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 江南水乡城镇的特色-价值及保护-阮仪三
江南水乡城镇的特色、价值及保护阮仪三邵甬林林提要江南水乡城镇是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生活特性和地方文化,是“天人合一”传统思想下塑造的理想居住环境,具有优秀的历史文化和规划建筑艺术价值。江南六镇保存了完好的古镇风貌,是中国优秀的历史遗产。科学的规划,合理的发展,使这些古镇在保护与旅游上取得了良性循环,但也面临着新的压力。关键词江南水乡城镇价值保护旅游文章编号1000-3363(2002)01-0001-03中图分类号TU981文献标识码B江南泛指长江以南地区,近代专指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一带,即通常所说的苏(苏州)、嘉(嘉兴)、湖(湖州)地区。整个江南地区处于亚热带,地势平坦,气候温润,物产丰富,交通便利。由于有长江、太湖、阳澄湖以及富春江等密布的河湖水系,形成水网地区。江南水乡城镇是在相同的自然环境条件和同一的文化背景下,通过密切的经济活动所形成的一种介于乡村和城市之间的人类聚居地和经济网络空间。在中国文化发展史和经济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而其“小桥、流水、人家”的规划格局和建筑艺术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现象。1江南水乡城镇的特色周庄、同里、直、南浔、乌镇、西塘等是在江南地区经济和文化鼎盛的时期(公元13~16世纪)发展成为具有经济、居住和生产等多种功能的城镇。它们格局独特、风貌完好、文化深厚、民风淳朴,成为江南水乡众多城镇的典范和代表。它们具有共同的特点:1.1植根于“水”环境中的江南水乡城镇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生活特征。江南地处长江三角洲太湖流域的湖积平原,其中有许多零星的湖泊沼泽。长期以来,由于农业水利和交通的需求,人们在太湖下游陆续开凿许多运河,形成五里、七里一纵浦,七里、十里一横塘的完整的以太湖为中心的水网体系。特别是隋唐开挖的京杭大运河,成为中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水网化的形成促进了农业和交通贸易的发展,江南成为农业的高产地区和经济中心。江南水乡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早在7000多年前,这一地区就有人类居住繁衍,创造了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到11世纪,这里就是中国最富庶的地区之一。当时有“苏湖熟,天下足”之说。宋王朝的南迁(公元1127年),使江南成为全国的中心,江南水乡城镇凭籍其发达的水网体系所带来的交通优势成为该地区经济与文化的活跃点。水是江南水乡环境的母体,江南水乡因水而生,因水而发展。昆山的周庄“镇为泽国,四面环水”,“咫尺往来,皆须舟楫”(《贞丰拟乘》),周庄镇区位于五个湖泊的中心地带,而镇北的白蚬江又是连系苏、浙、皖、沪的三省一市通衢,是来往船只避风和补充给养的良港。同里镇区可谓“诸湖怀抱于外,一镇包涵其中”(《同里志》)。直、南浔、乌镇、西塘等古镇也是通过贯穿镇区的“上”字型、“十”字型或星型的市河沟通太湖、运河、长江甚至大海。因此,在以舟楫为重要交通工具的代里,商业便随着交通的方便得到发展,四乡的物资到这些地方集散,使得这里人丁兴旺、商贾四集,形成了繁荣的街市。古镇区被河道分割,由几十座风格各异的石桥连为一体,镇区内传统建筑鳞次栉比,街巷逶迤,家家临水,户户通舟。形成江南水乡古镇独特的“小桥、流水、人家”的自然景观和生活特征。(图5)1.2多种文化的事例形成江南水乡城镇亦雅亦俗的独特地方文化。公元前11世纪,吴国建立,其疆域范围覆盖江南水乡大部分地区。2500年前,吴国在直地方建造离宫,直开始发端。吴国戌兵备越,设立乌戌为吴疆越界,乌镇从而源起。吴国兴修水利凿流经过西塘,形成西塘雏形,有吴根越角之称,是吴越相争边界。随着吴国的建立,中原文化传播与渗透到江南地区,与当地文化交流、融合,加速了长江下游地区的早期文化的发展,逐步形成了在中国文化史上有重要地位的吴文化。江南水乡地区位于吴文化的中心。吴文化体系中具有突出特点的发达的稻作文化、科技文化、手工艺文化、园林文化成为江南水乡地区文化的基础。宋王朝的南迁(公元1127年),带动了江南地区经济、社会和文化的成熟,江南水乡城镇在这个时期快速发展。发达的经济支撑起兴盛的文化,钟灵毓秀的江南地区一直崇文重教,稻米莲歌,耕桑读律,科名相继,吟咏成风,甚至出现私人藏书文化。历代江南地区鸿儒巨子层出不穷,尤以明清(公元14~19世纪)为最。如同里古镇诞生中国古典园林设计原理《园冶》的作者造园家计成,乌镇则是中国著名学家茅盾的故里。