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山西大学研究生学位课程论文(2013----2014学年第2学期)学院(中心、所):文学院专业名称:汉语国际教育课程名称:中国古代思想文化论文题目:孕育文明的温床——中国的自然生态与地理条件授课教师(职称):郭万金(教授)研究生姓名:郝晓艳年级:2013级学号:201320111010成绩:评阅日期:山西大学研究生学院2014年8月25日孕育文明的温床——中国的自然生态与地理条件摘要: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中国文明的形成离不开其独特的自然生态和地理条件。气候、河流和地形等组成的地理环境为古中国文明的产生发展提供可能性、可塑性和连续性。地理环境固然不是影响文明产生和发展的决定因素,但在生产力十分低下的时期,地理环境对文明的产生和发展起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关键词:地理环境;古中国文明;两河文明;连续性正文:世界古代文明的舞台在欧亚大陆,确切讲其中心大致在北回归线到北纬50℃之间,东方的代表便是中国。中国既不处于高纬冰天雪地一片荒芜的寒冷之地,也不位于赤道温热气候草木繁盛的区域,那么究竟是怎样的自然生态与地理条件孕育中国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呢?下面文章将从三方面来展开论述。一、地理环境为中国文明的诞生提供了可能聚焦四大文明古国的地理位置,不难发现它们都集中在北纬30一45℃之间的东西方,从而形成所谓“北半球中一低纬度文明带”,东方以中国为中心,西方是以地中海为中心的埃及、两河流域文明区和希腊、罗马文明区。中国除西北和西藏外,大部分国土处于温带季风气候区,正是黑格尔所说的“历史的真正的舞台”。由于这一地区处于世界最大的陆地,濒临太平洋和印度洋,季风气候最为显著。冬天寒冷干燥,但夏季炎热多雨,宜于植物生长。具体而言,中国的文明主要集中在中国三大阶梯的第二级和第三级阶梯上,如最早的仰韶文明、半坡文明就发生在黄土高原上的黄河中下游地区;以及相对早期的河姆渡文化,产生于长江中下游平原。这里地势平坦、气候适宜,为人类的群居生活提供了可能,充足的水源不仅孕育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更为人类提供了生存必须的食物。古代华夏民族早在新石器后期就开垦了原始农业,使之成为世界最早的三大农业区域之一,在农耕基础上,产生了古代文明。二、地理环境为中国文明的发展提供了多样的可塑性1、从地域而言早期的人类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对自然环境要素的改造作用十分微弱,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也比较低下,所以他们首先选择在平原地区和河流中下游地区生存发展。因此古中国的两条母亲河黄河和长江变成了文明的发源地,但两者一个占北一个居南,两河的地貌、气候、人文环境均不相同,最终形成两个不同的文明圈: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仰韶文明和以长江流域为中心的河姆渡文明。从历史发展轨迹来看,黄河文明的演进轨迹是连续的,主要以黄河中游的中原文化区为代表;而长江文明是断而再续的文明。这是由于北方地势平坦,交通方便,有利于文化的交流和物质的交换,从而刺激文明的产生和延续;而在南方由于山川阻隔,交通不便,自然的障碍将他们分割在不同的文化龛中,每一个文化龛的范围都不是很大,它所能供养的人口以及社会剩余产品都有限,在古代极有可能造成文明的断代。而不同的地理环境,又影响着他们处理与周边民族关系的方式。在北方,由于地势平坦,经常会受到外族的入侵,而人们的衣食住行又无一离得开黄土,于是他们只好组织起来进行抵抗。由于战争的需要,就必然形成一个统一的指挥集团和有组织的机构,国家就在这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了;在南方,由于众多的族群分散在山林河谷之中,交通不便,没有经常性的外界威胁,促进北方民族团结整合的力量在南方不存在。即便是两个文明圈都处于农耕文明区,两者的差异也仍然存在,北方的黍文化和南方的水稻文化同样影响了历朝历代的中国人民。再根据判断是否有文明出现的四个要素:青铜器、城市、礼仪中心和文字来考查,中原地区的文明因素以青铜器、城市和文字为特征,而长江下游的文明因素则以玉器、大型祭坛和文字为主要标志。这些不同的文明特征不得不说是地理环境的差异的杰作。2、从从不同的文化领域而言农业文明的辉煌,以水利工程为例。受季风气候影响,夏季来临和退却时期的或早或迟,形成雨量的或多或少,这很容易形成干旱或水灾。因此,我国二、三千年来各地的灾荒,史不绝书,而最多的灾荒是旱灾和水灾,这使中国人民承受更多的折难。在自然因素影响下,史不绝书的水旱灾,使中国人民自古以来重视兴修水利。大禹治水有功,被禅让为王;李冰父子修筑的都江堰,世世代代得到利用保护。中国的灌溉农业主要靠河水、小溪以及汇流到湖泊里的雨水,必须在坚硬的土地上开凿沟渠,建筑堤坝等,如秦国挖掘的郑国渠。上古华夏先民凭借顽强的意志,把握农业发展命脉的水利建设,所以尽管频繁的天灾人祸,但先人人定胜天的信念支撑着他们在自然灾害面前力挽狂澜。水利工程的发达和冶铁技术的成熟使中国古代的黄河中下游地区一度成为全国最富裕的地区之一。意识领域的坚守。受地理环境的影响,中国先民形成强烈的以农为本、安土重迁、广占土地、囤积谷物的观念。