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一.中国古代教育单项选择题1.(A)我国倡导启发式教学的第一位古代教育家是()。A.墨子B.孔子C.董仲舒D.朱熹2.(C)在西周教育制度中,王侯太子入小学的年龄是()。A.6岁B.7岁C.8岁D.10岁3.(D)按照相关规定,西周时期王侯太子入大学的年龄是()。A.12岁B.13岁C.14岁D.15岁4.(C)“六艺”教育最终定型于()。A.夏朝B.商朝C.西周D.春秋5.(A)西周的国学按照入学年龄和程度高下分为()。A.大学和小学B.大学和中学C.小学和中学D.官学和私学6.(D)按照有关记载可以推知,西周时期小学的修业年限是()。A.4年B.5年C.6年D.7年7.(C)西周时期大学的修业年限是()。A.5年B.7年C.9年D.11年8.(A)“六艺”教育中心是()。A.礼乐教育B.军事教育C.文化知识教育D.科学知识教育9.(D)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有教无类”办学方针的教育家是()。A.老子B.墨子C.庄子D.孔子10.(D)首次对古代文献进行整理、编订“六经”的古代教育家是()。A.孙子B.孟子C.荀子D.孔子11.(C)在我国历史上,“百家争鸣”的鼎盛时期是()。A.西周B.春秋C.战国D.汉代12.(B)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的一所著名的高等学府。.韩国B.齐国C.秦国D.楚国13.(A)以“素丝”和“梁丝”为喻,阐明教育作用的学派是()。A.墨家B.法家C.儒家D.道家14.(D)在我国教育史上最早提出“人法自然”思想学派是()。.A.墨家B.法家C.儒家D.道家15.(B).在我国历史上倡导“耕战”的学派是()。A.墨家B.法家C.儒家D.阴阳家16.(A)墨家是一个纪律严明的团体,在政治上代表着()阶层的利益。A.平民B.奴隶主C.奴隶D新兴地主17.(B)在我国教育史上,首次鲜明地提出“大丈夫”理想人格的教育家是()。A.孔子B.孟子C.荀子D.庄子18.(B)在我国教育史上,被称为“六经”传人的教育家时()。A.孟子B.荀子C.韩非D.朱熹19.(C)在我国教育史上,深刻阐述“深造自得”教学思想的教育家是()。A.孔子B.老子C.孟子D.庄子20.(C)在先秦诸子中,最提倡尊师的教育家是().A.孔子B.孟子C.荀子D.韩非21.(B在我国教育史上,最早对社会文明进行猛烈批判的学派是()。A.儒家B.道家C.法家D.名家22.(C)在先秦诸子中,主张追求精神世界逍遥境界的思想家是()。A.老子B.告子C.庄子D.尸子23(D)教师作为独立职业在社会上出现,是在()时代。这是历史的一大进步。A.虞夏B.殷商C.西周D.春秋24.(C)在先秦诸子中,系统提出“性善”论思想的教育家是()。A.孔子B.列子C.孟子D.尹文子25.(A)私学是在我国()时代出现的。A.春秋B.战国C.西周D.西汉26.(B)古代文献记载中所描述的“礼崩乐坏”的时期是指()A.西周B.春秋C.战国D.南北朝27.(B)“邦无定交,土无定主”的“处土横议”时代是指()A.春秋B.战国C.秦代D.汉代28.(A)在我国古代教育史上,系统阐述“庶、富、教”思乡的教育家是()。A.孔子B.墨子C.朱子D.曾子29.(D)在先秦百家中,明确提出“兼爱”思想的是()。A.兵家B.医家C.农家D.墨家30.(D)在先秦思想中,“学而优则仕”出自()之口。A.孔子B.曾子C.严子D.子夏31.(B)在先秦诸子中,提出“制民之产”思乡的思想家是()。A.孔子B.孟子C.荀子D.管子32.(C)在先秦百家中,提出绝对“性恶”论的学派是()。A.杂家B.道家C.法家D.纵横家33.(D)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专门论述教育的著作是()。A.《大学》B.《中庸》C.《乐记》D.《学记》34.(A)在我国古代教育文献中,系统提出“三钢领”、“八条目”的是()。A.《大学》B.《中庸》C.《乐记》D.《学记》35.(C)稷下学宫作为战国时期养士制度的产物,在历史上存在的时间约为()。A.50年B.100年C.150年D.200年36.(D)“独尊儒术”政策是在()时期确立的。A.汉高祖B.汉文帝C.汉景帝D.汉武帝37.(C)向汉武帝提出“天人三策”的是汉代著名学者()。A.贾谊B.叔孙通C.董仲舒D.刘向38.(D)太学就其的办学性质而言是汉代一种()。A.一般私学B.高级私学C.地方官学D.中央官学39.(A)“吏师制”是()时推行的一种教育制度。