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核军事工业与核民用工业的关系
主要内容核军事工业与核民用工业的关系1我国核军事工业的发展概况3我国核民用工业的发展概况4正确处理二者之间关系512核工业分类核工业分类按军工与民用划分:可分为核武器工业与核民用工业核武器的出现,是20世纪40年代前后科学技术重大发展的结果。核武器概念:利用能自持进行核裂变或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产生爆炸作用,并具有大规模杀伤破坏效应的武器的总称。核反应还产生各种射线和放射性物质碎片;向外辐射的强脉冲射线与周围物质相互作用,造成电流的增长和消失过程,其结果又产生电磁脉冲。核武器具备特有的强冲击波、光辐射、早期核辐射、放射性沾染和核电磁脉冲等杀伤破坏作用。核武器的出现,对现代战争的战略战术产生了重大影响。核武器实例美国于8月6日、9日先后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了仅有的两颗原子弹,代号分别为“小男孩”和“胖子”。(史料记载,美国在日本投下的原子弹有3颗,实际爆炸的是小男孩和胖子,第3颗因为技术原因没能爆炸,被日军回收,原本日本也要发展原子弹,但研究设施在美军轰炸中毁坏,于是把原子弹以一定条件转让给苏联,苏联根据这颗原子弹的设计在短时间内设计出了苏联的第一颗原子弹)据统计广岛原子弹“小男孩”杀死8.8万余人,负伤和失踪的为5.1万余人,广岛全市7.6万幢建筑物全被毁坏的有4.8万幢,最终广岛市24.5万人中有20万人在这次核爆炸中死伤或失踪。核武器种类冲击波弹氢弹原子弹核武器种类中子弹电磁脉冲弹伽玛射线弹感生辐射弹弹道导弹反潜核火箭国产核潜艇核地雷我国核军事工业的发展概况为了制止帝国主义的核威胁和核讹诈保卫国家安全,1955年中共中央和中国政府毅然作出了发展原子能事业的战略决策,1954、1955年中国在原有地质工作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先后开始建立铀矿地质普查勘探机构和筹建综合性原子能科学研究基地.1957年开始踏勘选择核工厂厂址,1958年开始建立核武器研究机构,并开始大规模工业建设.于1964年10月16日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中国从此进入世界有核武器国家的行列。1967年6月17日又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氢弹。1970年7月30日我国第一座潜艇核动力装置陆上模式堆达到满功率。1971年9月核潜艇全部建成并试航成功,证明核动力装置性能良好。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原子城”原子城建于1958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均诞生于此,故称为“原子城”。1995年5月15日退役,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西海镇,现为海北州府所在地。我国核民用工业的发展概况80年代中国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与此同时,对国防建设实施战略转变,由临战状态转为和平时期的建设。核工业也由以军为主转向重点为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服务。核民用工业迅速发展是在30多年前,核电是在核军事工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核民用工业主攻方向核民用工业辐射技术放射同位素核电核民品工业的主要内容放射同位素中国同位素公司成立于1983年,是从事同位素与辐射技术及其相关产品研制、生产、营销及推广应用的全国性专业公司,秦山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岭澳核电站田湾核电站辐射行业中国同位素与辐射行业协会是1989年4月成立的全国性社会团体法人组织。核电大亚湾核电站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大鹏半岛,是中国大陆建成的第二座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是中国第一座大型商用核电站。中国最大的中外合资企业。此后,在大亚湾核电站之侧又建设了岭澳核电站,两者共同组成一个大型核电基地。是中国目前在运行核电装机容量最大的核电基地。1995年5月,大亚湾核电站被中共深圳市委确定为“深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为深圳市一日游的景点之一。大亚湾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年)核军工与核民工的关系相同之处;两者是在共同的原理,理论上建立的有着共同的燃料需求。不同之处;核军品与核民品有着不同的政治经济意义核军工与核民工的关系核军事工业与核民用工业关系密切两者是在共同的原理上建立的。核军事工业与和民用工业都是在利用核裂变原理上建立的,民用核工业是在可控条件下利用裂变,聚变为国民经济服务。有着共同的核燃料需求军用与民用核工业都利用裂变燃料铀235或钚239铀233,但核武器要求铀235丰度在90%以上,民用动力堆可用天然铀和3%左右的低浓铀。核军品与核民品有着不同的政治经济意义核武器的发展,储存,有着政治意义;经济上看,它的发展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引起了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核生产规模的扩大,在战争中消耗或作为战略储备。核民品例如核电站它为国民经济提供能源动力,为国民经济创造了财富,有一个适合国情与国际环境的战略目标决策核武器的发展是与国家经济实力,技术水平密切相关的。我国核工业要“以核为主,多种经营”核电的发展也与一个国家各种资源,资金等的分布密切相关。有一个军民结合型的总体实施规划。有一个衔接的技术路线,核工业从军用转为民用,在技术上要衔接,使军用技术迅速在民用技术上推广有一个军民结合的管理体制,把核武器开发与核民品的开发利用置于一个机构管理为好,便于协调,使军用技术迅速在民用中推广。LOGO
本文标题:核军事工业与核民用工业的关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944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