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高职院校学生党员组织生活有效性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院校学生党员组织生活有效性的探索与实践摘要: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在新的形势下,如何针对学生党建工作的实际,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学生党建工作的方法和途径,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和党支部的先锋模范和战斗堡垒作用,成为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本文从组织生活的重要性,面临的困难以及在内容和形式上的探索实践等角度,全面探讨了高职院校学生党员组织生活有效性的对策和措施,对大学生党建工作具有积极的作用。关键词:高职院校组织生活有效性新形势下如何提高学生党员组织生活质量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尤其是进入信息化时代以后,随着学生党员数量的不断增加,如何抓好队伍建设,党组织生活如何与时俱进,不断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使学生党员时刻凝聚在党组织周围,发挥个人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是当前高校基层党组织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一、学生党员组织生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1、更新观念,充分认识学生党员组织生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生党员的组织生活不仅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还必须注重提高组织生活的思想性、有效性和针对性,符合学生成才的需要,使大学生党员在组织生活中逐步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通过组织生活的形式,可以提高党员的思想政治觉悟,增强党员的组织纪律观念,监督党员履行义务,保证党员行使权利。由此可见,学生党员的组织生活是保证和促进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一项基本措施,是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证。2、创新载体,提高学生党员组织生活的质量和作用当前,学生党员组织生活的开展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在组织生活的运行机制、活动内容、活动形式和实际效果方面还存在着不少问题。这就需要进一步创新组织生活的载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有目的地组织大学生深入社会、接触群众,广泛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国情和社会,增加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帮助他们克服思想上的盲目性、片面性,增强他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从而提高学生党员组织生活的质量和作用。二、高职院校学生党员组织生活面临的困难1、学生思想活跃,接触新事物多,价值观趋于多元化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生活的丰富多样、信息搜索渠道的增多,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价值需求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长期以来沿用的传统、封闭、单一的党员教育和党组织生活形式已经很难适应日益发展和变化着的新形势、新要求,学生党员对照本宣科、“填鸭式”灌输的组织生活,缺乏学习热情和主动性,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怎样使党的组织生活从内容和形式上有所创新,形成既能按照党的先进性建设的要求,又能顺应时代发展、满足党员实际需求的教育新模式,已成为基层党务工作者思考最多的问题。2、高职院校特殊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党员的组织生活面临新的挑战近年来,高职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为目标,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的定位以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特色决定了高职院校的学生,尤其是毕业班的学生有长达半年甚至一年的时间在校外进行顶岗实习。然而高职院校的学制通常只有三年,按照党员发展的机制和程序要求,一般学生党员发展都在二年级。这种时间上的一短一长,对学生党员发展后的教育管理和组织生活的参加造成了种种困难。3、高职院校学生理论基础差,理论学习积极性不高,深度不够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存在着对党的历史知识了解不全面,对党的基础理论知识理解不系统,日常学习中比较注重实用性知识的学习,对党的理论知识学习积极性不高,仅停留在思想政治类的课程和形式政策的教育上,缺乏关注时事政治的敏感性,对学习的要求也只是应对考试,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能力欠缺,学习的深度不够。4、组织生活的服务功能和育人功能表现不充分目前高职院校大部分基层党组织的组织生活多是通过“三会一课”等方式来进行的,其形式比较呆板与单调,缺乏执行组织生活制度的吸引力。组织生活内容与实际结合的不紧密,基本以“听报告,念文件”为主,缺乏民主互动氛围,缺少与日常管理、学风建设、就业实习、校园服务等实际工作相结合,使得组织生活的服务功能和育人功能表现不充分。5、党建队伍力量薄弱目前高职院校从事党建立工作的专职人员少,特别在基层的学生党支部中,几乎全是由学生工作者(辅导员)兼任。辅导员要面对两、三百学生的思想、生活管理等问题,加上日常繁杂的事务性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组织生活的开展。