A.秦代B.春秋C.西汉D.东汉40.(C)在汉代,通过对各家学说的学习、吸收和批判,最终以“遍著群经”的方式基本结了今古文学之争的著名经学家是()。A.马融B.桓谭C.郑玄D.第五元先41.(A)汉代名著《论衡》的作者是()。A.王充B.刘向C.刘歆D.杨雄42.(D)鸿都门学作为宦官集团政治利益的代表,是在()时设立的。它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学艺术专门学校。A.汉初B.西汉中期C.西汉末期D.东汉43.(D)宫邸学(又称“四姓小侯学”)作为外戚集团政治利益的代表,是在()时期设立的。A.汉初B.西汉中期C.西汉末期D.东汉44.(A)汉代最主要的仕进制度是()。A.察举制B.贡士制C.科举制D.九品中正制45.(C)汉代私学非常发达。经学大师们常常拥有成百上千的弟子,由于人数太多,弟子们常被分为两类进行管理。其中一类是无缘直接聆听老师的教诲,而只是被老师承认为弟子的。这类弟子被称为()。A.“及门弟子”B.“授业弟子”C.“著录弟子”D.“再传弟子”46.(A)“博士”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其职责是掌通古今、待问咨询、议礼议政等。A.学官B.学位C.爵位D.荣誉称号47.(D)今古经学之争是汉代的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在汉代持续了()余年。A.50B.100C.150D.20048.(B)汉代地方官学发轫于蜀郡太守文翁的一次创举。这就是教育史上所称颂的“文翁兴学”。这一事件发生于()时期。A.汉文帝B.汉景帝C.汉武帝D.汉章帝49.(A)公元前213年,秦始皇接受了()的建议,颁布“挟书令”,演出中国历史上破坏文化的焚书之举。A.李斯B.赵高C.周青臣D.淳于越50.(D)秦统一后,根据“大篆”和“古文”两种字体创造出一种新的字体——“秦篆”,对各地文字不统一的现象进行了改造,这就是对中国文化、学术和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的“书同文”政策。以此为依托,编写了蒙学教材《博学篇》的是()。A.李斯B.赵高C.伏生D.胡毋敬51.(A)玄学是在我国()时期出现的一种重要的学术思潮。A.魏晋南北朝B.隋朝C.唐朝D.宋朝52.(C)中国古代教育制度完备于().A.魏晋南北朝B.隋朝C.唐朝D.宋朝54.(C)国子监是隋唐时期专门的中央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其长官是()。A.司夜B.监丞C.祭酒D.主簿55.(B)科举制度产生于()。A.魏晋南北朝B.隋朝C.唐朝D.宋朝56.(B)科举考试有常科、制科之分,这种做法成为定制是在()。A.隋朝B.唐朝C.宋朝D.元朝57.(B)唐代曾发生过主考官与考生之间的冲突事件。议者认为是主考官权位太低所致,故提高了考试的规格和权威性。此后,科举考试一般由礼部的()主持。A.尚书B.侍郎C.郎中D.员外郎58.(A)《师说》的作者是唐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教育家()。A.韩愈B.柳宗元C.欧阳修D.颜真卿59.(C)是我国封建社会持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的一种选士制度。A.察举制B.贡士制C.科举制D.九品正宗制60.(C)中唐时期以儒家思想为道者自居的著名思想家是()。A.刘禹锡B.李翱C.韩愈D.张籍61.(A)殿试制度作为对科举考试制度的一大改革,定型于()。A.宋代B.唐代C.元代D.清代62.(B)“三舍法”为宋代著名教育家()所首创。A.朱熹B.王安石C.范仲淹D.张载63.(A)“分斋制”的创始人是()。A.胡瑗B.范仲淹C.程颐D.程颢64.(A)书院作为我国古代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产生于()。A.唐代B.五代C.宋代D.明代65.(C)作为“汉学”书院突出代表的诂经精舍,是()任浙江巡抚时于杭州创办的。A.黄宗羲B.顾炎武C.阮元D.张之洞66.(D)我国古代蒙学教材《千字文》的作者是()。A.李斯B.蔡邕C.顾恺之D.周兴嗣67.(B)作为我国古代科举制度的一项重要改革,“弥封”制度是在()时确立的。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68.(C)理学产生于()。A.唐代B.