另外,江南水乡城镇良好的文化氛围、富裕安定的生活环境、旖旎的水乡风光,历来就吸引了文人名士的寓居、游访甚至授业。吟诵江南水乡风光的名篇佳作构成中国文学的重要的部分。20世纪时,江南地区受到西方文明的影响,在南浔创办了浔溪公学(1901年)、浔溪女校(1906年)和中国体操学校(1908年),在同里创办的同川小学(1902年)和丽则女校(1906年),开创了中国现代教育的先河。城市规划汇刊2002年第1期总第137期1江南特殊的地理环境、经济因素和人文因素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水乡生活文化。人们的衣、食、住、行具有浓郁的水乡特色。水乡妇女“包头巾、束腰兜、绣花鞋”,年终岁时有“摇灯船”、“烧田蚕”、“鱼戏”等民俗活动,春节吃年糕、元宵吃汤团、清明吃青团、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饼以及日常以水产、蔬菜为主的饮食特色,和家家临水、户户通舟的生活和交通方式等都是非常具有水乡独特的风情。1.3经济作用表现突出的社会形态,反映了江南水乡城镇在中国发展史上独特的作用与价值。江南水乡湖泊纵横,为农桑渔牧业的发展创造了很好的自然条件,因而在隋唐(公元7~10世纪)乃至更早便成为当时的主要农业生产区域。农家在耕种的同时还兼养蚕和纺织。由于蚕桑和棉作的经营比稻作经营收益多,因此,进入15世纪以后江南地区的棉作经济与蚕桑经济,包括与之配套的家庭手工业,以及其他经济作物栽培与加工的商品化经营,日益明显地压倒了传统的耕作经济,使得在江南水乡涌现了大量市镇。同时由于江南地区水网密布,交通便利,大量中小城镇由密如蛛网的河流水道相互贯通,形成平均距离约为1km左右的水乡经济市场网络体系。这些市镇各有分工,互补有无,从而改变了传统的零散分布的市场格局。如周庄、同里以大米和粮油为主,而南浔、乌镇等是以蚕丝为主的经济结构。在古镇内,出现了由小商品生产者转化为酱家和雇佣劳动者的现象,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加速了江南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是江南水乡地区重要的社会特征,在中国经济史上具有重要的价值。由于经济作用的突出,江南水乡城镇的社会形态不同于封建统治的中国其它城镇。江南水乡城镇以消费性为其主要特征,古镇内有地主官僚、商人、士大夫、平民(小手工业主、手工艺人)和农民。水乡居民崇尚自然、与世无争,经营着一种安逸、舒适、精致的生活氛围。同时,重商思想的兴起,使江南地区亦农亦贾,改变了中国封建社会里长期“工商皆末”的思想意识。商人在城镇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还出现了以商养文,以商助教的状况。形成中国历史上独特的一种社会现象。在城镇形态上则不是中国传统的规则整齐、讲究对称等布局,而是顺应河道,适应市场的发展,表现出独特的风格。1.4“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规划思想与经济规律的完美结合塑造了中国人理想的“文明、富足、诗意、和谐”的居住环境,在中国规划与建筑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江南水乡城镇因水成街,因水成市,因水成镇,经济的因素使江南水乡城镇的平面布局与其主要流通渠道———河道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也因为河道形态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特征:由单道河流形成带形城镇;由“十”字型、“上”字型河流形成星形城镇,如南浔镇、直镇、乌镇;由“井”字型河流形成方形城镇,如周庄镇;由网状或枝状河流形成团形城镇,如同里镇、西塘镇。江南水乡城镇内,水街相依,水巷和街巷是江南水乡城镇整个空间系统的骨架,是人们组织生活、交通的主要脉络。水巷既是作为水上交通的要道,是城镇与四邻农村、城市联系的纽带,是货物运输的主要通道,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洗衣、洗菜、洗物、聚集、交流的主要场所。街市则是江南水乡富庶和繁盛的表现,在主要街市两侧,商店毗邻,货物满目,人流来往,很是繁华。由于是步行的交通体系,因而街市的尺度便显得狭窄而随意,更兼两侧的店铺常常将活动领域扩展到街道上,使整个街市热闹祥和。水路与陆路决定舟行与步行两种交通方式,互不干扰,而这两种交通方式的交汇点便是桥梁与河埠以及因之而产生的桥头广场与河埠广场。这些节点往往因地处水陆交叉处,是货物集散交易的地方,因而往往也是人们活动密度最高的地方而成为水乡城镇中最为活跃的场所。江南水乡城镇建筑布局和风格则是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和经济作用的完美结合:布局随意精练,造型轻巧简洁,色彩淡雅宜人,轮廓柔和优美。