中国地处亚洲东部,一面临海,属于典型的陆地文明,居住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把土地看成生存的资本,有地才能解决温饱、解决衣食住行,坚守土地便成了中国古代农民亘古不变的真理,“安土重迁”是中国陆地文明与西方海洋文明最显著的差异之一。上古黄河流域如此频繁的水旱之灾,使得古代中国君民十分重视谷物积蓄,把它看作长治久安的保证。“夫腹饥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父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明主知其然也,故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广蓄积,以实仓凛,备水旱,故民可得而有之。”(班固《汉书·食货志》)而生产谷物的土地便成了皇帝、官僚、地主、商人追求的对象,“寸土必争”便是对这一现象最形象的诠释。以农为本是维系皇权的筹码,士农工商的阶级观念足以证明古中国对土地的重视,土地是稳定皇权的根本,是贵族地主坐享其成,钟鸣鼎食,封官拜爵的资本。社会生活中的呐喊。自然灾害的频发和皇权至上的封建社会对土地的征收和垄断,使得古代的中国百姓经常颗粒无收或无地可种。水旱之灾、土地兼并、急政暴虐、赋敛不断,农民只能卖田宅子女,流离失所。饥饿极大地刺激了古代农民求生的本能,最终在绝望的边缘爆发起义,只能用暴力手段来解决赖以生存的土地的再分配。因此,中国历史上的延绵不断、愈演愈烈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规模之大,是世界历史上所仅见的。三、地理环境促成了中国文明的连续性相对封闭的区域,使中华文明具有连续性。从气候而言,当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重新控制中一低纬度文明带、沙漠掩埋了其他几个古老的文明时,黄河流域则由于青藏大高原的屏蔽作用和东亚季风的形成而避免了沙漠化的厄运,幅员辽阔的文化领地使得中国文明在环境变迁面前具有充分的回旋余地,1000多年前中国文化中心由环境恶化的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的转移,使华夏文明历得以保存下来。就地理位置而言,中国居于东亚,北连西伯利亚,西北有阿尔泰山、祁连山以及一望无际的沙漠,西南也是崇山峻岭,西面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东临太平洋,并且与世界其他文明区相隔遥远,在古代海陆交通均极为艰难。虽然历史上有张骞通西域;班超开辟丝绸之路;法显、玄奘云游天竺,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同时还有许多外国人来到中国。但这些交往与地中海文明区各国的频繁交往相比,仍是微不足道的。可以说中国在古代基本上是闭塞的,这造成了中国独特的坚韧的以汉族为主体的文明。再加之中国自古以来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和经济上以自耕农为主的小农经济,文化上,儒家思想始终是根深蒂固,一切外来的宗教文化,不仅不能占统治地位,而且或多或少被儒化;汉民族的文字、风俗习惯、心理素质也一脉相承。中国这种特殊的地理因素,是造成其文明发展连续性的另一个重要因素。综上所述,文明是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下产生的;并且局部地区社会的变化也是由地理环境的变化引起的。作为人类文明创造的自然条件,地理环境为古中国文明的产生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和可塑性以及连续性。地理环境固然不是影响文明产生和发展的决定因素,但在生产力十分低下的时期,地理环境对文明的产生和社会形态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参考文献:1、《中国文化概论》,张岱年修订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2、《中国历史地理概述》,邹逸鄰,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3、《中国历史地理概论》,王育民,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4、世界古典文明兴衰与地理环境变迁:王会昌,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1期5、古代文明与地理环境之关系:林秀玉,闽江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6、中国早期文明的起源模式与演进轨迹:江林昌,学术研究,2003年第7期7、长江流域文明进程:李伯谦,考古与文物,1997年第4期8、浅析文明古国的兴衰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周晓丽,知识经济,2010年第18期9、河洛文明演进与地理环境变迁相互关系:万晔,兰州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
本文标题:孕育文明的温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950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