五代C.北宋D.南宋69.(D)我国古代蒙学教材《急就篇》的作者是()。A.胡毋敬B.赵高C.束皙D吏游70.(D)作为对古代科举制度的重要改革,“三年大比”制度确立于()。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71.(D)《四书章句集注》的作者是宋代著名理学家()。A.胡瑗B.孙复C.石介D.朱熹72.(B)汉代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私学。称为()。A.私塾B.书馆C.蒙馆D.家塾73.(A)“庆历兴学”的发起者是()。A.范仲淹B.蔡京C.司马光D.苏轼74.(B)“心学”作为我国古代重要的学术流派之一,产生于()。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75.(D)在我国古代教育史上,对儿童教育作出集中论述的著名教育家是()。A.朱熹B.陈亮C.叶适D.王守仁76.(A)宋代“熙宁兴学”的发起人是()。A.王安石B.蔡京C.邵雍D.范仲淹77.(B)科举考试中的“誊录”制度是在()时确立的。A.唐代B.宋代C.明代D.清代78.(B)理学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最重要的学术思想,集大成于()之手。A.周敦颐B.朱熹C.陆九渊D.陆九龄79.(D)“学海堂”的创办者是()。A.王夫之B.严元C.戴震D.阮元80.(C)在明代,名声最大、影响最广的书院,是()书院。A.尼山B.岳麓C.东林D.白鹿洞81.(B)科举考试中的“锁院”制度是在()时确立的。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82.(D)论“大学”、“小学”教育是宋代理学家()的重要思想。A.程颐B.程颢C.张载D.朱熹83.(C)“随人分限所及”是明代著名学者()提出的一条重要的教育原则。A.李贽B.陈白沙C.王守仁D.王延相84.(C)科举考试中的“别头试”制度是在()时确立的。A.隋代B.唐代C.宋代D.元代85.(B)《白鹿洞书院揭示》的作者是()A.韩愈B.朱熹C.陆九龄D.陆九渊86.(A)“崇宁兴学”是宋代三次兴学中最为彻底的一次,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对宋代教育事业的促进作用超过了前两次,其发动者是()。A.蔡京B.王安石C.范仲淹D.司马光87.(D)我国早期启蒙教育思想出现在()。A.南宋时期B.元代C.明代时期D.清明之际88.(D)“习行”教学法的提出者是()。A.黄宗羲B.顾炎武C.王夫之D.颜元89.(A)早期启蒙思想的一大特点,就是展开了对科举制度的批判。其中,提出“取士八法”是思想家()。A.黄宗羲B.顾炎武C.颜元D.戴震90.(A)认为“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进而主张“公其非是于学校”的启蒙思想家是()。A.黄宗羲B.顾炎武C.戴震D.李塨91.(B)早期启蒙思想家都不约而同地开展了对理学教育思想的批判,其中喊出宋儒“以理杀人”响亮口号的是()。A.颜元B.戴震C.龚志珍D.李塨92.(A)主张改革学校教育,以培养“实才实德之士”的教育家是()。A.颜元B.李塨C.王守仁D.黄宗羲93.(B)提出不以“一人之私”而“废天下之公”的启蒙思想家是()。A.黄宗羲B.王夫之C.戴震D.龚志珍94.(B)明代书院在宋元基础上又有了新发展,其重要表现是在书院雨啊有的职能上又增添了()职能。A.藏书B.供祀C.育才D.议政95.(D)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自号“习斋”的教育家是()。、A.董仲舒B.王充C.朱熹D.颜元96.(B)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响亮地提出“以天地立心,为民生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人生追求的思想家是()。A.周敦颐B.张载C.朱熹D.司马迁97.(C)“监生历事”制度()确立的我国最早的教育实习制度。A.宋代B.元代C.明代D.清代98.(B)在
本文标题:中外教育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937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