈铁钉后,都产生了大量气泡。但铜片在稀盐酸和稀硫酸中无明显现象。结论:酸可以与锌粒、镁带、无锈铁钉反应,不能与铜片反应理解,倾听,笔记根据已有经验,学生已经知道气泡的产生是因为生成了氢气,根据反应前后质量守恒,分析出另外一种产物,然后书写相关化学方程式。观察,回答:都是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和盐理解,体会动手操作,仔细观察,完成实验认真倾听培养小组合作精神巩固酸与活泼金属的反应,强化方程式的书写帮助学生理解置换反应的实质其实就是强置弱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讲解:氧化铁是铁锈的主要成分,那么氧化铁和酸的反应在生活中有什么用呢?抛问:在除铁锈时,能将生锈铁钉长时间放置在酸中吗?为什么?请写出化学方程式(请一位同学上讲台完成)请学生总结:酸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实验探究4小组合作,完成实验:稀盐酸和稀硫酸中分别加入碳酸钠粉末,观察现象并记录;再在稀盐酸和稀硫酸中分别加入氯化钠固体核硝酸银溶液,观察现象并记录。学生总结:酸与盐的反应你能写出相关反应方程式吗?三、课堂总结盐酸和硫酸是不同的酸,为什么具备这么多的相似化学性质?什么是酸?讲解:注意是像稀盐酸、稀硫酸这样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才是酸。这些酸具有哪些通性?四、板书设计现象:加入氧化铁粉末后,两溶液均变成黄色;加入氧化铜粉末后,两溶液均变成蓝色。思考;感受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分析,思考,回答:不能,因为铁锈和铁都能与酸发生反应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产盐和水认真实验,观察现象:稀盐酸和稀硫酸中加入碳酸钠反应后,均产生了大量气泡;而加入氯化钠固体后均无明显现象;加入硝酸银溶液后,稀盐酸试管中产生白色沉淀,稀硫酸试管中无明显现象酸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尝试书写思考,回答:都是酸回答:像稀盐酸、稀硫酸这样的含有氢离子的都是酸归纳、总结掌握科学的探究方式,透过现象看本质培养学生整合材料,分析问题,归纳总结的能力酸的通性:1、酸能与指示剂作用(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无色酚酞不变色);2、酸能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3、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4、酸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归纳,整合,形成笔记形成系统化、结构化的知识,便于学生掌握本节课的重难点
本文标题:酸及其性质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932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