组织生活需要辅导员沉下心,花时间去精心计划、组织、指导、考核和监督,两者之间存在时间上的矛盾。三、学生党员组织生活的探索与实践1、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促进学生核心价值观的统一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人才的摇篮,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前沿阵地,又是我国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领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促进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科学化,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使大学生形成社会主义价值观。深入进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指导大学生价值观的构建。将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重要内容,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从而在多元价值观的背景下,促进核心价值观的统一。2、创新组织生活的形式,深化组织生活的内容1)创新形式,丰富组织生活的多样性。通过演讲会、报告会、研讨会、参观、访问等各种形式,让学生党员在参与中接受教育,寓教育于活动之中;以电化教育作为手段,组织观看有教育意义的影视片;通过PPT学习成果展示,让学生党员在教育中有学习,在学习中受教育。尝试开放型组织生活形式。加强校内校外基层党组织之间的交流,采用支部共建、联合活动等形式,发挥不同党组织和党员之间的优势和特长,扩大党员的信息交流范围,丰富组织生活的内容,增强组织凝聚力。推行党员理论武装工程。通过互助式学习,达到相互学习和相互督促的目的,实行会前播报制度,组织生活会前要求每个党员对近期的学习情况和时事新闻进行播报,从而督促学生党员对时事政治的关注和学习。运用网络等新媒介建立网上党员之家,开辟组织生活的新阵地,提高组织生活的实效性。通过建立学习资料公共邮箱,思想汇报专用邮箱和“党员之家”QQ群等网络平台,与学生党员进行网上交流和讨论,有针对性地确定组织生活的议题,做到中心突出,解决问题,严肃而不失活泼。运用网络平台开展组织生活,既适应青年学生的学习特点,又能够在顶岗实习期间不耽误参加支部学习,做到实习、学习两不误、两促进。2)深化内容,提高组织生活的延展性。深化组织生活的内容,把组织生活拓展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如在毕业生党员中开展“党员服务周”活动,及时了解毕业生的思想动态,帮助毕业生解决离校前遇到的各种困难,为毕业生离校提供更为热情、周到和细致的服务,以实际行动践行党员义务,站好最后一班岗。进行“党务秘书”招聘,在学生党员中挑战各方面比较优秀的担任党务秘书,承担支部一定的工作任务,使学生党员熟悉党建工作的程序和要求,在工作中受教育。推行班级党员承诺制度,要求每个学生党员在班级进行公开承诺,并接受全班同学的监督和考核。3、加强过程管理,把组织生活的管理延伸到入党前对学生在入党前,入党过程中和入党后进行全程管理,把组织生活的管理延伸到入党前。成立入党积极分子理论学习小组,按照党员的组织生活要求进行管理,由学生党员担任理论学习小组的组长,定期组织成员进行学习,各党建联系人担任指导老师,对学习进行指导。同时,在组织生活中对非毕业班党员侧重进行入党动机的再教育,明确党员义务,进一步发挥表率作用,带动更多的同学共同进步;而对毕业班党员则应结合毕业教育,要求他们正确处理好国家需要和个人追求的关系。4、建立党员组织生活的考核机制和监督机制要完善学生党员组织生活的考核工作,坚持从严治党的方针,严格执行党的纪律,严肃党内生活。学生党员之间通过听取各自的思想、学习、工作、生活情况汇报,相互切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以达到分清是非、共同提高的目的。大力宣传和表彰先进党员,在党内形成奖优、学优的良好氛围。建立跟踪评议机制,党员述学机制和转正答辩机制,每个党员必须向所在班级全体同学汇报自己履行党员责任的情况。推行党员服务积分制和党员信息公开制,接受老师、学生、公寓等多方监督,逐步形成党员认真履责,群众积极监督的良好氛围。5、加强组织领导,重视队伍建设各级党组织要将提高学生党员组织生活的有效性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对组织生活进行统一规划和监督管理,不断探索和总结学生党员组织生活的新内容、新形式。重视思想政治工作者、学生辅导员、学生党支部的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大对学生党员组织生活的指导力度。鼓励具有良好潜质的辅导员长期从事学生党建工作,为建立一支求真务实的思想政治工作者队伍,建立起长效机制。四、结语通过提高学生党员组织生活的有效性,努力增强学生党支部自身的凝聚力,增强学生党支部对学生的吸引力。通过学生党员的组织生活深入、持久、有效的开展,狠抓学生党员的党风建设。通过党风建设进一步推动校风、班风和学风建设,使得学生党支部能够团结和带领广大同学勤奋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理论修养,把自己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参考文献:[1]刘刚,郭颖.如何提高大学生党员组织生活的有效性.科技创新导报,2009(1).[2]宋瑞平,吴世友.新时期加强研究生党建工作的思考.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4(6).[3]严冬珍.积极探索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的有效途径.交通高教研究,2002(1).[4]蔡建华,杨根海.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的探讨.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5).[5]王远发.高校党支部组织生活创新的思考与实践.改革与探索,2009(9).[6]高燕.以网络为平台提高党组织生活实效性.当代青年研究,2009(3).[7]张炳武.新时期大学生党建工作思考.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6(10).
本文标题:高职院校学生党员组织生活有效性的探索与实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98129 .html