在经济因素作用下,建筑尽量占据沿河沿街面,并形成了“下店上宅”、“前店后宅”、“前店后坊”的集商业、居住、生产为一体的建筑形式。但是建筑一般尺度不高,天井、长窗形成了室内室外空间相通,建筑刻意亲水,前街后河,临水构屋,有水墙门、水埠头、水廊棚、水阁、水榭楼台,甚至水巷穿宅而过,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的居住环境。与中国其他地域的城镇相比,江南水乡城镇的形成与发展更多地受到了经济因素的作用,并在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中创造了以“水”为中心的独特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充分体现了水乡先民勤劳智慧的美德,在中国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积极的意义。在江南水乡市镇网络中,13~19世纪盛极一时的古镇为数众多,由于中国1980年代以来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大多古镇由于区位条件的变化,陆路交通的开辟,现代工业的发展,高楼大厦的兴建,废弃了原有的水网河流和传统建筑,水乡古镇风貌不复存在。苏州市附近的周庄、同里、直,湖州市附近的南浔,嘉兴市附近的乌镇和西塘等古镇都是由于陆路交通不方便,和由于在1980年代中期及时地进行了合理和科学的城镇规划,保护了古镇,开辟了新区,得以完整地保存了原汁原味的水乡风貌,也为人类保留了非常珍贵的历史遗产。2江南水乡城镇的价值江南水乡城镇是具有独特格局风貌和深厚文化内涵的人类聚居地。它们的存在反映了人类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种经济和文化现象。周庄、同里、直、南浔、乌镇、西塘等古镇为江南水乡城镇的典型例证。2.1丰厚的历史文化价值。江南水乡从9世纪以来无论在经济和文化上都处在全国的前列。同时又因为少战乱、罕荒灾而在整个发展史中呈现比较完整的连续性。江南水乡城镇最直接地反映出这一地区各个历史时期人类的衣、食、住、行等生活状况和经济体制、生产力、生产关系等社会状况以及该地区的传统哲学思想、道德伦理观念等深层次文化内涵,因而它是民族文化与地域文化的典型体现和物化写照。为研究人类文化发展提供了2城市规划汇刊2002年第1期总第137期重要的史料依据,具有高度的历史文化价值。2.2优秀的规划与建筑艺术价值。江南水乡城镇中所体现的人与环境的高度和谐、人与人的相互关系、经济的观念、家庭的观念、人的心理与居住的空间层次的契合等,都是人们在不断地与自然、与社会相互融合、相互协调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成熟的,并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在中国城镇规划和建筑艺术史上具有重要的价值。2.3在中国经济发展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和作用。江南水乡城镇在13世纪以后成为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尤其在经济封闭的封建体制中出现了自由灵活的市镇网络和经济体系,对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同时也为江南水乡城镇的建设和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4保存完好的城镇的风貌是地域文化的集中体现,是中国文化的重要部分。周庄、同里等古镇虽然历经千年,仍然保存了完好的市镇格局和传统风貌。古镇内分别保留有大量建造于公元15~20世纪初的传统建筑和古街、古巷、石驳岸、石河埠、石拱桥、石栏杆等。古镇中民风淳朴,依然保持着富有特色的民俗文化和岁时习俗,在独特的水乡风情中透出浓浓的文化底蕴和温情的人性关怀。充分体现了自然、艺术和哲学的完美结合。因此,保护以周庄、同里、直、南浔、乌镇、西塘为代表的江南水乡城镇对保护好江南水乡地域文化的整体性、多样性和独特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江南水乡城镇作为展示中国文化的又一典型实例在世界上越来越受到世人的瞩目。3江南水乡城镇的保护及实效从1982年起,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对江南
本文标题:江南水乡城镇的特色-价值及保护-阮仪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959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